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的作者有著怎樣的愛情故事?讓人心疼?

天中光影視界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

其一

迢迢天漢西南落,喔喔鄰雞一再鳴。

壯志病來消欲盡,出門搔首愴平生。

其二

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這兩首詩的作者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寫於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此時的陸游已經六十八歲 ,這是他被彈劾罷官隱退山陰的第三年。但寧靜恬淡的鄉村生活並不能讓陸游熾熱的愛國之心平靜下來。抗擊金兵,收復失地,成為他一生的夙願。雖“心在天山” ,怎奈“身老滄州”。

我們所熟知的陸游“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馳騁沙場,上陣殺敵,這樣一位錚錚鐵骨的戰士,也有他婉約細膩的一面,在他心底柔軟處一直有一個她——表妹唐婉。

一、鐵骨柔情之陸放翁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出生於兩宋交替之際,成長於南宋,雖說是官宦家庭,名門望族,但“靖康之難”後,國破家亡、流離失所,已成為那個時代的代名詞。其父陸宰每談及家國之事,情至深處,淚水縱橫,這對他愛國情懷的形成具有強烈的影響。陸游自稱“六十年間萬首詩”,風格或雄渾豪邁,或沉鬱悲涼,都洋溢著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及家國主義情懷。梁啟超讀陸游詩詞後感概到“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消盡國魂空。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但在他的詩詞世界裡,即使在金戈鐵馬、斬將奪關,總有一隅是留給唐婉的,如細柳扶風、如驚鴻照影,纏綿悱惻,悽婉動人,總是在他的生命中蕩起漣漪。

二、鐵骨柔情之琴瑟和鳴

唐婉,陸游的表妹(舅舅家的女兒)。“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二人自幼情投意合,兩小無猜。那一年,陸游20歲,唐婉15歲。他帶著家裡祖傳的金鳳釵,騎著高頭大馬,引著大紅花轎,迎娶表妹過門,有情人終成眷屬。

唐婉,文靜靈秀,天資聰穎。父親唐閎,官職通判(相當於現在的副市長),一直把女兒奉為掌上明珠,悉心培養,詩詞歌賦尤為擅長。婚後,一對璧人,伉儷情深,琴瑟和鳴。花前月下,吟詩作賦;紅燭帳暖,把酒言歡。這大概是他們人生中最美好、最愜意的時光!

三、鐵骨柔情之勞燕分飛

也許是老天捉弄,也許是情深緣淺,他們的愛情並不被婆婆(姑母)看好。本來人生四大喜事中的兩件: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但洞房花燭搖曳,金榜並未提名。陸母開始對媳婦不滿,覺得二人的感情過於如膠似漆,絆住了兒子求取功名、光耀門楣的仕途之路,於是刁難苛責。有史書記載:“二親恐其惰於學,數譴婦,放翁不敢逆尊者意,與婦訣。”其實這僅僅是致使陸母棒打鴛鴦的一個原因。陸唐婚後,愛情甜蜜,但一年過去竟無子嗣,這讓他們的婚姻雪上加霜。陸母強勢,終不能容忍“無後”的事實,於是痛下狠手,一紙休書,棒打鴛鴦。陸游不敢忤逆母親,但又不忍捨棄嬌妻,他便在郊區找了一處別院接唐婉過去。紙終是包不住火的,陸母知道後,為了收住陸游的心,又為他另娶王氏。二人在悲痛欲絕中勞燕分飛。

四、鐵骨柔情之離愁別緒

本以為有緣無分的愛人將不復相見,但卻總是造化弄人。十年後的一天,春光和煦,陸游來到名園沈園遊玩,依稀看到表妹唐婉與之遙遙相望,只是這時的她早已嫁作他人婦,成為趙士誠的妻子。恍惚間,唐婉已手捧黃藤酒向他走來。

待唐婉夫婦離開,陸游悲痛欲絕,含淚在沈園牆上寫下了那首流傳千古的《釵頭鳳》: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一年後,唐婉重遊沈園,看到那首《釵頭鳳》,情難自禁,和了一闕《釵頭鳳·世情薄》,回家後,便一病不起,鬱鬱而終。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五、鐵骨柔情之負重前行

唐婉是愛陸游的,用盡一生一世,愛的轟轟烈烈;陸游也是愛唐婉的,但是他的愛相比之下是那麼的懦弱、卑微、自私。唐婉香消玉殞,陸游兒孫滿堂。在他們的愛情中,陸游必將為愛負重前行:

63歲,陸游掐菊制囊,不禁想起20歲時同愛妻摘菊作枕的往事,心中無限的悽楚。遂賦詩一首:“採得黃花作枕囊,曲屏深幌悶幽香,喚起四十三年夢,燈暗無人說斷腸。”

75歲,陸游再遊沈園,想起四十年前園中偶遇,於是寫下了《沈園》二首

其一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其二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84歲,陸游重病纏身,仍然不忘與唐婉的菊潭之行、採菊作枕的往事,他在病床上喃喃自吟:“也信美人已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冬末便離開了。

愛情是美好的,悲劇也終有結局。唐婉為這一年情緣,負了自己的一生;陸游卻用一生揹負著他們一年的情緣。情深情淺,緣起緣滅,愛與不愛,誰又說得清呢!


人生在世詩酒花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 的作者是南宋著名詩人陸游,詩中名句”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千年以後讀來還令人扼腕嘆息。

題主問作者陸游的愛情,最知名的,自然是原配夫人唐氏的故事了。釵頭鳳一唱一和,可稱的是宋詞裡最悽美的千古絕唱了。


千古絕唱釵頭鳳

宋高宗紹興十四年,二十歲的陸游,迎娶了比自己小五歲的唐婉。唐婉美麗溫婉,而且頗具才情。兩人詩書唱合,親密無間,端的是伉儷情深,琴瑟和諧。這原本是多美美好的婚姻啊。

可惜陸母就是不喜歡這個媳婦,陸母覺得兒子貪玩,整天與唐婉在房中吟詩作畫,把科舉忘得一乾二淨。一來二去就遷怒與唐婉。更加悲劇的是,唐婉婚後兩年多,竟然沒有給陸家剩下一男半女,這在古代可是非常嚴重的罪過。


陸母最終決定棒打鴛鴦,下令將唐婉驅逐出陸家。


陸游不敢違抗母命,於是找了個偏僻的地方租了一棟宅院偷偷讓唐婉住了下來。可不知怎麼被陸游的母親知道了,陸母也是心狠,叫人將陸游騙回家,然後自己帶人趕到那個宅院,並把唐婉直接送回孃家。


唐婉的父親看著被趕回孃家的寶貝女兒,憤怒異常。既然陸家如此拒絕,我唐家也不是好惹的。人還要個面子不是,就把唐婉嫁給了皇族宗親趙士程。

不久,陸母也重新給兒子另娶王氏成妻。

這樣,一對佳兒佳婦就此被逼分道揚鑣。


七年後,春日遲遲。


陸游在山陰(今紹興)城南禹跡寺附近的沈園,與偕夫同遊的唐婉不期邂逅相遇。唐婉徵得趙士程同意後,派人給陸游送去了酒餚。


舊愛相逢,已是他人之婦,想起紅塵往事,心中感慨不已,遂喝得酩酊大醉,醉後寫下一詞,題於園壁之上。

釵頭鳳·紅酥手

宋代: 陸游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寫罷,潸然淚下,悲痛不已,不告而別,獨自離去。


唐婉看了題詞,也是悲痛欲絕,提筆合到:


釵頭鳳·世情薄

宋代: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據說回家後的唐婉,很快就一病不起,並在當年秋天抑鬱而終。


思念終生

而陸游應該也是一直還念髮妻,晚年的他住到沈園的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勝情”。(《齊東野語》曰:“翁居鑑湖之三山,晚歲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勝情,又賦二絕雲:(引詩略)。蓋慶元己未也。”)


宋寧宗慶元五年己未(1199年),這年陸游七十五歲,此時距沈園邂逅唐氏已四十餘年,但繾綣之情絲毫未減,反而隨歲月之增而加深。哀傷不已的他寫下了


沈園二首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此外,他還寫過不少思念唐婉的詩詞


餘年二十時嘗作菊枕詩頗傳於人今秋偶復採菊

宋代:陸游

採得黃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閟幽香;

喚回四十三年夢,燈暗無人說斷腸。


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壁間偶

宋代:陸游

楓葉初丹槲葉黃,河陽愁鬢怯新霜。

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

壞壁醉題塵漠漠,斷雲幽夢事茫茫。

年來妄念消除盡,迴向禪龕一炷香!


城南一首

城南亭榭銷閒坊,孤鶴歸飛只自傷。

塵漬苔侵數行墨,爾來誰為拂頹牆?


十二月二日夜夢遊沈氏園亭

宋代: 陸游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裡更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春遊

沈家園裡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殘陽暮裡酹江月


首先,這首《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的作者是北宋著名詩人陸游,它並不是一首描寫愛情的詩;其次,如果要說此詩作者陸游的愛情故事,那就不得不說陸游與表妹唐琬的“釵頭鳳”愛情悲劇了!寒柏隴臥子將這兩個不同的故事與大家一一道來:


——陸游簡介

陸游(公元1125—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宋朝越州山陰縣(今浙江省紹興縣)人。山陰陸氏是一個大家族,世代務農,到陸游高祖陸軫才通過科舉走上仕途。

其在紹興中了禮部考試,後被秦檜所罷黜。宋孝宗即位後,賜與其進士出身,任鎮江、隆興通判。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後官至寶章閣待制。

陸游在政治上,主張堅決抗戰,收復中原。其詩詞多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今存有九千多首。楊慎說他的作品纖細處似秦觀,雄健處似蘇軾,就連他的書法也很像蘇軾。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是自屈原、杜甫之後,中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愛國詩人。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簡析

自宋孝宗淳熙八年到十二年,陸游一直閒居山陰。直到淳熙十三年(1186年),他六十二歲的時候,才又被起用為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州。淳熙十五年,陸游嚴州任滿卸職回家,不久奉詔到臨安擔任軍器少監,第二年改任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

後宋孝宗退位,將帝位傳給兒子趙惇,自己退居重華宮當太上皇去了。宋光宗趙惇即位之初,陸游曾連上了好幾道奏章,勸勉光宗小心謹慎、勵精圖治。昏庸的趙惇聽了奸邪小人彈劾,以“嘲詠風月”作為罪名罷了陸游的官。

從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年)到寧宗嘉泰元年(1201年)的這十一二年,陸游一直住在山陰過著田園生活。這首詩就是在此期間,宋光宗趙惇紹熙三年(1192年)寫下的:

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註釋】:

❶《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此詩共兩首,這首是其二。創作此詩時,作者陸游己隱退山陰,但仍關心廣大金人淪陷區的“遺民”,年年都在期待宋王朝收復失去的河山。

❷第一、二兩句:寫黃河流域的大片河山淪入金人之手。三萬裡河:形容黃河源遠流長,這是詩人的誇張手法。五千仞嶽:形容黃河流域的山很高聳。

❸第三、四兩句:寫在金人統治下的淪陷區人民,眼淚都淌幹了。他們一年年盼望著南宋的王師,來收復失地,解救他們於水火。遺民:指金人佔領區的宋朝人民百姓。

故而,這是一首懷念山河故人、抗敵救國的詩歌。作者陸游念念不亡驅逐敵人,收復失地,是一個真正堅貞的愛國志士。



——與表妹的“釵頭鳳”愛情悲劇

紹興十四年(公元1144年),陸游二十歲了,大約就在這個時候,青年英俊的陸游和舅舅的女兒唐琬結了婚。

唐琬是一個美麗多情的姑娘,對於詩詞也有相當修養,和陸游興趣相投,所以他們婚後的生活非常美滿。同時,他們又是親上加親,家庭關係也應該相處的很好。

但不知為了什麼,陸游的母親竟對自己的侄女不滿起來,最後甚至蠻不講理的硬逼著陸游休妻。陸游和唐琬感情很好,當然不忍分離。而且在這種情況下,對於一個被動受害者,陸游應該盡力去保護妻子唐琬。但是在封建禮教的威壓下,他並沒敢這樣做,他只能向母親解釋、爭辯和百般懇求,而當這一切都無效之後,他只得瞞著母親,表面上把唐琬休回孃家,暗地裡卻在外面偷偷租了一所房子,私下裡去和妻子相會。

可是不久這個秘密被陸母發覺了,竟又找上門去吵鬧。雖然他們倆人事先得到消息巧妙的避開了,但這個事情己無法隱瞞,也無法繼續了。最後只得忍氣吞聲,被迫分開了。後來陸游另娶了王氏,唐琬也迫於家長之命,改嫁給同郡的趙士程了。

十年之後,陸游三十出頭了。在一個柳暗花明的初春天氣,他出遊踏春來到故鄉禹跡寺南邊的沈家花園。世上的事就是如此之巧,唐琬和後來的夫君也來此遊玩。儘管唐琬己再嫁,時間都過去十年了,但她對陸游的舊情卻如藕斷絲連,始終不能忘卻。這時看到陸游一個人孤零零的在那裡徘徊,真是百感交集,不由得又驚又喜、又愁又怨,便將此事告訴了現夫趙士程。

趙士程也是一個文雅灑脫之士,明白唐琬內心的感覺及痛苦,當下便依照她的意思,叫家童給陸游送去一份酒餚向他致意。陸游這時當然也看到了唐琬,感受到她的深情,不禁想起當年的情景,以及別後十年來消息的隔絕和人事的變遷,種種體會一起湧上心頭,也是苦不堪言、不堪回首啊!

最終,只有強忍著吞下這杯苦酒,陸游提筆在一面粉牆上題了一首悲痛欲絕的詞: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釵頭鳳》

這就是後人所傳誦的陸游名作《釵頭鳳》。不久,唐琬走過來看到了這首詞,自然是更觸動了她的“一懷愁緒”。回去後,唐琬也和了一首,從此鬱郁成病,不久便逝去了。




——結語

這一幕愛情婚姻悲劇,在陸游心底成為不可平復的創痛。特別是沈園相會和唐琬之死,更加重他的追悔和負疚,成了他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後來隨著時間流逝,雖然己事過境遷,但陸游總是纏綿悲泣,不能把它忘掉。直至他到晚年,每當年底,總還要登高到禹跡寺樓上眺望,懷念自己跟唐琬的曲折愛情。

在陸游七十五歲時,唐琬己逝世四十年光景了,他覺得自己也快要死去,肉體將化為稽山的塵土,可想起前情,依然隱痛不己,不禁使人泫然泣下,故而作下此詩來抒發自己的感情: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注:驚鴻——指唐琬的秀麗姿態,曹植的《洛神賦》形容美人有“翩若驚鴻”的句子。

這是一個愛情悲劇。

通過這個悲劇,我們可以清楚向看到封建禮教那吃人的罪惡。唐琬是被吃掉了,陸游也抱恨終身。好在他並沒有馴服、沉默,他寫了很多激情的詩作把痛苦告訴後人,喚起後人對他們的同情、遺憾和對封建禮教的憎恨、唾棄。



參考資料:《古典文學系列叢書·陸游》、《唐宋詩詞欣賞》。

另:文中部分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注:如需轉載,請事先告知,未經授權禁止轉載。」以上,就是寒柏隴臥子對這個問題的一些淺見薄識。請關注@寒柏隴臥子 ,獲取其他精彩內容。本人專注於文化寫作、讀書心得、詩詞對聯、謎語諺語、文玩收藏、郵票知識及文史知識等方面。

寒柏隴臥子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其二

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本篇作於宋光宗紹熙三年秋,詩人罷職里居已經四年之久。上一首“迢迢天漢西南落,喔喔鄰雞一再鳴。壯志病來消欲盡,出門搔首愴平生”,寫出了自己被投降派排擠,虛擲年華的無奈心情。而本詩更是流傳千古的絕唱。作者將全詩的意境寫得很大,寫出了一種很蒼茫的感覺,同時用“入”和“上”兩個字把黃河和華山描寫雄偉而虎虎有生氣。三萬裡和九千仞都是虛指,意在突出黃河的遼闊,華山的巍峨,從這兩個詞的選用我們可以知道作者對於祖國的山水是非常自豪的,同時也是非常熱愛的。而作者選用的黃河和華山這部分都是被當時的金人佔領的,作者越是描寫得雄偉壯闊,感情就越發的難受,難受祖國山水的破碎,難受南宋朝廷的不作為,這種感情在詩的後兩句達到了頂峰。“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遺民指在金人統治下生活的中原人,盡這一個字將百姓對安定生活的盼望,對祖國統一的期待描寫得淋漓盡致,百姓的淚流盡了,詩人的淚也流盡了。

回師無望,遺民淚盡,憂國憂民的心態盡顯無疑。可嘆,可嘆





雨落一方


詩的作者是南宋文學家、史學家,詩人陸游。如果要探討陸游的愛情故事,不得不提他所做的一首詞: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這首釵頭鳳是陸游在沈園與唐婉相遇是所作。二人結婚時,陸游贈與妻子祖傳鳳釵,因此得名。

唐婉是陸游的表妹,算得上是受父母祝福的婚姻。夫婦二人舉案齊眉琴瑟和鳴,紅袖添香的日子幸福美好。但是陸游是要專注科舉考試的大好時光,總這樣你儂我儂免不了影響學業。日子久了,陸游的母親就出面勸阻,無奈陸游我行我素。三年過去了,因為擔心唐婉影響兒子的仕途,陸母以唐婉吳潤初為由讓二人和離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陸游也無可奈何。多年後二人在沈園相遇,彼時唐婉已是他人婦。二人簡單寒暄唐婉夫婦就與陸游告辭了。陸游難抑心中感慨,便在牆上寫下這首流傳千古的《釵頭鳳》。一年後唐婉又來到沈園,看到這首詞後淚流滿面便也和了一首: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詢問,咽淚妝歡。瞞!瞞!瞞!

夫妻本情深,被迫分離,唐婉的怕人詢問,咽淚妝歡讀來讓人心疼不已,舊情難忘心中苦悶,又與誰人說呢?不久,唐婉就鬱鬱而終了。很多年後,八十五歲的陸游故地重遊寫下: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浮生若夢,這也算是終於放下心中執念,終了多年深情了吧。


宮商角徵羽哆瑞咪發嗦


這兩首詩是南宋陸游的詩,其中一首的名句是“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歌頌了當時被金人佔領的大好河山。這兩首詩主要還是體現了詩人的愛國主義情懷,只不過是淚盡胡塵,復國不能的悲壯與蒼涼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