02.29 预防传染病的手抄报内容写什么?

用户9125180027685


我是医学科普刘医生,传播医学知识,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医生!

如果做到预防传染病,首先要了解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三大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我想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完善手抄报相关的内容,这也是预防传染病的大体原则。下文我们主要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举例,至于其他传染病,你可以根据其特点借鉴参考。

管理传染源

一、什么是传染源?

1、患者:是大多数传染病的传染源,患病不同时期的患者传染性可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以发病早期传染性最大。

2、隐性感染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等,隐性感染者在病原体被清除前是重要的传染源。

3、病原携带者。

4、感染动物:以啮齿动物最为常见,其次是家畜、家禽。如鼠疫、狂犬病等。

二、手抄报内容

知道了疾病的传染源,你就可以在手抄报上写相关内容了。例如“新冠肺炎”的传染源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以及无症状感染者。对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疑似患者早诊断,避免传染更多的人;对密切接触者采取检疫措施、密切观察。

切断传播途径

一、传播途径有哪些?

1.\t呼吸道传播:病原体存在于空气中的飞沫或气溶胶中,易感者吸入时获得感染,如SARS等。

2.\t消化道传播:病原体污染食物、水源或食具,易感者于进食时获得感染,如细菌性痢疾、霍乱等。

3.\t接触传播:易感者与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或土壤接触时获得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和钩虫病等。伤口被污染,有可能患破伤风。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也有可能获得感染,如麻疹、白喉、流行性感冒等。

4.\t虫媒传播:被病原体感染的吸血节肢动物,如按蚊、人虱、鼠蚤等,于叮咬时把病原体传给易感者,可引起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等疾病。

5.\t血液、体液传播:病原体存在于携带者或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中,通过应用血制品、分娩或性交等传播,如疟疾、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等。

二、手抄报内容

1、隔离:根据最新的指南,我们知道了“新冠肺炎”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同时在特定环境中,存在气溶胶传播可能。那么在手抄报上我们就可以描述关于呼吸道及接触隔离的相关措施:例如勤洗手、戴口罩、接触公共场所的用品时可以戴一次性薄膜手套。

2、消毒:对确诊患者居住、活动过的场所进行消杀,搞好卫生环境。

保护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冠状肺炎是人群普遍易感。例如对密切接触者给予预防性措施,可服用提高免疫力药物,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发明了疫苗后,可以进行接种。

小结:想做好一个关于传染病预防的手抄报,一定要对相关的疾病有所认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让内容更充实、更准确、更完善,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到你。

医学科普刘医生


个人觉得手抄报的构成无非就是:绘画+文字+排版。绘画和文字内容都可以在网上搜一些与预防传染病相关的图片(最好找简笔画)和知识来照画摘抄一下(这个一定不要介意自己画的好不好看,写的漂不漂亮,毕竟这不是上美术,也不是写书法),排版的话,我一般是:1定好标题位置,2用铅笔大概圈出自己要写文字的范围,3在这个范围外的地方绘画,4上色和填写文字内容。下面是前些天我帮我家孩子画的手抄报,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画的不好,但交作业是没问题的啦,嘻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