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清君側,靖內難”,漫談靖役之難根本原因

引言

自古以來,中央集權一直是統治階層不可避免的問題,歷朝歷代皇帝與文臣儒士為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可謂絞盡腦汁。有鑑於西周分封制弊端而實施郡縣制的秦始皇,有周秦兩者皆取而選擇郡縣並行制的漢高祖,有建議“削藩”的晁錯,有上疏“推恩令”的主父偃......。這些皇帝文臣做法最主要的目的無疑均是為

維護中央統治地位,保證中央高度集權。

然而在中央實行集權的道路上並非一帆風順,藩王造反、宮廷政變等事件時有發生,本文所將講述的便是發生於明初的一次地方藩王武裝反抗中央削藩並且最終成功的事件—靖役之難。

“清君側,靖內難”,漫談靖役之難根本原因

靖役之難進軍路線圖

一、朱元璋應天稱帝,明太祖欽定皇儲

1368年,朱元璋於應天稱帝,建國號“大明”,在明軍將蒙元勢力徹底驅逐之塞外,國內形勢已基本平和情況下,朱元璋開始封賜大批同姓王。史書記載,朱元璋共有二十六個兒子,在這些朱家子孫中除了長子朱標外,均被封王並且擁有各自的封地,朱元璋的本意與另一位布衣皇帝劉邦相同,試圖依靠血緣關係借用各地藩王的勢力來確保皇室的統治地位。朱元璋在世時,加之當時的國儲已定為長子朱標,因此這些藩王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心思,但是這一狀況卻因長子朱標的去世而出現變動。

《明史》記載:“比還,獻陝西地圖,遂病。病中上言經略建都事。明年四月丙子薨,帝慟哭。禮官議期喪,請以日易。及當除服,帝不忍。禮官請之,始釋服視朝。八月庚申祔葬孝陵東,諡曰懿文。”

1392年,深受朱元璋喜愛的皇儲長子主表因感風寒去世,朱元璋在悲痛之餘不得已再次思考選儲問題。

在朱元璋看來,諸多皇子中,朱棣品性和自己最為相似,有著君臨天下的氣度,但是鑑於當時朱棣尚有兩個哥哥在世,貿然“立幼不立長”極有可能出現意料之外的變故。同時由於朱標之子朱允炆在父親病重階段盡心服侍,朱元璋稱其“而誠純孝,顧不念我乎”,由此認為朱允炆具備皇儲應有的仁義之心,因此不顧當時的反對呼聲斷然下詔命朱允炆為皇位繼承人。

“清君側,靖內難”,漫談靖役之難根本原因

朱元璋長子朱標影視劇形象

二、建文新帝寬政天下,初生牛犢試行削藩

1398年,朱允炆正式登基繼承皇位成為明朝第二位皇帝,國號建文。關於建文帝品行及執政之初的表現,《明史》有言:

“惠帝天資仁厚。踐阼之初,親賢好學,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銳意復古。嘗因病晏朝,尹昌隆進諫,即深自引咎,宣其疏於中外。又除軍衛單丁,減蘇、松重賦,皆惠民之大者”。

顯然易見,主張寬刑減賦的建文帝在執政之初獲得了廣泛的支持。在國內表面環境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建文帝迫不及待的將目光轉向各地藩王意圖實行削藩政策,其原因很簡單,這些輩分高於自己的朱姓藩王並未將自己這個侄子皇帝放於眼中,以致中央許多命令陽奉陰違,這在勵精圖治試圖開創盛世的建文帝看來是不可容忍的。隨後在黃子澄等大臣的建議下,建文帝決定正式實施削藩政策。

建文帝先後借各類

“莫須有”罪名削去各地藩王的部分封地,並以中央名義派遣官員前往各地藩王封地,達到監視的目的。面對當時最具勢力的燕王朱棣,建文帝先後派遣張昺、謝貴等官員前往北平任布政使與都指揮使,以期“徐徐圖之”。但是隨後而來的又一藩王的被削使得這一計劃中途夭折。

當時各地藩王中,周王與燕王為同父異母的胞兄弟,在對這兩位藩王的打壓上,建文朝中的大臣有著不同意見。齊泰認為“打蛇需打七寸”,應當將削藩的矛頭直接指向燕王,而黃子澄則認為朝廷需削弱周王的勢力,以剷除燕王的羽翼。在仔細斟酌後,建文帝決定採用黃子澄的建議,對周王進行削藩。但是,建文帝並未考慮到自己執政生涯尚短,根基不足的情況,更未想到燕王朱棣竟悍然起兵。

“清君側,靖內難”,漫談靖役之難根本原因

朱棣反動的戰爭場景

三、心憤難平燕王起兵,倉皇失措景隆受命

《皇明祖訓》有言:“如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

被逼起兵的朱棣引用這段朱元璋親自下達的命令為起兵依據,簡而言之,此次燕王起兵的表面口號為“清君側,靖內難”。在迅速制服北平內部的中央勢力後,朱棣集結大兵正式南下。一路各州府望風而降,中央勢力已然落入下風。

此時的建文帝可謂焦急如焚,因洪武年間朱元璋大肆誅殺武將,以致朝中竟無年輕有位的將軍充當領兵元帥。在此捉襟見肘之時,建文帝不得已啟用早已年來的耿炳文為統兵將軍,命其率領倉促集結的三十萬大軍北上拒敵。耿炳文雖然年老,但是戰場經驗卻十分豐富,在見到燕軍氣勢及雙方戰況後,耿炳文決定避其鋒芒,並不集結大軍與朱棣打一場決定最終勝敗的大戰。

但是,常年跟隨朱元璋征戰,以功高封燕王的朱棣豈是庸人,在見到耿炳文試圖憑藉著充足的後援補給,試圖以守致勝的打算後,朱棣決定主動進攻,並先後憑藉著勢如破竹的軍隊威勢攻下河間、莫州等郡市,並趁南軍調動渡河之際率領精兵迅速南進,致使耿炳文軍再次落敗,只能於真定地區固守。

“清君側,靖內難”,漫談靖役之難根本原因

朱棣與文武百官

接到前方傳來的戰局消息後,建文帝對耿炳文的以守拒戰的方法產生不滿,他急需以大明皇帝之威一舉擊潰燕王部隊,以此起到殺一儆百的目的。在瞭解到皇帝的這一所想後,黃子澄上疏建議啟用李景隆為大將,集結朝廷所有兵力一舉北上擊潰燕軍,急於求勝的建文帝採納了這一建議。李景隆何人也?史書記載,李景隆為李文忠之後,同時依據輩分為建文帝的表兄,既是名將之後又是皇親,在外人看來李景隆當為最佳統帥。

《明史》也有如下記載:

“景隆,小字九江。讀書通典故。長身,眉目疏秀,顧盼偉然。每朝會,進止雍容甚都,太祖數目屬之。”

但是需要我們看到的是,李景隆並無卓越戰功可言,戰場經驗十分欠缺,加之其剛愎自用,不懂戰場變通,使得數十萬大軍如無用之婦孺,為最終的結果埋下鋪墊。

四、你來我往戰局僵持,鋌而走險精兵奔襲

在集結五十萬大軍後,李景隆率軍北上試圖圍攻當時已北撤至北平的燕軍。為了不讓北平成為古城,朱棣立即率軍攻下吳高、大寧地區,從而和北平形成犄角之勢。李景隆率軍至北平圍攻無果便思南撤,朱棣發現這一戰報後立即出擊,人人思南撤的李景隆軍自然節節潰敗。在起初的潰敗後,南軍軍心逐漸穩定下來,縱使主將無能,但是五十萬大軍畢竟數量擺在這,燕軍受到有力阻截,因此雙方一時陷入僵局。

“清君側,靖內難”,漫談靖役之難根本原因

《罪已詔》內容

此時的朱棣並未因南軍無法北上而有所懈怠,他所打著的“清君側”的名義尚可糊弄民間百姓,但卻絕不會被建文帝所認同,歷史上各代藩王造反不成最終屍骨難全的例子可又少了?他絲毫不敢掉以輕心。在雙方陷入僵局時,一個宮中宦官帶來的消息改變了這一切,南京城空虛!朱棣立即被打動了,麾下謀臣姚廣孝沉聲道:“毋下城邑,疾趨京師,京師單弱,勢必舉!”—《明史·姚廣孝傳》。朱棣決定出擊了!

燕軍精銳立即撤出與南軍對峙的戰場,而是千里奔襲途徑館陶度直上徐州,並取道揚州,以此向富饒江南示威:燕軍已兵臨城下!因對峙局勢,與朝臣商議的建文帝驚聞這一消息立即手足失措,立即下達《罪已詔》試圖拉攏江南士族起兵勤王,關於這份《罪已詔》的內容筆者通過多個途徑查找未能有所收穫,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瞭解後來的情況即幾乎沒有義兵前來支援,南京城被燕軍一舉攻下,建文朝亡!

對於建文帝結局的記載,各類書籍記載有所不同。一為建文帝自焚說,

《明太宗實錄》中說道:“不期建文帝為權奸逼脅,闔宮自己焚燃”,《奉天靖難記》一書同樣持此觀點:“允炆欲出迎,左右悉散,緯內使數人而已,乃嘆曰“何面目復相見耶?”遂闔宮自焚”。另一則為建文帝出逃說,《明史·姚廣傳》有言:“命給事中胡濙等遍物色建文帝,久之不可得。”誠然,對於這一問題仁者見仁,史學界至今仍未有定論,因此筆者也就不自尋麻煩的在此亂下定論。

“清君側,靖內難”,漫談靖役之難根本原因

建文帝死因之一:闔宮自焚

總結

古人云“以史為鑑,可正衣冠”,歷史上藩王起兵抵抗中央並不少見,然而最終能夠戰勝中央併成功建立政權的例子則是少之又少。分析靖役之難中朱棣之所以能夠成為最後的贏家,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例如,建文帝已中央正統之資,麾下軍隊數量遠超燕軍,最終卻為何落敗?對於這一疑問,筆者認為其中原因如下。

第一,建文帝削藩之初,各地藩王並無反狀。建文帝採納朝中激進派削藩建議大肆削藩甚至變本加厲致使齊王與代王被廢,湘王自焚,這如何不使得朝中保守派或者與各地藩王有所利益糾紛的官員心生怨恨,本就立足未穩的建文帝在朝中支持率更是迅速縮水。

第二,建文朝無大將可用。朱元璋在位期間為防止武將勢力過大影響明朝皇室統治,決定大肆誅殺武將,以致到建文帝年間幾乎沒有可以大用的將領,反觀朱棣,作為跟隨朱元璋常年征戰的藩王,朱棣作戰經驗十分豐富,而且手下多是自己常年任用的將領,十分熟悉各軍的作戰風格,這是耿炳文與李景隆所無法比擬的。

第三,建文帝此人過於固執以致到達迂腐的地步。無論朱棣是否有心稱帝,他起兵的理由終究為“清君側”。在戰局不利情況下,建文帝完全可以稍稍退後一步,處罰建議削藩的臣子以在在道義上站於上風,命朱棣大軍撤退,然而建文帝並未這樣做。同樣,在南京城被攻破後,建文帝完全不用自焚或者出逃,大明皇帝是朱允炆,而他就是朱允炆,起兵的朱棣終究是大明皇帝麾下的一地藩王。

旁觀者清,我們可以站在局外的角度去審視,當攻破南京城的朱棣在見到坐於龍椅上的皇帝朱允炆,聲稱“清君側”的他決不敢輕易舉起刀劍砍下建文帝。此後,建文帝或被朱棣“挾天子令諸侯”,也可能靜待數年取而代之,其相同點是朱棣在面對朱元璋欽定的大明皇帝面前絕不會立即令起山頭,以致失去天下民心、軍心。

由此可見,朱允炆做一位心懷天下的守成之主尚可,但面對堪比朱元璋的朱棣則毫無勝算,靖難之役最終的結局也就順理成章了。1402年,朱棣即皇位,建年號永樂,波動後的大明王朝車輪繼續前行。

參考文獻:《明史》、《皇明祖訓》、《明史·姚廣孝傳》、《明太宗實錄》、《奉天靖難記》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