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語文中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方法,解決孩子標點混淆難題,學好語文

《考試說明》中規定:“能夠正確使用標點符號。”這就是說,同學們要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使書面語言表達的意思更準確。同時,也要有分析判斷標點符號正誤的能力,使16種標點符號真正成為表情達意的輔助工具。

語文中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方法,解決孩子標點混淆難題,學好語文

標點符號的種類

  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一套符號、是書面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標點符號可以幫助我們分

清句子結構,辨明不同的語氣確切理解詞語的性質和文章的意義,是書面語言的重要輔助工具。

  標點符號包括兩大類:點號和標號。常用的點號有七種,標號有九種,共十六種,列表如下:

點號

句號 問號 感嘆號 逗號 頓號 分號 冒號。 ? ! , 、 ; :  

標號

引號 括號 破折號 省略號 著重號 書名號 間隔號 連接號 專名號

“”‘’ ( )[ ] ____ …… . 《 》< > · - -

標點符號的用法

點號

  點號的作用是點斷、主要表示語句的停頓、結構關係的語氣。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點號可分為句

末點號和句中點號兩種。

(一)句末點號

  包括句號、問號、感嘆號三種,表示一句話說完之後一個較大的停頓。

  1.句號(。)

  句號用在陳述句的末尾,表示陳述句完了之後的停頓。例如:

  ①全國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年,都要認真學習和了解祖國的歷史,尤其是近代以來的歷史。

  ②請把門關上。

③今天我們必須回去。

  ④夜晚。

⑤下課了。

  句子無論長短,只要結構完整,意思獨立的陳述句,句後都應用句號停頓。語氣舒緩的祈使句(如

例②),有強調意味的陳述句(如例③),就都用句號。有時獨詞句、無主句(如例④和例⑤)表示陳

述語氣時也用句號。

  2.問號(?)

  問號用在一句話末尾,表示疑問的語氣。例如:

  ①今天怎麼回來得這麼晚?

  ②他是誰?從什麼地方來?

  使用問號應注意以下幾點:

  (1)反問句和設問句都是無疑而問。前者只問不答,要表達的確定意思包含在問句裡;後者自問自答,以期引起讀者注意,但二者均是疑問語氣,因而句末都用問號。例如:

  ③在戰爭激烈的時候,我們不是曾經來回走在田野裡尋覓野草來麼?

  ④是誰創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

  (2)選擇問句雖然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擇項,但仍然是一個完整的句子,表達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個問號,句中各項之間用逗號,但有時為了強調各選項的獨立性,也可以考慮在各項之後都用問號。例如:

  ⑤明天是你去監考呢,還是我去監考呢?

  ⑥站在他們的前頭領導他們呢?還是站在他們的後頭指手畫腳地批評他們呢?還是站在他們的對立面反對他們呢?

  (3)有些表示委婉語氣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問號。例如:

  ⑦請你稍微挪一下凳子好嗎?⑧你來一下好不好?

  (4)有的問句,主語和謂語倒置,應注意把問號放在句末。例如:

  ⑨怎麼啦,你?

  (5)有的句子雖含有疑問詞(誰,什麼,怎麼樣等),但並非真正發問,而是表達一個陳述語氣,因而應用句號。例如:

  ⑩我不知道他去車站接誰。

  ⑾我沒什麼,可不知道人家怎麼想。

  3.感嘆號(!)

  感嘆號表示感情強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頓。

  (1)表示感嘆句末尾的停頓。

  ①一旦紮下根,不怕遭踐踏被蹂躪,還是一回又一回地爬起來,開出小小花朵來的薄公英!

  ②歌唱吧,為迎接這輝煌的勝利!

  (2)語氣很重,很強烈的祈使句也用歎號。

  ③祥林嫂,你放著罷!

  (3)語氣強烈的反問句後也用歎號。

  ④怎麼會講得這麼糟呢!

  (4)語氣強烈的獨詞句、非主謂句和帶有強烈感情的感嘆詞,都可用歎號。例如:

  ⑤長途!⑥飛機!⑦啊呀!你走錯了。

  (5)在稱呼語、應答詞和象聲詞後面,以及標語口號的末尾,如果帶有強烈感情,也都用感嘆號。

(二)句中點號

  包括逗號、分號、頓號和冒號四種,表示句中的停頓和結構關係。

  1.逗號(,)

  表示一句話中間的停頓。

  (1)複句中,分句內部或分句之間,經常用逗號。例如:

  ①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若已逝的寂寞的時光,又有什麼意味呢,而我偏苦幹於不能全忘卻,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現在便成了《吶喊》的來由。

  (2)句子主語(複雜短語作主語)較長,或主語雖短,但需強調時,或主語後帶有語氣詞時,主語後面要用逗號。例如:

  ②這巨大的打擊和難言的悲痛,幾乎把吳吉昌擊倒了。

  ③他,就是我們班主任劉老師。

  ④你啊,真不爭氣。

  (3)句子謂語是主語短語,主語後面有時要停頓,就用逗號。例如:

  ⑤這樣八股,魯迅早就反對過的。

  (4)句子賓語較長時,前面用逗號。例如:⑥我記得,她那時還是個不懂事的小姑娘。

  (5)狀語的句首,狀語之後用逗號。例如:⑦眨眼間,崗尖崗尖的四大堆柴草已經準備好!

  (6)用在倒裝句子成分之間。例如:

  ⑧出來吧,你們!(主謂倒裝)

  ⑨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鬱的。(定語後置)

  ⑩我們的祖國正高速度地向前躍進,沿著勝利的道路。(狀語後置)

  (7)用在並列詞組之間。例如: ⑾桐木嶺,黃洋界,硃砂衝,八面山及雙馬石,是井岡山五大哨口。

  (8)用在關聯詞之後。例如:

  ⑿他現在還不十分努力,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經有相當大的進步了。

  (9)句子中的某些特殊成分,一般要用逗號把他們和別的成分隔開。

  例如:⒀老李,我們的班長,昨天進京受獎去了。(同位語)

  ⒁什麼樣的階級,更確切地說,站在什麼樣的階級立場上,就有什麼樣的理想。(插入語)

  2.分號(;)

  (1)表示複句內部並列分句間的停頓。例如:

  ①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

  ②這種作風,拿了律已則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則害了別人;拿了指導革命,則害了革命。

  (2)有時在非並列關係的多重複句內也用分號。例如:

  ③我國年滿十八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轉折關係)這個句子如果改用逗號便不易分辨前後兩層意思,如果改用句號,又會把前後連貫的意思割斷,所以用分號。

  ④早就正告我,“先生還是寫一點罷;劉和珍生前就很愛看先生的文章。”

  (用在因果關係句中表示兩層意思)

  使用分號應注意的幾點:

  (1)單句排比,要求氣勢貫通,一般用逗號,不用分號。例如:

  ①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的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2)並列關係句,分句較短的用逗號不用分號。例如: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3.頓號(、)

  頓號表示句子內部最小的停頓,常用在並列的詞語或詞組之間,例如:

  ①(場長)介紹給我們看董昆他們打的野物皮子:狐狸、貉子、獾、水獺、野貓……種類實在不少。

  使用頓號應注意:

  (1)並列詞語中如果有連詞“和”“與”“及”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頓號。(“和”類連詞一般用在只看兩項的並列詞語之間或多項並列詞語的最後兩項之間。)

  (2)如果並列詞語中還有並列詞語,大的並列詞語要用逗號,小的並列詞語之間要用頓號。例如:

  ②原子彈、氫彈的爆炸,人造衛星的發謝、回收,標誌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達到了新的水平。

  (3)並列作謂語、作補語,並列詞語之間不用頓號,而用逗號。例如:

  ③你要不斷進步,識字,生產。

  ④這個故事講得真實,動人。

  (4)有的並列詞語讀起來並不停頓或停頓較小,又不會產生歧義,這時,中間就不必加頓號。例如:

  ⑤這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

  4.冒號(:)

  (1)用在書信、發言稿開頭的稱呼語後面,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意思;用在“某某說”之後,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話。

  (2)用在總括的話後面,表示後面要分項說明或表示冒號前面的話引起後面的話:例如:

  ①紡線有幾種姿勢:可以坐著蒲團紡,可以坐著矮凳紡,也可以把紡車墊得高高的站著紡。

  (3)用在提示的話的末尾,表示後面有要說的話,所想的內容或所作的分析。例如:

  ②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

  (4)用在解釋說明性的話之前。例如:

  ③……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史為紛繁複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

  (5)用在總括語的前面,表示總結上文。例如:

  ④直到十幾天之後,這才陸續的知道她家裡還有嚴厲的婆婆;一個小叔子,十多歲,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沒了丈夫;他本來也以打柴為生,比她小十歲:大家所知道的就只這一點。

  冒號的揭示作用要發揮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說,冒號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如果要管幾句

話或一段話,一般要用序次語或引號標明。例如:

  ⑤……必須重申黨的紀律:(一)個人服從集體;(二)少數服從多數;

  (三)下級服從上級;(四)全黨服從中央。

  ⑥他接著說:“最近這兒連降暴雨。老媽已到北京去了。小紅考上了高中。”

標號

  標號主要標明語句的性質和作用,包括引號、破折號、括號、省略號、著重號、書名號、連接號和

專名號九種。

  1.引號(“”‘’)

  (1)表示直接引用的話。例如:①它一下子就令人記起杜甫的詩:“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2)表示突出強調。例如:

  ②包身工沒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3)表示諷刺和否定。例如:

  ③“還要讓它‘留芳’百世嗎?”

  ④有幾個“慈祥”的老闆到菜場去收集一些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他們難得的佳餚。

  (4)表示特定稱號。例如:

  ⑤“蘆柴棒”著急地要將大鍋子裡的稀飯燒滾。

  (5)有時用來引用成語、諺語、歇後語等。例如:

  ⑥“如浴春風”,唔,讓人開懷令人奮發的春風呵!

  使用引號應注意:

  (1)引文之內又有引文時,外邊的一層用雙引號,裡面一層用單引號;倘若單引號之內又有引文,那又要用雙引號。例如:

  ⑦(一位大娘)接著解釋:“收豆子、紅薯的時候,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話說‘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2)如果引文獨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點號放在引號裡面。例如:

  ⑧我聯想到了唐朝賈島的詩句:“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3)引文不完整或者說引文成為自己話的一部分,這時,句末點號(問號感嘆號除外)放在後引號的外面。例如:⑨寫文章要做到“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

  (4)如果引文連著有好幾段,每一段開頭都應用一個前引號,直到最後一段的末了才用一個後引號。

  (5)如果只把別人的話的大意說出,不照原樣引述,這時,不用引號。

  2.破折號(----)

  (1)表示破折號後面是解釋說明的部分。例如:

  ①帶工老闆或者打雜的拿著一疊疊的名冊,懶散地站在正門出口----好像火車站剪票處一般的木柵子前面。

  (2)表示意思的遞進。例如:

  ②每年----特別是水災、旱災的時候,這些在日本廠裡有門路的帶工……

  (3)表示意思的轉換,跳躍或轉折。例如:

  ③“好香的乾菜----聽到風聲了麼?”趙七爺站在七斤的後面七斤嫂子的對面說。

  ④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麼看頭啊!

  (4)表示語音延長。例如:

  ⑤我們在天安門前深情地呼喚:周----總----理----

  (5)表示語音較大的停頓或中斷。例如:

  ⑥魯侍萍:親戚?

   周樸園:嗯,----我們想把她的墳墓修一修。

  (6)表示總結上文。例如:

  ⑦搗亂,失敗,再搗亂,再失敗,直至滅亡----這就是帝國主義和世界上一切反動派對待人民事業的邏輯,他們決不會違背這個邏輯的。

  (7)用在副標題前。例如:

  ⑧火刑

   ----紀念喬爾丹諾·布魯諾

  (8)表示事項的列舉分承。例如:

  ⑨五年來,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總的形勢是很好的。

   ----國家經濟實力繼續得到顯著增強。

   ----國民經濟的重大比例關係進一步趨於協調,宏觀經濟效益有了提高。

   ----城鄉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

  3.括號(( ) [ ])

  括號表示文中註釋的部分。括號裡的註釋是比較寬泛的,沒有具體限制,一般不需要讀出來。例如:

  ①中國猿人(全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簡稱“北京人”)在我國的發現,是對古代人類學的一個重大貢獻。

  ②他培育了許多香花,餵養和訓練了許多小動物。(他後來還曾照顧動物園裡一條沒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餵它。)

  括號裡的註釋應當緊挨著正文。

  括號裡只是註釋或補充說明句中一部分詞語,這叫句內括號,註釋語如果有標點,那麼最末一個標

點(問句、感嘆號除外)應省去,(如例①);括號是註釋或補充說明全句內容的,這叫句外括號、注

釋語若有標點,可照樣不動,(如例②)。

  括號和破折號都有解釋說明的作用,但二者的用法是不同的。當解釋說明性的詞語比較重要,是正

文的一部分,對文章有較大影響,必須讀出時,就用破折號;否則,就用括號。

  4.省略號(……)

  (1)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話裡有所省略。例如:

  ①就在那樣不平凡的時刻,在那個可紀念的地方,我第一次聽見唱:二月裡來,好風光,家家戶戶種田忙。……

  ②聽筒裡傳來十分響亮而焦灼的聲音:“時間來不及了,請馬上設法空運……空運!”

  (2)表示重複詞語的省略。例如:

  ③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他的臉色,很像懇求掌櫃,不要再提。

  (3)表示列舉同類事物和序數詞語的省略。例如:

  ④(場長)介紹給我們看董昆他們打的野物皮子:狐狸、貉子、獾、水獺、野貓……種類實在不少。

  (4)表示靜默或思考。例如:

  ⑤何為:不行!梅伯母的身體已經經不起路上的顛簸了!

  歐陽平:……

  (5)表示說話斷斷續續。例如:

  ⑥他……直指著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帶給……”

  (6)表示語言的中斷。例如:

  ⑦“我並沒有闊哩,我須賣了這些,再去……”

   “啊呀呀,你放了道臺了,還說不闊?你現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門便是八抬大轎,還說不闊?嚇,什麼都瞞不過我。”

  (7)表示話未說完,語意未盡。例如:

  ⑧這麼多年他老人家沒有來得及聽我一次彙報,總理呀總理,現在我到哪裡去向您彙報呢?……

  ⑨但忽然得到一個可靠的消息,說柔石和其他二十二人,已於二月七日夜八日晨,在龍華警備司令部被槍斃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彈。

  原來如此!……

  使用省略號應注意:

  (1)省略號就表示“等”“等等”,所以省略後後面不必再用“等”“等等”。

  (2)省略號佔兩個字的位置,一共六個圓點。如果省略的是一大段或幾段文字或詩行,可以用十二個圓點表示,單獨成行,不頂格。

  5.著重號(.)

  著重號表示要強調的字、詞、句,加著重號的部分要重讀。例如:

  6.書名號(《 》< >)

  書名號表示書籍、篇章、報刊、劇作、歌曲等的名稱。例如:

  ①《中學生》 ②《語文報》 ③《濤聲依舊》

  使用書名號應注意:

  (1)書名內還有書名時,外面用雙書名號,內用單書名號。例如:

  ④《讀有感》

  (2)書名和篇名連用時,先寫書名,後寫篇名,中間用間隔號,然後加上書名號。例如:⑤《荀子·勸學》

  7.間隔號(·)

  又叫音界號或分讀號,主要用在略寫的月份和日期,書名和篇名,詩體名(詞牌名)和題目,某些

民族的人名內各部分間,以及其它需要隔開的詞語的正中間。例如:

  ①“一二·九”

  ②《沁園春·雪》

  ③《七律·長征》

  ④《列子·湯問》

  ⑤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

  ⑥野馬·蘑菇圈·旱獺·雪蓮

  8.連接號(-)

  連接號的作用是把意義密切相關的事連接成一個整體。例如:

  ①中國-日本友好協會。

  ②韓愈(786-824)

  ③“濟南-青島”豪華列車。

  ④人類的發展可以分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四個階段。

  連接號還有另外一種形式,即一個浪線(~),一般用來連接相關的數字,表示數目的起止。例如:

  ⑤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2~3次。

  9.專名號(-)

  專名號表示人名、地名、朝代名、種族名等等。例如:

  ①項羽,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人。

  專名號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裡。為了和專名號配合,這類著作裡書名號可以用浪線(~)。

例如:

  標點符號的位置

  標點符號除了要用得正確外,還應注意書寫的位置。

  句號、問號、感嘆號、分號、冒號、逗號、頓號,這七種點號在書寫時都要緊挨著文字,放在文字

的右邊偏下,並佔一個字格。

  引號、括號、書名號都用在文字前後,並佔一個字格。這三種標號的前半邊,可以出現在一行的開

頭,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後半邊,可以出現在一行的末尾,不能放在一行的開頭。

  省略號和破折號書寫時都放在字格中部,佔兩個字格。它們可以出現在一行的開頭,也可以出現在

一行的末尾,但不能拆散使用,即不能出現前行末尾佔一格,後行開頭佔一格的情況。

  間隔號和連接號均放在被間隔或連接的字詞中間,書寫時佔一個字格,處於格中部。連接號在連接

漢語拼音時佔半個字的位置,而在鐵路、公路等交通部門標時運行起迄點時,佔兩個字格。

  著重號和專名號都放在文字的下邊,不單獨佔格。

  標點符號是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必須認真學習,正確使用。

 例一:下列標點符號使用沒有錯誤的一組是

  A.“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同志們。”廠長嚴肅地說。

  B.我要給爺爺理髮,爺爺哭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礎知識究竟紮實不紮實?對今後的繼續深造有重要影響。

  D.今天去呢?還是明天去呢?我實在拿不定主意。

  此題的答案為B項。A項是,引號引的是一個倒裝句,作為句終點號,問號應該放在全句的末尾,句子問號應改為逗號。C項中,雖然出現了“紮實不紮實”這樣的疑問格式,但它是以陳述對象的身分在全句中充當主語,所以不能用問號,應改為逗號。D項中,這是一個選擇關係的問句,中間停頓處不能用問號,應改為逗號。

 例二:下列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組是:

  A.俗話說“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又說“看菜吃飯,量體裁衣。”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看情形辦理,寫文章和演說也是這樣。

  B.群眾不顧一切地擁上來與他握手――儘管冰冷的手銬還束著他的雙手,他激動地高喊:“這就是蒼天在上!”

  C.如果按部就班地參加培訓,嚴守操作程序――增強敬業精神――掌握這項新技術是完全可能的。

  D.昨天報名參加培訓的人很多,據本記者不完全統計:還有20幾名臨近退休人員。

  此題的答案為B項。A項中,“量體裁衣”後的句號應放在引號外,作為一句話的結尾。C項中,兩個破折號都屬誤用,原本為陳述事情,不具備解釋、遞進、轉換、廷長的意思,所以,應改為逗號。D項中,冒號用錯了,應改為逗號,因為後面的內容不屬提示性話語。

語文中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方法,解決孩子標點混淆難題,學好語文

四、同步自測題:

  A.小河對岸三、四里外是淺山,好似細浪微波,線條柔和,宛延起伏,連接著高高的遠山。

  B.證券交易所內那些穿紅馬甲的人便是經紀人,穿黃馬甲的人則是管理和服務人員;這是全世界都統一的。

  C.他從報上看到某大學研究生院和《中國文化》編委會聯合主辦《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暑期講習班》的招生啟事,立刻寫信去報名。

  D.“唉!”作家嘆道,“紅塵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個不知姓名的陌生人來,這不是大海撈針嗎?”

 

  A.蘭亭素有景幽、事雅、文妙、書絕之稱,已成了歷代書法家“朝聖”之地。

  B.鎮上的人們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調和先前很不同;也還和她講話,但笑容卻冷冷的了。

  C.船又大;他從小聽話,一向不亂跑;我們又是識水性的。

  D.流觴亭後有一巨大御碑,色澤淡青,質地堅硬,碑高6.8米,寬2.6米,厚0.4米,重達36000餘斤。

答案:

 1.D. 2.D.

語文中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方法,解決孩子標點混淆難題,學好語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