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全球疫情蔓延,海外指數暴跌,A股魅力猶存

上週五,上證指數下跌了3.71%,創業板更是下跌了5.7%。沒錯,A股又暴跌了!只不過這一次的力度雖然遠低於春節後第一個交易日的3000多隻個股跌停,但是市場上依舊帶著濃濃的恐慌。下一週市場怎麼看?A股還有機會嗎?。。。。

我相信,關注我們的朋友應該逃過了這一次的大跌。早在2月中旬,我們就多次提示:2850之下買買買,3000點以上賣賣賣。春節後市場持續逼空,帶來持續的賺錢效應,但遺憾的是市場依然止步3000點。截止上週五指數已然跌到2880,逼近2850點。

全球疫情蔓延,海外指數暴跌,A股魅力猶存

國內指數相對抗跌

受疫情全球蔓延的影響,市場擔憂情緒漸濃,從而引發市場走出暴跌的走勢,全球主要指數幾乎全線下跌。其中,德國DAX指數上週跌逾12%,法國CAC40指數、英國富時100指數本週均跌幅超過11%。另外,道瓊斯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和標普500指數、在少交易一日的情況下,上週累計均跌幅都超過10%。相對而言,A股和恆生指數相對抗跌。數據顯示,上證指數、深證成指以及創業板指數上週分別下跌5.24%、5.58%和6.96%,恆生指數下跌4.31%。

整體來看,在當前形勢下,A股市場短期內或進入震盪盤整期。畢竟A股當前的估值水平在全球範圍而言,仍具有吸引力,不存在系統性風險。此外,國內政策面不斷的扶持以及國內疫情逐漸被控制帶來的是更多正面的影響。

在我們看來,市場的調整是預期中的,也是牛市曙光下的打地基環節。以上證指數為例,如果在這位置再迎來兩次的中期調整,那麼技術上有望形成漂亮的“美人腳”走勢,這個“美人腳”是為了踢出“大黑馬”,也就是牛市曙光!我們拭目以待。階段而言,對投資者來說,關鍵是把握好板塊輪動節奏,擇時和倉位控制並重。

A股魅力猶存的因素

儘管上週A股三大指數及恆生指數都跟隨海外有不同程度的調整,但諸多積極因素依然不可忽略,這些因素也是目前指數抗跌之所在。

全球疫情蔓延,海外指數暴跌,A股魅力猶存

  • 資金面的因素

一方面,為對沖疫情對經濟的短期影響,央行近期多措並舉維護市場流動性。可見市場流動性充裕。另一方面,市場參與者中,外資、公募基金以及保險資金等比例不斷提升。以公募基金為例,去年中旬以來公募基金調倉科技股,截止去年年底業績靚麗。靚麗的業績背後帶動的是人們可見的賺錢效應。賺錢效應的背後,又再次帶動了基金投資的熱潮。近期收到最多的問題就是:有推薦的基金嗎?事實就是如此,人們的投資理念被調動,公募基金投資加速普及!往往發行10個億的基金規模,能夠有30個億的認購金額,比如科創基金!由此可見,市場並不缺資金,全民投資的時間漸行漸近。

全球疫情蔓延,海外指數暴跌,A股魅力猶存

  • 政策面的因素

每次市場暴跌時,都有相關政策不斷出臺呵護A股基本面。經濟週期方面,伴隨著國內房地產和大消費類週期的結束,迎來了科技帶動實體經濟發展的新一輪週期。在此背景下,貨幣政策不斷傾斜,財政政策更是加足馬力扶持。所以,我們看到針對製造業的減稅,看到科創板的快速落地,就連新聞聯播都是歷史性的多次提及A股和科技創新。由此可見,政策面是A股市場上漲的基礎性建築,也是市場合力中最重要的分力。此外,毛衣站推升了科技創新,提升了國產替代,自主可控的預期,也是科技成為第一生產力並形成A股長牛的政策面預期。

全球疫情蔓延,海外指數暴跌,A股魅力猶存

  • 疫情因素

經過這段時間強力的防控,疫情形勢積極正在往好的態勢發展。27日在廣州醫科大學舉辦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場新聞通氣會上,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有信心在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不同於外圍指數,A股市場在春節後已經下跌了一波,伴隨著疫情得到控制,A股的投資價值凸顯。

在我們看來,暴跌的背後既是挑戰,往往也是機遇。做為老股民,下跌時給我們的更多是配置後期主流板塊的機會。

A股魅力在哪?

春節以來,市場較為強勢,科技股帶動創業板指數不斷逼空。但是,多數個股卻還沒回到春節前的高點。可見,A股市場結構化的行情非常明顯。

在此背景下,篩選後期市場的主流板塊就是A股魅力之所在!

通過總結,我們得出兩個結論。其一,科技股的短期不會一蹴而就,短期的暴跌醞釀著短期的反彈。其二,中期科技見頂,金融科技(券商行業)有望接力科技。

  • 短期主流板塊

短期主流板塊依然看科技,但科技細分領域眾多,我們建議優先關注5G。不同於同樣強勢的特斯拉板塊和半導體芯片, 5G板塊有兩個優勢。其一,受益於建設將迎來新的高峰。其二,這一輪調整時最後上漲的品種便是5G,也就是說5G還沒充分爆發就被暴跌的市場帶下來,上漲動能有望在短期繼續釋放。

  • 中期主流板塊

中期主流板塊方面,我們建議關注券商和基建。看好券商的邏輯主要是市場成交量的爆發以及業績普遍提升。這方面前面的文章已經多次提及,這裡不再贅述。除此之外,基建方面也值得關注。3月份開始是基建的高峰期以及復工潮到來,給大基建板塊帶來階段的投資機會。

全球疫情蔓延,海外指數暴跌,A股魅力猶存

就目前而言,由於海外疫情不可控因素較多,A股市場的調整空間難以確定。但是,A股市場的魅力是顯而易見的。疫情的因素對於A股的影響就像是壓彈簧,壓得越深,後面的爆發力就越強。以上證指數為例,我們認為2850以下就是相對安全的底部區域。中長期來說,我們看好A股市場邏輯未變,指數的走勢如預期進行。上證指數3000點以上,我們“賣賣賣”,逃過了這一次的風險。2850以下,我們繼續買買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