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是什麼造成一線城市比三、四線城市工資高的?

粉色磁鐵


大城市工資高主要資金集聚產坐的效應,首先是房價,房價本身沒有大小城市區別,本身的價值也不高,幾千的成本,到大城市就變成幾萬,十幾萬一平米,再高也有人要,企業進駐,為了顯示企業身份顯貴,那怕你在那個小鎮上生產,只要資本允許肯定到大城市弄個總部,各地方辦事處,為了地方領導方便,有用沒用到大城市弄個辦事處。而這些是不缺錢的主,也拉高了房價還抬高了商住房的租金,也抬高了大城市生存成本,相應的工作薪資也要高。


曹家公主


人口密度大


平凡待王


造成一線城市比三四線城市工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個人分析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一些規模大的公司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他們的用人要求比較高,自然很多高端人才也集中到了一線城市。

一線城市有很多大企業,甚至不乏很多上市企業以及中國和世界名企,大公司發展的比較完善,在公司薪資福利方面也比大多數企業做的好,同樣的,他們的用人標準也很高,一些公司招聘應屆畢業生,甚至只招那些“雙一流”學校出來的。

二:一些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好,自然生活成本也很高。

我國的一線城市,經濟水平很高,但伴隨著的是高房價和高消費,在一線城市生活的,沒有高些的薪資,恐怕生活都成問題。我們經常聽到,一線城市房價多少多少,夫妻辛辛苦苦工作一年賺的錢還夠在一線城市買個廁所大的房子。

三:一線城市的高工資是被平均水平拿高的。

你月拿9萬,我月拿1萬,咱倆平均月收入5萬,一線城市的高級白領和精英階層多,他們動輒年薪上百萬,一線城市的高工資,一部分原因是被他們拉起來的,實際上很多還是普通的工薪階層。

一線城市有一線城市的競爭美,咱三四線有咱三四線的靜謐美,我個人是比較喜歡三四線城市的小生活的。


狐亦斐


這裡面涉及到的內容特別複雜,大體說一下吧。

1、一線城市本身的消費能力。

大家都知道,同樣是一萬塊錢的工資,在一線城市過的就比較緊張,但是在三四線城市就會比較寬裕一下,因為他們本身的消費就比較大。尤其是奢侈品消費,一般很難到三四線城市來,但是他們隨處可見。這也導致了不是高工資根本活不下去的現狀,但是人工還是需要的,所以普標的高工資成了標準配置。

2、本身的產出能力高

一線的員工工作強度以及工作內容,很多都是遠遠高於三四線城市的,大家應該聽過“996”工作制度,如果不是突然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這個制度其實很早就開始了。他們的工作強度更大,而且對技能要求也更高,所以獲得更高的勞動報酬也是應該的。

3、與國際接軌更快

一線城市擁有天然的優勢,除了競爭大消費高以外,國際化水平也高,他們能接觸到更多知識創造價值的工作,加上,普遍員工本身自己素質高、實力強,加上機會多,工資不高才怪。

4、認知範圍更廣

現在很流傳的一句話“你永遠賺不到你認知以外的錢”,但是在一線城市你會有更多的機會擴大自己的認知範圍,也就是說,同樣的勞動力你能獲得更高的回報,因為你對付出回報的計算公式已經瞭然於心,所以你可以“改善”這套公式,那肯定會更賺錢。

好了,先說到這裡,其實還有很多原因,包括地域優勢、文化優勢、產能優勢等等,很多都是自己親身體會才能明白的,我就不過多說明了,謝謝!


燈塔先生os


一線城市,生活成本高。

且不說房價,就連租房你也租不起了。一居室的小房子,北京市平均每月房租大約是4000元左右。外來打工月薪過萬,房租就去掉了40%,跟在家門口工作每月6000元有什麼區別呢?更何況各種消費、娛樂、生活服務價格都高的離譜。每月1萬元的工資也不會剩下幾個積蓄。唯一能夠留下令人羨慕的就是我們的工作經歷,你在北京某某公司幹過。

一線城市,生活壓力大。

35歲的程序員,如果轉不了管理崗位,就基本會面臨著失業的風險。前些天,被人們羨慕為程序員養老聖地的甲骨文北京公司也報出大幅裁員。儘管補償讓人羨慕,但是有的人揹著數百萬的房貸,失去工作真不知道該怎麼去面對生活。人才濟濟的地方,總有人能夠替代你。一旦你不夠努力,分分鐘就會被淘汰的。不敢停下,可能是很多在一線城市生活的人的執念。

綜上所述,雖然一線城市工資高有高的道理,但是並不是適合每一個人的。有時候雖然我們看著很羨慕,但是子非魚,焉知魚之憂鬱耶?





標峰理評論


感謝回答您的問題。

想知道薪資差距的原因,我們需要對比一下一線和三四線城市的區別。

1.人口密集度。

人口密集度決定了這個城市的消費與競爭,日常支出多了,競爭加劇了,企業用人的標準和喊出來的價格自然就高!

2.產業豐富度。

一線城市大多是三類產業共同前進,產業配比相對均衡,市場進程就相對穩定,薪資就不會出現太大的高低落差,所以人均工資就可以良性走高!相反的例子比如東北,大家都會覺得窮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老工業基地這個頭銜。

3.經濟佈局。

中國地大物博,想要實現全民致富,必須在版圖的各個區域安排“帶頭大哥”,吸引投資,吸引人才,所以肯定得有比較嘛。對比出來一看,就分了你一線,我二線,他三線等等。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點贊評論哦。[呲牙][呲牙][呲牙]





職場大劉


1.人口密集度。

人口密集度決定了這個城市的消費與競爭,日常支出多了,競爭加劇了,企業用人的標準和喊出來的價格自然就高!

2.產業豐富度。

一線城市大多是三類產業共同前進,產業配比相對均衡,市場進程就相對穩定,薪資就不會出現太大的高低落差,所以人均工資就可以良性走高!相反的例子比如東北,大家都會覺得窮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老工業基地這個頭銜。

3.經濟佈局。

中國地大物博,想要實現全民致富,必須在版圖的各個區域安排“帶頭大哥”,吸引投資,吸引人才,所以肯定得有比較嘛。對比出來一看,就分了你一線,我二線,他三線等等。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點贊評論哦。[呲牙][呲牙][呲牙]




小吳在武漢


首先我們得明白一線城市的概念。一線城市是因為有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口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信息獲取便捷性這五大指標評選出來的城市。

下面,我們就看看一線城市的哪些因素推高了薪酬和待遇。

一、就業機會多

一線城市由於商業資源集中、人口活躍頻繁以及生活方式多樣化,使得在這些城市工作的人會有更多選擇的機會,未來的。換句話講就是員工跳槽的次數和機會都會上升。而員工卻是企業中最大的成本。為了避免員工流失成本加大,這裡的人才需求市場會助升勞動力成本。因此,水漲船高:這裡的工資相比三四線城市的水平就會有一個大的提升,這樣才能吸引三四線的人才來,進而滿足一線城市的人才需求。

二、政策好

現在,城市的競爭歸根結底就是人才的競爭。各個城市為了引進人才,結合自己的城市特色和資源出臺了許多“優惠條件和激勵機制”。

三、土地資源有限引發高物價

每一個固定的一線城市,土地面積大體上是不變的(新區改擴建有其週期性),而外來人口急劇增加。這就造成人均居住面積大幅度減少。這時,市場供求機制起了作用:與土地資源有關的物價會比三四線城市高許多。

四、高物價助推“高”消費

房價高就會引起房租高;租金高就會引發菜價高等連鎖反應,最終形成高消費。

支出的增加倒逼收入也得適當增加。這就是一線城市工資比三四線城市工資高的四個原因原因。





回到鄉村Li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f8e96a273e74418b0e51209281d279a\

可能3688


人多,工資多。小地方沒有人,那有錢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