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家訓」古代家訓與中國人品格之養成


「家訓」古代家訓與中國人品格之養成

家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特質,通常由家族中學養和威信較高者總結祖上成功經驗和教訓,汲取主流價值觀念,為子弟制定生活起居、為人處世、入仕為官等行為準則、經驗教訓,以訓誡子弟。優秀的家庭對一個家庭、家族,乃至社會都有很好的教化作用,對中國人品格之養成有著重要意義。
忠孝仁義以立身報國

在中國古代,“忠孝”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品德和修養。因此,古代家訓宣教忠孝思想的情況非常普遍。孔子說:“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把孝悌置於崇高地位。唐代最著名的柳玭《家訓》雲:“講論家法,立身以孝悌為基。”把孝悌作為家法的基礎,這在古代家訓中很有代表性。
中國古代孝是處理家庭倫理的道德和行為準則,忠是處理國家政治的道德和行為準則。《太公家教》雲:“事君盡忠,事父盡孝……立身行道,始於事親。”孝悌作為世人立身行道的開始,盡忠是事君的基本要求。

「家訓」古代家訓與中國人品格之養成

勤儉持家與廉潔奉公
家訓對中國人勤儉節約品德的養成,起了很大作用。唐代科場競爭激烈,勤奮程度決定功名成敗,
韓愈勸誡子弟:“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
曾國藩曾勸誡子弟,“家勤則興,懶則衰;國勤則治,怠則亂”。
中國古代明君在訓誡王儲子弟時更注重“儉”。
周文王告誡太子姬發“不為驕侈,不為泰靡,不淫於美”,吸取殷人酗酒亂德、荒政失國的教訓。
唐太宗訓誡太子,“奢儉由人,安危在己”,力行節儉,要做個明君。
“儉以養德”是中國古代士人修身養德的關鍵所在。
諸葛亮勸誡子孫:“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勤儉的反面是驕奢,司馬光認為,“儉則可以成家,儉則可以立身”,“奢則掩身,奢則破家”,勸誡兒子“以儉素為美”。
勤儉之家培養出來的子弟,自然廉潔奉公。
唐代浙西觀察使李景讓幼時,家中牆壁塌了,不意獲數十萬錢,其母認為不應“無勞而獲”,將其重新封藏,並以此勸勉諸子要“學問有成”。


正是其母勤儉持家,不貪錢財,才將李景讓培養成為廉潔奉公的一代名臣。古代多數清官廉吏與其小時候家風、家教和家訓不無關係。

「家訓」古代家訓與中國人品格之養成

謙虛禮讓而積善修德
謙虛禮讓是中國人修身處世的優良美德和品德,也是家訓宣教的重要內容。唐代朱仁軌《誨子弟言》雲:“終身讓路,不枉百步;終身讓畔,不失一段。”


這是中國人謙讓的經典闡釋。《太公家教》雲:“立身之本,義讓為先……慎是護身之符,謙是百行之本。”旨在說明為人處世的根本在於相互義讓、謙讓,退一步海闊天空。
忍讓是處理家務和家人關係的最好方法。清代吳汝綸在《諭兒書》中講“忍讓為居家美德”,要求子弟反省自己,提高修養,避免“以小惡棄人大美”,影響家庭和睦。
權宦之家更要約束子弟,學會謙讓,防止驕傲。曾國藩以家族“門第過盛”,常告誡子孫出門在外“以謙謹二字為主”,要戒除“傲惰”,“常存敬畏”,不要侮人,“恃才傲人”。
中國人相信《周易》所講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並把積善修德作為家訓的重要內容。
朱柏廬認為“富貴者,積德之報”,勸誡子弟“積德亦隨在可為,不必有待”。
《義莊規矩》《鄭氏規範》等家訓中就勸誡子弟積善積德,對貧弱、疾病、孤寡等弱勢者進行救恤、幫扶。因此,家訓是培養和養成中國人尊老愛幼、扶貧濟弱和積善修德等優秀品格的關鍵一環。

「家訓」古代家訓與中國人品格之養成

詩禮立身及詩書傳家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選賢用能的優良文化傳統,孔子誡子鯉曰,“不學《禮》,無以立”,“不學《詩》,無以言”,把學習詩、禮,上升到個人為人處世和接人待物的高度。以詩、禮立身,後來成了中國家訓的一個傳統。
隋唐科舉制興起,“以文取士”成為選舉主流,詩書傳家逐漸成為後世家訓的主要特點。
顏之推深感社會動盪無常,認識到立身的根本在於學習,勸誡子弟“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其《顏氏家訓·勉學》雲:“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他告誡子弟人生貴在“讀書學問”,“開心明目,利於行耳”。
韓愈訓誡兒子云:“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唐代以降,“讀書便是隨身寶,高官卿相在朝廷”,以詩書求取功名,以詩書傳家的觀念,成為士人最高追求,對中國人好學性格的養成有著積極作用。

「家訓」古代家訓與中國人品格之養成

總之,中國家訓中宣傳的忠孝仁心、勤儉持家、廉潔奉公、謙虛禮讓、積善修德,以及詩書傳家等優秀傳統價值觀念,培養了無數賢明卿相、威猛將帥和文化名流,對中國人優良品德的形成和塑造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中國人優良品德的養成,是憑藉古代無數家訓的宣教,以及賢良百姓一點一滴的共同努力樹立起來的。

「家訓」古代家訓與中國人品格之養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