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5歲孩子提出的問題,讓父母們陷入一時的“尷尬”

“媽媽,我是從哪來的?”“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為什麼男孩子站著尿尿?”……身為父母的我們,這樣的問題是不是經常被自己的孩子問到?你們是怎麼回答的呢?

5歲孩子提出的問題,讓父母們陷入一時的“尷尬”

媽媽,我從哪來

“媽媽,媽媽,我是從哪來的?”五歲的女兒扯著我的衣角,望著我問。

“你呀,從馬路上撿來的。”我一邊收拾著東西,一邊回答道。

“你不是馬路上撿來的,你呀,是爸爸買手機送的,哈哈……”孩子爸爸向我眨了眨眼。“哈哈哈……”我們都笑了。

“我是從哪來的?”我記得我小時候也這樣問過我的爸爸媽媽,我的爸爸媽媽和我的回答一樣“你是我們從馬路上撿來的。”後來長大了,才真正明白我是哪來的。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說的每一句話他們都會相信,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也正在於此。孩子會因為“撿來的”這句話,開始缺乏安全感而沮喪,甚至會在此後的人生中形成陰霾。

於是,我買來了一本書——幼兒人體百科《我們的身體》。

那天我拿著書,把女兒叫來:“你不是一直想知道你是從哪裡來的嗎?它可以告訴你。”女兒眼睛閃著光,向我飛奔而來。打開書的第一頁,“生命的開始”五個字跳入我們的眼睛。

“看,爸爸媽媽相愛了,媽媽肚子裡有了寶寶,寶寶是他們的結晶,寶寶兩個月的時候長出來手、腳、眼睛、耳朵和嘴巴等器官……”

“媽媽,這個寶寶在水裡。”女兒指著羊水裡的胎兒說。

“這水叫做羊水,這是羊水袋,能很好地保護寶寶,寶寶在羊水袋裡慢慢長大,寶寶還能在羊水袋裡運動呢。”

“寶寶在媽媽肚子里長大了,怎麼出來呢?”

“看,九個月後,媽媽發生頻繁陣痛,需要馬上送去醫院,寶寶要出生了,拉拉看,幫助寶寶出生。”我示意女兒動動手。

5歲孩子提出的問題,讓父母們陷入一時的“尷尬”


“呀!寶寶出生了!”女兒大叫起來。

“這下你知道你是從哪來的了吧?”

女兒點點頭驕傲地說:“嗯,我不是馬路上撿來的,也不是爸爸買手機送的,我是從媽媽肚子裡生出來的。”摸了摸女兒的頭,我也笑了。

“我是從哪來的?”很多孩子在四五歲的時候,都會向父母提出這樣的問題,這是很正常的現象。這個階段的孩子會有很強烈的性別意識,而“我是從哪來的”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問題。很多父母覺得難以回答這個問題,就像當初我一樣,和孩子說是撿來的,或者說是買手機聰的,又或者說從石頭裡蹦出來的……

其實孩子只是對自己從哪來的問題感興趣,我們無需擔心其他方面的問題,只要科學地回答就好了,當孩子得到了準確答案後,他們也就不再好奇了。

一天,我找到“胎兒發育過程”的視頻,邊給她看邊給她講解:“爸爸眾多小蝌蚪中,只有一顆小蝌蚪能和媽媽的卵子結合在一起,形成受精卵,這個受精卵就是你啊。這麼多小蝌蚪中,就屬你最棒,遊得最快。”女兒朝我做了個鬼臉,把我也逗笑了。

5歲孩子提出的問題,讓父母們陷入一時的“尷尬”


通過書和視頻,很自然地讓女兒知道了她是怎麼來的,從哪來的。這樣對建立我們母女間感情的紐帶也很有幫助。

“生命的起源”這個詞在父母的眼裡大多數時候等於“性”,而這個詞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常常忽視甚至逃避的一點。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該瞭解的時候他們必然會了解。與其讓孩子到時候毫無頭緒的摸索,為什麼不用科學的態度給他講述關於他是怎麼來到這世界上的,從而為他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呢?

5歲孩子提出的問題,讓父母們陷入一時的“尷尬”

媽媽,我怎麼和別人不一樣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感興趣或者覺得好奇的事物也會越來越多大約4歲開始,孩子進入性別敏感期,為了明確自己的性別,問題層出不窮。

一天給女兒洗澡,女兒看著我問:“媽媽,我怎麼和別人不一樣?我們班的男孩子都是站著尿尿的,為什麼我是蹲著?”

我笑著對她說:“你能觀察到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差別,說明我們家寶貝很細心,男孩有小雞雞,可以把尿撒的很遠,這樣褲子就不會溼,女孩子沒有小雞雞,尿直接從尿道里流出來,所以要蹲著,才不會把你漂亮的小褲子弄溼啊。”

“喔,我才不要弄溼我的褲子呢,嘻嘻。”看來女兒是聽明白了。

在孩子3-5歲這一階段,孩子很容易對異性的身體產生興趣。會問“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一類的問題,有的家長不知道怎麼回答,如果孩子在家長這裡得不到答案,就會自己另找渠道瞭解答案,而這些渠道有正確的也有錯誤的,如果孩子找到的是錯誤的方法,那麼就會在青春期或以後出現錯誤行為。

5歲孩子提出的問題,讓父母們陷入一時的“尷尬”


面對孩子的種種問題或者行為時,家長不用覺得尷尬,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反應。用正確科學的方式教育,坦然回答孩子的問題,滿足孩子的心理求知慾,就能順利幫他們度過性別敏感期

5歲孩子提出的問題,讓父母們陷入一時的“尷尬”

父母對於孩子性教育的缺失

當孩子逐漸長大,對人體好奇時,可能會問一些比較尷尬的問題,比如:“為什麼男孩子有雞雞,女孩沒有;爸爸那裡和媽媽那裡怎麼不一樣;為什麼媽媽肚子裡有寶寶;為什麼男孩子是站著上廁所……”這個時候,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太小,或是自己難以啟齒,不知道怎樣和孩子解釋,導致孩子的性教育缺失。

我們不能把問題看得太嚴重,這只是孩子好奇身體差異而已,我們不能拿成年人的情色看法去對待孩子,而是科學地用正常的語氣回答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視頻和書籍向孩子普及相關知識,並向孩子畫好界限,哪些是要直接說不可以的,比如不允許他人觸碰自己的隱私部位,及對自己隱私的保護等。

5歲孩子提出的問題,讓父母們陷入一時的“尷尬”


現如今,時常聽到幼兒性侵事件的發生,我們不得不重視起來,我們不要因為羞恥而導致孩子對於性教育的缺失,孩子的性教育工作刻不容緩,正確的性教育往往可以讓孩子很好的保護自己,避免侵害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

我是芮芮ruirui,不斷感悟生活,成為最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