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抗疫日記:第十天,進醫護駐地,主動心理干預

只有對身心健康有益的,就是心理干預工作

​一早起床,我就開始整理設計住院人員的心理科普和心理自助海報。本來想以問答的形式做的,我靈機一動,不如改成順口溜,加上漂亮的配圖,既簡單有直觀。

比如: 隔離生活要豐富,一定不要自己呆閒住。

睡眠其實很重要,睡前3小時莫操勞。

心慌焦慮怎麼辦,腹式呼吸來緩緩。

傳統方式也很好,八段錦來搞一搞。

封閉感覺如不好,可以網上跑一跑。

......

整到9:45,看微信張老師通知要到一醫護人員駐地對那裡的醫護老師進行心理干預。我們組三個人過去,李老師、張老師和我。10:00出發,10:30到地方。路上經過新的長江大橋,非常漂亮,可見武漢在沒有疫情時的繁華和美麗。

抗疫日記:第十天,進醫護駐地,主動心理干預

新的武漢長江大橋,司機師傅說叫黃金橋,很漂亮

到方艙醫院醫護駐地,一樣先進行消毒,然後才進入。我在對方院感老師的帶領下到需要干預的兩位醫護人員住宿的門口進行干預,一位是之前通過電話諮詢過的,一位是由於從方艙醫院出來脫防護服有暴露,當時院感老師及時進行了處理,但還是有些焦慮。傾聽了他們兩個的情況,理解了他們的焦慮情緒,並對其做了心理教育,和院感老師一起提升了他們的防護知識,兩位都表示焦慮緩解了很多。到12:00,我們返回駐地。

抗疫日記:第十天,進醫護駐地,主動心理干預

在兩名焦慮的醫護人員門口和院感老師一起對其進行心理干預

抗疫日記:第十天,進醫護駐地,主動心理干預

心理干預結束,和院感廖老師一起下樓

下午,繼續編寫科普和心理自助手冊。完成發給劉老師,她說比較簡單,讓我再寫一份問答時的科普,那就重新寫。等到晚上,我們組長張老師覺得我寫的順口溜很好,建議我們做成海報,在我們方艙醫院張貼。我隨即聯繫成都的陳婷老師,發給她準備製作。

問答式的科普還要做,晚上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