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當血液遇上病毒寒冬,他們選擇“獻血”共築生命之美

當血液遇上病毒寒冬,他們選擇“獻血”共築生命之美

  今年春節後,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響,上海市民獻血數量驟減,血液庫存逐漸走低,臨床用血出現緊張。3月1日,徐彙區血液管理辦公室把採血點臨時搬進上海嘉會國際醫院,參與獻血的醫務人員絡繹不絕,更有一些熱心市民也參與其中。

  “一週前,我們得知上海血庫庫存緊張,作為醫療機構,我們深知血液對患者的重要性。去年的國際獻血者日,我們曾招募了來自世界各地的183位志願者挽起衣袖奉獻愛心,在招募及組織上,我們已經有了經驗,所以我們立刻響應徐彙區血液管理辦公室的號召,和他們一起籌辦了今天的獻血活動,報名信息發出後,一天的時間內,我們就招募到122位志願者報名。”上海嘉會國際醫院首席執行官葛豐介紹。

當血液遇上病毒寒冬,他們選擇“獻血”共築生命之美

  在現場,嘉會國際醫院的員工及志願加入獻血隊伍的熱心市民戴著口罩,井然有序地填表、採樣、檢測、獻血。雖然他們不能像馳援武漢的醫務人員一樣戰鬥在抗疫的最前線,但是能用自己的鮮血去救治生命同樣也是在為抗疫做貢獻,他們用行動踐行著另一種“逆行”。

  在嘉會國際醫院獻血的醫生隊伍中,有近20位是獻血積極分子,他們多次響應無償獻血號召,挽起袖子用“熱血”築起生命之美。骨科與運動醫學中心夏天醫生就是其中之一,在2019年的嘉會獻血活動中也有他的身影,這位曾經加入中國骨髓庫並捐獻過血小板的醫生說“作為外科醫生,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戰疫中,我們沒有專業優勢,但是挽起袖子獻出鮮血卻是我們都可以加入的。能通過這種方式幫助疫情期間需要血液的患者,也算是彌補不能支援前線的遺憾吧。”和夏天醫生一個科室的許致毓醫生來自中國臺灣,從18歲開始獻血至今,他已獻血20餘次,累計獻血超過30000ML,這是他來上海後第一次獻血,他表示自己會堅持獻血,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當血液遇上病毒寒冬,他們選擇“獻血”共築生命之美

  工作才兩年的祝煙雯說,這是自己第四次獻血了,希望可以通過血液的傳遞,共築人間的溫情。嘉會國際腫瘤中心的李泓醫生表示,自己是腫瘤科的醫生,疫情狀態下病房裡有很多患者等待著血液,尤其是血液病及腫瘤患者,還有很多術中需要備血、輸血的手術無法開展。“我們醫務人員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醫護人員帶頭來獻血。”

當血液遇上病毒寒冬,他們選擇“獻血”共築生命之美

  除了嘉會國際醫院的員工外,還有一群熱心市民今天也趕來一起獻血,外籍姑娘Mary說:“我來上海已經5年了,我喜歡上海這座城市,疫情防控做的非常好。這次來獻血,從預檢、填寫表格到檢驗、獻血,所有的流程都快速而高效,所以來醫院獻血我並不擔心會增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概率。”

當血液遇上病毒寒冬,他們選擇“獻血”共築生命之美

  活動當天符合獻血條件並順利完成獻血的有70人(嘉會員工40人,熱心市民30人),其中外籍人士12人,獻血量達到14800毫升。嘉會國際醫院表示: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疫情雖冷,但隔離不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懷,擼起袖子獻出熱血,我們一樣是在為生命接力。(通訊員 張萍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