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哈爾濱市新冠肺炎中醫藥救治專家組成員王立軍:防治新冠肺炎需運用“中醫思維”整體觀

哈爾濱市新冠肺炎中醫藥救治專家組成員王立軍:防治新冠肺炎需運用“中醫思維”整體觀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人們往往焦慮、緊張、恐慌等精神因素帶來負面情緒,而中醫療法講究辨證論治,注重整體觀念,不僅能有效治療新冠肺炎的發熱、咳喘等症狀,還對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情志問題有一定的調節作用。

    哈爾濱市新冠肺炎中醫藥救治專家組成員、省名中醫、哈爾濱市中醫醫院老專家王立軍指出,任何致病微生物都屬於條件致病,一般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致病微生物,即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二是傳播途徑,如病毒通過飛沫、接觸等方式進行傳播,所以我們再三強調要嚴格隔離、戴口罩、勤洗手等措施;三是宿主,就是人體本身,只要人體的抵抗力足夠強大,被感染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這也進一步證明了中醫“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理論正確性。

哈尔滨市新冠肺炎中医药救治专家组成员王立军:防治新冠肺炎需运用“中医思维”整体观

    所以,防控新冠肺炎必須做到“關口前移,全程干預”,將病毒阻斷在“萌芽”之中,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治未病”。王立軍主任醫師進一步解釋道,中醫預防傳染病有兩大原則:一是“扶正祛邪”原則。任何疫病的預防,都當以扶正為本,使人體陽氣健旺是關鍵。扶正也是祛邪,祛邪也可扶正,邪去正安,正勝邪退。一些人之所以容易感受外邪,是源於表虛,也就是衛外之氣不足之故。所謂“衛氣”,就是指其具有保衛功能、抵禦外邪能力之氣。如果人體正氣不足,體質虛弱,肌表的“衛氣”就不堅固,抗禦外邪的能力就會減弱,因而也就容易招致疾病的侵襲。中醫的“衛外不固”,也可以理解為西醫的抵抗能力下降。扶正祛邪,用現代醫學語言表述,就是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幫助早期殺滅、清除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二是“三因制宜”原則。所謂“三因制宜”,就是“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這是《黃帝內經》強調的養生、防病、治病的總原則。這種通過辨證施治的方式,提升自身免疫力,個性化防控。希望大家在當前這一關鍵時刻,能夠通過培補正氣預防新冠肺炎。

記者:李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