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之一曹操。你们有喜欢的吗?为什么?

风尘一布衣1


不喜欢,曹操太自私,那句名句,宁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一副无赖的嘴脸。曹操只为自己,没有担当,是自私的极端化。只能作为现代人的反面教材。



秋叶翁


我之前在不了解曹操的情况下,我对他并无半点好感。毕竟在三国演义中和流传于世的形象,曹操是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窃国贼,一个生性残暴好杀的奸臣,一个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好色之徒。但是,随着了解得越深入,会发现曹操这个人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慢慢地越来越觉得曹操是真的有能力,有气魄,有包容等等。会慢慢喜欢这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

我可以简单介绍曹操几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当然,各位看客,肯定也有心目中的曹操,有一句话不是这么说的么,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在这里就借用一下,一千人有一千个曹操。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

1.曹操的求贤若渴。在群雄逐鹿的东汉末年,谋士英才将才如雨后春笋般一下子迸发出来,神机妙算的郭嘉,料事如神的贾诩,尽职尽责的诸葛亮等,仿若繁星各自闪耀属于自己的光辉。每位君主都渴求贤士能臣,曹操也不例外。许攸来投,鞋子都不穿,光脚迎接许攸。从这个小例子可以看出曹操对于谋士的的渴求。曹操不仅对于敌方阵营走出的谋士看重,即使,曾经背叛过的人,也能放下之前的仇恨,非常欢迎加入。张绣宛城叛变,在这场战役中,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逝世。张秀而后又再次投降曹操,曹操仍然接受。由这些可以看出曹操对于能臣的渴求。

2.曹操的知人善任。每一位谋士都希望自己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谋略。每一位将才都希望征战天下或者固守一方。曹操的知人善任,让每一位手下的将才谋士发挥了最大的作用。曹操这一点可以和曾坐拥十万兵马,四世三公的袁绍比较一下。许攸给曹操带来了乌巢信息,带来了官渡之战的转折,而张郃也是在这场战争中投奔曹操。而在郭嘉更是在官渡之战前从袁绍处投奔曹操。为什么他们都投奔曹操,郭嘉曾给出过答案,因为他们在曹操处可以发挥他们的最大才能。这就是曹操知人善任。


3.曹操的自我反省。曹操在每次战役后,都会做一次总结。不是各位看官想的那样,战败了杀人解气,战争胜利就自我夸奖自己。而是,战胜了归功于他人,战败检讨自己。这样的领导实属罕见。在官渡之战后,袁绍死亡,儿子袁尚,袁熙逃到乌桓,为了真正铲除袁绍势力,曹操北征乌桓,惨胜,回来后,大奖曾经劝阻自己征乌桓的人。作为一位统一北方的首领,可以做到这样,真的不容易。

曹操在晚年可能是一个奸雄,多疑,暴虐,嗜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曹操的前半生是一位不折不扣 的英雄,平定中国北方,结束了北方群雄逐鹿,农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悲惨。我感觉曹操和秦始皇有很多相似之处,前半生,雄才大略;后半生,过大于功。


隐泉


喜欢曹操的人基本上都是有主见的人。曹操是一个被演义小说和戏剧黑惨了的人。在历史上,曹操怎么看都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可谓文武全才。在当时,以曹操的力量,他能逐渐强大,打败袁绍等,统一北方,足以说明他并不像小说说的那样似乎不得人心。无论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文化,曹操都做得可圈可点。所以我也比较喜欢曹操。



性命幽观


曹操是我从小就喜欢的人物,尽管三国演义的主观是捧刘抑曹,当时看三国演义,就不喜欢刘备的虚伪的仁义,从曹操身上我发现了他的许多优点,这也是我喜欢他的原因。


1.曹操是卓越的政治家

曹操在年轻时便机警而有权术, 被当时名气很大的人物评论家评为:

“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

这句话真的是太切合不过了。

东汉末年,曹操任洛阳北部尉,

《三国志·武帝纪》中提到:“太祖初入尉廨, 缮治四门, 有犯禁者, 皆棒杀之。灵帝爱幸蹇硕叔父夜行, 犯禁, 即杀之, 京师莫敢犯者。”

可以看出曹操年轻时不畏权贵,具有干大事的潜质。

到了建安元年,毛玠就曾向曹操建议:“现在天下分崩, 天子迁移, 民生艰苦, 土地荒废, 饥荒流亡, 官府没有储备的粮食钱帛, 百姓不能安定的生产, 这样很难持久下去。如今袁绍、刘表都是刚愎自用、没有深谋远虑的昏庸之辈, 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现在正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督促耕织、囤积钱粮、训练军士, 倘若如此大业可成。”曹操赞成并采纳了毛玠的谏议。

把汉献帝接到了许昌后,第一道旨意便是大赦天下、封赏诸侯。从而消减各路诸侯的嫉恨, 安定天下百姓民心, 求得稳定的发展时间。以天子和丞相的名义发布求贤三令。曹操的权谋之术尤可称道。

建安十三年, 他率军南下, 不战而得荆州。但在赤壁之战中被孙权、刘备联军打败, 统一全国的计划受阻。但曹操则能表现出一个政治家及军事领导方面的才华, 在战争中从不骄傲和气馁。此后, 他一面发展生产, 恢复经济, 一面强化对朝政的控制。把权力牢牢握在手中。

但是作为当时的政治家, 曹操也富有许多的不良品德, 最明显的就是为人的多疑、奸诈与残暴。这其实压根就不算什么。

2. 曹操是杰出的军事家

如果要说汉末最杰出的军事家,曹操是当仁不让的。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曰:

“该韩白之奇策”,

说曹操有著名军事家韩信和白起之谋略。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详细地记载了曹操一生的军事活动。自初平元年二月与董卓将徐荣战于荥阳汴水起, 到建安二十五年逝世止, 曹操亲自指挥的战役战斗行动多达数十次, 其中胜者占了绝大多数, 败者十中不到一二, 且多有一定的客观原因。

例如, 讨董卓时败给徐荣, 一是兵力太少, 二是操系初次从事军事指挥活动, 缺乏经验。与指挥能力高低无关。相反, 那些获胜的战例, 不仅所占比例极高, 而且有不少赢得十分漂亮。

都充分体现了曹操灵活多变、奇计迭出、长于战役指挥和战术谋划的特点。

3. 曹操是优秀的文学家

曹操不仅政治上和军事上有天赋,文学也丝毫不逊色,他是建安文学的领军人物。

曹操戎马一生,却也不影响他的文学创作,他的作品今存20多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著名的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等。诗歌里充满了志吞天下的豪情壮志。

虽然他的缺点也多,比如喜好人妻啊什么什么,可是我还是喜欢这个人物。


历史研究课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好有文彩,鼎盛时期的曹操,将目光望向中原,将中原一统作为己任,好有雄才抱负。

历史上的曹操,雄才大略,统一北方,结束军阀混战的局面,开屯田,造福民众,同时首次开启了任人唯贤的大局面。而受三国演义刘姓正统的影响,民间大大的把曹操妖魔化,塑造了一个白脸奸贼。但不可否认,曹操真性情,功大于过。

在我看来,曹操是东汉末年一代枭雄。对于曹操这个出生于乱世的历史人物,在当今社会都有很高的认知度,只所以喜欢这个人物,是因为他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学上都有挺有造诣,是一个全才。

我们从小就听三国演义的故事,看三国演义连环画,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名义,官渡之战奠定曹操统一北方...。长大后看《三国志>>。电影再现《赤壁之战》惨烈!还听过易中天百家讲坛讲曹操传奇一生及评价。我喜欢和赞许易中天评价。

曹操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看来,曹操好像有好几张脸,但又都长在他身上,一点都不矛盾,这真是一个奇迹。实际上,曹操是真实的,也是本色的。包括他的奸诈、狡猾、残忍、暴虐,都表现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这实在是一种“大气”。我认为曹操是“奸雄”。不过前面要加三个字:可爱的。曹操是“可爱的奸雄”。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后其儿子称其魏武帝,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谥号武皇帝(魏武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朝天子刘协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我们读过曹操的《观沧海》,曹操喜欢用诗歌、散文来抒发自己政治抱负,反映民生疾苦,是魏晋文学的代表人物,鲁迅赞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曹操虽征战沙场,家教却一刻沒有落下,他颁布《诸儿令》,,,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唯才是用,唯才是举。

这种全能型人物,值得我们民族去学习和留念。!!!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懊悔,这就曹孟德。

至今,人们欣赏曹操的文化价值和文学思想。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勃兴,同他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开的。事实上,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密切关系。曹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他的荫护。可以说,“邺下文人集团”就是在他提供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而他们的创作,也是在他的倡导影响下进行的。曹操墓的发现和发掘,也能间接反映了曹操在人们心目中的历史价值。

曹操真乃是一代枭雄。......


杏林隐士


他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绝顶,又愚不可及;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曹操是真实的,也是本色的。这种本色使他成为英雄,而且是大英雄。不过,这个大英雄又同时被看作大奸雄。

  曹操确实是很大气的。读他的诗和文,常会感到他的英雄气势。哪怕是信手拈来,嘻笑怒骂,随心所欲的短章,也因有一种大气而不显粗俗。尤其是他的《观沧海》,是何等的气势:“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诗,确非大手笔而不能作。

  

  曹操也实在是聪明的。在一个人人都说假话的时代,最好的武器就是实话实说。这不但因为实话本身具有雄辩的力量,还因为你一讲实话,讲假话的人就没辙了,他们的戏就演不下去了。即便这些实话后面也有虚套,真话后面也有假心,有不可告人的东西,也隐藏得很自然,不露马脚。可以说,曹操这个家伙,就连撒起谎来,都是大气磅礴的谎。

  这就是曹操了。他大气、深沉、豪爽、洒脱、机敏、多疑、狡诈、冷酷、残忍,实在是一个极为丰富、多面,极有个性又极富戏据性的人物。所以,曹操既有奸诈的一面,又有坦诚的一面。他的奸与诚统一于“雄”,他的善与恶也统一于“雄”。曹操的人性中是有恶的,所以我不称他“英雄”而称他“奸雄”。

这是易中天对他的评价, 至于小说中么 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已经可以说明全部了。





历史的剧本


人人都说曹贼"挟天子以令诸侯\

年华将晚2020


他的性格的转变应该是在张邈叛变之后。

说到张邈很多玩三国志的人都会觉得非常不屑,但是这个人跟曹操的关系其实是很铁的。袁绍,曹操,张邈,在年轻的时候都是好友,三人都是富二代,又都好仗剑行侠,应该是很合得来的。

后来袁绍曾经要曹操杀张邈,但是曹操当面就回绝了,他说孟卓是自己的亲友,他不会干这种事的。

曹操起兵就是在张邈的地盘上。

曹操在第一次征徐州的时候曾经嘱咐自己的家人,如果自己不能回来,就去投靠张邈。

董卓西逃的时候曹操要追击,其他诸侯都袖手旁观,唯有张邈助了曹操军马。

这些都说明两个人的关系有多铁。

但是张邈最后却在陈宫等人的策动下背叛了曹操,所以变得多疑!





阿狸阿


对内,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结束北方战乱,恢复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减少生灵涂炭。对外,曹操征乌垣,灭高句丽,都是对国家巨大贡献。文学领域建树颇多,其蒿里行忧国忧民,龟虽寿表明其志在千里的志向,观沧海更是大气磅礴。总之,我很喜欢曹操,他是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对中国历史的贡献不容小觑。










国家网文化


可能有的人认为,讨厌曹操的都是一些正义人士,喜欢曹操的是一些崇尚奸诈阴险、利益至上的人。

事实上,我没见过人品好的人黑曹操的,说曹操特别坏的这类人,他们在现实中反而人品不怎么样,世故圆滑、阴险狡诈。

他们说曹操应该还政于汉献帝,太慷慨了,不过是慷他人之慨,换成他们自己的话,不要说是天下大权了,就算是个七品县官的权力他们也不见得给别人。鲁迅、易中天也算是有些正义感的人,他们对曹操评价就很客观,反而是一些人品低下的人想通过贬低曹操的人格使自己获得一种人格上的优越感。也不排除骂曹操的人里真的有一些正义人士,但是占少数。

当然,喜欢曹操的人里,肯定也有一部分是利益至上阴险狡诈的人。

而大多议论是以曹操残暴衬托刘备仁义,这基本上都是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影响的。

这一部分人都是没主见的人,他们只会被作者牵着鼻子走,根本没有自己去想人物的感情和精神,是他们错看了曹操,不说看曹操的诗体会他的情感,就算看三国演义也应该能体会到曹操的才华和大气,人无完人,那些人只喜欢看虚伪的表面罢。毕竟,世人不都是伯乐。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曹操的举动买人之常情甚至义举。他没废皇帝,还把两个女儿嫁给她。他始终没称帝,认为自己和夏侯惇是汉臣不过夏侯惇强烈要求才封为魏将。天下不是一届皇帝所能掌控的,要说曹操是汉朝皇帝保护伞也不为过。没有了前进,只能被取代。只不过有人会有结局,有人没有。反观刘备,也不过如此。汉帝到他手里不见得会好哪里去汉室那么多宗亲不差他一家,刘晔也是汉室血脉,却是曹魏三朝元老。不过是要点执政合法性。他打他们老刘家也得说是上天的旨意。曹操在于军,刘备在于民。曹操善于贤才,刘备在于民心。而刘备有百姓好评,曹操有实际政策。也正因为如此,刘备对百姓说了很多事情,百姓心情好。曹操做了很多事情,百姓生活好。实干家的事迹远远没有演说家的演说精彩。

曹操贵在真实,那句“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其实不知是多少人在那个乱世的真实写照。但只有曹操一个人敢大声的讲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