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孙杨到底是不是清白的?

CJ-J


2020年2月28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宣布了此前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起诉中国游泳运动员孙杨和国际泳联(FINA)一案的仲裁结果:2月28日开始,孙杨被禁赛8年。

对于28岁的孙杨而言,8年的禁赛期,几乎是断送了其整个职业生涯。

那么,国际体育仲裁法庭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判决?孙杨到底是不是清白的?这个问题自事件发生后就一直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从一开始的坚信无比,到将信将疑,最后有些人开始质疑孙杨。这样的状况其实也能理解,毕竟每个人心中都有衡量事件标准不同,本身就是见仁见智的。

孙杨到底是不是清白的?我们不妨从以下两点来分析:

1、使用违禁药而导致禁赛:国际仲裁法庭并没有证据证明孙杨使用了违禁药,孙杨此前的参加的国际赛事成绩均未被取消,所以对孙杨的作出禁赛八年决定肯定也与违禁药无关,所以关于违禁药这一点,孙杨在法律意义上是清白的。

2、因为“暴力抗检”而导致禁赛:国际仲裁法庭针对孙杨的作出的处罚,这一点才是争议的焦点所在。从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方面声明来看,孙杨被禁赛,是因为违反了《世界反兴奋剂条例》2.3条和2.5条的规定。

"2.3条"是指逃避、拒绝或未完成样本采集的行为。而"2.5条"则是指,包括篡改或企图篡改兴奋剂管制过程中的任何环节,篡改包括但不限于,故意干扰或企图干扰兴奋剂检察官,向反兴奋剂组织提供虚假信息,恐吓或企图恐吓潜在的证人等。

根据《世界反兴奋剂条例》10.3.1条规定,违反条款2.3或2.5的行为,禁赛期为四年。法律上来看,"暴力抗检"理论上最高可判禁赛4年,而根据《世界反兴奋剂条例》10.7.1的规定,对于第二次违规的运动员,可予以两倍禁赛期。之前,孙杨有过因尿检呈阳性遭禁赛3个月处罚。这正是孙杨的第一次"违规"。此次被确定"暴力抗检"行为,已属于第二次违规。最终,国际仲裁法庭裁决孙杨被禁赛8年。

一方面是国际仲裁法庭,认为孙杨有"暴力抗检"行为,并且损毁了血样,甚至有理由怀疑孙杨的动机是因为血液可能有问题。但孙杨方面则认为,检测人员资质存在问题,为了保护自身利益才砸毁血液采集瓶,双方的说辞也因此成为了争议的焦点。

面对孙杨方面的质疑,国际仲裁法庭在其发表的声明中似乎也找到了理由,提到了此前备受关注的检测人资质问题,但他们却表示这和孙杨一方损坏血样是两回事。声明指出:“提交完整血样的同时质疑检测人员的资质是一回事;而且当时在得知损坏血样的后果,却依然付诸行动,则是另一回事。”

由此看来这血样成为了是关键证据,可以直接证明孙杨是否存在使用违禁药。但如今这个东西已经不复存在,所以这件事最终的结果也是一个谜。当然,对于这样的结果,孙杨也不会接受,他已经委托了律师上诉。

不过,对于孙杨的上诉,还有多少可以扭转的局面?后续就需要孙杨更多的证据和理由来证明自己了,对此我们也不清楚最终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