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桌面音箱系統調查


桌面音箱系統調查

關於桌面音響系統,其實很早就在考慮怎樣才是最理想的方式。春節假期以來逐步明確下來,這裡介紹一下整個思路,並做個需求調查。
最初考慮的就是搞一個音質優秀的有源音箱,但存在兩個問題:
一是對功放部分限制太大,比如要加入電子管線路,散熱就很難解決,如果再考慮加入藍牙解碼部分,線路更復雜,在有限的空間內干擾也是個問題。
二是缺乏靈活性並且價格較高,考慮到音質要求,全一體的有源音箱,從功放到解碼到喇叭等成本都不會低,加起來價格較高。並且完全沒有任何組合的可能,如果發燒友已經有了解碼或者功放,那麼買全功能的有源音箱就相當浪費。
所以最後的思路是:
1、整體架構:無源音箱+藍牙(LDAC)/USB解碼+電子管功放。
其中:藍牙(LDAC)/USB解碼+電子管功放,可以做成一體的,也可以做成分體的,這個投票貼就是看看大家的實際需求。一體式的好處是整體價格會低一些,分體式好處是更靈活,藍牙(LDAC)/USB解碼和功放都可以單獨購買,自行搭配自有的其它器材。
電子管功放採用電子管前級+晶體管後級的方式,控制到較小的體積。偏向更甜美的音色。


2、綜合考慮的桌面體積要求和低音量感需求,音箱考慮採用5寸-5.5寸低音單元。
3、先定型音箱,功放部分再與音箱實際搭配起來調音,儘量做到極好的適配性。

從耳機發燒友的角度來說,對音質都有較高的要求,所以整個系統搭配起來成本不會低。現在市面上有大量的中低價位有源音箱,要求不高的直接買現成的就行。
假期期間與幾家可能的合作企業聊了一下,也比較巧,他們基本都有相應的技術儲備,所以真正落實起來難度不算大,音箱部分和功放的針對性調校可能要花較長時間。
這個調查投票貼請有需求的網友選一下,一共是四個分類,主要是組合方式和價位的要求。這個項目希望能成了真正屬於耳機發燒友的桌面音箱系統,大家一起集思廣益,有什麼想法都可以回覆評論寫出來,大家一起討論。


桌面音箱系統調查 (多選)
0人
0%
架構:只需要無源音箱
0人
0%
架構:功放+無源音箱
0人
0%
架構:一體式USB/藍牙解碼功放+無源音箱
0人
0%
架構:USB/藍牙解碼器+功放+無源音箱(全分體)
0人
0%
無源音箱價位2000元以下
0人
0%
無源音箱價位2000-3000元左右
0人
0%
無源音箱價位3000-4000元
0人
0%
無源音箱價位4000-5000元
0人
0%
無源音箱價位5000元以上
0人
0%
功放價位:1500元左右
0人
0%
功放價位:2000-3000元
0人
0%
功放價位:3000-4000元
0人
0%
功放價位:4000元以上
0人
0%
USB/藍牙解碼器價位:1000元以下
0人
0%
USB/藍牙解碼器價位:1000-2000元
0人
0%
USB/藍牙解碼器價位:2000-3000元
0人
0%
USB/藍牙解碼器價位:3000元以上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