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青島、日照三名新冠肺炎康復者"接力"抗"疫" 成為青島首批臨床血漿捐獻者

青島、日照三名新冠肺炎康復者

來自日照的兩名康復者獻血漿。

青岛、日照三名新冠肺炎康复者

青島的康復者獻血漿。 王 娉 任霄惠 攝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王 娉

2月29日一早6點,新冠肺炎康復者雷先生、李先生從日照出發,專程趕赴青島市中心血站開發區獻血服務部;中午12點多,本地新冠肺炎康復者張女士也在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員陪同下,由120接至開發區獻血服務部。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捐獻血漿救治其他新冠肺炎患者,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回報醫務人員和社會曾經給予他們的關愛。這是青島採集的首批臨床血漿,這些血漿即將用於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治療。

青島首例患者:是大家的不放棄,把我從生死線上拽了回來

康復者雷先生是青島收治的首名新冠肺炎患者,親身體驗了從恐懼、絕望到重獲新生的心路歷程。

“我入院後被認定為重症患者。”雷先生回憶,有段時間他的各項指標一直在往下掉,心裡十分恐慌。可是,青大附院的醫護人員始終沒有放棄他,大家一直給他鼓勁,告訴他一定會好起來的。青大附院副院長孫運波每天查房關注他的病情,甚至摘下自己的口罩面對面教他如何呼吸。醫院每天的早點、午餐、晚餐都是精心搭配,醫護人員會時不時陪他聊天,“沒有家人的陪伴,我卻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溫暖。是大家的不放棄,把我從生死線上拽了回來。”雷先生說。

1月29日,雷先生出院,在集中隔離點隔離了16天之後,回到日照繼續隔離。2月28日,青大附院兩名重症患者需要血漿治療,其中一個人需要B型血。雷先生聽說後立即決定捐獻血漿。“青島是我的重生之地,我願意用這種方式,來回報這座城市。”

康復者李先生是雷先生的同事,他在日照確診的時候屬於輕症患者,僅僅有些流鼻涕,發熱最高37.8度,也只發熱了半天時間。當時,主治醫生說他康復得很快,兩週內身體裡就產生了抗體。那個時候,李先生就有了捐獻血漿的想法。2月28日,李先生聽雷先生提起,青島有兩名重症患者需要血漿,一個B型血,一個O型血,“我是O型血啊,我去!”

一直在打聽如何捐獻,終於如願以償

市民張女士是青島第35例確診患者,2月13日出院。當兒子告訴她新聞裡說康復者的血漿可以救治其他患者時,她就一直在打聽這件事,想知道青島是否可以捐獻,“我問過市疾控中心,也問過市北區疾控中心,還去市中心血站打聽過,就是想讓他們知道,我有這個意願。”張女士一直惦記著這件事,是因為她迫切地想要回饋她在就醫過程中收穫的關愛。

當初入院時,張女士被隔離的家人得到了政府部門的悉心照顧。在交運集團工作的丈夫一再跟她說:“有機會咱也得回報社會。”她記得住院時每一件帶著溫度的小事:“護士們陪我聊天給我信心;打針時要把袖子擼起來,護士怕我冷,每次打完針趕緊幫我把袖子整理好,體貼又周到。”

2月28日,張女士在市立醫院複查,各項指標均符合採集條件。2月29日下午,經過查體、初檢、穿刺、採集、止血,張女士順利完成200毫升血漿採集。

康復者血漿中有抗體,可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

沒有什麼豪言壯語,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們勇敢地擼起袖子,他們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回報社會,希望社會各界攜手戰勝疫情,讓更多的患者快點好起來。

市中心血站專家介紹,從臨床病理發生過程看,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經過治療康復後,身體內會產生針對新冠病毒的特異性抗體,可殺滅和清除病毒。目前在缺乏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的前提下,採取這種特免血漿製品治療新冠病毒感染是最為有效的方法,可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根據山東省統一安排,青島市中心血站主要承擔青島、日照、濰坊三個區域的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採集工作。

市中心血站前期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在西海岸新區開發區獻血服務部佈置好採漿室,對現場工作環境進行嚴格消毒,對查體和採血醫務人員做好嚴格防護。採集過程是通過單採血漿機將全血進行離心分離出血漿,並將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成分回輸入捐獻者體內,整個過程耗時20至30分鐘。血漿中92%的成分是水,其他7%-8%的蛋白質成分中包含重要的抗體因子,對患者治療恢復具有重要意義。參與捐獻的三名康復者在出院之後都經過了超過14天的隔離期,經複查評估具備捐獻條件,三名康復者每人捐獻血漿200毫升。

據悉,捐獻者血漿將送回青島市中心血站進行成分製備、血樣檢測和血液存儲,檢測合格後的血漿將由全省統一調配用於臨床重症感染患者的救治,其中兩例捐獻者捐獻的血漿將用於我市重症患者的治療。“只要自身無經血傳播疾病,無其他基礎性疾病,多數康復者都具備捐獻血漿的條件。” 青大附院副院長、青島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專家組組長孫運波說,我市還有許多治癒出院的康復者,都有參與血漿捐獻的意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