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你们的童年回忆,有哪些画面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

有点点甜有点点咸


我的童年

记忆一

很小的时候,寄居在舅舅家,是姥姥带着我的。所以,每当父母回家来看我的时候,我是那样的羞怯,欲迎还拒。爸爸喊我去他的身边,而我却越喊越远。等到他不再喊了,我反倒蹭着蹭着到跟前偷偷看着。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留守儿童”的通病,但是我有。

记忆二

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留在舅舅家这边上学,那时候信息闭塞的农村孩子对于外来的信息知之甚少。我姓朱(爸爸来自安徽寿县),便是一个奇怪的姓,因为这个镇上没有这样的姓,因此这群孩子们便给我起外号:“猪唠唠”,甚至欺负我,有一次竟把我推到路旁的坑里。我哭哭啼啼的跑回家,表哥对我很好,一气之下便去揍了欺负我的那个男孩子。自此之后,没人再敢欺负我了。

记忆三

小学二年级放假了,舅妈在我面前常常念叨着:“你爸妈怎么不接你去西安上学呢?”孩提时的我还不懂得人情世故,便将这话传给妈妈,爸爸妈妈便了然于心。于是,三年级便来了西安。刚入学的我一点儿也不习惯,本就性格内向的我也没少受欺负。更因为语言习惯的问题,让我更加不敢开口。一次,与较为说得上话的同学聊天,竟把“鞋子”说成“hai”,就让他们笑了好久。这件事至今记得。

记忆四

小学三年级正式上课了,英语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更何况,老师的布置的作业竟然要求我们在家听力并做练习册。那时候我家还住在城中村租住的房子里,压根没有录音机。于是,我跑了好几个同学家,竟四处碰壁。尤其是去找一个在我看来还比较要好的同学家,被她母亲拒之门外。那时的我,倍感委屈。后来,也因此,爸爸妈妈省吃俭用给我买了录音机。

记忆五

小学四年级的开学,爸爸妈妈没钱交学费。就在开学的当天,妈妈四处求人,借了钱给我交了学费。那时起,便知道了钱来之不易。

记忆六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位同学在下课时间与我聊天,聊她的心事儿,还记得我问她为什么与我说,现在还记得,是因为我不爱说话,不会把这事儿告诉别人。那情那景,现在还记得。

记忆七

……


楠楠雅语


看到这个问题,眼前立刻浮现一个画面,那是在我十岁时送我妈的亲姐姐(我管她叫大姨)到火车站时的场景。她拉着我的手哭着说:“莲,我走了后你要学会照顾你妈,她身体不好要加强营养,记住,有好吃的一定先给你妈吃。”我使劲点点头说:“记住了”。

大姨年轻时丈夫就死了,我三岁时她就跟随我家到了太原,一直照顾我家的生活。当时我妈得了肺结核病,大夫说一定加强营养。那年头这个病是能要命的。爸爸什么时候也都是照顾妈妈。

我家每天订牛奶半斤,每天我负责给妈煮牛奶,站在火炉子前闻着奶香味儿,从不敢偷喝一口,奶煮好了使劲抿着嘴给妈端过去,后面还有弟弟跟着要喝奶,妈有时给弟弟喝几口,我赶紧躲开,我牢牢记着大姨的话,好吃的给妈吃,妈要是结核病走了我们就没妈了。这个记忆渗透到我的血液里,融化成一种责任。

我的两个弟弟比我小六岁和十岁,1966年我小学毕业赶上文革学校停课,我就每天在家带弟弟做饭干家务。那时我上面管妈下面照顾弟弟,这些压力和责任伴随着我的童年。

成家后的几十年里,只要有好吃的,我肯定还是先送到妈家,当忘不了的记忆成了习惯,这时责任就永远是你的了。

在后来的几十年里我始终照顾我妈。她一直都是身体不好,到现在89了还是选择和我生活。

我觉得“孝顺老人”的观念是要从小培养的,等大了靠讲道理是行不通的,一定要潜移默化的教育,当长辈是弱者的时候,小小年纪的你也会变得强大,潜意识里的能力就会激发出来。所以千万不要忽视从小对子女的教育。


朱莲璧合看世界






奇怪了到底用什么名字


我的童年发生在买什么都需要票证,住院全是公费,看电影都成为奢侈的时代。以下就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几个画面:

记忆中妈妈总嫌我们长得太快了,一个人每年一丈五尺布票还不够给一个成人做一身衣物,何况家中还有三个嗷嗷待吃的半大孩子。夜里醒来经常看到妈妈为我们缝补衣服纳鞋底的身影;每个月供应的粮食不到月底米缸就空了;想吃肉那得等月底用肉票半夜去排队,因为缺油荤每人每月的半斤肉票必须得买肥肉,只有早去才能抢到!不然买了瘦肉回来还要用油去炒呀。

七岁的时候我患了急性肾炎住在医院里,那时候谁家不是好几个孩子,父母上班根本没有时间去陪孩子住院之说。因为住院不要钱,饭钱都是一星期一定先交好了,多少我记不清了,反正很便宜。我和许多小朋友一样呆在医院里,每天吃药打针量血压表现很乖。因为肾性高血压我吃的饭菜几乎没有盐,很羡慕其他小朋友吃的淋了酱油的蒸鸡蛋羹,眼巴巴地吞口水。我一个人在医院儿科住了整整半个月,最后自己出院乘公交车回家了。

看电影更是件天大的喜事,社区通知栏上一大早就会贴出告示,我们早上去上学就搬好长蹬摆在银幕前,晚上简单吃点饭就直接去等侯着。因为单位很多,一部电影要轮着放映,有时候轮到我们已经下半夜甚至凌晨!值班司机马不停蹄不厌其烦地一趟地跑片子,把人家刚放完一卷的片子拉回来,再把上一卷交给另一个单位的人。可能是年代久远了,许多电影我只记得片名及大概情节,但是有一部阿尔及利亚电影巜宁死不屈》里有一句台词我一辈子不会忘记,那就是"打渔这个倒霉的行当,穷得连根上吊的绳子都买不起“!

我的童年不富裕,物质上很贫泛,但精神上很快乐!相信与我有共同经历的同龄人也有同感吧!


宛若风中的蒲公英



吳玉香


应该是六岁多的时候吧,那时我还没有上小学。我们这个小山村里年岁和我相差无几的小伙伴有六、七个,常在一起玩耍。那时乡村沒有幼儿园,我们敞着玩,开心极了。

夏天的一个午后,连下了一两天暴雨的天空终于放晴了,我和几个小伙伴迫不及待邀在一起,满山村的野,青一色的露着上身,穿着齐膝的档档裤,光着小脚丫。

来到山坡的小池塘边,猫儿穿着短裤就冲进了水里。猫儿是我的邻居,为了好养活,他娘就这么叫他。先前我们常在这里游泳,最深的地方也就齐我们的肚脐。

今天水位涨了很多,我和其他的小伙伴都注意到的时候,猫儿正扑愣着胳膊,头一浮一沉的在大口喝水。第一个下去救他的小伙伴会狗刨式游泳,被猫儿缠住了,眼看着会沉下去,其他几个会几下的都下去了,我最小,连几下简单的狗刨式游泳都不会,我唯有大声呼喊哭嚎,在水面只留下一串串汽泡的时候,一个挑着水桶的大人出现了……

他们都活了过来。猫儿最严重,他娘端着他撒了无数道尿之后,黄昏时分醒了过来,他娘才终于哭出声来。

猫儿的姐姐四岁时就是在那个塘里淹死的。后来他娘又连着流产了两胎,信了迷信,他爹把他姐姐挖出来用火烧了,后来就有了猫儿。那天的晚上,我娘跟我说的。我娘说,幸亏我没有跳下去,不然就都没了。

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时常回荡在耳边,有时候就想,他们那时要是没有活过来,我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呢?


新星传说


我是一个笨孩子童年有许多故事認为自已聪明结果…

一:我是农村长大的,蒸馍用土灶烧柴。那时家中没有钟表,時间是点一柱香,香烧完了,馍也就熟了。烧的柴是我在河边砍的,很不容易砍下,再背回来,因此烧柴我很心疼。我便想了个办法,把香折短去掉三分之一,香完了,我叫母亲。母亲掀开笼蓋一看馍没熟,三分之一的香在地上,把我一頓好打。后来我不敢再折断香了,但是我烧火将柴放少,時间到了,馍蒸的半生不熟。這次母亲没有打我,叫我跪了一响。

二:我村北边有条小河,小時候,河里流着青青水,水里青蛙呀小鱼虾呀泥鳅螃蟹什么都有,还有鳖农村人叫王八現在人叫甲鱼。我常跟在大孩后面到河边玩,大孩子在河边洞里淘螃蟹,我在水边捉蝌:蚪。有時我村一个叫跟羊的在河里踩鳖,赤着脚,踩着河中泥,常常踩出来。从泥中捉出王八是有学问的。他踩着了,脚不动,慢慢弯下腰,用手摸着王八尾巴,把它倒提起。鳖咬人,咬着手不放,痛的厉害。我问一个比我大五六岁叫跟姓的说,哥,鳖咬住一直不放怎么办?一他神秘地说,驴叫了,鳖就不咬了。我呆呆地想,如果驴一直不叫,怎么办?河边远处一个捉鱼的鸟,一身白毛,长长腿,一动不动站在那儿,也许和我一样想這个问题吧!朋友現在想起还覚幼稚可笑,你一定猜到驴叫是什么意思了吧!

  • 又那时我家有一畝半棉花地,秋天雪白棉花开满地,我妈叫我和我姐摘棉花,我姐比我大两岁。俩个小孩到了地里,没人管,俩人便在地边玩起来,天快黑了,才想起摘花。摘的少把大人骂,便生了个办法,用小树枝把筐里放一些,上面摘些棉花,看着满满的。后来还是被母亲发現入,结果可想而知。
  • 大概长到十二三岁吧,有一年麦收刚过,我有几个伙伴乘着黑夜来到村东,村东有个杏园,大概有六七棵吧,有个上年纪老汉看管。白天我们看了地形,树上杏黄黄的大大的,真让人好馋。我们悄悄爬过去,上了树。把裤子脱下,把裤腿扎住,套在脖子上,光着屁股摘了好多杏。第二天,老汉找着我们,我们死不承認,一推六二五。
  • 总之,童年回忆是美好的快乐的,书不念,活不干,整天上树掏鸟旦,下河捉青蛙,夏天在河里学狗抱游泳,秋天上树打枣,冬天堆雪人,打雪仗。幸福快乐极了。别了,我的无忧无虑的童年!

星空迷上了山野


我的童年回忆有很多很多,但是,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这么一个画面。也记不得那是多少岁?我只记得,那是一个下雨天,爸爸撑着伞背着我慢慢的走在雨中,这一个画面到如今都犹如在目。读书的时候总觉得爸爸不疼我丶不爱我,还经常跟爸爸唱反调。到真正懂事了才明白和理解爸爸的慈爱和宽容。也就是这种画面,爸爸撑着一把小黑伞背着我走在雨中的画面,让我一生也难以忘怀!也许这就是伟大的父爱吧!虽简单却包含了满满的爱!



风雨同路也精彩


有一次在麦田里撒欢儿被母亲训斥,第一次明白了麦子在拔节后不能再压倒了;收麦子的场景是我们80后的一代记忆;种玉米那时还没有播种机,只能刨一个坑,丢两个仔,再埋上;第一次期末考试得奖状;第一次参加乡里举行的的竞赛考试,双满分;在村里的池塘里学会了游泳;秋天自己烤的玉米,比现在市场上卖的要香的多;第一次学会爬树是爬的邻居家的枣树……


沉默的箫鼓


说一个童年并不是很美好的事情吧

我奶奶是在非常重男轻女的人,是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学校让交一个费用,大概是十几块钱,课间操和同学去跳皮筋,就是怕跳皮筋把钱跳丢了,所以就把钱放文具盒里了,等上课回来一看,这个钱就没有了,后来钱也没交,回家我奶奶知道了,把我猛打了一顿,打的可狠了,当时我都感觉她把所以的气都发我身上了,身上打的是青一块,紫一块。第二天上学和同学一起上厕所,同学就问起来身上的伤,我又不好意思说是被我奶奶打的,就谎称说是自己不小心摔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d3f8fe4abe374b30ab646b6f061b08d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