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疫情下的中小型私募:募資斷崖“雙主業”續命

最近剛剛復工的私募投資經理張文軍(尊重受訪人意願,化名)像往常一樣坐在辦公室的真皮轉椅上,打開電腦,查看最新的項目信息。從他頻頻的嘆氣聲中可以知道,項目進展並不順利。受疫情影響,張文軍所投的10多家企業,很多都出了問題,要麼現金流緊張,要麼退出無望。雪上加霜的是,現在募資變得越來越困難,“無米下炊”成為中小型私募機構的普遍狀態。“新項目看了也白看,沒錢什麼也做不了。”張文軍沮喪地說,這個行業再也回不到過去了,殘酷的市場寒冬正在拉長。

上半年預計“顆粒無收”

疫情之下,私募基金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考驗,募投管退各個環節均遭暴擊。募資斷崖、投資放緩、退出無門……有人甚至直言已經進入“地獄模式”。


“現在沒辦法出差和盡職調查,想看新項目都很難,雖然可以遠程辦公,但投項目可不是開會說說就可以的,必須跟被投企業密切交流、反覆接觸才行。”上海一傢俬募基金公司負責人老吳同樣有些擔心,他告訴小編,公司今年上半年預計“顆粒無收”,很多工作都只能拖到下半年來做,但一個項目從接觸、考察到投資最快也得4個月,如果談不下來,全年都可能開天窗。


現在,老吳手裡有3個感興趣的新項目,這些項目涉及環保、醫藥和生物科技領域,座標在新疆、山東、上海,雖說上海的項目就在“眼皮底下”,可老吳還是不放心讓員工去現場考察。因為一旦一名員工身體出狀況,全員受影響,他寧願忍著幾個月不做業務,也不想承受“全員癱瘓”的風險。


千里之外,張文軍的手裡也並不缺項目,部分甚至出現折價現象,“之前接觸到1個海歸博士帶來的醫藥項目,以前估值一兩個億,現在只有四五千萬,項目其實不錯,但是我們看了也沒法投。”由於募資遲遲沒有到位,張文軍看到好項目也只能乾瞪眼,“項目看了也白看!”這讓坐在敞亮辦公室的他倍感失落,沒了往日的忙碌,閒下來的日子卻更加難熬。


“這幾年,私募基金常用的募資渠道都被砍掉了。”受訪者稱,此前私募業務管理辦法、資管新規等監管政策密集落地,要求行業“去槓桿”,消除多層嵌套和通道。帶來的結果是,銀行資金進入私募市場受阻,許多結構化產品發行計劃戛然而止;加上這兩年上市公司集中爆雷、中小企業流動性緊張,私募募資十分艱難。


而如果寄希望於中產群體的投資,恐怕也得落空。在互聯網金融、房地產的強力吸金下,大量中產群體的資金注入了房地產,同時還有相當一部分被灰色互金平臺“合力圍剿”,資金損失殆盡。更為嚴峻的是,部分平臺披著私募的外衣涉嫌集資詐騙,給整個行業帶來負面拖累。老吳所在的上海便接連出現私募兌付風險,去年上海良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至善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華領資產等相繼爆雷,令行業蒙上陰影。“這些非法的金融公司把我們害慘了!因為投資者很難把我們和那些騙子公司區別開來。現在哪怕你手上有很好的項目,也不大容易募資了。”老吳感嘆道。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募資形勢變得更加嚴峻。清科研究中心在一份報告中稱,對LP而言,個人投資者、上市公司及其他非上市企業因受疫情衝擊,其短期內資金主要流向應側重於企業的正常運營,出資節奏勢必放緩。尤其是對於一些在上一年度募資並不順利中小機構,“彈藥”已然不足,而疫情的爆發無疑是雪上加霜。


曾是上市公司高管的老吳出來創業已經10餘年,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創業低迷、2015年股災洗禮,如今卻感到有些“扛不住”了。他想起光景好的時候,朋友們坐下來聊聊天、喝喝茶、吃吃飯,幾千萬乃至上億的資金就搞定了。“那時候6個人圍坐一桌,分享好想法好項目,推杯換盞之間2個億就定了。”老吳有些懷念。

回報率下滑

今非昔比,投資者“用腳投票”的背後還觸及一個大家都不願意深談甚至“見光死”的問題——回報。現在,私募行業誰都不願意說DPI的情況,但投資者希望GP用高回報來證明“自己值得託付”。可現實殘酷,頭部私募基金的預期收益率已經降至20%左右,中小型私募基金的收益情況低於10%的比比皆是。摩根士丹利在近期的報告中稱,過去10年,許多人通過私募股權投資獲得了兩位數的回報。但現在,投資者需要降低他們的預期,放棄追逐兩位數的回報率。私人投資的環境將變得更加艱難。


由於對經濟週期下行風險的擔憂蔓延,購買未上市和難以出售的證券的回報率正變得越來越難以捉摸。雖然去年得益於科創板的設立,私募基金退出渠道有所改善,甚至引發一波退出的小高潮。但綜觀這兩年的A股、港股、美股市場,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破發和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連登場不久的科創板也出現了多隻新股破發的情形。這讓私募股權投資的IPO之路變得困難重重。而這,還是少數有機會觸及資本市場的項目。


老吳和張文軍深知項目退出的不易,他們對IPO、併購和管理層回購等退出方式已經不再挑剔,只要能退出,哪種方式都行。老吳坦言,前些年手頭上有一個汙水處理的環保項目投後出現業績變臉,沒法退出,只能要求管理層回購,但問題是企業經營出了問題,根本沒有能力回購,這種情況下只能自己出面接管公司,嘗試止損。

“雙主業”模式

現在,私募公司最忙的部門要屬投後管理,他們忙著梳理被投企業的疫情影響情況、現金流狀況及應對策略,私募機構則想辦法為企業提供對接銀行融資、開拓市場等力所能及的服務。令人不安的是,復工半個多月,在多數企業苦苦支撐的同時,有些企業已經倒下了。而對中小私募來說,如果沒有新資金、新項目、新退出,僅靠1.5%左右的管理費能夠支撐多久也是個問題。


“身邊的同行已經有人離開了,比如直接經營接管的項目公司或做其他實業。”老吳說,公司現在有10幾個員工,每年人工成本就有五六百萬。我們現在也做併購、融資方面的財務諮詢,以此開啟“雙主業”模式。


儘管面臨募投難、稅負重等諸多困擾,但老吳隱約覺得每次危機背後必然釋放一些新機會。泰合資本最近對40家投資機構調研顯示,約50%的投資人表示將在2019年基礎上繼續保持收縮策略,但從投資機構反饋的關注領域來看,此前個別機構保持著自己對消費、教育、醫療等單一領域的執著,但企業服務、先進技術等to B行業跟產業互聯網相關大方向的企業,開始越來越受到資本的集中關注和青睞。


“現在很多項目的估值已接近低谷,也許還是投資的好年頭,相信熬過這段時間就好。”老吳說。


新金融記者 袁誠

關注新金融傳媒微信公眾號(xjrcm1),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