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援鄂見聞」長垣醫生在方艙醫院的日常

6名醫護人員,

勇赴武漢抗疫一線

當前,他們正在盡全力作戰著,

也經歷著最難以忘懷的人生階段,

同時見證著這場疫情最前線的情形


我們可愛的醫護人員,

在休息的間隙,

記錄下了他們的所見所聞


下邊是援鄂醫生王飛最新的見聞手記

「援鄂見聞」長垣醫生在方艙醫院的日常


王飛:長垣市中醫醫院副院長。河南省援助湖北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第五批醫療隊臨時黨委常委,新鄉地區黨支部書記。目前在江漢國展中心方艙醫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2月28日 陰


方艙醫院原意是指機動醫療場所,一般由醫療功能單元、病房單元、技術保障單元等部分構成,是一種模塊化衛生裝備。具有緊急救治、外科處置、臨床檢驗等多種功能。

「援鄂見聞」長垣醫生在方艙醫院的日常

我所在的江漢方艙醫院是由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改造而來,也是武漢市目前方艙醫院中容納人數最多的,病床達到了1600張,分為東區434張病床,西區359張病床,中區336張病床和二樓區的471張病床。今年的2月5日22時,這所方艙醫院正式啟用,開始接收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輕症患者,並正式命名為江漢方艙醫院。

「援鄂見聞」長垣醫生在方艙醫院的日常

「援鄂見聞」長垣醫生在方艙醫院的日常

剛開始我們進艙的時候,由武漢協和醫院的幾位老師帶著工作,他們都很熱情也很負責任,在接觸中得知他們都是在方艙醫院運行伊始就進艙工作的人,在這裡面工作快一個月了。儘管我們都能感到這種工作非常的累和煩瑣,但在我問他們累不累的時候,卻不約而同的說習慣就不累了。從剛開始認識的肖行遠老師,到後來的韓聃、呂鵬和馮貝老師,在他們身上能夠分明的感受到一種奮力拼搏、積極向上的精神,並被這種精神所打動,很快我們就適應了這裡的工作,熟悉了這裡的流程。他們負責這所方艙醫院各區的總協調、排班、統計上報等工作,以及額外的帶我們儘快熟悉工作。四位老師中除了肖行遠老師都是女醫生,可稱得上是巾幗英雄,做事麻利處事果斷。在確認我們能夠單獨開展工作之後,他們分別調離換崗,中區就由我們四十名河南醫生和兩名貴州醫生全面接管。

「援鄂見聞」長垣醫生在方艙醫院的日常

「援鄂見聞」長垣醫生在方艙醫院的日常

為了方便管理,我們分成兩組工作,而作為領隊,每天我都要隨他們進艙查房。儘管這裡主要以收治輕症為主,但我需要在所有的病人中及時分辨篩查出可能會發展到危重症的病人,每天面對一百五十多位病人,就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查看病人和查看檢查檢驗結果,常常在接班的時候手頭的工作還做不完,需要晚上進艙加班。而每天在這種環境中工作,如果不發生一些小插曲,人肯定會鬱悶的,還好,我們區可愛的病友們總會分批分次地來干擾你一下。

「援鄂見聞」長垣醫生在方艙醫院的日常

他們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什麼時候能出院。因為按照規定,出院後要到政府安排的地點隔離十四天才能回家,而這些病友們很多已經在艙內住了十多天了,跟我們比起來,他們更想回家。而他們通過手機APP就能夠了解到相關知識,所以每天查完房總會出現身穿防護服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醫生在前面走,後面三五成群跟著戴口罩的病人,他們只有一個問題:醫生,幫我查一下今天的核酸結果陰性還是陽性啊?如果得知是連續雙陰性,就會高興的一邊感謝醫生,一邊接著問那我什麼時候出院?如果得知又是陽性就會不加掩飾的沮喪,這個時候我們通常會安撫他們,幫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而怎樣安撫、用什麼方式安撫這個時候就顯得非常重要,畢竟他們對這種疾病的瞭解不見得比我們少。


連續多日的進艙工作,我們團隊治癒的第二、三、四批患者共約110人很快分批次出院了,看著他們喜形於色地收拾東西從二號門走出去,我們打心裡替他們高興!而我們接下來的工作還在繼續,在晝夜交替的忙碌中,武漢的春天已經悄然來臨。


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