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江蘇省哪個城市能進入新一線?

非己非彼


江蘇省大城市不多,能進入一線城市的南京、無錫、蘇州。

三個城市各有特色:

大南京主要是都會型的城市,中國有名的古都之一,行政功能強一些,近幾年科技、教育、旅遊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科教文衛交等方面在全國僅次於北上廣。但是南京屬於較慢節奏的城市,很適合生活,與一線城市的快節奏相比還差點。另外GDP雖然比北上廣差的不多,但還是有差距的,南京的地理位置和綜合感覺與一線城市相比還差那麼一丁點。

無錫,與南京相比,世界五百強有很多公司都在無錫設有工廠,工業、科技、影視業都比較發達,但是無錫是個地級市,一線城市是北、上、廣、深,無錫不能跟北、上、廣比,跟深圳比也還差點,而且沒有歷史機遇的國家政策傾斜,也沒有深圳的獨特地理環境那麼優越。想成為一線城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蘇州,也是歷史名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嘛。地理上靠近上海,得到大上海的雨露普照,很多世界超級公司在蘇州設有基地。現在的旅遊、科技、工業、IT都發展的很好,蘇州還是臺資企業比較鍾愛的地方,GDP比南京還高,缺點也是地級市。

綜合各種因素,江蘇省能進入一線城市行列的,蘇州的可能性最大。國家長三角發展計劃對長三角各大城市都是再次騰飛的良機,希望江蘇的明天更美好!


鵬學天下


如果江蘇會誕生一個一線城市,那麼這座城市一定是南京,或者說是擴容之後的南京。

雖然蘇州從GDP來說最接近一線,但是蘇州的綜合實力全面性和一線差距太大。而且一線城市都有一個共同點,全都是市區型經濟,並且金融業發達程度都是世界級。蘇州剛好相反,蘇州是縣域經濟,是工廠化經濟。一線城市都是金融中心城市,白領階層佔比居全國前四,甲級寫字樓空置率全國最低。但是蘇州在新一線城市當中,藍領數量佔比第一,4000元以上薪資者本科及以上學歷者佔比最低。一線城市都是交通樞紐城市,即使深圳不是陸路樞紐,至少也是世界級航空港,而蘇州目前還沒有自己的機場。這些都不吻合一線城市的特質。所以蘇州經濟繁榮度再高,也僅僅是經濟層面,想成為一線還有太多太多的領域不夠強大。

南京目前和一線城市唯一的區別就是經濟體量,南京的科教文衛交等方面在全國僅次於北上廣,人均經濟數據也不比北上廣差多少,唯一短板就是GDP規模。但這不代表南京經濟就弱,畢竟南京主城區規模比一線城市小,人口比一線最少的深圳還低400萬,所以南京目前想成為一線的唯一束縛就是城市體量,如果南京能效仿一些省會去局部吞併鄰城,將人口擴容至1200萬左右,建成區規模達到1000平方公里,那麼GDP自然水漲船高。以南京目前的綜合實力,GDP若能達到蘇州的規模,就已經是一線城市了。

2018年城市報告排名,南京位居第五,僅次於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地位其實已經十分明瞭。


城市發展報告


現在一線城市的格局是北京和上海兩個直轄市,再加廣東省內的廣州和深圳。作為全國第一大省的廣東,四大一線城市獨佔其二。而經濟實力和廣東並不差太大的江蘇,卻並沒有誕生一線城市。

如果說江蘇省未來哪個城市能夠成為一線城市,但最大的可能性自然就是省會南京。在江蘇省內,現在南京的經濟規模並不是最大的,只能位居蘇州之後屈居第二。南京憑藉教育、文化、科技、商業等因素,總體實力可以排到全省第一。


根據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研究小組(GaWC)發佈的2018年世界城市名冊,我國一線城市有6個,除了大陸的北上廣深,另外兩個就是香港和臺北。世界二線城市有13個。在這13個城市中,南京排名第四,次於成都、杭州和天津,但排名要高於第八的蘇州。

雖然南京的經濟規模並不是十分出眾,但好歹也是萬億GDP城市俱樂部成員之一,在全國來說經濟實力還是比較強的。南京的真正加分項是教育和文化。

到2017年底,南京市高等院校數量高達53所。可能很多西部省份,全省的高等教育院校的數量也只有南京多。曾經是全國著名的教育重鎮。985院校有兩所及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另外,211院校有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河海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和中國藥科大學。在整個華東地區,南京的教育實力僅次於上海。放在全國來看,應該能排名第三第四的樣子。

在文化上,南京是著名的六朝古都之一。秦淮河、夫子廟、明孝陵、中山陵是南京著名的歷史文化景點。

所以如果未來江蘇省有哪個城市可以進入一線城市的話,那麼只有南京的肯定是最大的。


財經知識局


蘇州、無錫,南京,還有徐州,五省通衢,全國鐵路公路交通地位僅次於鄭州,從古至今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荒村釣叟


1、江蘇有哪些城市是新一線城市

按照第一財經公佈的新一線城市名單,江蘇共有3個城市入選新一線城市,分別是南京、蘇州和無錫,其他的12個新一線名單如下: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西安、天津、鄭州、長沙、瀋陽、青島、寧波和東莞。

2、江蘇入圍的三個市經濟情況如何

  • GDP總量

2018年蘇州、南京和無錫的GDP總量分別為18597億元、12820億元和11438億元,蘇州的GDP在新一線城市中僅次於重慶和天津。

  • 人均GDP

2018年蘇州、南京和無錫的人均GDP分別為17.4萬元、15.1萬元和17.5萬元。

  • 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8年蘇州、南京和無錫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分別為55476元、52961元和50373元。

江蘇入選的三個城市,以蘇州經濟實力最強。

附一線、新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名單。

我是互金圈,專注於財經領域內容創作,可以點擊頭像關注我,訂閱財經類更多優質內容


互金圈


江蘇歷來是我國的經濟大省,2018年江蘇GDP達到92595.4億元,位居全國第二。江蘇下轄13個省轄市,其中各市GDP如下。江蘇經濟強市林立,全省全部地級市都進入了全國城市GDP前100名。

江蘇有哪些城市能進入新一線行列?根據公佈的2018年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目前全國有4個一線城市和15個新一線城市。四個一線城市想必大家也知道,就是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而15座新一線城市當中,江蘇有蘇州、南京和無錫三座新一線城市。

除去這三座新一線城市,那麼江蘇還有哪些城市能夠進入新一線,根據這份榜單公佈的二線、三線城市顯示,江蘇的二線城市有常州、南通和徐州三座城市;三線城市有鎮江、揚州、鹽城、泰州、連雲港和宿遷六座城市。

這份榜單的評選是依託商業資源聚集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以及未來可塑性五大參考指標,還是比較全面的。江蘇未來最有可能進入新一線城市的應該是常州、南通和徐州三座二線城市了吧?大家覺得呢?


逆天JY


最新消息是南京在2019年被評為一線城市。看來南京的房價又要起飛了。南京的朋友們壓力大不大?

蘇州也進入中國一線城市了,佩服!

城市規模必須夠大,人口數量要超過1000萬。城市競爭力強大。經濟量夠大發展還要快。

所以無錫經濟雖然很好 但是人口量不夠,地盤也不夠大。常州最近幾年都在努力擴大地盤。

南通地方很大

蘇北的城市雖然很大 但經濟不夠 徐州發展非常快但沒啥機會,如果淮海經濟特區持續發展十幾年後 也許可以進新一線城市





懂房頻道我是董哥


江蘇是我國的經濟強省,2018江蘇GDP高達92595.4億元,穩居全國第二。江蘇省內經濟強市林立,全省13個省轄市的GDP都進入了全國前100名,其中有9個城市進入全國城市GDP前50名。

要說江蘇哪個城市哪個進入新一線,首先我們來看看2018年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顯示,北上廣深四城是公認的全國四個一線城市。而15個新一線城市行列中,江蘇就有蘇州、南京和無錫三座城市來。

江蘇的二線城市有:常州、南通、徐州

江蘇的三線城市有:鎮江、揚州、鹽城、泰州、連雲港

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的評選並不是以GDP來論英雄的,而是依託商業資源聚集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指標評選出來的,數據還是比較全面的。要說江蘇哪個城市能夠進入新一線,目前來說,除了蘇州、南京和無錫三座新一線城市之外,最有可能應該就是常州、南通和徐州三個二線城市了,至於誰勝出也難以斷定。而江蘇的三線城市想要成為下一個新一線城市,可能性不大。


錦繡中源


蘇州發展到了瓶頸,蘇州沒有國際機場嚴重製約了蘇州的發展,制約了蘇州第三產業的發展,蘇州的產值和GDP都是被別的城市偷吃了,由於沒有國際機場,比如工業好多企業產品直接去上海出口報關報稅,那個稅收和產值只能是上海的,蘇州的三產嚴重製約,由於沒有國際機場遊客絕大部分不會把蘇州當做最終旅遊目的地,蘇州有豐富的旅遊資源,5A級景區就有6個,但是沒有國際機場大大壓縮了蘇州的旅遊時間,選擇上海和周邊城市為最終旅遊目的地,購買商品住宿消費品嚐美食,當今三產佔GDP主導地位的城市中蘇州卻沒有佔到多少,北京第三產業的GDP佔百分之八十以上,上海第三產業佔百分之七十以上,就是沒有旅遊資源的深圳第三產業也是百分之四十七,蘇州第三產業只有百分之三十 所以蘇州要發展必須建自己的國際機場


秋霸王大閘蟹


江蘇省,當前沒有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準確講有兩座,分別是南京和蘇州,無錫也進入新一線城市行列,但是在新一線與二線城市之間徘徊,而其他城市短時間之內進入新一線城市行列比較有難度,因為晉級新一線城市,不但與經濟有關,也與城市規模樞紐性、城市活躍程度、資源聚集、文化多樣等綜合因素有很大關係。

以往江蘇的新一線城市名單包含有無錫,但是無錫在近些年的新一線城市名單當中時進時出,這也能看出無錫的經濟水平進入新一線城市行列沒有問題,但是周邊有南京、蘇州、上海這樣的老牌城市競爭,無錫的商業活躍性、資源聚集性、樞紐性多少會受虹吸。不過無錫也是江蘇省內除了南京、蘇州以外,最好的城市,姑且算新一線城市。

接下來根據經濟發展、南通和常州的經濟水平也不錯,但這兩個城市在以上新一線城市條件當中還欠缺很多,單就區域樞紐型這一條,兩個城市就不符合,基本是被大型城市圍繞或者處在大型城市周邊,更多是充當一線城市的輔助城市,單獨成為新一線城市的可能性不大。

其實蘇北城市徐州,從區域城市的規模性、區域資源聚集性、文化多樣性上來看都比較有潛質發展為新一線城市,只不過徐州當前的經濟發展與蘇南城市有差距,如果徐州經濟再提升一倍,妥妥的新一線城市。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