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登記合約,鏈接現在與未來

登記合約,鏈接現在與未來的 ▼ 在您開始閱讀本文前我們需要有五個基本共識:

1,生產力發展的基本趨勢是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未來勞動是少人化,乃至無人化;

2,是你的參與成就了類似BATJP(騰訊,阿里,京東,百度,拼多多)等所謂互聯網科技巨頭(但他們的控股權掌握在外國人手裡);

3,目前全球深陷債務危機的泥淖,中國也不例外(2019年國企負債總額180萬億,利息4.9%,增長率8%);

4,認可通證經濟的基本理念,消費者即價值貢獻者,所以理所應當的是價值所有者即使用者即所有者!

5,如果有得選,你願意做股東而不是純粹送數據送消費送流量的用戶群體

登記合約,鏈接現在與未來

既然共識有了,那我們順著共識去思考目前我國乃至全球的智能化自動化進程掌握在誰的手裡,是不是谷歌,百度,阿里,騰訊等?

那又是誰成就了這些互聯網企業,對,是我們!

這些巨頭孵化的智能化後來會不會反過來取代你的工作機會?

這就好比一個三角關係老婆幫老公養小三,沒多久小三取代了正妻的位置!

這就是本文所講的登記合約的價值,讓全民控股智能化,與此同時徹底解決債務危機,給每個人未來!


▇什麼叫登記合約?

你可以理解成預採購,全民在一個超級平臺(這個事其實騰訊,支付寶一週就能搞定,但他們永遠不會做,因為他不會願意給你股權,他並不認可你的智能手機和休閒時間是資本)進行登記!

舉個例子,你每年在衣食住行方面消費保守估計在2萬元,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先在這個超級平臺(我們稱之為公共網絡,公共網絡就是一系列通證經濟的集合體,這個建議你關注本話題,稍後我們會用長文介紹的形式介紹公共網絡)進行抵押登記,在初始階段只登記不用出錢,抵押標的就是這個平臺所發行的token,這在某種程度把貨幣的發行權交給了全民。一旦參與登記的總額上千億,萬億對中國製造有沒有吸引力?要知道這千億萬億的登記合約就是訂單呀!

而且是排他性訂單,只要企業跟公共網絡合作這些訂單就都是他的了!

十億,百億沒有吸引力,千億萬億還沒有嗎?一旦登記合約達到一定規模履約開啟,那意味著整合中國製造,加速智能化的進程(這點以後我們還會在本專題繼續展開)

登記合約,鏈接現在與未來


上圖是截止到今天登記合約的總份數,目前是530億,無論是總量還是參與登記合約的總人數都遠遠不夠!但一直在增加之中,受疫情影響目前增速十分緩慢,我就想問一下正在看本文的你,你覺得這個邏輯有問題嗎?

登記合約,對企業的意義,整體履約後,企業發行提貨權(企業用生產做抵押,為提貨權背書,所謂提貨權就是數字貨幣)來換取人民幣,從而清償歷史債務,徹底解決債務困擾。企業用提貨權支付工資,與此同時用自己的生產為提貨權背書,提供流動性保證。簡單來說提貨權可以在企業和公眾之間流通!

對公眾來說,登記合約獲得對未來控股權,公共網絡在建設同時聚集了大量的用戶,有了用戶基礎(認可你的智能手機和休閒時間是資本,給你股權token激勵)現在互聯網公司能做公共網絡都能做(比如微信,公共網絡旗下youtime類似,但微信你只是用戶,微信資本市場估值上萬億你一毛沒有,每天使用給他估值提供基礎你也一毛沒有,換言之你是使用者價值貢獻者但不是所有者!youtime就不同,使用者即所有者,公共網絡搭建完成你手裡獲得token都是真金白銀,提貨權可以流通)我們都能做,未來他們做不到的我們也能做。因為這是一個以全民持股為基礎設計理念的共享共建平臺!

登記合約,是一個劃時代的創新,只要臨界點到來,參與者就能清楚地看到他是鏈接現實和未來的橋樑!這套理念稱之為公共網絡,無論是誰建成公共網絡收益的都是全民!

作者鄭重申明:截至發文時,作者與文中提及項目皆不存在任何利益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