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臨時工”轉正:曾國藩為什麼最終毅然解散了湘軍?

文|江上葦

湘軍缺乏先進軍事理論的指導,曾國藩只能加強管理來提升湘軍效能。他繼承戚繼光“澄定渾水,再汲新水”之說,認為一支部隊年久必生“暮氣”,“暮氣”深了就得撤裁,統領、營官撤職,隊伍解散,另委新幹部在編餘人員中招募上崗,再建新營新軍。靠嚴格的績效考核和下崗—競聘—再上崗的強硬手段,來防止隊伍腐化失能,稱之為“抽幫換底,整舊如新”。

湘軍僅存在了12年,其間靠堅持裁舊建新的強硬手段,一直維持著一定的戰鬥力。但到末期,等天京城陷,官兵都在戰爭中發了財,普遍思鄉厭戰,再無“新水”可引入之際,湘軍終還是陷入了“獎之而不勸,痛之而不服”,暮氣深沉不堪用的絕境。再加之政治考慮,曾國藩終毅然解散湘軍,再建淮軍繼而代之。

湘軍撤裁之際,天下並不太平:西北迴民起義,中原捻軍正熾,大理的杜文秀正組織二十萬大軍東征,一度包圍昆明,各地太平軍餘黨還在蠢蠢欲動⋯⋯

但“體制內”的“正式工”卻仍在摸魚。1865年5月,帝國唯一堪用的“正式工”蒙古親王僧格林沁,竟在山東菏澤高樓寨,被捻軍設伏陣斬,所部全軍覆沒。

“臨時工”轉正:曾國藩為什麼最終毅然解散了湘軍?

插畫《甲午戰爭中抵達朝鮮的清軍》

眼看經制軍隊仍然扛不起責任,朝廷只好沿用現成辦法。在曾國藩力薦下,李鴻章的淮軍全面接手“剿捻”業務。在淮軍圍剿下,1868年1月,東捻主力全軍覆沒于山東膠萊河;同年8月,西捻主力也於茌平被全殲。

淮軍銳氣方漲,甫一獨立便剪除帝國腹心之患,得到了朝廷的肯定。此後二三十年間,帝國東部北起津沽、南至淞滬,南北縱貫數千裡的國防線,均被承包給淮軍扼守。在此期間,淮軍的身份也發生了原則性的轉變——從“臨時工”轉正,變成了八旗、綠營之外的第三種經制軍隊“勇營”。

儘管與湘軍有深厚的淵源,但湘系人物除曾國藩外,卻大多對淮軍不抱好感。此無他,淮系崛起太快,兼之吃相難看,搶了湘系的風頭和實利是也。

由湘軍出身,前後做到總督者共13人,做到巡撫者亦有13人,不可謂不多。但這些做到方面大員者,大多原有科舉功名在身。如湖北巡撫胡林翼、廣東巡撫郭嵩燾、直隸總督李鴻章、兩江總督沈葆楨、山西巡撫李宗羲等人均為進士出身;安徽巡撫江忠源、陝甘總督左宗棠等、安徽巡撫唐訓方等人則為舉人出身。其他優貢、拔貢、諸生、文童等名目亦不在少數。這些人本就是“體制內”的幹部,即便湘軍撤裁,也仍可以回到“體制內”去繼續仕途。

但武職出身者,就沒這麼好待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