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人類第一張黑洞本質照片發佈,你怎麼看?

飲歲Ender


黑洞照片問世到底什麼意義?

我們成為史上首批看到黑洞照片的人類,人類自此踏上探索宇宙的新起點。

圖注:人類捕獲的第一張黑洞照片,來自M87星系

EHT 為了增強拍攝照片的空間分辨率,通過“甚長基線干涉技術”(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VLBI)聯合全球多個射電天文臺的協作,構建起了一個口徑等同於地球直徑的虛擬望遠鏡,用於黑洞探測。最終我們看到的黑洞照片,是在全球範圍內 8 臺分佈於南極洲、歐洲、美洲及夏威夷的射電望遠鏡於 2017 年 4 月裡 用 5 天的觀測數據整合,花了兩年時間洗出來的。

圖注:事件視界望遠鏡的分佈

遙想在100多年前,愛因斯坦第一次發表廣義相對論學說,當時黑洞只是一個存在於理論物理學中的概念。

1919 年,愛丁頓遠征西非觀測日全食,才驗證了愛因斯坦的預言:質量確實可以令時空彎曲。

1968 年,美國天體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才提出了“黑洞”(black hole)一詞,它才擁有了屬於自己真正的稱呼。

但儘管在科學家不斷努力下,已經無限接近理解黑洞看起來應該是什麼樣,卻從未真正拍攝到過它。

直到2019年4月10日晚,我們終於親眼目睹了有史以來“黑洞”的第一張照片!科學家們發現:這次觀測到的黑洞陰影和相對論所預言的幾乎完全一致,我們不禁再次感嘆愛因斯坦的偉大,他的思想絕對穿越了時空。

為什麼說這張“黑洞”照片有劃時代的意義?

科學家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和努力,到目前為止也只確認了二十多個黑洞的存在,此外還有四五十個黑洞候選體。EHT 拍攝到的黑洞是位於室女座一個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很多人可能沒有概念,那看看下面這些圖片,應該就能理解這個距離。

距離地面1000公里時,照片是這樣,基本是人造衛星的視野範圍。

如果把距離拉到1光年(10萬億公里)那麼遠,距離地面1光年的照片,太陽幾乎就是一個點。而再把距離拉到1000光年,照片上太陽系所在的銀河和銀河系都會變成一個點。

而且,當我們看到5500萬光年以外的星星時,映入我們眼簾的那束星光已經在茫茫宇宙間飛奔了5500萬光年。

圖注:黑洞概念圖

換句話說,我們現在拍攝到的僅僅是它5500萬光年之前的樣子!現在的它究竟如何我們只有再等待5500萬光年才能看到。

1000年前,人類不知道有電、電磁波、磁場,認為天圓地方,太陽圍繞地球轉。現在再看,我們當時的想法是多麼荒謬可笑。可是,誰又能肯定的說:現在的科學體系已經能破解所有宇宙和生命的奧秘?我們現在所有的物理學理論,都以光速不可超越為基礎。而據測定,量子糾纏的傳導速度,至少4倍於光速。

1935年,當愛因斯坦(Einstein)和波多爾斯基(Podolsky)以及羅森(Rosen)一起,提出了量子糾纏。量子糾纏的意思是說,兩個糾纏的量子不管相距多遠,它們都不是獨立事件。當你對一個量子進行測量的時候,另外一個相距很遠的量子居然也可以被人知道它的狀態,可以被關聯地測量,很不可思議。

但這樣一個簡單的現象存在於客觀世界,也可能存在人體內。

我們人類只不過是由一個細胞走過來的,所有受精卵在35億年以前,都來自於同一個細胞,同一團物質,一個處於複雜的量子糾纏的體系,就這麼簡單。

物理學未來如何發展?

目前人類看宇宙依舊像盲人摸象,看到的世界是有形的,就認為它是客觀的世界。其實人類看到的越多,才發現知道的越少。科學家對於宇宙形態的認知是星球與星球之間通過萬有引力相互吸引,星球們忙亂而有序。然而,經過數位科學家的觀測和推算髮現,星球與星球之間的這點引力,遠遠不夠維持一個個完整的星系。最後,有科學家提出一個大膽假設:宇宙之所以能維持現有秩序,因為還有其他物質。而這種物質,目前為止人類都沒有能夠證明其存在,所以,稱之為暗物質。

雖然人類還沒有真正的測到暗物質,但至少在一些觀測中能夠發現光線在經過某處時發生偏轉,而該區域沒有我們能看到的物質,也沒有黑洞。況且,黑洞仍然是常規物質,而不是暗物質。科學家經過大量觀測和計算還推演出一種假設:現在的宇宙不僅在不斷膨脹,而且在加速膨脹。加速膨脹就需要有新的能量加入,科學家至今也搞不清是什麼能量,所以稱之為暗能量。科學家通過質能轉換方程E=mc^2計算,發現要維持當前宇宙的這種膨脹速度,暗能量應該是現有物質和暗物質總和的一倍還要多。

目前已知物質的質量在宇宙中只佔4%,其餘96%的物質的存在形式是我們根本不知道的,他們就是科學家假設的:暗物質和暗能量。宇宙已存在了近140億年,而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歷史才不到一萬年,如此漫長的時間內,很有可能存在不止一個文明。幾年前,量子物理學家休·埃弗雷特假設:我們生活在一個多重宇宙中,時間不斷分支並創造獨特的、相聯繫的宇宙們。每一個維度的生命,都是由上一個高維生命創造出來的,高維是低維的造物主。

越來越智能的機器人,不就是人類創造的下一個維度的物種嗎?科學發展到今天,科學認知世界也只處在初級階段,比起一千年前那個階段只不過進步了一點點而已。我們離發現外星人都還很遠,因為我們連太陽系都無法走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最後引用科幻小說《三體》裡面的一句話來結尾“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保持好奇心,關注我與你分享更多有趣知識!


羅輯說


黑洞的實證圖片,再次驗證了相對論理論,振奮人心!儘管不如引力波的發現那麼具有重要性,因為黑洞的存在早已經被證明。畢竟黑洞的存在,是可以通過周邊星星的引力場與運動軌跡來進行計算得出來。但眼見為實,這次是人類第一次真正用肉眼看見了黑洞!

儘管科學的未知領域仍然很大,但科學家們總是一步一個腳印,帶領人們走出無知的“柏拉圖洞穴”。而隨著已知圈地盤不斷的擴大,人們也越來越能理解宇宙、理解自然,進而理解自我。

科學精神最可貴的地方就是先承認自己的無知,承認人類在宇宙之間的渺小,承認認識的過程具有階段性。

神學家們、玄學大師們,神秘主義者們,則通過允諾一個美好的來生,來進行勸導、說教人們相信他們的理論。他們聲稱自己已經瞭解了宇宙奧秘,通過某種力量直達了智慧的頂峰,前提是你要無條件相信他!


科普平論猿


現代解釋黑洞形成是,超巨大的恆星晚期,因內部中心原料耗盡,外殼向中心坍塌。中心縮小,密度加強。最終形成了中心無限小,質量無限大的奇點。實在搞不懂,這個黑洞是由這顆恆星坍塌形成。也就是黑洞的質量是這顆恆星的質量帶來,形成黑洞的質量沒有增大。怎麼黑洞的奇點質量會無限大?


用戶8285059174227


是大宇宙的生理孔!


大地一子


沒啥看法,這隻能說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之中,關於宇宙黑洞的說法是正確的,我更加關心的是有沒有平行宇宙。另外一個平行宇宙與我們有何不同。


不坑不幸福


為了驗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科學界不遺餘力,引力波,黑洞照片,細想到底有什麼用?如果從五千多萬光年遠的地方反觀直徑一萬多千米的地球能看到什麼?現代神話不再由宗教編寫了,宗教的大神們該休息了,該換科學的大神們登場了。


太陽七神a


“理論”可以來源於實踐總結歸納,也可以是“演繹推理”……。


眾人昭昭吾獨昏昏


構築終極智慧生物的地方,所有力量源泉發源地就是黑洞。


木星張子


科學越走越遠了!


焰火549


人類應該有憂患意識、我們需要強大的武力和更快的速度、如若不然,遲早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