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三位一體”三人小組 織密前海三大片區疫情防控網

“好的,我們馬上抵達現場。”凌晨一點,剛剛準備休息的譚又華趕緊起床出發。他是南山區駐前海“三位一體”三人工作小組(下稱“三人小組”)前灣片區社區工作員,像這樣半夜接到趕赴現場核查信息的任務,這段時間是常態。跟譚又華一樣,同為“三人小組”成員的媽灣片區社康醫生黃麗琴和桂灣片區民警馬警官也是這樣不分晝夜的工作狀態。

面對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前海前灣、桂灣、媽灣三個片區都配置了“三人小組”,社區工作員、社康醫生、社區民警按照24小時不停歇的工作模式,對所轄片區網格員提供的重點防疫對象,及時進行現場核查,確保對所有重點防控人員做到“一口清”。譚又華、黃麗琴、馬警官分別是三個片區的“三人小組”成員,雖然在不同的組,工作模式是一樣的。作為前海-南山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三人小組”針對前海“三多一大”的特點(工地多、物流多、商務樓宇多、人員流動性大),與“兩長兩員”形成無縫銜接,確保在前灣、桂灣、媽灣三大片區的89個網格內出現緊急情況能夠第一時間的採取有效疫情防控措施。

青年先鋒 | “三位一體”三人小組 織密前海三大片區疫情防控網

譚又華(右一)和三人小組成員進行上門核查

“對返回前海的復工人員逐一進行核查,這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凌晨一兩點開始工作,已經是很正常的事了!”譚又華在接受採訪時說。在結束凌晨的核查工作和短暫的休息之後,他又要開啟新一天的疫情防控工作。每天上午,譚又華都要對前海管理局提供的新增返前海人員名單進行仔細篩查。

如果發現有疫情較為嚴重地區的返回人員,譚又華將與同組的社康醫生、社區民警一起上門,要求該返回人員居家自我隔離14天,並向其下發居家隔離承諾書和張貼居家隔離警示牌。對已經居家隔離的人員,自己還要定時對其進行每日體溫的詢問,並做好登記臺賬,確保萬無一失。“作為一名基層社區工作員,就是要做到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積極服從組織安排,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譚又華說。

“你戴口罩要保護住鼻子,只遮住嘴是不行的!”上週五上午8點,記者在前海自貿大廈見到了忙碌的黃麗琴,參加完凌晨核查任務的她已經在前海自貿大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不停地給每一個出入的人檢查、講解。有著豐富行醫經驗的黃麗琴是主動請纓來到一線的,她的檢查講解也很專業,如何正確使用水銀體溫計測腋下體溫?如何區分密切接觸者和醫學觀察對象,該不該隔離?黃麗琴每天除了要跟組員們一起上門排查醫學觀察對象之外,還要給片區的員工進行健康宣教。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復工復產,外地返回前海的工作人員也與日俱增,疫情防控工作形式也隨之嚴峻起來。前海以企業辦公和建設工地為主,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與普通社區防控不同。設置三個不同崗位的人成組,“三位一體”要做到全方位防控。

青年先鋒 | “三位一體”三人小組 織密前海三大片區疫情防控網

三人小組對隔離期已滿的人員發放《解除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告知書》

在“三人小組”中,社區民警肩負著維護治安穩定的重任。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馬警官積極配合片區社區工作員、社康醫生,組織轄區人員進行信息登記,負責涉疫人員的行蹤,監管小區防疫等工作,為防控疫情和復工復產的有序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治安保障。

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硬。分處不同組的譚又華、黃麗琴、馬警官積極深入企業、工地,加班加點,配合片區“兩長兩員”,摸查企業底數,調查瞭解企業防疫情況和復工中存在的困難,全面瞭解片區企業人員、衛生、治安情況,織密三大片區疫情防控網,在為片區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周全服務的同時也為做好片區下一步的各項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