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何華為市場份額越來越高?除了自研技術外,對手的失誤也很重要

根據IDC的相關數據,整個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連續下滑了3年,2019年正是第三年,市場規模繼續縮小,各家手機廠商的出貨量也減少了很多。但很意外的是,在行業整體下滑的時候,去年華為卻逆流而上,以2.41億部的出貨量創下了新紀錄,位列全球第二,國內第一。

為何華為市場份額越來越高?除了自研技術外,對手的失誤也很重要

那麼問題,為何大環境如此嚴峻的時候,華為的卻反而過得更滋潤呢?回到這個問題前,我們先看一下下面這張圖片:

為何華為市場份額越來越高?除了自研技術外,對手的失誤也很重要

上圖是最近網上流傳的一張小米10和榮耀V30 Pro的拆機芯片對比圖,可以看到,兩款手機的本質區別就是小米10清一色高通芯片,而榮耀V30 Pro則基本都是自研的海思芯片,這也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所在。當然,除了自研技術外,華為去年之所以份額持續走高,其競爭對手的頻頻失誤也是重要原因。

為何華為市場份額越來越高?除了自研技術外,對手的失誤也很重要

在國內市場,華為的主要競爭對手就是OV和小米,和蘋果只是在高端市場競爭,走量的還是華為、OV、小米這四大一線廠商。然而OV、小米這3家廠商,在筆者看來,去年著實出現了不少失誤,導致了它們與華為競爭的失利。

為何華為市場份額越來越高?除了自研技術外,對手的失誤也很重要

小米:產品線縮短,旗艦機存在嚴重短板

首先,小米這裡,2019年小米的產品線縮短了太多,此前口碑還可以的大屏Max系列和Note系列去年均無新機上市,Note系列甚至已經斷更了兩年。而經營了三代,代表小米創新黑科技旗艦的MIX系列,去年也跳票了,全年就繞小米9出了3款手機,小米9、小米9SE、小米9 Pro,還有個1億像素試水的小米cc9 Pro。話說安卓廠商最擅長的機海戰術,小米都玩不轉了,市場份額能高起來才怪了。

為何華為市場份額越來越高?除了自研技術外,對手的失誤也很重要

另外,小米去年最核心的應該就是數字系列旗艦小米9了,結果這款手機搞了個3300mAh的電池,續航存在嚴重短板,許多消費者都對其望而卻步,最後居然被vivo一個新生的子品牌iQOO給截胡了,iQOO由此一戰成名,很好的詮釋了那句話:全靠友商襯托。當然,鑑於今年iQOO3的表現,小米10也同樣適用這句話。

為何華為市場份額越來越高?除了自研技術外,對手的失誤也很重要

OV:產品線混亂,仍不願放棄“高價低配”

OPPO去年砍掉了經營了5年的R系列,轉而推出全新的reno系列,但這個系列可以說混亂至極,既有青春版的入門機型,又有中端機型和旗艦機,前後搞了五六款手機,什麼reno、reno2、reno3、reno3 Pro、reno Ace、renoZ。

為何華為市場份額越來越高?除了自研技術外,對手的失誤也很重要

那麼問題就來了,OPPO這個reno系列的定位到底是低端、中端還是高端?而且這命名也太亂了點,按理說數字越大,配置就越好,結果reno有個10倍變焦版,用驍龍855芯片,而reno2和reno3居然都是驍龍7系芯片。

為何華為市場份額越來越高?除了自研技術外,對手的失誤也很重要

vivo的失誤就在於還是不太願意放棄“高價低配”,去年推出了個vivoX27系列,其中的Pro版本搞了個20.5:9尺寸的塔羅屏,修長的屏幕著實讓人眼前一亮,而背面七彩的後蓋也頗為驚豔,整體顏值很不錯。但問題就是,一款售價高達3998元的旗艦機,你搞個驍龍710處理器是幾個意思?

為何華為市場份額越來越高?除了自研技術外,對手的失誤也很重要

相比小米而已,OV的產品線並不短,但產品線似乎有些混亂,你很難確定到底誰是旗艦,誰是中低端,而即使是旗艦產品,也會時不時的出現讓人大跌眼鏡的事,比如這次iQOO3,驍龍865旗艦配個千元機傳感器,這樣的操作實在讓人看不懂。

為何華為市場份額越來越高?除了自研技術外,對手的失誤也很重要

總的來說,華為目前的成功,根本原因有強大的自研能力,一些核心的東西能夠自給自足,不容易被人卡脖子,其他3家想要追趕的話,除了自身技術研發方面要狠下功夫外,一些產品上的失誤還是要儘量要避免,像小電池、7系處理器這些東西就不要再裝到旗艦機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