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二十歲,該如何面對這份焦慮?

過了二十歲門檻的時候,時間就像是火車飛馳,倏然就沒有了那種悠閒淡然,焦慮從四面八方撲面而來。

壓迫感就像是周遭牆壁不斷合攏,這圍牆似圍城,不可逾越,高不可攀。

似乎二十歲之後,就沒有一天是不焦慮的。忙的時候焦慮,不忙的時候也焦慮,已經成了日常。無法和親友傾訴這種種,於是便只能自我消化。

人的悲喜並不相通,他們的吵鬧,讓人覺得孤獨而淒涼。

而仔細想想,也才二十多歲。

二十多歲是什麼概念呢?剛畢業,剛參加工作,剛踏入社會,剛從學生變成公司或單位裡的後輩。這些或歡喜、或不那麼歡喜的變化,讓人暈頭轉向,彷彿陀螺一般四處尋求出路,又處處四面楚歌。

擁擠的地鐵裡,總是會有在座位上捂著公文包,沉沉睡著的年輕人,臉上滿是疲憊和淡漠。地鐵裡的人,來來往往,都與他們無關。


二十歲,該如何面對這份焦慮?

生活一片兵荒馬亂,沒法臨陣脫逃。於是焦慮、焦躁、急躁,想著再快些、再快些。可往往忙中出錯,越急越做不好。自亂陣腳,反倒更加無所適從,那些淺顯易懂的道理都給忘在了腦後。

有一天看到小學同學,在朋友圈發了條說說。裡面講了她居家的一件小事,可是這生活中的細微末節,似乎都給她過得有滋有味。她和我們一樣,面臨著的都是二十多歲的人生,可全然沒有那種焦慮急躁,反而從容不迫,心如止水。

而大部分人,都忙著賺錢,忙著升職,忙著攢首付,忙著談戀愛,忙著和單位同事處關係,忙著結婚養小孩。連喝口水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連生離死別悲歡離合都顧不上。生活步履不停,大步流星,前腳跟著我們的後腳。

我們只好忙不迭地緊趕慢趕,害怕一不留神就落於人後。

幾年前流行一個詞,叫做“佛系”,百度百科上對這個詞的定義如下:無慾無求、不悲不喜、雲淡風輕而追求內心平和的生活態度。

這個詞褒貶不一,有的覺得這是一種良好的心態,有的認為這只是對於現實的一種逃避。可這樣一種文化現象,也確實折射出普遍存在的焦慮感。越是宣揚“佛系”的人生態度,內心恐怕越是受到焦慮的困擾。

古話說,越是缺少什麼,便越是要宣揚有些什麼。

就好比我們內心缺少這份淡然,便宣揚無慾無求、風輕雲淡,直到矯枉過正,又回到起點。似乎焦慮讓我們無法正視引起焦慮的根源,反而總是顧左右而言他,做著與之無關的努力。

南轅北轍,事倍功半。

我們焦慮的原因,並不是焦慮本身,而是焦慮背後的東西。若能不被焦慮矇住雙眼,冷靜下來看看這些現實的因素,我們的焦慮反倒沒有那樣可怕到無計可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