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公费师范生“包分配”,教师职业回归铁饭碗?

2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0届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教育行政部门保障符合条件的公费师范生有编有岗,严禁“有编不补”。

文件发布后,引起很多人讨论:“公费师范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有编有岗,包分配,教师职业回归铁饭碗,教师的春天来了。今年高考,填报师范志愿的考生人数会井喷吗?

笔者认为,这是对文件内容的过度解读。

公费师范生“包分配”,教师职业回归铁饭碗?

首先,公费师范生仅包括六所部属师范大学所招录的师范专业学生。2019年,这六所大学录取公费师范生共8441人。这八千多公费师范生确实是“包分配”的。但是,2018年教育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673万人,比上年增长46万人。公费师范生占比极小。其他大部分教师,都是通过招聘考试入职的。

公费师范生的入编入岗,也有别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包分配”。90%的公费师范生通过双向选择落实任教学校。未签约成功的,再安排到师资紧缺地区的中小学校任教。真正的“包分配”,是由生源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直接安排工作。相比较而言,公费师范生的岗位选择范围更大,而后者在“出发”之前,已经明确了未来的“归宿”。

公费师范生“包分配”,教师职业回归铁饭碗?

其次,落实公费师范生全部入编入岗,对这批学生来说,算不上什么人生惊喜。从计划经济时代过来的我们,对编制仍怀有特别的情结。实际上,编制这个东西,只是个过渡产品,不会一直有意义。部属六所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只要他们想入编,就算国家没有政策安排,也是很容易的事。

这六所大学,北师大和华东师大,是985大学,另四所也是211工程大学。以排名最低(民间排名,看看就好,不接受攻击)的陕西师大在湖北的录取分数线为例,最近五年都在六百分以上。

能考上这些大学的学生,成绩都比较好,毕业后,即使不“包分配”,自行参加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大部分情况下,也可以轻易考取。当然,要去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地区应聘的话,就不一定了。所以对他们来说,安排入编,吸引力并不大。

公费师范生“包分配”,教师职业回归铁饭碗?

选择填报公费师范生的,一般是家庭比较困难的农村考生。2018年以前,公费师范生叫“免费师范生”,签约期限为10年。后改为“公费师范生”,签约期限为6年。

为什么要改呢?“免费”有优待与照顾的意思,而公费则近似于荣誉或待遇,一字之差,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10年的签约期限也令人望而生畏,大学毕业生一般22岁左右,10年后已经三十多岁了,如果不喜欢或者不适合这个工作,想要重新就业,空间已经不大。6年的签约期限,压力就小得多。

实施公费师范生政策以来,其实违约率很高。报考公费师范生的学生,看中的主要是“两免一补”,未必真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到毕业的时候,人成熟了很多,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有好的就业机会,他们是愿意承担一些违约成本的。

公费师范生“包分配”,教师职业回归铁饭碗?

特别是那些双向选择中没有签约成功的学生,由省教育厅安排到师资紧缺学校任教,是不太可能安排到好学校的,因为好学校一般不缺教师。万一运气不好,被安排到农村中小学,心理落差之大可想而之。你想想,一个211大学毕业生,当一名乡村教师,乐意吗?除非对这个职业有真爱。

选择违约会怎么样?在农村学校教六年,假设年均收入五万元,六年总收入三十万元,加上违约金,也不到四十万。如果有机会进入华为这样的公司,一年的收入就能达到这个数。

不过,假如公费师范生违约记录进入个人信用系统的话,将是很大的制约。

公费师范生“包分配”,教师职业回归铁饭碗?

综上,公费师范生享受两免一补,有编有岗,不是教师职业成了“铁饭碗”的象征,也不大可能迎来填报师范大学人数的井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大多数人填报志愿或择业时,更看重兴趣、特长和职业发展前景,很少有人关注眼前利益。困难家庭的孩子,也可以申请助学金,这比被绑定在一个就业方向上好得多。

公费师范生政策是我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要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还是要从整体上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公务员考试一岗难求,深圳招教师清华北大生纷纷报名。什么时候农村学校招聘教师也能出现这样的场面,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就算成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