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一戰前,本是敵人的英法,又是怎麼和好?

本草百曉生


英國和法國可以說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對“老冤家”了。

不說遠的,就歐洲近代國際關係體系(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形成以來,這兩歐洲大國就經歷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1721)、七年戰爭(1756-1763)等幾次大規模的軍事對抗,更不用提其他的小衝突和矛盾了。英法這種矛盾和衝突一直持續到十九世紀末仍然存在,那他們是怎麼突然之間就化解了“仇恨”從矛盾和對立衝突的關係轉化為攜手共進的朋友關係呢?

其實要用一句話說明這個問題也不難,那就是在國際關係中國家利益是決定國家對外政策的指向標,但凡理性的國家決策者都會依照這一路徑來發展對外關係。這點是常識了,用我們深知的話來說就是“沒有永遠的敵人或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二林君就這個邏輯來分析一下題主的問題。

一、一戰前的英法敵對錶現:英法的矛盾和衝突是什麼?

英法在摒棄矛盾和衝突前到底有什麼“敵對問題”?這是回答這個問題的前提,不然怎麼理解他們從敵人轉化為朋友的呢?

(一) 歷史因素造成的兩國隔閡與敵對

近代以來,英國對法國造成的傷害可不小,兩國結下的仇恨很多。主要有,英國三番五次阻止了法國稱霸歐洲的野心和行動。如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法國的失敗就是英國主要造成的。在此之前路易十四的幾次擴張戰爭失敗都有英國的因素。英國還奪取了法國大量的殖民地和勢力範圍。七年戰爭法國失敗後,英國奪取了法國在北美、印度等地大片殖民地,嚴重打擊了法國的霸權。在拿破崙戰爭期間又是英國主導建立反法同盟,最終終結了拿破崙帝國。在德國統一後,英國又多少傾向於加入俾斯麥的“大陸聯盟體系”對抗法國。因此可以說兩國之間的仇恨還真不少。

英法衝突一直是歐洲地緣政治中的一對關鍵矛盾、回顧兩國關係史,每當法國即將取得歐洲霸權時,英國都會跳出來結束這一“糟糕的事”,以致於法國永遠只能在夢中稱霸。

因而英法的矛盾是長期化的一個問題了,但畢竟這都是歷史問題了,而且過了這麼多年了,沒有哪個會糾結於這些問題。當然,歷史問題也是英法敵對狀態的一個因素,這點不可否認。但現實的問題才是他們之間最關鍵的因素。因此英法的矛盾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二) 英法兩國在殖民地和勢力範圍上的衝突和矛盾

十九世紀末,英法的“敵對”主要在於兩國在殖民地問題上的衝突,甚至差點引發戰爭。兩國殖民地衝突的焦點主要在非洲、東南亞、北美等地方。鑑於篇幅有限,二林君選取英法在非洲的衝突為例說明這個問題。

二次工業革命以來,列強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尤其是在非洲,英法兩大老牌殖民帝國為此衝突不斷。在埃及,英法都十分垂涎這塊重要的戰略要地展開激烈的爭奪。先是英國於1875年趁埃及財政困難時掌控了蘇伊士運河的主要股權,實際上就是控制了這一戰略通道。而這一運河當年是法國控制下的“蘇伊士運河國際公司”主導完成的,法國對此十分不滿。接著1882年,英國直接出兵佔領了埃及,把它變為實際上獨佔殖民地,法國就這樣被擠出去了,但礙於實力不夠以及德法矛盾,他只能忍氣吞聲。

英法在中非尼羅河上游的矛盾更大。英國在非洲搞了個“2C計劃”,企圖建立從開羅到開普敦的環非洲大陸鐵路線,以此獲取絕對的主導權。而法國在非洲的計劃是“V-S計劃”,即建立起從佛得角到索馬里之間的殖民地。這樣位於非洲中部的蘇丹就成為了兩國戰略的衝突點。

1896年,英國派兵入侵蘇丹。法國對此堅決不忍了,他不允許佔領埃及的英國人再次佔領蘇丹。於是法國為了表示他在這一地區的存在,於同年2月派出一支由馬爾尚上尉率領的100多人法國遠征軍從法屬剛果出發。1898年這支部隊到達蘇丹的法紹達村,他們升起法國國旗,逼迫當地的首領簽訂保護條約。

英國知道這件事後大發雷霆,組建海軍艦隊駛入該地區,同樣升起來英國國旗,要求法國軍隊離開。就這樣,英法雙方互不相讓,積極做戰爭準備。造成了“法紹達危機”,這是一戰前英法最危險的時刻。不過後來法國還是由於實力不行做出了讓步。

除此之外,兩國在馬達加斯加、中東地區、東非地區、北美的紐芬蘭等地以及中南半島上都有矛盾和衝突。

二、英法從敵對狀態轉向合作的原因:德國的挑戰是核心要素

(一) 英德矛盾成為歐洲國際關係的主要矛盾,英國面臨的威脅來自德國

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德國崛起為歐洲第一經濟強國,其科技和軍事力量也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步增強。面對帝國主義時代的到來和德國利益發展的需要,威廉二世皇帝改變了之前俾斯麥的大陸政策,實行積極擴張的“世界政策”。根本的就在於從英法等老牌殖民地國家中奪取德國的勢力範圍,以及爭奪歐洲乃至世界的霸權。

德國的這兩項政策都毫無意外的對向了英國。因為英國既是最大的殖民帝國也是當時世界的霸權國。德國的崛起和外交政策的改變,令英國感到十分的不安。

1899年的英布戰爭就是英國政策改變的一個重要影響因子。德國支持布爾人和英國大戰,英國雖然最終取得勝利,但是卻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僅投入50多萬軍隊,花費數億英鎊。更嚴重的是在國際關係中遭遇了孤立。

此時的德國更加一步步的緊逼英國。在殖民地的爭奪上,德國不但在南非,在中非、近東和遠東及太平洋地區向英國發動攻擊;在海軍軍備競賽上,德國為爭奪海上霸權和海上優勢,1898年制定《海軍法》,進行大規模的海軍建設活動。英國對德國大規模的海軍擴張計劃非常不滿,也加緊建設海軍,雙方矛盾激化了;在貿易上,雙方矛盾也突出。雙方為了爭奪海外市場和國內市場展開激烈競爭。同時,德國的飛速發展對英國的貿易霸主地位產生衝擊。1900年德國對英國的黑金屬出口額是英國對德出口的10倍,鐵製品出口額也是英國的8倍多等等。英國對此耿耿於懷,想伺機報復。

面對德國全方位的攻擊,英國自身實力也相對衰落了,以往的“光輝孤立”政策已經不符合國家利益的要求。尤其是在“英布戰爭”後面臨的困境,英國尋求盟友了。於是有了1902年的英日同盟。然而這個聯盟主要是針對俄國在遠東地區的擴張的,而且英國的主要威脅現在已經是在歐洲了,日本滿足不了英國的需求,於是,英國把目光轉向歐洲大國。此時,奧匈已經早就和德國結盟了(德奧同盟),意大利也轉型了,投靠了德國。俄國當時和英國的問題太大,一時半會解決不了。因此只能把尋求同樣和德國有問題的法國結盟了。這是英國這邊的原因。

(二) 法德矛盾:歷史與現實的因素促使法國轉變態度

面對德國的崛起,要說英國還能勉強應對的話,法國恐怕問題就大了。法國作為德國的鄰居,對德國的崛起恐懼可以說遠超過英國。

在此之前,德國人通過普法戰爭奪取了法國重要的經濟資源要地—洛林等地。法國人可忘記不了這麼嚴重的恥辱,更重要的是想收回這些要地。更別提德國統一後,俾斯麥花費大量時間和代價構築起反對法國的大陸聯盟體系,想徹底打壓法國,讓其無法翻身。要說德國只想要英國的霸權和殖民地的話,那德國想要的是法國的命,德國直接威脅到法國的國家安全利益。因此,相比於與英國的海外利益衝突而言,法國與德國的現實矛盾更大。

同樣,法國為保證自己的安全和海外利益,不得不參與到與德國的軍備競賽中來,但法國的經濟實力連英國都比不上,更何況德國,因此也是陷於困境之中。再者,德國為奪取殖民地到處擴張的行為也觸碰到了法國的海外利益。如在北非的摩洛哥問題上,雙方就搞得劍拔弩張。

(三) 英法兩國的矛盾在德國的威脅面前和現實大國關係的危機面前不值一提

兩國面臨著德國的威脅,該怎麼辦呢?只能選擇和解。其實我們回過頭去看看,英法兩國的衝突主要集中在海外殖民地利益的劃分問題上和一些歷史的原因。最為關鍵的是,英法在歐洲沒有利益衝突,反而都面臨著德國的威脅,這種威脅可不是像英法那種只侷限於海外殖民地的威脅,而是直接關乎到本土的安全問題。因而想通了這一點,雙方都明白,衝突可以坐下來談,沒有什麼事解決不了。

而且就在這時,大國關係發生了變化。1894年法國就和俄國締結了軍事同盟,然而在俄國與日本發生衝突,甚至最後爆發戰爭的時候,法國作為俄國的盟友

沒有按照盟約規定支援俄國,這實際上表明,法國的這個盟友實際上已經廢了,靠不住。因此和英國的結盟就更加必要了。因而,日俄衝突給了英法接近一個關鍵的時機。

英德的矛盾已經逐漸上升為主要矛盾,這樣有利於英國與法國的接近。英、法都面臨著德國的不斷強大和擴張的挑戰與威脅。

三、英法最終化敵為友,走向和解:1904年英法協約

在英法都明白這一切後,他們準備解決矛盾,攜手共同應對德國的挑戰了。

1904年,英法兩國在倫敦簽訂了三個解決雙方海外衝突的協定,即《關於埃及和摩洛哥的聲明》、《關於紐芬蘭和西非及中非的專約》、《關於暹羅、馬達加斯加和新赫布里底群島的聲明》,它們統稱為《英法協約》。

在這三個協約中,英法對海外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的權利互相做了讓步。比如在埃及問題上英國聲明不會改變埃及的政治地位;法國則不會妨礙英國在該地區的行動。同樣在摩洛哥問題上,英法雙方也做了同樣的表態。再比如,關於紐芬蘭問題,法國放棄所取得的優惠權,保留捕魚權;同時英國用一定的領土給予法國補償。還比如,在第三協定中,英法互相承認了雙方在相關地區的勢力範圍。

由此可見,通過協定,英法基本解決了在海外殖民地上的利益衝突和矛盾。兩國從此理論上已經沒有了矛盾衝突。因此英法協約的簽訂也被認為是英法走向聯合的標誌。從此,兩國在對德問題和歐洲問題上採取了基本一致行動,也就意味著英法從此化敵為友了。

不過有一點需要提及,英法協定並沒有涉及軍事同盟問題,只是個政治聯合。1905年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機中,面對德國對法國的威脅,英國力挺法國,並且主動提出與法國建立軍事同盟。1905年4月英法軍事同盟才最終建立起來,成為真正的盟友。

四、總結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在一戰前,英法本來還是敵對狀態的關係,雙方由於歷史因素以及海外殖民地的爭鬥問題鬧的不可開交,還差點打了起來。

然而德國的快速崛起以及對英法兩國的威脅使得英法面對共同的國家安全問題,這是事關重大的利益,相比之下英法兩國的矛盾不算什麼。

於是,基於此考慮,英法最終坐在一起通過會議和談判的方式簽訂條約解決了雙方的衝突,結成政治聯盟。最終締結了軍事同盟,實現了從敵人到朋友和盟友的轉變。


二林說國關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在國家利益面前,敵人和朋友的角色是可以互換的。

一戰前,歐洲帝國主義有三對主要矛盾,英德關於殖民霸權和海上霸權的矛盾,法德關於歐陸霸權的矛盾,俄奧關於巴爾幹半島的矛盾。

其中殖民地和海軍是英國稱霸世界三百年的依靠力量,這兩點是英國的禁區,不允許任何國家觸及,誰觸及跟誰玩命兒。德國統一之後作為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想要對外擴張,但是世界已經被老牌帝國主義瓜分完了。只能是要麼認命要麼從別人手裡搶。

在陸地上,1870年普法戰爭,普魯士完成了統一併且取得了歐陸霸權。再加上英國的大陸均勢政策,誰當歐陸的老大,英國就聯合二三四五一起打壓老大。

所以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英法簽訂協約。

英法協約,又名摯誠協定(英語:Entente cordiale),是指1904年4月8日英國和法國簽訂的一系列協定,它標誌著兩國停止關於爭奪海外殖民地的衝突而開始合作對抗新崛起的德國的威脅。在協定中,雙方就一系列國家和地區的控制權達成了一致,包括埃及、摩洛哥、馬達加斯加、中西非洲、暹羅(泰國)等地。



楓夜刷劇


我是這麼認為的,首先英法在19世紀前確實是一對冤家,一次次法國政局變化都有英國從中作祟的影子。丘吉爾說過“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1870年代發生了“普法戰爭”,普魯士王國大勝,並統一德國,建立德意志帝國。戰爭使法國賠了夫人又折兵,把阿爾薩斯和洛林割讓給德國,並向德國賠款50億法郎,記著小學有篇課文叫《最後一課》,就講的這事。德國利用魯爾區和洛林的資源為其成為工業強國奠定堅實基礎,這使得德法變成仇人,不可調和,但是因為法德矛盾主要集中在歐洲大陸,所以屬於一種局部性的矛盾。

普法戰爭

其次,再說說英德矛盾,英國在十九世紀70年代前是世界老牌帝國主義,工業產值世界第一,有“世界工廠”和“日不落帝國”的稱號。可到了1870年,工業產值卻降到佔世界三分之一,工業出口值佔世界五分之二。到二十世紀初英國工業產量落後美國和德國,排在第三位,美國第一,德國第二。德國早已經不滿足英國遍佈世界的勢力,它也要在這個世界殖民、貿易遊戲派對中分份羹,使得兩國在非洲、中東及亞洲等地發生勢力上的碰撞,讓英國的壓力越來越大。經濟的發展需要有強有力的國防支撐,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在對外政策上既恐法國東山再起,積極推行削弱和遏制法國的政策,又要抗衡英國,極力發展軍備,尤其是海軍。1898年開始了為期20年的造艦計劃,到1900年將造艦計劃擴大一倍。這時的英國已如坐針氈,為應對德國,於1905年開始建造“無畏艦”計劃,致此兩國的軍備競爭已達到白惡化階段,英國開始把德國作為最危險的對手,德英矛盾成為世界性全面矛盾,矛盾也一步步走向世界大戰的災難邊緣。

俾斯麥

第三,敵人的敵人是朋友,這時的英國急需尋找一個幫手,也放下了高傲的“光輝孤立”和不結盟政策,於1904年與法國簽訂《摯誠協約》,即英法協約,此協約不是軍事同盟,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議。英法協定將摩洛哥化為法國的勢力範圍。1905年3月,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在丹吉爾港發表演說,“決心捍衛德國在摩洛哥的利益”。歐洲國際關係驟然緊張。但英國當時堅定地支持法國與德國對峙。次年,英國外交大臣對甘本表示,如果德國進攻法國,英國不會中立。兩國正式開始軍事合作談判,這場危機可以說加強了英法關係,它們從政治諒解走向了軍事同盟。

就這樣英法這對冤家對頭因為利益關係,走上同一條路,成了一條線上的螞蚱。


遙遠要走多遠


我來回答: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共同的利益。這就是英法兩國從敵對到變為同盟國的最根本原因。

歷史上,在20世紀之前,準確地說是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前,世界的霸權爭奪主要在英國與法國這兩個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之間進行。但是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崛起,打破了英法獨大的世界格局。主要的表現有:

普魯士崛起打敗奧地利與法國並且成功統一了德意志帝國,使得傳統的歐洲兩強局面被徹底打破,三足鼎立的局面開始形成。在美洲,美國在內戰結束之後開始後來居上,很快就打破了世界範圍內唯歐洲一洲獨大的局面。其他如意大利、日本、俄國等國家也開始逐漸覺醒,給傳統的英法獨大的世界格局帶來了很多衝擊,世界走向開始多元化。

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完成,美國、德國這兩個後來的資本主義國家逐漸強盛起來,在某些方面已經趕上甚至超越了英法兩國。就像人有錢後就會開始尋求更多的地位一樣,美國與德國在各自強大之後就將目光對準了海外,尋求民族的強大及更好的發展,渴望獲得更加多的原料產地及產品銷售市場。而非常不湊巧,當時的世界經過一兩百年的爭奪,已經被英法這兩個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所瓜分,這就使得新老資本主義世界的矛盾開始成為世界的焦點矛盾了。打個比方,就是老一輩人靠著橫徵暴斂把山頭都佔完了,等年輕人成長起來後發現這個山頭已經沒有了他的地方,就會躁動不安,靠著強壯的身體開始想著把老人打趴下去爭奪這些地方。美國德國與英法的矛盾就主要是爭霸世界的矛盾。但是美國與德國又有所不同。因為美國在美洲,遠離歐洲,所以它的擴張主要集中在美洲及太平洋地區,雖然與英法有衝突,但是畢竟在主要勢力範圍之外(英國的根本利益是印度、中東和非洲,法國是非洲和東南亞),所以矛盾沒有達到那種戰爭一觸即發的地步。而德國不同了,地理位置就在法國邊上,與英國也就隔了一個海峽,要進行殖民統治,從近到遠也就是非洲、中東這些地區,勢必與英法產生極深的矛盾。這是英法能結盟的一個重要條件,因為有共同的敵人。

另外,世界進入20世紀,美德兩國不但在經濟上趕超了英法,在軍事上也是變得極為強大,德國由於在普法戰爭中打敗過法國,並且佔領了法國的一些地盤,給法國人帶來過屈辱,所以德國與法國一直都是敵對國。

而英國是當時世界的霸主,德國在經濟趕超英國的情況下,想尋得與自身實力相匹配的世界地位,那最好及最快的方式就是打敗原來的“武林盟主”,自己成為新的“武林盟主”。所以德國在軍事發展上是以陸軍為主,假想敵就是法國,在經濟及世界範圍內對抗的假想敵就是英國。這就把英法推到了一塊。

一戰前,德國與奧匈帝國結盟,即整個中歐、中南歐都集合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單獨的法國是對付不了的,必須尋求盟友,那就是德國另外一邊的俄國,互相結盟就能使德國兩線作戰。在當時產生了德國與法國這兩個主要敵對的矛盾點。這時候,英國的選擇就至關重要,前面也說過,德國雖然沒有明面上挑釁英國,但是實質上英德雙方都清楚,要想爭得新的世界霸權,互相之間的敵對戰爭不可避免。而英國一項奉行歐洲均衡政策,在德國明顯強於法國的情況下,加入法國就勢在必得了。所以英國與法國就在互相的根本利益一致的情況下走到了一起。(美國?美國一個人在美洲偷偷發著財,對於歐洲的事務置身事外,就等著偷取勝利果實了)

另外再說一點,如果從本質上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向原來的老大英國挑戰最高權力寶座,最後失敗被罰,而被挑戰者英國元氣大傷,導致世界殖民體系崩潰,最後,便宜了一直在邊上看熱鬧居多的美國,使他成為了新的世界老大爭奪者(蘇聯也是通過兩次世界大戰強大起來的,與美國一樣)。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阿踏米


大家好,我來回答,我是多糖堂。

英法從世仇走向合作,不得不說克里米亞戰爭。

1853年,俄國以建立東正教“聖地”為由企圖控制奧斯曼土耳其,以擴大在東南歐的影響力。這嚴重危及英法在歐洲大陸的利益,為了遏止俄國染指巴爾幹和地中海地區,英國、法國、土耳其、撒丁王國等向俄國宣戰。

初期,主要是俄國和土耳其進行交戰,土軍力不從心,多次敗北。俄軍擊毀土耳其艦隊,控制黑海出口。1854年,英法聯軍登陸克里米亞半島,增援土軍,戰爭出現轉機。1856年,雙方簽訂《巴黎和約》,戰爭以俄國放棄黑海的勢力範圍告終。這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場現代意義的戰爭,許多現代化的武器和設施如鐵甲船、爆炸性炮彈、電報、火車等都首次在戰爭中張顯威力。

通過這次戰爭,英法聯手成功地鉗制了俄國的對外擴張,瓦解了俄、普、奧之間的“神聖同盟”。英國鞏固了對黑海、地中海的控制權,從而保證了與印度殖民地的聯繫樞紐。法國也保障了自己在東南歐的傳統利益。英法看到了二者在歐洲的力量和利益。

普魯士“鐵血宰相”俾斯麥統一德意志以後,德國在歐洲的勢力如日中天,對外擴張也咄咄逼人,嚴重威脅到英法的傳統利益。於是,英法力圖聯合俄羅斯等國夾擊德國,而德國與奧匈帝國為伍計劃予以各個擊破。這也使得英法這對老冤家真正走到一起來了。

1914年8月,德軍依照“施裡芬計劃”準備先取西歐、踏平法國,再掉頭攻擊俄國斯。一戰之初,德軍銳氣難擋,英法不敵,德軍攻佔法國東北大片領土。1916年,英法聯軍與德意志軍隊大戰凡爾登,雙方傷亡慘重,元氣大傷。1917年,美國對德宣戰,西線戰場出現轉機。德軍意圖在美國援軍到達之前擊敗英法,遂發起猛烈攻擊,英法軍隊則巧妙避其鋒芒,耗其精力。在東線戰場,俄國亦成功擊退德奧聯軍。德國背腹受敵,同時,其國內民主革命也風起雲湧,內外皆耗。1918年11月,德國投降,一戰告終。


多糖堂


第一,一戰前,隨著德國的崛起,英法感到了嚴重的威脅,德國向英法這兩個老牌強國發起了挑戰。憑藉強大的國力和軍事力量,德國向英法發起了挑戰。面對德國的威脅,英法不得不走到一起。一戰中,英法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美國的幫助下襬平了德國。為了防止德國東山再起,英法不得不握手言和,聯手打壓和防範德國。即使如此,德國仍然在英法的眼皮子底下再次崛起,向英法再次發起挑戰。可以說,英法聯手完全是形勢所迫。

第二,英法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是一戰中的主要角色。一戰中,英法遭到了重創,殖民體系和殖民霸主地位發生動搖。作為世界第一大殖民強國和世界第二大殖民強國,兩國不得不摒棄前嫌攜手合作,共同維持兩國的殖民霸權和強國地位,維持凡爾賽會議後形成的英法主導局面。為了維護兩國的主導地位,他們不僅把美國擠出了國聯,而且對蘇聯進行封鎖,對德國、日本和意大利進行打壓。但即使如此,兩國的霸主地位仍然沒有維持多久,最終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土崩瓦解。

從總體上來講,英法的合作完全是利益的驅動。有句話叫: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敵人。英法的合作就是這種情況,當然這種合作並不牢固,而且隱藏著很多矛盾。儘管一戰後英法攜手合作,但兩國的矛盾仍然沒有消除,兩國一直在明爭暗鬥。比如在對待德國的問題上,英國就強烈反對法國過分削弱德國的想法;在爭奪北非殖民地問題上,英國一直保持著支持意大利的態度,希望以此來牽制法國。當然,法國人也不甘就範,在很多問題上經常給英國找麻煩,讓英國人也不好過


御前帶刀侍衛


就英國一貫的政策而言,不希望歐洲大陸出現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從實力佔絕對優勢時的光榮獨立,隨著絕對實力的衰落。轉向均勢外交,簡單來說就是誰在歐洲大陸當老大就聯合其對立面幹他。拿破崙時代聯合歐洲諸國尤其是普魯士幹法國。隨著普法戰爭普魯士大敗法國,法國實力已經大大削弱,而且奧匈帝國和德國根本就算是堂兄弟,英國為了保證歐洲的平衡不被打破就轉而支持法國。




醉貓看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是在世界性經濟危機下,新興的德國對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如英國、法國所佔有利益的不滿,要求重新瓜分利益所引發的。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樂夫的vlog


英國在一戰前一直奉行的便是“光榮孤立”政策。在這個政策下,英國奉行的是不和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結盟。但是它要保持歐洲大陸的平衡。在普法戰爭,拿破崙三世被普魯士擊敗,法國因此失去了阿爾薩斯和洛林,法國的實力也遭到了極大的損傷,此時歐洲的實力已經不平衡了。那麼英國為了自己的既定利益可以得到保護,就必然幫助弱小的法國來抵抗強大的德國了。還有一個直接原因,那就是在德意奧結成三國同盟的時候,英法俄也結成了三國協約。英國與法國和俄國屬於協約國集團,德國對法國和俄國宣戰,英國必然會響應,對德國宣戰。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選擇跟德國開戰的原因之一。


VieleJahrespäter


沒有永遠的敵人,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