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果你是足協主席,你認為中國足球接下來該怎麼走?

國足加油


順其自然,不急功近利。擴大青少年參與人數,把錢都花在足球基礎設施上,多修足球場多組織青少年聯賽。


腦洞還行


不敢有什麼建議說點 我經歷過的事情

本人85年 8歲接觸足球至今已經27年

老家是吉林省集安市(朝鮮族佔一定比例)一個市區不足8萬人的邊境小鎮

再說幾個數據:

我這一代走出去的職業半職業球員應該又數十人甚至有進入國少中甲的球員

模式也很簡單 沒那麼複雜

在我們那個年代全市大約 小學10所 中學3所 高中2所 小學三年級開始 就有班級球隊 每年1 2次全校比賽 優秀的孩子自然被挑選進入校隊 下午三點 其它孩子放學 校隊的孩子訓練1個小時

然後每年小學之間的杯賽 盃賽中優秀的孩子 有兩條路可以走1.秦皇島足校 瀋陽足校等 2.到了初中繼續參加校隊 每年有班級以及學校之間的聯賽 依然是課後訓練一個小時 到了高中也是如此。高中的時候我特別說一下 我們校隊中不乏級部前10名的學生,所以踢球耽誤學習這一說只是個案,其實想學習的學生怎麼都會學好,不踢球的學生也很多泡網吧的,而且三輪複習的時候足球生或者體育生的身體優勢就會逐漸顯現出來。

再有就是我們高中參加飛利浦高中生聯賽的時候,在地區內可以說是碾壓另外幾十所高中的,即便有些城市是幾十萬人口基數。

而我們這個小城校隊級別的孩子無倫到了哪個大學基本不輸給足校以及延邊的學生。因為從小學初中高中近乎每天的課後基本功訓練可以說基本具備半職業球員的功底了。

總的來說就是 【小初高】課後校園足球模式

有點類似日韓青訓模式

後來....

畢業了我到了我的上一級城市 通化 工作

這裡又有一個數據

通化市區將近40萬人口 有大約15支業餘足球隊

而集安不足8萬人口 最多時候有12支業餘球隊

這兩組數據就是說明足球人口 跟城市人口不是正比

兩條建議

1.氛圍 環境

2.校園足球 精確到點的校園足球

但展開來說 就有些複雜 校領導的態度 家長的想法

孩子的興趣 等因素畢竟我們那個 年代無論什麼傷 沒有一瓶紅藥水解決不了得事情 而現在的孩子如果膝蓋破皮了 恐怕 爺爺奶奶 姥姥姥爺 爸爸媽媽 會問責到教練 老師 甚至校長

我相信 隨著社會的進步 大家都會思考並客觀的看待以上問題的。

中國加油 中國足球加油 我們這批彈指一揮變成隊裡的老將的85後加油 堅持踢下去 給自己一個說法






東南印象


我會投入大量資源培育、優化、包裝和宣傳小學、初中和高中三級聯賽,以地級市為範圍全面開展,任何學校、社區和草根球隊都可以報名參賽。每個地級市的優勝隊伍可以參加全省聯賽,差旅費用由足協全包,並設置豐厚獎金。全國分成東南西北四大片區,省級優勝隊代表本省參加片區聯賽(賽會制),並在參賽隊所在地區進行電視直播。四大片區前兩名共8支球隊進行全國爭霸賽(淘汰賽,按名次發放獎金),爭奪“華夏少年杯”,全國直播!賽後評選最佳陣容和MVP,給予獎勵,並向球員所在地優秀學校出具推薦函。各俱樂部可以從比賽中選拔優秀選手,但必須保障球員原培育單位的權益。




東東的想


我要是足協主席首先先建立好的青訓體質,從小學開始,開展學校地區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大學聯賽。高中組,大學組地區聯賽冠軍參加全國比賽,每個中超,中甲職業聯賽俱樂部在本地區必須配備五級梯隊體系,並有至少兩家制定學校合作基地。

除了聯賽外,設置足協盃比賽,中超中甲設置預備隊比賽 每場比賽可以上場至多4名超齡球員,首發不能多餘4人次。設U19,U15比賽。建立優秀的足球選拔機智,對國字號國奧以下選拔進行放開,職業梯隊大學梯隊進行合理選拔。

建立良好工資轉會體系,規定最高身價,轉會最高金額封頂,對於俱樂部送出留洋球員給予俱樂部轉會名額增加或臨時補報球員機會。增加中超,中甲參賽名額 中超擴軍18 中甲擴軍18 聯賽升降級2.5 中超16名與中甲第三名主客場附加賽 不能使用外援。


kk大咖咖


中國足球的現狀可以說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裡既有社會環境因素,也有非足球專業人員管理不當的因素。要想徹底根治頑疾恐怕非一朝一夕所能!

1歸化

但是當務之急還是要全力衝擊2022年世界盃,因為在中國足球如今一片頹勢的情況下急需一針強心劑來刺激足球產業的全方面發展,打進世界盃無疑是最好的辦法,而以目前國內球員的水平顯然是不夠的,我們急需高水平的外籍球員加入,特別是在中國踢球的高水平外籍球員,如能有5到6名高水平歸化球員加入,那我們的國家國家隊水平就將接近亞洲一流球隊,出線就有很大希望。

2體質改革

如能順利打進世界盃,畢將對足球運動普及起到積極作用,可以藉此契機加大青訓力度,完善各職業隊的梯隊建設,全面開展校園足球,校隊多於乙級隊,乙級隊多於甲級隊,甲級隊多於超級隊,逐漸形成金字塔模式。相信只要大力提高足球運動的普及度,15~20年之後中國足球必將是另外一番景象。

3整合技戰術風格

我們都知道日本足球和韓國足球都有自己鮮明的戰術風格,而我們卻一在彷徨中前行,學過英國,學過前南斯拉夫,學過西班牙,意大利,但最終都沒有堅持下去,搞的各級國家隊都成了“四不像”沒有任何特點,以至於難以形成戰鬥力,這樣的狀況絕對不能再繼續下去!縱觀全國,無論是校園足球,各級俱樂部梯隊,各級俱樂部一線隊,都要制定統一戰術風格,以便培養出符合中國足球風格的人才。

說歸說做歸做,我們作為局外人雖然都可以為中國足球出謀劃策,但是如果要真正落實以上舉措,恐怕並非易事!畢竟足球無法脫離社會,以我們當今的社會環境一切都是未知的。


成韜評球


在國家政策層面幾乎舉全國之力支持發展足球運動的大背景下,目前的國足現況如此堪憂,甚至未來幾十年都看不到任何希望,說明中國的足球之路跑偏了!

我真的很適合足協主席這個位置,我先發表一個施政綱領(有點競選的趕腳,哈哈,但話題是嚴肅的!):

  • 首先發現問題。優秀球員需要具備哪些素質?體力、耐力、爆發力很重要,身體協調性、靈活性、柔韌性、平衡能力很重要,但頂級球員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特質就是智商和情商。智商還包括記憶力、邏輯分析能力、反應力(反應速度),情商包括團隊組織和協調能力,人際關係處理能力(不是拉關係搞關係,而且取得隊友的充分信任)。智商和情商的重要性是我們國家體育運動發展最不受重視的短板,而對於頂級運動員來說,極其重要,無可替代,是一種共性!梅西、C羅、貝克漢姆、詹姆斯、喬丹、費德勒,不勝枚舉!
  • 這麼一分析,對照中國球員在上述特質上的表現,問題就已經很清楚了,尤其智商和情商方面,這也是中國出不來世界級足球教練的原因!
  • 如何培養體力、耐力、爆發力、身體協調性、靈活性、柔韌性、平衡能力、智商、情商全面發展的球員?從小培養!從娃娃抓起!說起來簡單,做好很難!要和教育部門聯動,先取消小學幼兒園的英語教學,包括幼兒園外教,各種英語幼兒教育機構。用學英語的時間踢足球,而且是踢野球。每個社區建一大一小兩個足球場。踢野球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足球興趣,更重要的可以讓有天賦的孩子暴露出來,再重點培養。
  • 組織各年齡段足球聯賽,成績直接和名校錄取掛鉤,名校評比與校足球隊成績掛鉤,從根本上解決高智商高情商球員不願以足球為業的問題。

中國足協主席需要改革的方面太多了,一兩句很難說完,支持我觀點的朋友先投票吧!我會用10年的時間給大家一個配得上中國國力的中國足球!


健康公益達人


說中國男子足球就來氣,一群烏合之眾。真正是白白浪費錢的體育項目。說男足,要找問題的根源和本質。表面看,技術差,上場不知道怎麼踢。實質是:莫文化、素質差、作風差。一群沒有文化的人在瞎搞。首先,大家想想,有多少球員和教練員真正有文化?從小就踢球,長大也踢球,真正認真讀過多少書,對足球的理解能力太差了。往往是“打出比打進難得多的球,結果是打出去了”,難怪沒有多大進步。其次,素質差表現在思想素質差和技術素質差兩個方面。缺乏團隊意識和配合,有的是不願配合,出工不出力,甚至故意亂踢,起反作用。球踢不好,反而不良社會習氣特重,真正的心思沒有在如何把球踢好這方面上。對如果我是足協主席(當然不可能),重點抓四件事:一抓國家隊選才機制建設。用文化水平和技術水平雙標準選人。堅決杜絕以關係和金錢選隊員。二抓素質培養。抓文化、思想、技術三要素綜合培養。三抓作風整頓。整頓球員的不良社會習氣,把心思放在踢球上來。四是抓改革。主要是改革聯賽體制。學美國NBA,先分南北賽區各自主客場循環賽。南北各賽區前兩名再總決賽排名。同時採取隊員在國家隊的表現和在俱樂部的表現掛鉤。在國家隊“出工不出力”,表現不好的隊員,足協處罰俱樂部(扣聯賽積分)。


視界亮哥


臥薪嚐膽。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培養力度,切實搞好職業聯賽,加大對外開放力度,繼續做好高水平教練、外員、經理人、經紀人引進工作。同時,要加強走出去的步伐,積極推薦有能力的球員走向更高平臺、更廣範圍的職業聯賽。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發揚團結拼搏、吃苦耐勞的精神,在技術層面和精神層面上取得新突破。要做好女子足球運動、五人制足球運動等,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足球強大體系。要樹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的思想,紮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切實做好打基礎、立長遠的各項基礎工作。短期奮鬥目標,穩固好現有成績,男足國家隊2022週期,必須打進亞洲十二強,力爭取得好成績;各級各類u字號球隊,必須進入亞洲範圍正賽,力爭進入世界大賽。女足要與韓國力拼奧運會名額。在下一個世界盃週期,因名額增多,所以必須打進世界盃。其他各級國家隊,也要有相應提高。爭取到本世紀中葉,重回亞洲強隊行列。


00142840035


做好校園足球才是正路

就在幾周前中國國奧小將在泰國“被虐”的同時,第98屆日本高中足球錦標賽全國大賽總決賽的冠軍之戰,在埼玉縣的世界盃體育場上演。這場比賽吸引來了56025人現場觀戰,再度刷新了入場人數紀錄!

“第98屆”“高中足球”和“56025人”等字眼,吸引著不少中國球迷的眼球。

每年從8月份開始,日本各地區就開始了全國大賽的地區選拔賽,有4000多所日本的高中參與到這項比賽中,直到當年的12月底,所有四千多支球隊中,將會有48支球隊脫穎而出,進行為期不到兩週的全國大賽。

每年參加預選賽的高中球隊都是在4000支以上,也就是說踢球的總人數至少超過了10萬。這十幾萬踢球的高中生,便是日本高中足球錦標賽的龐大基礎。

這個在日本萬眾矚目的中學生賽事,也成為了日本足球的人才庫,有很多日本的職業球員甚至是國腳,都是通過日本高中聯賽的舞臺進入日本職業俱樂部的視野。像中田英壽、中村俊輔、本田圭佑、吉田麻也、淺野拓磨等國腳都是在這個賽事中被髮掘出來。

而我們的全國高中生人數更多,裡面多少埋沒的天才少年和優秀種子,何時才能被挖掘? 如果我們有了健全的全國高中聯賽,有了足夠的家長和球迷的支持,我相信無數各省市的企業都會爭先恐後的贊助和支持,孩子們也有了更多踢球歷練,甚至一步步在自然殘酷的激烈競爭對抗中,成長為足球新星甚至巨星。

你的足球是語文老師教的?

這有點像罵人的話。但可悲的事實是,由於缺乏大量的基層足球教練,現在我們的小朋友們踢球都是讓一些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老師來教的,不止語文老師,數學老師教踢球的例子也並不少見,這樣出來的青訓結果可想而知。

我們的鄰國日本怎麼做的?

就在J職業聯賽誕生後不久,1994年,日本足協前瞻性地提出了“培養9000名C級資格教練”的五年計劃,通過各類講習會和考核,培養了大量的基層足球教練。全日本足球教練資格化時代就這樣到來了。

至今,就有不少日本的足球教練活躍在東南亞各國,當你驚歎于越南、泰國足球的進步時,其實是有日本足球教練的功勞。甚至在中國,現在也能看到不少日本足球教練的身影。

或者換個思路,與其我們再花天價請來一個歐美大牌教練,還不如拆分為請100個,1000個,甚至是請10000個高水平的足球青訓教練。可以是五大聯賽,也可以是日本的教練。

少年強,則中國強!

我們的國家從來不缺乏天才少年,缺乏的是讓他們健康茁壯成長的良好土壤。

如果有一天,我們的人氣歌星組合們,也能搶著要為每一屆的全國高中足球賽獻唱主題曲,各大美女明星模特,也都爭先恐後的主動要求成為各高中足球隊的明星啦啦隊員,每一屆的全國大賽,都能得到全國範圍內廣泛媒體的關注追蹤和報導,每一屆的全國大賽都能發展成全國注目的大賽,有著自己的主題曲,紀念品,明星選手圖鑑,各隊的晉級路線攻略和強弱分析表等,形成一種正面向上而認真熱烈的足球氛圍,那時候,我們就可以真正開始憧憬中國足球的未來了。

希望真正喜歡和愛護中國足球的人,看到這篇文章後可以轉發給某位有決策權的官員,也希望後者能果斷出手,為我們的足球帶來改變吧

原文請參考新快報記者 王會進

https://m.310h.com/article/show/2885306/


永遠的斑馬球迷


第一,中,日,韓三國聯辦聯賽。中國8支球隊,日本6支,韓國6支。因為中國高水平球員數量不足,不能支撐目前中超這麼多A級球隊。

參加A級比賽的每支球隊必須要建立完善的青訓梯隊,至少5級梯隊。

每賽季報名,每隊必須有7成本土球員,其中有一半是自己的青訓球員。

第二,次級聯賽依舊按以上數量聯辦。

A級,次級聯賽升降級在本國球隊內進行。

第三,沒能參加A級,次級的職業球員,可以轉崗,通過培訓,去當裁判,青訓教練,技術總監,球探,數據收集員,分析員,學校體育教師。

第四,退役球員,轉行當教練,電視轉播解說員,球隊管理人員,足協工作人員。

第五,一個省只能有一支A級球隊。球隊以省命名。每個省必須有一支三級及以上球隊。

第六,企業可以通過球場冠名,訓練基地冠名,球衣胸前廣告等方式進行贊助,廣告。

第七,青訓球員中,沒能取得職業球員合同的,不能轉行當青訓教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