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你看过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吗?你觉得同名的《流浪地球》电影怎么样?

枫叶影视圈


《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是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郭帆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出品的科幻片,由郭帆执导,吴京特别出演,屈楚萧、李光洁、吴孟达、赵今麦领衔主演。

该片讲述了在不久的未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的新家园的故事。

该片于2019年2月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2019年9月4日,教育部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印发《第39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该片推荐为中小学生观看的影片。2019年11月23日,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暨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闭幕式在福建厦门举办,《流浪地球》获最佳故事片奖,王丹戎、祝岩峰、刘旭凭借《流浪地球》获金鸡奖最佳录音奖。

2019年2月5日电影《流浪地球》正式在中国内地上映,首日以11.4%的排片,获得1.89亿人民币票房(包括午夜场票房1280万人民币),单日票房第四名;2月6日,以17.4%排片,票房获得2.58亿人民币,从单日票房第四名一跃而至单日票房亚军,逆势上涨38% ;2月7日,以24.2%排片,票房获得3.38亿人民币,登顶单日票房榜冠军 ;2月8日,《流浪地球》一片独霸3.7亿人民币 ;2月9日,再收4.15亿人民币,累计票房15.92亿人民币 ;2月10日,单日票房再破4亿,累计票房20亿人民币 ;2月14日下午2时40分,影片票房正式突破30亿人民币 ;2月19日晚,该片票房累计40亿人民币 ;3月3日,累计票房已突破45亿人民币 。

《流浪地球》首轮档期为2月5日-3月5日,后密钥延长2个月,继续从3月6日上映至5月5日,累计上映90天,最终中国内地累计票房为46.55亿人民币 ,全球累计票房为6.998亿美元 。

《流浪地球》剧情中的种种反套路设置,是对于末世危机面前人类命运共同体更为科学合理的设想,并做出了中国特色。山挡路了移走,海成灾了填掉,天破了补起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这些融于中国人血脉中与天地抗争的豪情,与面对末世争生机、寻希望的电影主题异常合拍。影片凸显不惧牺牲的集体主义精神的饱和式救援。首先在于它掐中了观众痛点,成为中国科幻电影攀登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满足了中国观众对国产科幻大片多年的期待。更重要的是,影片具有中国特色,是富有中国气质的独特创新。 (《经济日报》评)

《流浪地球》是一部中国科幻,但没有刻意凸显中国的地位,而是把整个人类当做一个命运共同体。这就和一些好莱坞科幻很不一样了。而这可能也是中国科幻最有魅力的部分。中国硬核科幻就只问这一句话:我们是否有勇气,带着地球去流浪?(新华社评)[7]

《流浪地球》中体现的中国亲情观念、英雄情怀、奉献精神、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电影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的理念,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叙事套路的突破。将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类未来的畅想与探讨,拓展了人类憧憬美好未来的视野。 (《 人民日报 》评)

影片从精神层面来说,在电影宏大的故事设定、突破天际的想象和荡气回肠的叙事下,观众能看到中国人的世界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行为逻辑。顾全大局舍弃个人利益,还是执着的亲情纽带、向死而生的勇气;无论是对家园故土的眷恋和珍视,愚公移山一般的执着,还是影片中因为缺乏交流沟通而疏离的父子关系,都有很多现实中的投影。

从物质层面来说,一些道具细节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国观众看到时就会觉得无比亲切,达到极大的审美契合。长久以来,中国的很多电影用带有中国特色的IP和故事情节来体现非本土的价值观,从而使电影整体呈现出违和的感觉。《流浪地球》在这一点上处理得很巧妙,使观众在科幻场景中看到的依旧是纯而又纯的中国人,体会到的依旧是中国人的处事原则和道德标准。 (《光明日报》评)

《流浪地球》带有浓厚的中国哲学和印记,片中隐而不现但始终横贯的主题,可以归纳成“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哲思,故事的缘起和结束都在于家庭和传承,具有浓重的中国“家国情怀”。(台湾《旺报》评)

《流浪地球》的核心情感是家庭。这是国人关于亲情、英雄、故园、家国的故事。影片中的春节、回家等情感元素,契合了春节档期的节日氛围。同时,电影把故事架构在光年尺度和浩瀚宇宙中,用具象化的电影表现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等浪漫主义、英雄主义的本土文化。(《香港商报》评)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就是要维护同一个人类的安全和福祉,不能因为某个人群、族群的自私性和优越感,而毁灭了这个星球,让全人类遭殃。尽管《流浪地球》描述的场景,在可预知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发生的几率微乎其微,但电影立意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却是十分高明、积极和正确。 (香港《文汇报》评)


90后大叔心


刘慈欣的短片科幻小说《流浪地球》是08年出版的作品。全文也就23K不到的字数。全文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时代。

主角“我”同他生命中两个重要的女人,用他们俩的一生见证了地球从刹车时代开始,直至流浪时代。全篇很多对环境的细致描述,对大局的描述。人物反倒不够出彩。

也正是这样反倒感觉特别的凄凉。如此背景之下,区区个人仅仅是见证者而已。可也正是这一个个不够篇幅的人物,将其内核展现了出来。比如主角和同学们第一次去地表去见见阳光是个什么东西,那一个个害怕的如同赴死的表现。远比描述地球发动机有多么宏伟来的有冲击力。

书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如小星老师,主角父亲,加代子,每个人他们一生最重要的决定似乎都来得莫名其妙,可是结合背景又是那么理所应当。

原文例:爸爸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呵,忘了告诉你们,我爱上了黎星,我要离开你们和她在一起。

“她是谁?”妈妈平静地问。

  “我的小学老师。”我替爸爸回答。我升入中学已两年,不知道爸爸和小星老师是怎么认识的,也许是在两年前那个毕业仪式上?

  “那你去吧。”妈妈说。

原文例:在这个时代,人们在看四个世纪以前的电影和小说时都莫名其妙,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

类似这样的描述很多,也正是小说精彩的地方,也是大刘严谨的想象力的具现。

到这里我倒是突然想到了另一部电影《钢琴家》,亚德里安·布劳迪饰演的钢琴家斯皮尔曼。二战中的犹太籍钢琴家。整部电影也是他的一生贯穿着二战。就是一个主角的视角,你看了战争的残酷,看到了赤裸的人性。他不是什么英雄,只是如普通人一般的随波逐流。透过他却看到了一个时代的残酷以及环境下大多数的爱恨情仇。

反观《流浪地球》,拿着一堆最新鲜的食材,炒了一盘五颜六色的菜。但是不好吃。

电影里我们看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进步,却仅限于画面。剧情方面依然是放在任何故事中都可以存在的老桥段。我们看到了热血,看到了情亲,看到了英雄。却没看到那样时代背景下普世的人性。

大刘的《流浪地球》应该是更适合作为科幻剧情片来演绎,而不是商业科幻片。早先电影热映那会就回答过一个提问,《流浪地球》被捧高了。它仅仅是部合格的商业电影。却掀起了全民的高潮。或者合格的国产科幻电影已经足够我们高潮


斜眼找电影


《流浪地球》是中国作家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刘慈欣,中国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中国科普作协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荣誉主任,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于1999年至2003年连续五年获得科幻小说银河奖。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他的科幻小说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

内容简介

太阳即将毁灭,过去无数岁月中做为人类精神支柱的存在,变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征。

比起坐以待毙,人类选择挣扎到底。

庞大的地球逃脱计划开始实施。然而人类所能制造的普通尺寸人造环境无法承受漫长的逃脱之旅。所以人类只得在地球的一侧安装上巨大的地球发动机,将整个巨大地球环境圈化为移民方舟,以此逃离太阳系,前往新家园。

代价是高昂的,艺术、伦理、常识,一件又一件曾经无比熟悉的特色从人性中消失,逝去的生命更是多如繁星。剩下的只有对生存的强烈渴望。疑惑和猜忌一度在人类当中引发叛乱之火,然而太阳最后的灭亡瞬间平息了一切,人类终于怀揣希望踏上漫长的流浪之旅。

“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啊”成为无数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弥留之际的遗言。它包含着人类这个种族亘古不变的永恒心声————我们要活下去。








自贡海哥


我觉得非常好!

特效:在该电影中可以说是国产电影特效做的最好的一部之一了!

题材:看了之后就发现题材新颖,脑洞打开!

最主要的还是一部携带爱国、全球携手拯救地球,有永不言弃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至于某些人说强绑了爱国,在消费国人的爱国情操!我觉得说反了,是电影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国人就应该爱国!


匪仔153483835


《流浪地球》的成功源自有个好原著,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刘的科幻小说就非常有影响,然而《流浪地球》电影对原小说的还原度不到三成,以大刘的写作风格小说中肯定会有充满争议而黑暗的一面,当然两个小时是不可能把剧情完全展现出来的,那么我们来看看电影与原著的差别到底有多大。


等级考试那些事儿


这部电影 我看过后 你说要打分 10分制 我只能给4.0分。首先剧情不好 不连贯。科幻画面 不够真实 跟一般大片还是有一定差距 比如太空舱道具 一看就很假 演员 表演水准还是欠了点,我只能说我个人看到了一些缺点 我不太喜欢这个片子 不能代表中国电影怎么样 只能说 导演再摸索寻找,敢于尝试怎么去拍科幻大片 这是好事 所以需要加油 希望中国导演们 都努力多多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一下这些图片都是经典系列 等 大家觉得呢






奕辰舞蹈


当时上映《流浪地球》的时候一心想去看,但是一直没有时间,最后在手机上看了一部分,给我的感想是,这是一部灾难片,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之所以流浪是因为我们的家园被我们破坏了,人在破坏地球的时候,地球也在惩罚我们,科里在发达,技术在进步,到我们没有栖息之地,一切有什么用,保护家园吧,毕竟能够逃离的只是少数人,大部分人只有眼睁睁看着家园被毁灭。


晴空279495768


《流浪地球》,最优秀的地方就在于,他的故事模型是完完整整一脉相承的中国故事模型。任何国人看到他的第一眼,都可以联想到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人定胜天,所获得的快感,是一个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的人根本体验不到的。


这个木木不太冷


流浪地球绝对是中国科幻史诗作品,可以毫不含糊的给十分,这是中国科幻的起点,完全可以把它捧的很高。作为一部里程碑式作品,不能总是光明万丈,能从中借鉴反思出东西才是对中国科幻的发展最重要的,非常值得一看。

但我们现在告诉别人,不是的,我们经历过的那些艰难困苦告诉我们,拯救所有人的最佳方式,永远是所有人都参与拯救自己,进行“饱和式救援”——10万、20万甚至150万牺牲了,但只要35亿人能够活下来,就代表着希望。

就好像这部片,传统好莱坞科幻片灾难片,强调的是个人英雄主义,强调的是英雄史观,强调的是没有主角团队就没有人类和地球的明天,但我们其实从来不这么说,很早就有伟人教导我们,人类的历史不是由一个个英雄推动的,而是由人民推动的。

英雄史观是不正确的——为什么少了某个主角,人类就会灭亡?不会,少了主角,还会有另一拨“主角”成为主角,继续着推动历史或者拯救人类的进程。而“主角”之所以作为主角,很可能仅仅是他是一个亲历者、见证者。





每日娱记168


是一部很不错的科幻片,首先就是特效很赞,画面很震撼。涉及有关天文学,物理学,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知识,科普性挺好。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这是这里面的一句台词,以流浪地球的方式打开2020,你会发现现在竟然惊人的与这句话吻合。这个电影能够让我们知道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