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大功高不震主之人:第一位家喻戶曉,第三位最神

歷史上殺功臣的皇帝很多,有功而不能善終的臣子比比皆是,或許這就是宿命的怪圈。開國皇帝殺功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亂世中的帝王冷血處置功勞過大、危及皇權的臣子更是多如牛毛。如秦國白起、趙國李牧、西漢初韓信、明初李善長等,這些都是代表人物。君主殺他們一是受民眾愛戴得軍心、二是危及統治。大臣想不想造反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有能力造反,就像建立大宋的趙匡胤。但歷史中總有一些特例,功勞很大,皇帝卻很放心。

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大功高不震主之人:第一位家喻戶曉,第三位最神

諸葛亮

蜀漢人口不過三國十分之一,在諸葛亮時期基本是壓著北魏在打。深得蜀漢兩任君主劉備劉禪信任,諸葛亮主政的時期的四川是最威風的——中原政權以防守的姿態應對蜀地割據政權。諸葛亮躬耕南陽,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一篇《隆中對》將天下形式未來發展說的明明白白。劉備當時依附劉表,在荊州數年老之將至而功業未建,諸葛亮給他規劃藍圖,《隆中對》對未來規劃全成真了。要是沒有諸葛亮,劉備可能成為劉表一輩子的客將,或轉而投靠孫權,終老一生。

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大功高不震主之人:第一位家喻戶曉,第三位最神

赤壁之戰、奪荊州,取益州,六次北伐,以最差的資源打出最好的結果。聯孫吳抗曹魏,割據天下,強勢為蜀漢續命。蜀漢內政井然有序,軍事上多次北伐取得很大的勝利。諸葛亮對蜀漢之功可謂潑天,劉備臨死前還明言劉禪不行可取而代之。不過劉備怎麼可能希望自己兒子被人篡位,說這番話是認定諸葛亮不可能做這種事。諸葛亮軍事、內政完爆同時期的司馬懿曹真,還深得君主信任。最重要是得善終,生前死後劉禪對其都極其尊敬,

郭子儀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建功立業的武狀元,武則天時期的武舉第一名。安史之亂是郭子儀命運的轉折點,傳奇的一生拉開序幕。郭子儀深入河北,重創安史叛軍,以一己之力穩定天下大勢,又不費吹灰之力就收復了河東。在監軍太監胡亂指揮,造成唐軍重大損失後,郭子儀還是收復洛陽、長安兩京。吐蕃與回紇聯手入侵時,郭子儀再度領兵出征,單騎入回紇大營促使退兵,吐蕃大懼,也一同退兵了,後聯合回紇大破吐蕃十萬軍隊。郭子儀雖有著再造大唐之功,但也知進退,最後得善終。

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大功高不震主之人:第一位家喻戶曉,第三位最神

先後受封代國公和汾陽郡王,被尊為“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八十五歲高齡去世後追封太師。

張良

張良投奔劉邦後,為其出謀劃策,幫助劉邦在楚漢爭霸中取得最終勝利。劉邦入關中時,採取張良建議輕取南陽,清除後患。獻計智取嶢關,避免劉邦死磕,損失力量。劉邦進取咸陽後,張良做他的思想工作建議他退出秦宮,還軍灞上。但劉邦入關後兵封函谷關,企圖稱王惹怒項羽,最後還是張良利用項伯化險為夷。建議劉邦分封六國貴族和齊王韓信共同抗衡項羽,從此奠定楚漢爭霸勝利。最後強烈建議建都關中,立西漢兩百餘年基業。劉邦讚揚他: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大功高不震主之人:第一位家喻戶曉,第三位最神

劉邦建立漢朝後,便託辭多病,閉門不出。劉邦令張良自擇齊國三萬戶為食邑,張良辭讓,只要與劉邦相遇的留地為封地,留侯稱呼來於此。關於張良的晚年,史書記載甚少,不過明確地說了他學黃老之術求仙問道。傳言他的陵墓只是衣冠冢,人早已羽化登仙而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