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农村养母猪时,经常发现仔猪有吐奶现象,仔猪吐奶是由什么引起的?

大别山鹰


您好,三农小管家我是一位创业青年,我来回答您提的关于仔猪吐奶这个问题。

前言:说来也巧,近期空闲时间较多,我去找一个曾经非常要好的同学谈事,一个偶然间,正好听到我同学和别的一些养猪的朋友谈事,谈到关于最近气候开始转凉,常发生仔猪吐奶的现象,最后通过我们大家交流后,也都有了一些眉目。

提要:据我和朋友分析结果,最大的可能性是气候因素的影响,造成仔猪发生感冒后,导致仔猪身体不适出现呕吐(吐奶)现象等或传染性胃肠炎或性脑脊髓炎、伪狂犬病或前期母猪怀孕期间用药不当导致以及猪瘟。除此之外,仔猪还会伴随有厌食、嗜睡及腹泻等其它症状,一般母猪刚产下4~15天左右的仔猪容易发生各种不适,一定要做好管理措施。

相信大家都知道,现在天气开始转凉,不但人都容易感冒发烧或这病那病,更何况是仔猪呢。由于天气转凉的原因,像一些母猪刚产下的仔猪体质略差,是最容易得各种疾病,感冒后的仔猪在哺乳时会出现吐奶现象。话说是吐奶,倒不如说是感冒后引起的呕吐反应,当仔猪在对母猪哺乳时,就会发生呕吐(吐奶表现)现象,也不用惊慌,无论是仔猪得了伪狂犬病、传染性胃肠炎等,先对仔猪做检查后,对该病因症状进行判断,要做到早发现病症,就要做早治疗处理,避免病情恶化,下面我就来介绍该如何判断以及治疗方法。



仔猪出现吐奶症状的现象,可进行综合排查后,排除病症,查出病因,对症治疗:

气候原因导致仔猪发病

要判断仔猪是否由于感冒引起的吐奶表现,其实判断方法并不复杂,我们可给仔猪量个体温即可排除问题,仔猪一般正常的体温在37~39℃之间,如超出39℃以上,那么就是仔猪发烧了,当确定仔猪是发烧症状后,治疗方法是给仔猪喂盐酸吗啉胍片或金刚盐酸片,具体药的用量可按照药品说明进行或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

建议增温:给仔猪制造良好环境,人工在猪圈内安装灯光增温,不能再让仔猪着凉,预防病情恶化,但在按照电灯照明补温要注意安全,也不能灯光直照射到仔猪休息处,具体增温时常可根据仔猪病情得到好转后,仔猪日龄超过15天后,即可拆除增稳灯具,同时在猪圈内放设一些稻草铺在仔猪呆的位置,不能再让仔猪直接接触地面,容易引起仔猪着凉后出现腹泻情况发生。


传染性胃肠炎

刚产下的仔猪是较容易发生传染性胃肠炎,仔猪除了吐奶之外一般还会出现拉稀症状,这种情况是病菌引起,可以使用一些仔猪类似抗菌药物进行。在专业人士下采用注射氯霉素1-1.5g,每天注射2次,3~4天基本可痊愈,另外也可喂仔猪吃痢特灵,应按照猪的重量来使用药量,以仔猪每公斤重量喂10mg药物。

搞好卫生:常见出现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大多数都是没有做好猪圈卫生而引起,有必要做好预防措施,要多对猪圈内打扫,日常喂母猪时不能喂一些发霉或变质的食物等烂蔬菜,避免母体带菌传染给仔猪,因又是刚刚产仔,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性脑脊髓炎

仔猪感染性脑脊髓炎后会出现呕吐或哺乳时随后吐奶,因此得从综合性来一一判断后,再做对应解决方法,性脑脊髓炎是能引起仔猪呕吐的其中一种病症,同时还会出现仔猪厌食、嗜睡、走路时四肢表现无力、腹泻等,此时出现不厌吃奶的假象,实际上是仔猪生病了,不舒服的一种表现,病初期出现仔猪抽搐症状。

药物防治:注射磺胺间甲氧嘧啶钠,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一步较为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在此我建议请专业人士查看后再使用药物。

伪狂犬病

解释一下,伪狂犬病毒是疱疹性,和狂犬病毒毫无关系,只是该病症状和狂犬病较为类似,常见症状出现发烧、流口水、拉稀、呕吐(变相吐奶)、颤抖、仔猪全体无力异样等表现,如仔猪出现这种情况确认为此病,那么是很难治愈,可说是除猪瘟以外最强的一种病,目前据我个人了解,还未有药物可治。

隔离处理:当发现仔猪感染此病应第一时间进行隔离处理,请专业人士前来做好消毒工作,避免感染到一些健全的猪,当得此病后的仔猪不愿靠近母猪,为厌食的表现。

母猪怀孕期间不可乱喂药

母猪在怀孕期间是不可乱喂药,如果母猪发生不适症状可请专业人士来开药,避免后期母猪产下不健康的仔猪,留下后患。

避免措施:比如不可喂利尿、解热镇痛、抗生素、激素、拟胆碱、中药、降压药等,在母猪怀孕期间,这些药物都会带来后期隐患,导致母猪身体不适以及后期出现早产等不良状况,产下均为不健康的仔猪,一定要注意,如需要给母猪用药也要有专业人士陪同下进行使用。


预防猪瘟

猪瘟也得需要预防,因当仔猪出现吃奶后呕吐、厌食、眼睛和鼻子有脓性分泌物,同时又喜喝水,身上散发出恶臭,倒退行走、磨牙、转圈等症状,就要注意了,做好隔离工作,待检查后并非猪瘟,那么再放到猪群里,预防为主。

这病是目前养猪业最为担心的事,因目前没有可彻底防治的药物,只能提高意识,加强对猪群管理,包括按时对猪圈进行清理等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有外来人员时,需要靠近猪之前应先做好消毒,此病可通过人为传播等其它方面,要避免带来损失,这病到目前为止,猪行业面临最大的威胁之一。


由于天气转凉的原因,也是仔猪易发生各种疾病的时候,特别是仔猪(哺乳期)感冒后会出现呕吐(表现为吐奶)情况发生,当有吐奶的现象,先冷静下来后及时进行排查病因,再对症治疗。从感冒开始查起,或请专业人士前来帮助解决问题,不得盲目进行,避免错过最佳治疗的时间。


三农小管家


产房仔猪吐奶的原因并不复杂,这个时期出现的仔猪吐奶及腹泻80%的原因是——母猪霉菌毒素蓄积,霉菌毒素通过母猪奶水进入仔猪体内,引起仔猪呕吐、腹泻!

由于夏季高温高湿,原料及加工好的饲料都极易产生霉菌毒素,导致母猪摄入霉菌毒素过多。霉菌毒素的一大特性就是蓄积性,会在母猪体内慢慢蓄积,然后爆发危害!

通常我们熟知的霉菌毒素在猪场的危害主要体现在:

以上表现说明霉菌毒素危害已经爆发,而仔猪由于体重小,加上对霉菌素素问题更加敏感,所以少量霉菌毒素就能使仔猪产生呕吐反应!

可以说这是仔猪在释放求救的信号!霉菌素素已经进入母猪奶水中,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有更加严重的后果!

比如胃溃疡导致仔猪死亡——

霉菌毒素在动物体内的代谢

· 进入胃肠道通过简单扩散或主动运输方式,由血液进入组织器官,沉积在动物体内

· 沉积组织器官:肠黏膜、肝脏、肾脏

· 排出:脂溶性毒素 à 水溶性毒素

排出途径

· 尿液:被消化道吸收和代谢的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A)

· 粪便:未被消化道吸收的毒素经胆汁排入肠道的毒素代谢产物(T-2毒素、赭曲霉毒素)

· 乳汁:经过细胞内过滤、被动扩散,通过乳腺泡的主动转运(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

要彻底解决霉菌毒素问题必须要绕开两大误区:

1、原料霉菌毒素检测不超标,就认为没有霉菌毒素问题!

霉菌毒素在饲料及原料中分为游离态和结合态,目前的检测方法只能检测到游离的霉菌毒素,而和营养元素结合的霉菌毒素无法检测,并且和营养物质一起进入体内后分离释放!

2、我加的有脱霉剂,霉菌毒素问题已经解决了!

有的养猪朋友说:“霉菌毒素确实对猪影响很大,所以我用的最贵的脱霉剂或进口的脱霉剂,霉菌毒素方面肯定没问题!”这种想法也不正确。

脱霉剂目前没有国家标准,效果不容易直观评价,市场非常混乱。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的脱霉剂主要成分为蒙脱石,主要通过多空结构和离子极性对毒素进行吸附,但同时也会吸附部分营养;有的高档点的脱霉剂还添加一些酵母细胞壁提取物、改性的硅铝酸盐晶体等,采用复合技术解决霉菌毒素,效果相对好一些。但是,不管什么成分,有几种成分复合,目前所有的脱霉剂都不能100%吸附霉菌毒素,只能相对的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并不能完全解决霉菌毒素的问题。另外所有的脱霉剂和它吸附的霉菌毒素最终还是要被猪吃进肚子里!

霉菌毒素进入猪体,首先侵害的是肝脏、肾脏等功能性器官与免疫系统,与人类患脂肪肝、肝硬化的治疗是同一个道理,核心在于减轻脏器负担和修复其功能。我们以肝脏修复为例:

肝脏是动物体内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承担着蛋白质、糖类及脂类的合成、分解与储存,尤其是脂质代谢,肝脏合成脂蛋白,有利于脂质运输,也是脂肪酸氧化和酮体形成的主要场所。正常时肝含脂质量不多,约为4%,其中主要是磷脂。若肝脏不能及时将脂肪运出,脂肪在肝细胞中堆积,即形成脂肪肝。在肝脏堆积的脂肪,可影响肝细胞功能,破坏肝细胞,使结缔组织增生,造成肝硬变。

而各种营养物质的合成代谢都需要依靠相应的酶、维生素、活性物质等活性因子来完成,而这些活性因子大部分也是有肝脏自身合成,如活性磷脂、胆汁酸、脂蛋白等等,才能顺利完成脂质代谢。因此,补充肝脏所需的活性因子是修复肝脏疾病的最佳方案!龙昌胆汁酸天然原料提取,专注保肝排毒!具有和动物自身分泌的胆汁酸完全相同的生理功能!

龙昌胆汁酸作为排泄液可以有效排出肝脏内的毒素,减轻肝脏负担,降低毒素在肝脏内的蓄积;龙昌胆汁酸作为消化液,可以助消化,提高饲料中能量利用,满足病的营养需要;龙昌胆汁酸,还可以提高肝脏内各种酶的活性,修复受损肝细胞,恢复细胞功能!





宿迁建哥


近期走访市场,通过与一线养殖户朋友交流发现,很多养殖户反应自己家的产房小猪有吐奶的现象,有的案例中吐奶仔猪伴随着腹泻,有些案例中仔猪仅仅表现出吐奶,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后期自愈。

产房仔猪吐奶的原因并不复杂,这个时期出现的仔猪吐奶及腹泻80%的原因是——母猪霉菌毒素蓄积,霉菌毒素通过母猪奶水进入仔猪体内,引起仔猪呕吐、腹泻!

由于夏季高温高湿,原料及加工好的饲料都极易产生霉菌毒素,导致母猪摄入霉菌毒素过多。霉菌毒素的一大特性就是蓄积性,会在母猪体内慢慢蓄积,然后爆发危害!

可以说仔猪吐奶是在释放求救的信号!霉菌素素已经进入母猪奶水中,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有更加严重的后果!

要彻底解决霉菌毒素问题必须要绕开两大误区:

1、原料霉菌毒素检测不超标,就认为没有霉菌毒素问题!

霉菌毒素在饲料及原料中分为游离态和结合态,目前的检测方法只能检测到游离的霉菌毒素,而和营养元素结合的霉菌毒素无法检测,并且和营养物质一起进入体内后分离释放!

2、我加的有脱霉剂,霉菌毒素问题已经解决了!

有的养猪朋友说:“霉菌毒素确实对猪影响很大,所以我用的最贵的脱霉剂或进口的脱霉剂,霉菌毒素方面肯定没问题!”这种想法也不正确。

脱霉剂目前没有国家标准,效果不容易直观评价,市场非常混乱。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的脱霉剂主要成分为蒙脱石,主要通过多空结构和离子极性对毒素进行吸附,但同时也会吸附部分营养;有的高档点的脱霉剂还添加一些酵母细胞壁提取物、改性的硅铝酸盐晶体等,采用复合技术解决霉菌毒素,效果相对好一些。但是,不管什么成分,有几种成分复合,目前所有的脱霉剂都不能100%吸附霉菌毒素,只能相对的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并不能完全解决霉菌毒素的问题。另外所有的脱霉剂和它吸附的霉菌毒素最终还是要被猪吃进肚子里!

龙昌胆汁酸作为排泄液可以有效排出肝脏内的毒素,减轻肝脏负担,降低毒素在肝脏内的蓄积;龙昌胆汁酸作为消化液,可以助消化,提高饲料中能量利用,满足病的营养需要;龙昌胆汁酸,还可以提高肝脏内各种酶的活性,修复受损肝细胞,恢复细胞功能!


蛋鸡养殖交流


作为一个养殖户我们经常会遇到崽猪吐奶的现象,虽然说吐奶算不上什么太严重的问题,但是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以免耽搁时间长了出现其他疾病。当然引起崽猪吐奶现象的原因也很多,我们也需要仔细观察是否有其他方面的问题然后对症治疗。那么一般崽猪吐奶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一、脑炎。一般仔猪长到四、五天到半个月之间发生。仔猪有嗜睡、喜欢扎堆、便秘突发性呕吐、不喜欢喝水等症状。这主要是猪的神经系统受到了损害造成的。治疗一般我们可以适当的给猪冲冲凉水,让其颅脑降压。药物治疗我们可以注射磺胺甲氧嘧啶钠,也可以根据发病的原因配合阿莫西林和林可霉素联合治疗。一般猪舍1次/天,注射5天就可以治愈。



二、病毒性肠炎。患有肠炎的仔猪也会出现呕吐的症状。伴随着腹泻,因为其主要损害到了肠胃系统。一般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葡萄盐水或者复方葡萄糖溶液用来给猪服用。同时停止给仔猪喂乳,也可给仔猪服用一些抗菌性的药物,可以防止细菌性感染肠胃。其他还没有有效的药物来治疗。


三、伪狂犬病。伪狂犬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病阶段不限,以小猪最为严重。由于病毒主要以侵害神经系统,造成猪呼吸困难、腹泻、厌食、呕吐症状。一般这种疾病治疗主要还是以做好伪狂犬病的疫苗接种为主,也可用干扰素,稀释后每头猪肌肉注射1ML。再用抗病毒多肽药物按2ML/头,配合黄芪多糖注射液按每公斤12ML进行肌肉注射。

总得来说造成小猪吐奶的原因也比较多,需要应用综合的手段进行观察和治疗。如果是简单的肠胃疾病只要用复合维生素注射配合内服胃蛋白酶散和乳酸菌素就可以,再辅以给母猪饲喂白头翁散就完全可以了。


老妖杂货铺


仔猪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10日龄左右仔猪发生的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排灰白色粥样稀便为主要特征,发病率高而致死率低。猪肠道菌群失调、大肠杆菌过量繁殖是本病的重要病因。预防上,一是改进母猪产前和产后的饲养管理,产房应保持清洁干燥。二是仔猪应提早开食,以促进其消化器官的发育。三是母猪产前15~30天应注射大肠杆菌苗。治疗可选用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氟苯尼考肌肉注射,或内服土霉素粉或氟哌酸,连用3天以上。


佑佑成长记187434903


仔猪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10日龄左右仔猪发生的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排灰白色粥样稀便为主要特征,发病率高而致死率低。猪肠道菌群失调、大肠杆菌过量繁殖是本病的重要病因。预防上,一是改进母猪产前和产后的饲养管理,产房应保持清洁干燥。二是仔猪应提早开食,以促进其消化器官的发育。三是母猪产前15~30天应注射大肠杆菌苗。治疗可选用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氟苯尼考肌肉注射,或内服土霉素粉或氟哌酸,连用3天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