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2018年熱門影視現象有哪些?

錒謠


隨著影視作品由“商品”向“作品”方向的轉變,也預示著2018年的影視劇行業必將重回理性。

回顧2017年影視劇行業的發展狀況就不難發現,一些新的“熒屏規則”正在慢慢確立:“IP+流量明星”已換不回一部爆款劇;觀眾對演員演技與劇集內核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品質正劇照樣能虜獲年輕受眾的心;視頻網站自制劇日趨精品化??隨著影視作品由“商品”向“作品”方向的轉變,也預示著2018年的影視劇行業必將重回理性。

“IP+流量明星”風光不再,“大叔”與品質劇將進一步升級為主流

從2014年的《古劍奇譚》爆紅開始,到2015年的《花千骨》,再到2016年的《親愛的翻譯官》《微微一笑很傾城》,短短三年時間裡,共有一百多部IP劇爆發式躥紅。無論是古裝劇還是現代劇,幾乎每部劇都是“小花+小鮮肉”的演員陣容。

劇情如何放在一邊,只要有這些流量明星加盟,就是收視率的保證。但這些小花小鮮肉們接拍的IP劇,往往不到半年即宣佈殺青,再經歷幾個月的後期製作,就可以直接上檔衛視播出,儼然已經成為一套熟練化的操作流程,這也是盛行於前三年的快餐式IP劇製作邏輯。

但很快的,“IP+流量明星”的套路就開始行不通了。2017年年初,從《孤芳不自賞》開始,IP劇演員職業道德問題被搬上臺面,演員“軋戲”、演技不在線、濫用“替身”、劇組“摳圖”??這一模式對觀眾好感度的消耗已經到了一個危險的邊緣,並很快導致IP劇熱度的銳減。當觀眾變得不再買賬,《秦時明月麗人心》《醉玲瓏》等劇一經面世自然也就只能是反響平平了。

相較於知名IP帶來的強關注度,觀眾也漸漸意識到作品自身質量才是一部好劇的保障。製作精良、劇本完成度高的良心劇,也較以往更容易脫穎而出。《那年花開月正圓》《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演技在線、製作精良的作品,開始重新活躍於觀眾視野中。

與此同時,對比往年大行其道的流量明星,今年顯然是演技精湛的“國民大叔”們更受青睞。以張嘉譯為例,就是一個從2017年初霸屏到年尾的典型。如果說4月的《臥底歸來》和《白鹿原》還只是個預熱,那麼接下來就確實稱得上是全面霸屏的節奏:11月在《急診科醫生》中與王珞丹展開忘年戀,在《獵場》中和胡歌、陳龍同場飆戲,在《我的!體育老師》裡再度上演老少配,年末又和姜武一起致敬《生逢燦爛的日子》。這也是自2011年後影視圈再次用“張嘉譯年”來致敬這位敬業精神極佳的中年演員。

同樣稱霸全年熒屏的還有老幹部靳東。從《歡樂頌》《外科風雲》到《我的前半生》《我們的愛》,最終在《守衛者浮出水面》中打破老幹部形象,成就荷爾蒙爆棚的“破案王”。

種種跡象表明,隨著觀眾品味的逐漸提升,這些品質大劇在新的一年中將更受觀眾認可。當流量小生已經無法再輕易地換回同等流量,那些演技在線且極具人格魅力的演員自然會成為觀眾的心頭好。

觀眾選擇愈發理性成熟,主旋律正劇迎來屬於自己的春天

在過去的一年間,影視劇市場的受眾年齡開始出現明顯的兩極分化。年輕一代觀眾在以往追劇時更看重顏值、明星,而在經歷了各類IP劇的狂轟濫炸後,逐漸變得理性的他們在選擇上也成熟起來,開始對缺少誠意、花拳繡腿的表演不再買賬。可見現在的觀眾並不缺乏審美能力,對良心佳作也會回饋以高口碑與高收視率。

比如今年的熱播劇目《白鹿原》《雞毛飛上天》《軍師聯盟》等作品,雖然前期宣傳並不火熱,但最終成就的卻是一部部堪稱現象級的熱播大劇,併成功引發了全民討論的熱潮。其中《雞毛飛上天》更是斬獲了今年白玉蘭獎的最佳男女主角。

反觀那些粗製濫造、毫無誠意的作品,只能慘遭觀眾的diss與拒絕。最為典型的非《深夜食堂》莫屬。儘管前期宣傳奇招盡出,但還是難掩並不成功的引進模式與改編手法,迅速由原本萬民期待的焦點大劇淪落為全民吐槽的對象。

另一方面,近年來年輕觀眾漸漸遠離電視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這也讓主打年輕受眾的視頻網站迅速成為最大的內容生產商之一。隨著傳統影視業巨頭、知名編劇、導演等專業人士的不斷入局,再結合平臺自身在大數據及規模化覆蓋上的固有優勢,網劇品質已逐漸趕超電視劇,一場轟轟烈烈的“網臺大戰”也就此拉開序幕。

隨著《人民的名義》的走紅,很快在全社會引起了極高的話題度與社會討論度,在數據上獲得的成績更是有目共睹。據央視索福瑞公佈的數據顯示,該劇的單集收視率破8,創下了近10年來國產電視劇的收視最高紀錄。可以說,《人民的名義》的走紅已經不僅僅意味著一部劇的成功,而是成功摸索出了主旋律正劇的另一種打開方式。可以想見的是,新的一年這一類型劇將會在敘事方式和表現手法上進行更多的嘗試,並因此贏得更多的關注與好評。

“異質化”路線佈局細分市場,視頻網站自制劇走向精品化

在今年口碑前十的影視劇作品排行中,網劇竟然破天荒地佔據了半壁江山。其中視頻網站的自制劇包括《白夜追兇》《無罪之證》《河神》《你好,舊時光》。

曾幾何時,觀眾對於網劇的第一印象就是粗製濫造。但隨著視頻網站的全面崛起,以及自制劇數量的不斷上升,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網劇開始嘗試精品化路線。相較於電視臺嚴格的審查制度尤其是對敏感題材的種種限制,視頻網站的“異質化”路線無疑具有更多的優勢。比如此前的《法醫秦明》《白夜追兇》等尺度較大的作品,就不太適合臺播形式。

另一方面,“異質化”路線在受眾細分領域的探索上也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如《白夜追兇》《無罪之證》《河神》等作品,就是憑藉著“完成度高”、“邏輯嚴密”、“人物塑造抓人”的優點成為懸疑劇領域中的佼佼者。

說到優質自制劇的誕生,不可或缺的就是人才,這也是視頻網站自制劇成功的一大優勢。背靠擁有雄厚實力的大東家,視頻網站顯然在財力上自然更具優勢,也能給行業的從業者們帶來更好的從業環境。

近一兩年來,隨著傳統電視電影行業的疲軟,原本很多傳統媒體行業的人才開始轉戰視頻網站自制劇的製作,比如白一驄、馮小剛、周星馳、韓三平等,而上榜的愛奇藝自制劇《無證之罪》的監製正是韓三平。

在製作模式上,視頻網站的自制劇都屬於“以小博大”型,《白夜追兇》《無證之罪》《河神》《你好,舊時光》等劇的最高投資額也不過1億,且幾乎沒有流量小生或者偶像明星擔綱,這樣就可以縮減在演員片酬方面的投入,將更多預算投入到內容上,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保證了作品的質量。

人才的不斷引入,加之優質內容的預算保證,這在內容為王的今天無疑成為視頻網站自制劇精品化不可或缺的條件與必備要素,也為精品網劇在新一年的繼續走紅埋下了伏筆。






小將說電影


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謝很高興能夠回答你這個問題,在這裡我簡單的發表一下個人的觀點,希望可以對您所幫助。

從2014年的《古劍奇譚》爆紅開始,到2015年的《花千骨》,再到2016年的《親愛的翻譯官》《微微一笑很傾城》,短短三年時間裡,共有一百多部IP劇爆發式躥紅。無論是古裝劇還是現代劇,幾乎每部劇都是“小花+小鮮肉”的演員陣容。

劇情如何放在一邊,只要有這些流量明星加盟,就是收視率的保證。但這些小花小鮮肉們接拍的IP劇,往往不到半年即宣佈殺青,再經歷幾個月的後期製作,就可以直接上檔衛視播出,儼然已經成為一套熟練化的操作流程,這也是盛行於前三年的快餐式IP劇製作邏輯。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小鴛的妹妹


媒體大觀,我是青鳥。

2018年,我國電影年度總票房609.76億,同比增長25%。其中,國產電影票房佔票房總額的62.15%,達378.97億。《我不是藥神》《唐人街探案2》《西虹市首富》位列最受喜愛電影排行前三,《延禧攻略》《雙世寵妃2》《如懿傳》位列最受喜愛網絡劇排行前三。除了這些現象級的影視作品和數據外,

2018年影視娛樂行業還發生了諸多具有變革意義的的熱門事件

| “養成系”偶像當道 |

2018最熱門的娛樂事件,當屬《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兩檔現象級選秀網綜的播出。

在“我們由你們創造”這句標誌性slogan的號召之下,兩個節目共同創造出86億的播放量,“C”位出道成為本年度全網熱詞。那些被節目輸送至娛樂圈的新一代流量明星,迅速躋身全網熱度明星頭部序列,蔡徐坤出道後持續霸佔熱度榜首,楊超越甚至登上了中國新聞週刊發佈的影響中國2018年度人物榜單。

偶像大量產出背後,是專注於練習生經紀的“造星廠牌”迅速崛起。截至2018年7月1日,以時代峰峻、樂華娛樂為代表的養成系偶像造星廠牌佔到37.9%,成為業內經紀公司數量佔比最高的新勢力。其中,頭部“造星廠牌”輸出新偶像佔比高達40%。

今年是選秀節目的迴歸年。不過,同早期的《超級女聲》《快樂男聲》所不同的是,如今的選秀標準已經從才藝轉向了人本身。究其根本是在為“魅力”一詞下定義,選秀的範圍被拓寬、標準變得含糊,參賽者不斷貼合各類標籤。同時粉絲的決定權在不斷擴大,粉絲的能量不僅決定了偶像的出道權,還對出道後的資源流向產生影響,於是觀眾的自發性被刺激上一個高峰。其實這就和小女孩玩定製娃娃的心性相似,沉迷在選秀節目中的成年人,不僅僅是看個綜藝節目,更是挑選自己內心中美好的集成化身。

雖然節目結束後成團的兩個團隊熱量都迅速下降,但這絲毫不影響2019年第二季的預定,只要觀眾“我能製造偶像”的需求還在,100億+的播放量就有希望。

| 演技派在“發光” |

今年圈內被傳的較廣的還有一句話:好演員的春天到了,出自徐崢擔任導師的《我就是演員》第二季。如其所言,2018年,流量明星開始出現大批失靈的現象,取而代之的是演技派、實力派演員備受追捧。

這一現象從今年幾部口碑與市場雙豐收的電影作品中感受最為明顯,比如,《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等現實題材電影,在演員陣容上都捨棄了“賣流量”的思路,甚至個別走的還是“素人”路線。反觀一些靠流量明星支撐的電影,卻幾乎都遭遇了票房滑鐵盧,越來越多的觀眾不再為流量明星買單,流量明星的時代似乎正漸行漸遠。從本質上說,這也是市場理性和大眾審美品位的一種迴歸。

| 全網呼喚優質內容|

2018年,觀眾對於優質內容的需求日益提升,並更願意為優質內容買單。在以前資本瘋狂進入影視行業的階段,整個行業從改編到製作都偷懶省事,把影視當做純粹的賺錢工具,於是大量雷同的故事出現,劇情膚淺、表演敷衍、製作程式化。今年,隨著各項政策的出臺調整,影視市場逐漸變得理性,加之長期以來觀眾對爛片、爛劇早已厭棄,越來越多呼喚優質作品的聲音開始湧現,“故事”超越“製作”“IP”“流量”成為決定作品成敗的核心因素。

《我不是藥神》《超時空同居》《無名之輩》等製作精良的小成本電影都成績斐然,好內容才是這個行業的根基所在。

《大江大河》口碑收視雙豐收,像正午陽光這樣面向市場需求認真開發,精準貼合觀眾的需求講好故事的團隊,口碑得到進一步鞏固。

觀眾對於好內容的欣賞力和鑑賞力逐漸增強,哪些是利益驅使下的“流水線產品”,哪些是真正的誠意之作,哪些是營銷手段包裝出來的“偽熱劇”,哪些是優質貨真價實的“良心劇和好演員……終將逃不過觀眾的眼睛。

| 明星網紅化|

過去經紀公司打造巨星的方式是保持神秘感,營造粉絲對藝人的想象,但如今粉絲對偶像的要求卻恰恰相反,他們期待偶像能同時做好高端時尚代言人,和與大眾同樂的工作。

張雨綺在小紅書上教粉絲如何挑鑽戒,范冰冰、林允等與網友分享護膚美妝知識,不少藝人開始在閒魚上賣起了貨……各種社交軟件成為明星們或拓展商業版圖或維持曝光率的重要武器。

明星網紅化,這個十年前無法想象的事情,正在發生。

| 網紅明星化|

據資料顯示,同2017年6月相比,中國移動視頻二級行業用戶使用短視頻的時間從1272億分鐘增至7267億分鐘,增長接近6倍,增長率遠高於在線視頻和直播。

立足於龐大的群眾基礎,短視頻平臺催生出一批網生藝人,抖音網紅“會說話的劉二豆”、網絡歌手“摩登兄弟”、網絡主播“馮提莫”等人熱度甚至高於傳統明星。截至12月16日,字節跳動平臺藝人粉絲數TOP10中,傳統明星和網生藝人數量持平。

除此之外,短視頻平臺也成為明星互動新渠道和電影營銷的新陣地。截至12月1日,陳赫入駐字節跳動平臺不到一年,以28億互動量穩居明星內容互動量榜首;歐陽娜娜發佈在字節跳動平臺上的系列vlog廣受好評,助推自身形象的塑造;《西虹市首富》主題曲《卡路里》MV播放達到37.9億次,票房TOP20的電影中有14部在抖音上有官方運營,佔比超過七成。

短視頻還在持續釋放能量的路上,今後,說不定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驚喜。


我是青鳥


《捉妖記2》《西遊記·女兒國》《唐人街探案2》《紅海行動》《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幕後玩家》《移動迷宮3:死亡解藥》《神奇動物在哪裡2:格林德沃之罪》《環太平洋2》、《碟中諜6》、《侏羅紀世界2》和《復仇者聯盟3》《如懿傳》《凰權·弈天下》《扶搖》《一路繁花相送》《談判官》《南方有喬木》《老男孩》


影視剪輯小小梅兒


關於2018年最熱門的電影!下面我來分析下:

先來說說下無疑這部電影在賀歲檔的電影拿下了2018年目前最高的票房36.5億,以現代化軍事戰爭為題材,這種場面相當的震撼,斥資5億,拍出來的大片質量過硬!唐人街探案2,33.98億的總票房,雖然輸給了上一部紅海行動,畢竟題材不同,這部戲劇首日就拿下了3.41億,可以看出來還是相當給力的,尤其是王寶強的特殊聲音,草根的逆襲!

我不是藥神,第一眼看到徐崢的預告片時,以為這是一部喜劇,畢竟想到徐崢拍的片就會給人先入為主的感覺,這部片的高度可以說是教育意義比戲劇還要強烈,宣傳時說的:藥你笑!但是笑著笑著就哭了,這完全是開闢了一種新的模式,這種題材絕對是史無前例的,商業化,爆料醫藥內幕,甚至最後國家出臺了相關的政策!這已經超越了喜劇片的高度!西虹市首富,騰式喜劇,就是讓你笑,自帶笑點的男人,一個月內花光十個億,這部片子笑點很多的,不過最後的結局會讓人思想昇華,達到另一個高度,其中也講到了關於炒股,以及深層的剖析了很多,含有教育意義的搞笑片!
復仇者聯盟3,拿下了23.89億,本身就含有強大的粉絲團,對於這部影片來說拿下了23.89億其實並不高,畢竟人的名樹的影捉妖記2,22.37億的票房,反正我沒看懂,其實這部片子一般吧,不能說很好看,也不能說沒有意義,可以一看,畢竟國產3D,不要打我我沒有注水!我真的沒有注水!我真的沒有注水!反正我說了三遍!我也不知道對錯
前任3:再見前任,16.46億的票房,其實這部片拍了終章是最失敗的了,因為作為前任系列,這一部劇算是很典型的一部現代化愛情劇,居然就這麼完了?這部片讓不少人看完了都在思考我為什麼和我的前任散了,也在自身找原因,甚至有的人看完了這部片嚎啕大哭,劇情確實讓人潸然淚下。最主要的它讓人想起了自己的前任! 或許感情的羈絆讓人不能簡單的忘懷,這部片拆散了不少情侶,威力十足,假如你對現在的婚姻滿意可以一看!額...對現在的婚姻不滿意還是別看了,容易出軌!額...周冬雨!周冬雨! 井柏然!井柏然!周冬雨!!!奶茶的首部電影13.6億的票房,額...這部片怎麼樣先不說但是它爆料了一個新的炒作手法,上映之前大規模退票!這讓人們知道了還可以這麼操作,目的就是綁架電影院,增加影片的排片佔比,誤導排片者以為顧客喜歡,追加場次!
硬漢!10.03億的票房還是很厲害的,沒什麼好說的 英雄 硬漢 各種帥!16.95億的票房侏羅紀世界2,這種片,額...沒什麼好說的反派各種秀,一遇到主角就down機一樣!恐龍都能躲開主角們的路線追擊壞人!但是做的逼真程度以及影片的震撼效果還是可以一看的,第一部拍出來之後已經有了粉絲團,對於這個票房來說這部片需要內涵來彌補或許就能上升一個檔次了!
這部片用的拍攝手法跟以往不同,需要觀眾用心的看才能明白是怎麼回事,懂的人哭了,不懂的人一臉懵逼的離開了電影院!

這還沒有完還有很多影片是值得一看的,但是以上的片子都是比較熱門的,以及之前的摩天營救,神秘巨星,邪不壓正,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動物世界,移動迷宮3,芳華,奇蹟男孩,猛蟲過江,南極之戀,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幕後玩家,超人總動員2等

基本上以上涵蓋了2018年熱門電影了


奶瓶Poems


對於2018年的留念,包裹著不可忽視的文化因素。這一年,不變的是四通八達的傳播渠道,變的是大眾對優質文化內容的需求猛增和新的階層文化的崛起。回顧盤點這一年的熱門文化現象,可以更好地意識到我們身處在怎樣的一個精神文化環境之中。

人文綜藝

幾檔人文類綜藝節目的市場反響並非如想象般那樣水花渺渺。相反,它們憑著優質的製作和高品質的內容輸出,滿足了在觀眾內心蟄伏許久的對電視節目的期望,受到了不亞於甚至超出許多同質化嚴重的真人秀節目獲得的關注和好評。

戲骨的迴歸

今年,幾部嚴肅正劇將一群長期遊離在市場邊緣的老戲骨們推向了觀眾視野,而一檔演技競技綜藝又讓一群鮮肉小花們迅速失掉了光彩。拋開這些明面上的變化,大眾審美的正常發展才是推動一切的關鍵力量。

全民閱讀

不可否認,幾檔主打中國文學精粹的綜藝節目確實帶起了一股閱讀風氣。它們不僅向大眾展示了文字之美,更樹立起大眾對於文學應有的認知和態度。接下來,電子閱讀行業的欣欣向榮,廣電總局主辦的全民閱讀活動的啟動,各種作家訪談和講座的上線,還有促進全民閱讀相關的法律條例的頒佈,這一切,都預示著一個閱讀時代的到來。

草根短視頻

快手應該是目前國內最能滿足人們獵奇和製造效果的平臺了。粗俗也好,整蠱也好,無厘頭也罷,底層人民的生存現狀和行業中複雜的利益關係糾纏在一起,才是這幅光怪陸離的圖景的基本構成。

網劇的崛起

隨著《捉妖記》、《我不是藥神》等的火爆,國產網劇成功在2018年分得了影視劇市場一杯羹。這些優質網劇契合了思想活躍、眼界開闊的年輕一代的品位和審美,而未來,除了堅守在題材、劇本、製作上的優勢之外,能否進一步獲得資本的青睞,我們拭目以待。

佛系青年

我們手拿保溫杯,喝著泡枸杞,微風吹起稀疏的秀髮。生活艱難,我們需要學會接受,忍耐,用一顆平靜的心堅持下去。這原本屬於中年人的心態,開始趨於年輕化,當代青年的這番精神面貌,值得玩味。


史料子


有好多,大概羅列了下有:

《紅海行動》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捉妖記2》

《幕後玩家》

《扶搖》

《一路繁花相送》

《談判官》

《南方有喬木》

《老男孩》

《移動迷宮3:死亡解藥》

《西遊記·女兒國》

《唐人街探案2》

《神奇動物在哪裡2:格林德沃之罪》

《環太平洋2》

《碟中諜6》

《侏羅紀世界2》

《復仇者聯盟3》

《如懿傳》

《凰權·弈天下》


等等、等等。。。。


阿剛在線


很開心回答這個問題 18年熱門影視現象的話 我個人感覺出了很多好影視 比如說《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的的確確改變了我們的民生問題 當時還出了醫保 重點當時還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徐崢飾演的從自私自利到後面的熱心助人他完成了自我的救贖 黃毛也很感動我 我現在之所以想說這部電影的原因是 疫情期間出了我不是藥神的原型 我個人對他們表示敬佩 每一個平凡的世界中都有不平凡的人 他們一直在負重前行 中國加油!





有點明星範兒


你好,我是澤允君說電影。

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關於你的問題2018年熱門影視現象有哪些?

我想說的是我們終於也有了反應社會熱點的電影出來,這在以往是不敢想象的,因為揭露一些社會的問題就是承認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這個是很難承受的一個事情。

我不是藥神這部戲劇的橫空出世,除了橫掃各大影城獎項等,也是刷新了我們對國產電影的希望,因為在韓國就是有根據電影而改編的法律的事情,我們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影視也能做到這樣。

另外一部好戲對於培養青年演員也是至關重要的,裡面的青年演員王傳君就是在這部戲裡面有著非常棒的表現,這樣我相信也是讓更多的導演看到了王傳君不一樣一面。給這個年輕人更多的機會。

以上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澤允君說電影


《西遊記·女兒國》《唐人街探案2》《紅海行動》《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幕後玩家》《移動迷宮3:死亡解藥》《神奇動物在哪裡2:格林德沃之罪》《環太平洋2》、《碟中諜6》、《侏羅紀世界2》和《復仇者聯盟3》《如懿傳》《凰權·弈天下》《扶搖》《一路繁花相送》《談判官》《南方有喬木》《老男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