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妻子去世僅15天,他就寫9000字長信對學生表白:已愛你20年

民國時期的文人情愛糾紛可謂是剪不斷理還亂,就比如說一代才女林徽因。徐志摩喜歡她喜歡得要跟原配離婚,金嶽霖為了他一生不娶。愛而不得這件事發生的幾率還是挺大的,這不,這一位一生娶了三個妻子,但他最愛的還是多年前的白月光。在他第三任妻子去世後的15天,他沒忍住再次聯繫了那位白月光學生,跟她說出了這段二十年的愛戀。

妻子去世僅15天,他就寫9000字長信對學生表白:已愛你20年

他叫顧頡剛,1893年5月8日出生在江蘇省蘇州市的一個讀書世家。四歲的時候就開始進入私塾讀書,他的祖父祖母都比較有文化,而僕人也都認識字。關鍵是他們都極其會講故事,所以顧頡剛從小聽了不少的神話傳說還有故事。他是從北大畢業的,對於文學還有歷史方面是比較感興趣的,中國傳統的那些民俗他也多有研究。在解放之前,日本的很多名牌大學的教授其實都看不起中國學者,但是對於顧頡剛還有陳垣這兩個史學家則是十分推崇的。

妻子去世僅15天,他就寫9000字長信對學生表白:已愛你20年

顧頡剛是世代單傳,他跟那個時代的許多名人一樣,第一次的婚姻是父母安排的。對方名叫吳徵蘭,是在他十三歲就定下的婚事。顧頡剛其實不滿意這樁婚事,但是礙於家裡人也不好反對。1911年1月27日,他就跟吳徵蘭結為了夫妻,兩人在婚後生下了兩個女兒。

吳徵蘭是個傳統的舊式女子,沒有感情基礎更是沒有共同語言,這樣的婚姻怎麼會幸福?但是顧頡剛感覺到吳徵蘭也是無辜的,婚後刻意跟她培養過感情,教她寫字之類的。不過吳徵蘭命不長久,1918年的時候留下兩個女兒就去世了。在她去世之後,顧頡剛雖然跟她沒有太多的感情,但這麼多年生活下來已經變成了親情,自然也是很傷心。

妻子去世僅15天,他就寫9000字長信對學生表白:已愛你20年

他的好朋友葉聖陶等人看他傷心,就想著儘快開始另一段感情來淡化傷心,給他介紹了一個女學生。這位女學生名叫殷履安,殷履安也接受過新式教育,兩人很快結婚了。與第一任不同,這段婚姻是顧頡剛比較滿意。然而,他一生的最愛卻並不是她,而是另一個人。1923年的時候,顧頡剛回了北大研究所,而在學校裡他遇上了一位女學生。

妻子去世僅15天,他就寫9000字長信對學生表白:已愛你20年

這位女學生名叫譚慕愚,1922年的時候考取了北京大學的克蘭夫人獎學金,因此進入了北京大學法學院學習。看見譚慕愚的第一眼,顧頡剛就動心了,還是一發不可收拾的那種。可他已有家室怎麼辦呢?只好默默的把這段感情放在心上,1943年的時候,跟顧頡剛結婚二十年的殷履安去世。

在她去世的第十五天後,顧頡剛因為知道譚慕愚即將離開北京,所以也顧不得妻子剛去世不久。花了很長時間寫下了上萬字的情書給譚慕愚,告訴她這段長達20年的愛戀。但是譚慕愚並不喜歡他,顧頡剛不願意放棄,多次向她求婚。依然沒有得到回應,1943年的10月23日,顧頡剛只好接受好友的介紹,跟張靜秋開始相處。

妻子去世僅15天,他就寫9000字長信對學生表白:已愛你20年

張靜秋這個時候其實已經過了三十五歲還沒有結過婚,並非是她有什麼隱疾。而是她相信教育救國,所以一心都在工作上。兩人交往了一段時間,在1944年的4月4日訂婚,同年7月1日結婚。他們的婚禮因為當時的生活環境辦得比較簡單,雖然說娶了三位妻子,但是顧頡剛最忘不了的還是譚慕愚,哪怕譚慕愚並不喜歡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