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感觉一本九阴真经下册少说也有几千个字,陈玄风是怎么刻在胸口上的,他的胸这么大吗?

8风起云涌8


《九阴真经》是金庸小说最厉害的武功秘籍,其内容包罗万象,乃宋徽宗年间一位文官黄裳总结道教典籍悟出的武功总纲精要,并以此剿灭明教众多高手,一战成名。

真经后经过华山论剑,落到了重阳真人手中,王真人悲天悯人不忍中原武林因一册武林秘籍而生灵涂炭,故想毁之。但又不忍前辈高人的心血毁于一旦,临死以前,托付师弟周伯通好生存放《九阴真经》上下两册,老顽童虽然天性贪玩,但并不傻,他把上册藏于一隐蔽之所,上册藏于另外一边,以免被强人同时掠夺。

在他隐匿下册时,遇到了处心积虑的东邪黄药师师傅夫妇,黄药师携带他聪明绝伦的妻子,给周伯通挖好了坑,势必要取得《九阴真经》,果然还是黄药师技高一筹,以计谋赢得老顽童,然后让妻子得以浏览秘笈,以过目不忘的本领强记忆《九阴真经》下册。并忽悠老顽童下册书是假的,周伯通一怒之下毁了真经。

黄药师取得真经下册,他一经浏览就发现,若无上册练习法门,下册修炼将易偏颇,黄药师本来还想获得上册再行修炼,谁知中途被徒弟陈玄风与梅超风盗走,背叛逃离桃花岛,黄药师一怒之下废了几个徒弟,且全部驱逐离开桃花岛,其妻子也因此香消玉殒。

陈玄风盗取《九阴真经》,为防止丢失,就把真经刻在自己的皮肤上,也就是胸口的部位。结果陈玄风为郭靖误杀,梅超风把陈玄风重口的皮肤割走,后落在郭靖手中,与周伯通的上册一起,凑成完整版本的《九阴真经》。

题主所问:《九阴真经》大概内容不少,为何能够全部刻在胸口一点面积的皮肤上?

这大概是一个很大的Bug,以古代的文字大小,即使微缩至现在的五号字体来算,一张A4大小的纸大概1500字,胸口面积大概2张A4纸大小,顶天了能够雕刻4000字。那么《九阴真经》下册到底有多少字,书中没有明写,但通过一件事可以证实,它并非薄薄的一册,而是极其有厚度的一册书籍。

那就是黄蓉之母在观看该书时,用的时间,一个时辰,那就是两个小时看了一遍。虽然速度不快,但是在两个小时内一字一句的看书,阅读量肯定不是几千字累积的。所以《九阴真经》一定是以数万计的内容。既符合了它的包罗万象,又能体现出黄蓉之母的聪明智慧。

只见黄夫人一页一页的从头细读,嘴唇微微而动,《九阴真经》中所录的都是最秘奥精深的武功,她武学一窍不通,虽说书上的字个个识得,只怕半句的意思也未能领会。她从头至尾慢慢读了一遍,足足花了一个时辰。我等得有些不耐烦了,眼见她翻到了最后一页。

所以,这是书中一个很大的Bug,题主发现的很好的。

赞👍。


北望大坡滩


陈玄风和梅超风从师父黄药师手里盗走《九阴真经》下册。逃离桃花岛后,陈玄风把这宝贵的神功秘籍纹在了胸口,连妻子梅超风都瞒着不让她知道,直到临死前才将这秘密告诉妻子。事后梅超风能接着练九阴真经上的武功,以及郭靖和老顽童能得到这经文,都源于此。

对很多读者而言,这里面有个问题,《九阴真经》浩如烟海,下卷中记载了很多神功绝技,如此多的内容怎么可能纹在身上呢?地方有限,能纹得下吗?灵冲霄个人认为,如果不是金庸先生设计有误的话,这纹身可能采取的是微雕技术

金庸先生设计有误

金庸先生毕竟是文人,对纹身之类的东西可能也不是很熟悉,这才出现了陈玄风在胸口纹九阴真经,萧峰刚出生不久就在身上纹图腾之类的BUG。《九阴真经》是黄裳苦思数十载才创出的绝世神功,这套神功包罗万象,内功、外功以及各种奇妙异术都有。下卷中记载了九阴神爪、大伏魔拳等各种神功绝技,按常理想,这下卷也至少得有数千上万字,人胸口到小腹的地方有限,是不可能纹得下这么多文字的。

类似陈玄风胸口纹九阴的事件,只是金庸先生为了剧情发展而设计的一个桥段而已。这类事件只是金庸武侠中的细枝末节,不必过于深究。

微雕技术

如果深度挖掘的话,人的胸口倒也是能纹得下上万字的。有什么方法呢?微雕技术

中国微雕历史源远流长,两宋之时,微雕技术就已经非常成熟了。众所周知的《核舟记》,即是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技术纯熟的微雕大师甚至可以在米粒上雕刻出只有放大镜甚至是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细小文字、图画。所以如果说陈玄风在胸口纹九阴真经不是剧情BUG的话,那么也唯有微雕一途了。南宋末年已经有技术了得的微雕大师了,说不定陈玄风遇到了这样的人(或者他本人就会微雕技术),瞒着梅超风用微雕技术把九阴真经下卷纹在了胸口。

PS:以上纯属脑洞,考据党勿纠。


开最大的脑洞,品最有趣的故事。我是灵冲霄,欢迎关注评论!


灵冲霄


这个问题问的还是让人值得思考的,即使是金庸金老本人只怕也要“瞠目结舌”,细细分析之下,当属情节需要,非究根结底不可,则是误笔。

陈玄风的胸口还真刻不下《九阴真经》下册的全部内容。


众所周知,《九阴真经》乃一代传奇黄裳黄大人所创,包罗万象,不光有武学理论和总纲而且还有各门各派的精妙武功和修炼法门。

黄裳当时耗费了整整四十年光阴,破尽了当年围攻他的武林群雄绝技,这才有把握下山去报仇。


我们哪怕就掐指算下在《九阴真经》中出现的武功,比如有缩骨功、易经锻骨篇、九阴白骨爪、摧心掌、缩骨功、大金刚拳等等,陈玄风本人和常人无异,胸口自然不会特别的大,要想完全刻上这些内容是非常困难的。

也许有一种可能,就是铜尸陈玄风专门抓来能工巧匠刻上去的(他本人没有办法做到),然后又杀了这个人灭口,按照陈玄风的性格,完全是有可能的。


但是有一点尤为值得重视,要经得起推敲,那就是陈玄风死后,梅超风把他的胸口人皮割了下来,当时她的双眼已经盲了,后来她修炼九阴白骨爪的时候只能完全是用手去摸人皮上的字来识读,如果刻的太小,梅超风根本就摸不出来,又谈何修炼?

只能说明作者金庸当时这样安排,只是一种设定而已,无关大局,并不需要太过严谨。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孙少侠品金庸




此问题在新版中已经更正。不过既然题主提出问题,就让我来脑洞大开一番吧。



首先,陈玄风和梅超风从黄药师那里盗走《九阴真经》已经十多载,他们本就是聪明过人之辈,怎会记不住其内容呢?

就算篇幅太长,他们记不住,那么,所刻的内容也没有必要全部刻齐,有个大概提示就可以了。

比如“老梅和老陈非常恩爱”,他们就可以简化为“恩爱”,要是这样还想不起来,他们也就太二了。



其次,陈玄风把经书刻在自己胸口,是想在关键时候保梅超风一命。

陈,梅二人虽然在江湖中恶名昭著,可他们还是很恩爱的,是那种死了都要爱的类型。我们假设他们把经书全部记住,陈玄风再多此一举的刻在胸口,只有两个可能。

一是,这是他们爱的见证。陈梅二人原本逍遥,是因为先有了爱情,才想到逃跑,因为要逃跑才想到偷经书,以求在江湖中习得上乘武艺自保。

经书,是唯一可以记录他们在桃花岛岁月的东西,这就好像我们脖子里戴个爱的项链,后背上纹个爱的声明一样。

二是,陈玄风梅超风亡命江湖以来,多次遭到围剿,侥幸逃脱。

那些江湖人士,口口声声是为了正义,也保不齐有些人有点别的想法。陈玄风刻意留下经书的实物样本,就是想在关键时候,拿出来换性命。最起码,换梅超风的一条命。



最后,由于金庸先生当时是连载,胸口刻经书的情节在那个年代估计能吸引人们的目光,也就没考虑逻辑上的问题。

好在,最后这个Bug改了过来。


请关注风舞鹰翎。


风舞鹰翎


我也是金庸迷,关于九阴真经的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

1、九阴真经未必有几千字,以故事设定的南宋末年背景论,其时尽管毕昇已于更早于100多年前发明了印刷术,以当时的文言文写作习惯加上刻在陈玄风胸膛的仅为下卷,不妨可作1000字内推论。因此,提问者在问题中设定的几千字未必成立。

2、故事设定既是手刻上去,字体可大可小,以梅、陈夫妇任何一人作为武林高手,刻成小字应不成问题,关于微雕、微刻技术及面积呈现,请参考大家当下仍然可见的微刻作品。

综上,金庸对此刻经细节处理应仍属于合理范围,有别于《倚天屠龙记》当中纸质九阴真经熔于高温刀剑中而不损毁的设定。


邓箫文解密耕读传家


黄老邪解读金庸武侠,点击关注阅读系列内容!

《九阴真经》号称“武学中的百科全书”,包罗万象,因为内容不少,所以黄裳当年将其分为上下两卷。题主所说,下卷经书少说几千字还是有点保守了,光是九阴总纲就已经一千余字了,整本下卷估计可能有上万字,毕竟好歹也是一本书。此外,《九阴真经》里面不仅记载着各种武功精义,还配有图片。

所以,陈玄风将《九阴真经》下卷刻在胸口,算是小说中的一个漏洞。因为在新修版中,金庸先生将这一段给改了,所以应该可以确定,这就是一个漏洞。

一、旧版设定

众所周知,金庸先生小说一共有三个版本,即“连载旧版”、“三联修订版”、“世纪新修版”。

在连载版和三联版中,陈玄风、梅超风二人偷了黄药师的《九阴真经》,因为黄药师只有下卷经书,所以他们也只偷了下卷经书,并没有上卷经书。

《九阴真经》是武学宝典,习武之人都想得到,陈玄风怕有人来抢经书,于是将经书内容用针刺在胸口上。

我仔细的摸索,原来他胸口用针刺着细字和图形,原来这就是《九阴真经》的秘要。你怕宝经被人盗去,于是刺在身上,将原经烧毁了!……(三联版《射雕英雄传》)

通过小说中的描述,可以发现,《九阴真经》下卷中是有图形的,在加上文字,内容篇幅着实不小。所以,陈玄风胸口应该是刻不下那么多内容的。

金庸先生之所以要写这一段,是因为后面剧情需要,因为梅超风被柯镇恶打瞎眼睛后,目不能见。如果给她一本书,她也练不了,所以金庸先生便写成了陈玄风将经书刻在胸口,然后梅超风可以通过用手抚摸,得知经书内容。

冥冥中真是有天意,倘若贼汉子不把真经刺在皮肉上,我瞎了眼睛,捧着一部笔墨写的真经又有甚么用?……(三联版《射雕英雄传》)

金庸先生在旧版中写这一段时,显然没有想那么多。但这一段的确不合理,算是一个漏洞,所以在新修版中,被金庸先生修改了。

二、新版设定

在新修版中,黄药师和周伯通都有全本《九阴真经》,当初黄药师夫妇骗到了上下两卷经书内容,回去后写下了手抄本,而周伯通也并没有毁掉原本经书,所以两人都有全本经书。

按照新修版的设定,陈玄风和梅超风偷《九阴真经》时,黄药师手里正拿着上卷经书在看,所以陈玄风他们只偷到了下卷经书。后来在蒙古大漠中他们和“江南七怪”大战,陈玄风被郭靖一剑捅死,临死前将经书交给了梅超风。

他把真经下卷的抄本塞在我手里,唉,眼睛盲了,还看得见么?我把真经抄本塞在怀里。我虽没用,也不能落入敌人手里,总有一天,我要去还给师父。……(新修版《射雕英雄传》)

按照新修版的设定,《九阴真经》的下卷一直在梅超风身上,后来在归云庄被朱聪偷了,不过与旧版不一样的是,朱聪还给了梅超风,然后梅超风又还给了黄药师。

三、结语

综合上述,《九阴真经》内容篇幅不小,有上下两卷,下卷经书中,光是总纲便一千余字,整本下卷经书肯定不少于万字,而且还配有图片。所以,陈玄风将整本下卷经书刻在胸口肯定是不合理的,毕竟那好歹也是一本书。而新修版的设定,恰好证实了这段不合理的剧情,一个人的胸口是刻不下整本书的。

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绮罗堆里埋神剑,箫鼓声中老客星。坚持原创,我是卓尔不群黄老邪,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卓尔不群黄老邪


九阴真经分为上下两卷,其中上卷是内功,下卷是招式。所以下卷字要少很多。

陈玄风和梅超风是同门师兄妹,两人都是东海桃花岛岛主黄药师的弟子。黄药师武功自成一派,论到功力之深湛,技艺之奥秘,实不在号称天下武学泰斗的全真教与威震天南的段氏之下。陈玄风与梅超风学艺未成而暗中私通,情知如被师父发觉,不但性命不保,而且死时受刑必极其残酷。两人暗中商量,越想越怕,终于择了一个风高月黑之夜,乘小船偷渡到了东面的横岛,再辗转逃到浙江宁波。陈玄风临走时自知眼前这点武功在江湖上防身有余,成名不足,一不做二不休,竟摸进师父秘室,将黄药师视为至宝的半部《九阴真经》偷了去。黄药师当然怒极,但因自己其时立誓不离桃花岛一步,心愿未偿,不能自违毒誓、出岛追捕。暴跳如雷之际,竟然迁怒旁人,将余下弟子一一挑断大腿筋脉,尽数逐出了桃花岛,自己闭门生气。黑风双煞这一来累得众同门个个受了无妄之灾,但依着《九阴真经》中的秘传,也终于练成了一身武林中罕见罕闻的功夫。这《九阴真经》中所载本是上乘的道家正派武学。但陈梅夫妇只盗到下半部,学不到上半部中修习内功的心法,而黄药师的桃花岛一派武学又是另辟蹊径,与道家内修外炼的功夫全然不同。黑风双煞生性残忍,一知半解,但凭己意,胡乱揣摸,练的便都是些阴毒武技。

        陈玄风和梅超风速成最厉害的武功,是江湖人物闻之色变的“九阴白骨爪”和“摧心掌”。这两种武功的练法,都载在《九阴真经》之上。陈玄风和梅超风虽有夫妻之亲,但他对妻子也始终不肯出示真经原本,只是自己参悟习练之后,再行转授。不论梅超风如何硬索软缠,他总是不允。说道:“这部真经有上下两部。我只偷到了下半部,一切扎根基、修真元的基础功夫,却全在上半部之中。如我把经给你看了,你贪多务得,把经上所载的功夫都练将起来,非走火入魔不可,轻则受伤,重则要了你的性命。经上所载武功虽多,但只有与我们所学基本功夫配合得起的,才可修炼。”

        梅超风听着有理,而且深知丈夫对自己一片真心,虽然平日说话总是“贼婆娘,臭婆娘”的乱骂,其实却是情意深挚,也就不再追索。

        陈玄风临死之前,甚至来不及把秘密告诉梅超风,他只是说了半句:“那部经……经……已经给我烧啦,秘要……在我胸……”一口气接不上来,就此毙命。梅超风心中悲苦,当即伸手到他胸口,去摸那部《九阴真经》的秘要。





涂山夏侯


你看的是盗版的吧!哪有几千字?

1、大道至简,越是高深的学问武功,越是简单。顶尖的武功不同于普通功夫,是在众武学中浓缩各门派精华,淬炼而成,就像金字塔,基座需要很宽,但塔尖却很小。

2、顶尖高手的对决,如同电闪雷鸣,都是瞬息之间,一招制敌,没有时间给你摆花架子,需要的是简单实用,所以绝世武功,也就是一招两招,招多必失。

3、九阴真经属于搏击实用型,非表演性,以击倒击伤甚至击毙对手为目的,不需要裁判打分,所以不用过多的花样招式博取眼球。

4、越是拔尖的武功,越是需要良好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不要相信空中能建九层塔。

练习九阴真经这样的绝世武功,需要先修炼好瑜伽、太极、广场舞、抖音网红舞、铁裆功、九搏章、内息法等基础功夫,否则就如空中建楼阁。其实每门基础功夫就需要10-20年的修炼,修习任何一门,就已经可以达到高手级别,不说称霸武林,也可傲视群雄。

5、你那本几千字的九阴真经,如果不是后世者在上面题诗作赋,或加以备注说明,或记录心得,那完全可以断定为膺品。你看看出版单位,查一查有没有正式的书号。


继禮


我认为这是一种比喻修辞手法。刻在胸口的位置,“刻”字既显示了陈玄风对九阴真经的用心和付出,又暗示了九阴真经是藏在了最隐秘的旁人难以发现的地方。



头头是道上君


古人的本领大的很,如果你参观过科举博物馆,你可以看到古人的小抄,把四书五经都能抄在那么小的纸片上,我想陈玄风的胸口肯定比那些纸片大,而九阴真经的下册,肯定没有四书五经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