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你最喜欢谁?谁对你人生影响最大?

冉闵大帝


平凡的世界我看了很多遍了,每个人物的特性也都很鲜明,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田福军书记,喜欢他那种不忘初心的精神,喜欢他那种不为邪恶势力低头的勇气,


90后的春夏秋冬


很荣幸头条能够邀请回答这个问题,【平凡的世界】中影响最深的是少安和少平,书籍是我们永远的良师益友。对我来说,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陪伴我度过了三年煎熬的高中生涯,如果没有这本书时时刻刻激励着我前行,生活该是多么的无趣。

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是在我上高中的时候,那时候是在学校住宿,由于离家远,一个月才回一次家。闲来无事的时候最喜欢拿出来读一读,缓解孤独的苦闷。这本书比较耐读,初读之觉得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村故事,细细品读又觉得感触良多,不知不觉把自己代入其中。大概这也是现在我印象深刻的原因吧。

《平凡的世界》从一开始描述的就是一个贫穷落后的70年代的中国农村面貌,似乎在暗示着主人公一生苦难的经历,从孙少平一家人的贫苦生活说起,从而描绘出80年代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盛况。这本书介绍的似乎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村故事,这个世界是平凡的;但是,生活中的人们并不甘于贫穷,他们用顽强的毅力,拼搏的勇气去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因为有这些不平凡的人们的存在,这个世界也就不那么平凡了。譬如孙少安为发家致富而到处借钱奔波,撞得头破血流家徒四壁也要咬牙坚持;譬如孙少平怀着自己的梦想远走他方而无怨无悔。他们的内心充满着激情,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奋斗,并不屈服于生活的磨炼之下。

读完路遥先生的这一本书后,我的心是平淡如水的,很平静的接受了这个故事的结局。这本书并不是为了描述困难的,而是告诉我们在苦难的背后是我们坚强的意志和斗争的精神。通过孙氏兄弟不同的人生结局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喵喵驿站


要是在20年前,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最喜欢的是田晓霞。她对生活充满阳光般的热爱,对未来充满美好的理想,激情又热烈,浪漫又甜美。

而20年后,历经生活洗礼的我,价值观有了些许的改变,我更喜欢的是秀莲。

秀莲善良漂亮,家境相对富裕。她对孙少安一见钟情,没有嫌弃他的贫寒,无怨无悔的帮助少安操持着那个脓包的家。每当少安遇到困难的时候,她总是义无反顾的支持他。我忘不掉她拿个大叉子站在磨盘上保护少安的场景,我忘不掉她喂奶奶吃糕点的画面。她虽然是个农村妇女,却是个很大度自信的女人。

以前少安的青梅竹马润叶,每次来少安家,都会给少安的奶奶买糕点并亲自喂奶奶吃。秀莲做了少安的媳妇,她就变成了那个喂奶奶吃糕点的人。她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很快就取代了润叶在少安心中的位置。

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秀莲这个人物,对我的影响很大。她让我去思考:做为一个女人,应该像她那样,去经营婚姻和家庭。


王秋阳


《平凡的世界》是我非常喜欢读的一本长篇小说,可以说百读不厌。它也是我阅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

记得第一次与它相遇是在20年前的清明节。那天,为了准备“六·一”节目,我到同学家练习舞蹈。可没有艺术天赋的我,怎么也练不好舞蹈动作,有点灰心丧气的我就想找本书看看。从来没有看长篇的我看到同学家有一本棕黄色的大部头,名字《平凡的世界》。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是一部名著。但当我朦朦胧胧翻开书页,读到第一章,描写一个下着雨的春季,一群同学排队等着打饭,把三色馒头戏称为欧洲,亚洲,非洲时,我被作者细腻的描写,精彩的叙述打动了。当同学们都在休息时,我却沉浸于故事中。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本书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细腻,真是难得的好文章。这么好的作品怎么没有获奖呢?多年后,我才知道它早已获过茅盾文学奖。

《平凡的世界》描写了一大批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他们平凡而又打动人心。他们有理想和追求,有对亲人和朋友的爱。虽然本书是以孙少平为主人翁,以他的经历为线索。但他把其中一个人物写得非常生动,那就是孙少平的哥哥――孙少安。

由于时代的原因,孙少安一开始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作为长子的他要舍弃读书机会回家种地,如果不是家穷,以他聪明的智商一定可以考上大学改变命运。又由于没有读书,导致他和青梅竹马长大的润叶人生有了差距,以至于他们不能在一起。

我喜欢他的原因有很多:第一,他有男子汉的担当和责任,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他从十三岁开始退学回家务农,这么小开始养家。即使他后来办了砖厂,他还是希望能帮助弟弟发家致富,帮助父母和姐姐妹妹改善生活。第二,他有冒险创新精神。当时的农村,一片衰败的景象。作为年轻的队长,他敢于创新,想搞生产承包责任制。为了改变生活和命运,勇往直前。正是他的勇闯敢创,让他抓住了去县里拖砖的机会,以至于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还掌握了制砖技术,为他开办砖厂打下了基础。第三,他有乐于奉献的精神。当他的砖厂规模扩大后,为了帮助村民们获得经济来源,他扩招了员工。当他事业获得成功后,他又捐款修建学校,为村里教育事业作贡献。这样一位有能力,有担当,既能吃苦耐劳又有远见卓识的农民企业家,正是鼓舞我们追求理想和梦想的榜样!



如柳似风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我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凡的世界——题记

我最喜欢书中的孙少平,不仅它具有高贵的品格,而且把苦难当成人生最大的财富,面对苦难并没有把他击倒,反而愈战愈勇。他对我的影响最大。

最早看这本书是在高中的时候,当时那个书是从同学那借的,书很厚,本以为要看很久,没想到一翻开这本书便被它深深的吸引了,看完这本书,让我一度处在深深的痛苦和矛盾里,眼前总能浮现少平那张历经岁月洗礼后黝黑而又坚实的面容,他带给我的,是对人生深深地考量。

作为那个特定的年代特定的人物,总依稀记得这样一个场景,天空淅淅沥沥地飘着雪花,少平躲在角落里,等待所有的人盛完饭,他才悄悄地走出来,拿那两个属于他的黑面馍,将锅底的菜刮的干干净净,倒一碗清水,这就是他每天的伙食。

这是一种怎么样的艰难啊?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当中,他读完了三年的高中。其中的一个细节,让我对少平高贵的品质由衷敬佩。当他们高中毕业要互送礼物,家境贫寒的郝红梅,因为送不起礼物,一念之差在候玉英父亲的供销社偷了手帕而被抓住。当候玉英通知少平后,少平不仅没有落井下石,反而自掏腰包替郝红梅买下了手绢,并嘱咐侯玉英等人保密,这样的少平通过一个小小的举动,让我们看出他的宽容和大度,以及男子汉的气概。

其次,对侯玉英的帮助也体现了他以德报怨的高贵品格,面对曾经羞辱过自己的侯玉英,不计较不怨恨。关键时刻冒着生命危险舍已救人。

最后对惠英嫂的无私帮助,一次下井时,王师傅为了救小徒弟被煤块砸中,意外地离开了人世。后年轻的少平回想起以前对师傅对自己的照顾以及师傅舍身救人的举动,毅然决然地承担起了照顾师傅一家的家庭责任,而且拒绝了年轻的金秀的示爱。

如果说前面两个的举动是向少平的小爱,那么后面对惠英嫂和她儿子的帮助应该是她的大爱。一个年轻的男孩儿放弃美好年轻的小姑娘不要选择照顾一对孤儿寡母,不正反映了孙少平人格的伟大和无私吗?

不仅如此,孙少平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虽然现实很残酷,但他心存高远的理想,不放弃任何一个阅读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懈奋斗,不向现实生活低头。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佛陀,一个人,也是一个环境,一个时代的缩影。少平的家庭,爱情理想,朋友和命运等无不包含共中,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从一个平凡的青年身上看到一个平凡的世界,当然这也属于他的不平凡的世界。

大多数人都是生而平凡的,只要有远大的目标,向着命运去挑战,用自己的双手和头脑来改变和把握自己的命运,最终总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阿彧说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上初中的时候就看过,孙少安和孙少平那种不安于现状,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对我的影响很大。那个时候陕北农村的贫穷程度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很难想象的,

记得都一九八七年了依然吃不饱肚子,穿的破衣烂衫,上大学时带的170元钱还是东家借西家凑凑齐的。相对来说,我更喜欢孙少平,他有文化、有思想、有韧劲、能吃苦。我很理解少平下煤窑拼命干活的那份心劲,贫困环境下的人不怕吃苦,但他不甘心于过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他渴望改变,渴望走出去,闯出一片新天地。








海角不在天涯


高二暑假看的《平凡的世界》,距现在快20年了,最喜欢里面的田晓霞,一个优秀的姑娘,一个干部家庭的女子,很会为别人着想,不会因为对方贫穷,真的很优秀!

谁对我有影响最大?我感觉少平身上的一些东西挺激励人的,但是小说毕竟是小说,看这本书的时候,整个人都陷进去了,随着少平的生活,记得当时看完还有些失落。



左右看


《平凡的世界》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转型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

作品中的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青年人,但他们自强不息,依靠自己的顽强毅力与命运抗争,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

其中,孙少安是立足于乡土矢志改变命运的奋斗者;而孙少平是拥有现代文明知识、渴望融入城市的“出走者”。

其中我更加喜欢孙少平。

因为,他作为家中老三,有着男人的担当;个人认为孙少平在贫苦的家境中,不放弃努力,在苦累的打工生活中苦苦追逐着自己的梦想,这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天大的灾难压不垮,昂头挺胸的就是铁打的汉子。

作为一个年轻人,他曾经迷茫,曾经不谙世事,但经过成长他有了不甘平庸,勇于追求远方世界的理想,不怕苦不怕累的执着,不放弃的精神(尤其是后者,那是很多人都缺乏的)。

作为一个人,他有真实的情感,对于真爱的热情,还能理智地拒绝别人。特有的气质,和晓霞相爱。领导家庭出身的田晓霞美丽大方,才华出众。她深深地挚爱着她这个“掏煤的男人”。这个“掏煤的男人”也敢于向她靠近。然而,他们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性的结局。作为自然人,晓霞和少平之间是平等的,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人生追求,共同的性格特征。作为社会的人,一个是领导的女儿,一个是山沟沟里农民的儿子;一个是省上的大记者,一个是掏煤的工人。社会身份的巨大差异注定了他们走不到一起,就算能够在一起,无论对于孙少平还是田晓霞来说,婚姻将会是涂抹了蜜汁的黄连。

虽然最后结局,少安和少平的结局都不好,但是我还是喜欢这本书。我相信经历无数磨难的哥俩,就像当时的新中国发展一样,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樱艾琳


《平凡的世界》我最喜欢的是孙少平,对这个人物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他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热爱并坚持学习。

他上学的时候吃最差的丙菜——清水煮白萝卜,啃最难吃的高粱面馍,这种面馍最没有营养,在旧社会地主连喂牲口都不会用高粱。

他不仅吃不饱,还每天都要劳动,“每当他从校门外的坡底下挑一担垃圾土,往学校后面山地里送的时候,只感到两眼冒花,天旋地转,思维完全不存在,只是吃力而机械地蠕动着两条打颤的腿一步步在山路上爬蜒”。

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还是养成了每天看课外书的习惯。他躲在村子打麦场的麦秸垛后面看,躺在自己的一堆破烂被褥里看,就是到学校外面转悠的时候,胳膊窝里也夹着一本书,转悠够了就找个僻静的地方看。

他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看《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看每一期的《参考消息》,看《各国概况》......他在学校和县文化馆的图书室里千方百计搜寻书籍。

“只有这些书,才使他觉得活着还是十分有意义的,他的精神才能得到一些安慰,并且唤起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某种美好的向往——没有这一点,他就无法熬过眼前这艰难而痛苦的每一个日子”。

在孙少平看来,学习就像吃饭一样是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他认识到,一个人要活得有意思,不仅是吃好的和穿好的,还要有精神上的富足。

“一个中学生就要开始养成每天看报的习惯,这样才能开阔眼界;一个有文化的人不知道国家和世界目前发生了些什么事,这是很可悲的。”

他在大伏天里苦熬一天,骨头累得都快散架了,但在睡觉之前,他都要去学校一趟,把当天的报纸一张不剩地看完。

毕业之后,他到黄原县打工,给人背石头块子。

“他干最重的活——从沟道里的打石场往半山坡箍窑的地方背石头。背着一百多斤的大石块,从那道陡坡爬上去,人简直连腰也直不起来,劳动强度如同使苦役的牛马一般”。

即便如此,他仍然不忘学习。晚上收工后,年纪大的匠人倒头就睡了,年轻的小工们还有精力跑到街上去看一场电影,而他通常是拿本书在院子的路灯下看一会,他说“一天只能看一二十页,一本书常常得一个星期才能看完”。

我是在上大学的时候无意间在图书馆翻到这本书,如获至宝。在我的强烈安利下,我的7位舍友和诸多好友也都把这本书加入自己的书单。

起初他们很嫌弃:“这么长,上中下三本,不看。”但是当扉页翻开,他们都不自主地被故事吸引,由最初的嫌弃变成了爱不释手,挑灯夜读,争相排号预约看书。

这是一本可以给人力量的书,不同的人能从中获得不同的感悟,就像人们常说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当我觉得生活艰辛,很迷茫,不知道前路该如何继续行进的时候,当我觉得命运不公,为何别人出生就含着金钥匙,而自己却是一穷二白的时候,当我觉得自己已经努力到无以复加,全身的力气都被耗尽,快坚持不下去了,我总会想起《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

他很平凡,出身贫困,生活不如意,充满了波折,但即便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他都没有放弃学习,白天工作,晚上夜读,他一直在和命运抗争,努力活成更好的自己。

他没有功成名就,只是在普通的岗位上做着普通的工作,和大多数人一样,但他并不平庸。

他有理想有追求并为之奋斗,他说“钱当然很重要,但我又觉得,人活这一辈子,还应该有些另外的什么才对”。

他告诉我: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不是让你去自怨自艾,而是想让你用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忍。

顾养民在和孙少平接触之后,觉得孙少平身上有一种说不清楚的吸引力,他后来意识到除了性格之外,最主要的是这人爱看书。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可以重新塑造一个人。”

希望你也能从书中汲取力量,获得勇气,变得坚韧!


谭大方


我想很多人都会选择少平或少安,我也喜欢少平的勤劳朴实,好学刻苦,嫉恶如仇,勇敢善良。少安的责任与担当,智慧和勇气,努力拼搏,踏实肯干,大气善良的品性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不过相比之下我更爱晓霞。在生活中她显得大大咧咧,风风火火,纯真烂漫,生活气息十足。在友情和爱情里,她没有世俗的偏见,对“贫穷”的少平喜欢了就做朋友,爱了就做恋人的真性情和大气。在曝光包工头时的勇气与智慧,还有帮心爱的恋人走“后门”时的坦率与担当。在为了采访到第一手灾情情报时敢蹭省委书记专机时的责任与坚持,为了让村民赶紧转移敢举枪上膛的魄力与智慧,为了营救洪水中的小女孩而毫不犹豫舍己救人的善良与勇气,一个鲜活美好的生命就这样流逝了,怎么不叫人痛惜。一个如此优秀完美的女孩,怎么不叫人喜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