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民國老照片,十里洋場的舞娘媚態十足,城門樓子前的車伕竟是王爺

民國老照片,十里洋場的舞娘媚態十足,城門樓子前的車伕竟是王爺

歷史是一面鏡子,知榮辱知興衰,而那些發黃的黑白照片歷經歲月沉澱也就格外的珍貴。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標誌著兩千多年的帝制結束。代表著至高無上皇權的紫禁城也開始揭開神秘的面紗,呈現在世人的眼中。百姓可以隨便出入,而之前的國門大清門進出者屈指可數。當年慈禧太后有意廢除同治的皇后,就遭到了禮部王公的反對。因為只有皇后的鳳輦可以走過大清門,其餘妃嬪沒有資格。

民國老照片,十里洋場的舞娘媚態十足,城門樓子前的車伕竟是王爺

纏足之風屢禁不止,它和八股文還有鴉片都是殘害國人的,可到民國之初依然盛行,圖中就是一位老奶奶正在給她的孫女纏足。康熙明文禁止纏足,慈禧太后也曾頒佈詔書,反對女子纏足,可直到清朝滅亡,一雙“三寸金蓮”,依然是漢人女子的標準配置。民國以後,反纏足運動轟轟烈烈,可完全消失最晚則要到四十年代甚至五十年代以後。

民國老照片,十里洋場的舞娘媚態十足,城門樓子前的車伕竟是王爺

民國之後,上海成為中國最為繁華的大都市,十里洋場的舞娘媚態十足,在紙醉金迷中迷失自我。燈紅酒綠的背後,少不了夜夜笙歌,欲拒還迎的舞女們。最初上海的舞女都是外國女子,尤其是白俄女子,後來才是中國女子。當時舞女的收入豐厚,在出名的舞廳,一名舞女一個月大約可賺三十英鎊。其中的色藝俱佳的女子,更是富豪大亨們爭搶的對象。

民國老照片,十里洋場的舞娘媚態十足,城門樓子前的車伕竟是王爺

民國時的小吃攤,烤地瓜,隔著屏幕都能聞到香味。放到現在,冬天的大街小巷還能見到,看來美味的東西什麼時候都會有人記得,不過看這位中年大叔的生意並不是很好,畢竟那時候生計困苦,戰亂四起,通貨膨脹,商販也是艱難度日。

民國老照片,十里洋場的舞娘媚態十足,城門樓子前的車伕竟是王爺

民國人力車,大戶人家的女子坐在車上氣定神閒,拉車的卻是汗流浹背。為了生計再難也要挺著,只要天上不下刀子,車伕都可以拉車。從日本引進的這類人力車在民國成為最常見的交通工具,到處都是如同牛馬一樣的車伕。老舍筆下的“祥子”被刻畫的入木三分,一生都在渴望有一輛屬於自己的人力車。

民國老照片,十里洋場的舞娘媚態十足,城門樓子前的車伕竟是王爺

民國一位穿泳衣的女子,已經足夠前衛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民國時人都是土兒吧唧的,能夠穿的上旗袍就已經很時髦了。圖中的女子對著鏡頭很淡定,也不矯揉造作,健康自然。

民國老照片,十里洋場的舞娘媚態十足,城門樓子前的車伕竟是王爺

1942年河南災荒時的一張照片,飢餓的漢子竟然啃起了樹皮。這一年天災人禍,適逢大旱,抗戰也進入最艱難的階段。上千萬受災,餓死者有上百萬人。看過1942那個電影,是真可怕。抗戰進入白熱化,國民政府根本沒有能力賑災,只能看著慘劇上演。

民國老照片,十里洋場的舞娘媚態十足,城門樓子前的車伕竟是王爺

兩位時髦靚麗的女子游覽頤和園,在畫舫前合影留念。水波盪漾,藍天白雲,女子淺笑嫣然,享受這愜意的遊覽時光。一面是戰爭引起的災難,一面是風和日麗的享受。

民國老照片,十里洋場的舞娘媚態十足,城門樓子前的車伕竟是王爺

城門樓子前的車伕在等待客人,可這位車伕身份特殊。他就是大清末代克勤郡王宴森,祖上還是鐵帽子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