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疫情過後,餐飲行業將發生這10大變化

這次疫情,給餐飲行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也給餐飲行業帶來了一些長期影響,主要有以下幾點:

1、風險意識大幅增強。通過這次疫情,餐飲企業的風險意識會大幅加強。對於現金儲備的重視度會加強,很多企業也會強化與銀行的互動,重視信用的建立。而餐飲企業規模化開始發展後,各方面抵抗風險的能力會增強。這種能力是多方面的,不僅僅侷限於現金儲備。

2、輕模式更受資本追捧。一些比較輕、比較小的品牌及加盟模式會更受資本的追捧。剛需品類的餐飲品牌影響會比較小,復甦預計也會比較快。而高端和聚會定位的餐企,這次的影響就很大。近日,俏江南張蘭創立餐飲基金,關注比較容易標準化、能形成終端連鎖的餐飲企業,看中火鍋和小吃品類。人均50元以內,追求高翻檯率,目標千店規模起,單店年收入500萬上下。

3、對外賣的重視度會加強。這次疫情,原來很多不做外賣的企業開始了外賣,其中不乏很多五星級的酒店,通過外賣來自救是一個很主要的方式,這種趨勢後續也會繼續下去。

疫情過後,餐飲行業將發生這10大變化

4、重視線上電商業務。這次疫情,有些電商平臺積極聯繫知名的餐飲企業開展線上半成品以及其他產品的銷售,一些企業線上電商的業務佔比接近七成,極大緩解了壓力。可以預見的是,疫情結束後,很多的企業對於線上電商業務的探索不會止步,電商業務的發展也會給餐飲企業帶來新的靈感與活力。

5、餐飲企業的規範性會進一步加強。此前,很多餐飲企業因規範性做得不足,因而無法獲得銀行的貸款。這次疫情後,餐飲行業的稅收等規範性勢必將大幅提升。

6、用工方式更加靈活。共享員工、兼職用工方式會得到大力發展與推廣。人力成本本就是餐飲行業的“三座大山”之一,這部分的費用連續多年持續上漲。這次疫情中,我們觀察到,兼職佔比越高的門店,人力成本的壓力也會越小。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像木屋燒烤,平時門店中有接近50%的員工都是兼職。這種對於兼職員工的使用可以說是非常典型,值得其他企業借鑑。

7、對私域流量的重視。這次疫情中,抗風險能力最強的是平時注重私域流量經營的企業,我們看到一些咖啡館以及小餐廳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通過盤活私域流量,他們不僅沒有關店,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疫情後,會員和群營銷會被餐飲企業更加重視,而這也是當前經營私域流量的重要載體。(延伸閱讀: )

疫情過後,餐飲行業將發生這10大變化

8、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度會進一步提升。顧客會更看重食品安全,安全感對顧客來說會變得越來越重要。當然,對餐飲企業來講,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要求也會更加嚴格。

9、營銷方式與渠道會更加多元化。過去很多的餐飲企業在營銷方面還是比較傳統的,很多知名的企業如麥當勞、都城快餐等經常會在街頭髮廣告,雖然有效,但有明顯的侷限性。疫情之下實體行業慘不忍睹,但線上應用發展卻非常迅猛。顧客在哪裡,營銷就應該在哪裡。顧客在都看短視頻,那麼營銷也要向短視頻傾斜。

10、餐飲的專業化趨勢會繼續加強。目前,已經在餐飲各環節出現了一批優秀的第三方服務商。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通過業務的分工、外包實現業務的高速發展。目前,資本已經在供應鏈等領域積極佈局,除了供應鏈,其他的領域也有大量的第三方服務公司,也可能產生一批百億級體量的公司。

疫情過後,餐飲行業將發生這10大變化

※本文部分內容源於億歐網《對話望湘園CFO趙建光:疫情對餐飲行業帶來的九大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