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商貿企業,要當心,庫存管不好,稅局門上找

引語:

市場發展當中,商業存儲已經成為常態化,越來越多的企業喜歡準備一些備用儲蓄。這一些備用儲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稱之為企業的保命存儲。而且在存儲的過程中往往會走一些彎路,這些彎路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行和企業的資金鍊運轉。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在企業存儲的過程中,庫存會面臨哪些涉稅風險,商貿企業在存儲庫存時會遇到哪些問題,遇到這些問題又會怎樣去解決呢?

商貿企業,要當心,庫存管不好,稅局門上找


講一個真實案例:某商貿企業,接到稅務局通知,要現場稽查,稅務人員一來就直接去了倉庫,對庫存商品進行盤點,經核查,發現庫存商品賬面餘額5000件,實際餘額1000件,剩餘4000件不知去向。稅局調查銀行流水,懷疑企業存在未開票收入,逃避稅款,現要求企業做出解釋。

商貿企業指的是以購銷為主的企業,不存在生產加工的過程,不能自己生產,沒有購進入庫,那麼這4000件就是減少的庫存了,庫存減少,意味著有收入產生,有了收入,就要申報稅款。

導致賬實不一致的原因

賬面庫存過大

一、未確認不開票收入導致賬面庫存大

指的是賬面庫存大於實際庫存。實際上從會計處理上不存在過大過小的問題,但是涉及到稅務處理上,就存在這個問題了,主要原因是由於購進時貨物帶採購發票,計入庫存商品,銷售時由於對方不要發票,未確認無票收入,庫存不能結轉導致賬面庫存大於實際庫存。

商貿企業,要當心,庫存管不好,稅局門上找


納稅義務在商品完成交接時就已經產生了,有些老闆以為不開發票,就不用確認收入,可以逃稅,實際上稅務通過庫存商品的賬實比對,以及銀行賬戶流水情況,就能判斷企業是否存在賬外收入

一旦查到存在逃稅,補稅、罰款、滯納金一樣也少不了,還會影響企業在稅務上的納稅信用。信用等級過低,會影響企業的發票領購及開具情況。

二、購進虛開發票導致賬面庫存大

還有一種原因,就是購買虛開的發票。發票是虛開的,當然導致沒有實際庫存增加,但發票認證後,不得不計入庫存,如此,導致賬面庫存大於實際庫存。

商貿企業,要當心,庫存管不好,稅局門上找


賬面庫存過小

一、已經銷售,但購貨方未及時提貨

在銷售過程中有些經濟合同是到貨價,即交易價格是包含運費的,這種情況下是銷貨方負責運費,還有一種情況是購貨方自提,如果購貨方提貨不及時,就會導致實際庫存大於賬面庫存。如果是這種情況下遇到稅務稽查,提供相應單據就可以了。

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導致庫存過小

賬面庫存過小就更要警惕了,實際銷售未開發票,導致庫存過大,如果沒有實際銷售,就開具發票,導致庫存過小,那可是虛開發票引起的的問題。虛開增值稅發票,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五條規定:虛開增值稅發票罪,根據金額的不同,會被處以拘役或者罰款。

商貿企業,要當心,庫存管不好,稅局門上找


庫存過大或者過小,只不過是一個判斷依據,如果真的要判定企業違法,稅務局還要掌握一些證據。也就是說只是預警,不過是引起稅務局關注。有些企業情況特殊,比如屬於季節性銷售的,根據季節囤積庫存也無可厚非,一般稅務局發現問題一般會要求企業自查,這是給你自證清白的機會,不要連自己的企業出現的情況,自己也解釋不清楚。

本章小結:

目前金稅三期大數據控稅,全面監控企業的進銷項以及庫存情況,庫存沒有這種商品,但發票已經開出去了,發票早已經開進來了,但對應的銷售發票卻遲遲沒有開,大數據平臺通過財務報表獲得庫存期初,通過進項獲得購進數據,通過銷項獲得出庫數據,企業的進銷存全面在稅局的監控之下,已無秘密可言。

一般來說成本和收入是對應的關係,有庫存商品必然意味著在將來能換來收入,所以,庫存商品帶發票進來的,必然要帶發票出去。實際上,企業的賬實不一致大部分是由於發票的原因造成的,那麼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賬實不一致的解決方法

堅決不虛開發票

虛開發票是犯罪問題,做企業,這是底線,一旦被查虛開發票,後果不能想象。特別是金稅三期升級以後,開票,受票,以及稅務局三方數據共享,每個季度公司財務報表都要報送,結合各項指標,很容易就檢測出企業是否存在問題。可以說因為金稅三期的監控,讓企業更加透明。

劃分業務類型

有些客戶要專用發票,有些客戶要普票就可以。根據這個情況,可以成立一個一般納稅人公司和一個個體戶。如果對方需要專票,就從一般納稅人公司做業務,如果是需要普通發票,那用個體戶就行了。個體戶可以申請核定徵收,並且還可以好好的利用季度銷售額不超過30萬暫免增值稅的優惠政策,只要把收入控制在30萬以內,就免交增值稅了。

商貿企業,要當心,庫存管不好,稅局門上找


加強庫存管理

企業要加強存貨管理,做好庫存商品明細賬,要每月盤點數據,防止出現積壓,損壞等現象,還要追蹤購進貨物的發票情況,最好做到購進一批貨物,也能取得對應的發票。看似簡單,卻非常考驗企業的現金流,因為目前大部分情況都是付款才開發票。

納稅評估中存貨類指標

企業的指標一般都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區間內週期性上下波動,所以看這些指標才有了意義。

在納稅評估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是稅務局重點監控的對象,這個指標是存貨週轉率。具體的計算方法是:主營業務成本/平均存貨。如果存貨週轉率過低,有未開票收入的嫌疑,如果存貨週轉率過快,超過5次以上,就有虛開發票的嫌疑。

本章小結:

金稅三期不會僅僅通過這一個數據來判斷企業的情況,可能是自己跟自己比,比如跟以前同期的數據比較,也可能用你的數據跟上游客戶對比,因為會計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具有邏輯性的學科,任何環節造假,都能引起跟實際不符,從而帶來經營風險。

結語

庫存一直都是稅務局重點關注的對象,同時也是企業內部管理重點關注的對象,存貨過大,佔用企業資金較多,企業現金流會受到影響,應該加快存貨週轉率,減少存貨積壓,保證現金流的順暢,企業才能較好的經營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