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陸奇離職百度背後:階段性使命完成 但內部大山搬不動

在百度奮鬥了1年4個月後,百度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陸奇還是沒有熬下去。百度今日宣佈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陸奇由於個人和家庭原因,無法繼續全職在北京工作,從7月起不再擔任上述職務,但仍將繼續擔任集團公司副董事長。

陸奇離職百度背後:階段性使命完成 但內部大山搬不動

陸奇

百度CEO李彥宏給了陸奇很高評價,稱“陸奇加入百度以來,公司發生了很多積極向上的變化。大家都對他正直的人品、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在技術及商業領域的敏銳洞察力印象深刻。

陸奇離職百度也算是階段性使命完成。陸奇加盟百度的前一年,百度連續遭遇貼吧和魏則西事件影響,內部員工士氣低落,市值不斷走低,等到宣佈陸奇調整時,百度股價已大幅回升。

不過,作為職業經理人的陸奇還是沒擺平百度內部派系關係,輸給現實。在百度內部,一方面有創始人李彥宏,另一方面有李彥宏妻子馬東敏及百度元老,陸奇很多想法無法得到實施。

陸奇在百度的時間並不長,在管理百度的這段期間依然給外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陸奇加盟沒多久,百度就對現有業務及資源進行整合,成立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由陸奇兼任總經理。

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由自動駕駛事業部(L4)、智能汽車事業部(L3)、車聯網業務(Car Life etc. )共同組成,旨在提升效率、協同發展,推動人工智能時代的傳統汽車產業升級。

其好處是,百度原有智能汽車業務架構較為分散,幾個事業部隸屬於不同的業務群組,不利於內部資源協調和業務統籌發展,外界對相關業務的隸屬存在疑惑,調整後新架構簡單明瞭。

在此前後,百度整體裁撤醫療事業部,贏得了外界一片叫好之聲。當時李彥宏放話說,百度要迎接新趨勢,對內則要打掃門庭,對沒市場競爭力的產品該撤就撤,該關就關,該並就並。

2017年,百度組織了一場百度AI開發者大會,陸奇整體活動中表現出的控場能力非常強。儘管百度CEO李彥宏乘坐百度無人車上五環來會場遭罰單,但百度的技術能力贏得喝彩。

事後,李彥宏被問及最多的問題是:你坐無人車上五環有沒有吃到罰單?李彥宏回答說,“我們確實收到了一張罰單。我想說的是,無人駕駛罰單已經來了,無人車量產還會遠嗎?”

當時,京東市值一度非常接近百度,百度AI開發者大會後,外界對百度的技術能力有了更新的認識,百度的股價也持續實現反彈。

2017年6月,陸奇還拜訪小米之家,小米CEO雷軍親自接待,此後,小米和百度達成合作。

陸奇離職百度背後:階段性使命完成 但內部大山搬不動

過去一年的時間,百度相繼剝離了百度外賣,分拆百度金融,業務也變得更加聚焦。這些策略讓百度的運營利潤有大幅的改善,百度運營利潤率從最低時候的12%提升到現在的22%。

百度CFO餘正鈞在百度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發佈時曾表示:“過去一年裡,我們在業務上通過剝離非核心業務和加大AI驅動型業務的投入,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聚焦。”

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裡,百度管理層出現大幅的更換。2017年3月到4月,前百度高級副總裁王勁、前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相繼離職。此後,百度副總裁曾良、陸復斌先後離職。

2017年底,前百度CFO李昕晢辭去百度CFO後,任百度資本CEO,近期百度成立新基金“長成投資(Changcheng Investment Partners)”,首期基金規模5億美元,由李昕晢專注負責。

2018年3月,前百度貼吧事業部總經理胡玥、前百度地圖事業部總經理李東旻、90後副總裁李靖(李叫獸)在一個月內陸續出走。

百度也新引入一批高管,2017年9月,百度從微博挖來餘正鈞加盟百度任CFO,全面領導百度財務體系的構建、發展和運營。餘正鈞在新浪及微博有13年工作經歷,財務經營豐富。

截止2018年1月底,百度核心管理層包括李彥宏、副董事長、集團總裁、COO陸奇、CFO餘正鈞、百度高級副總裁劉輝、百度高級副總裁向海龍、百度總裁、新業務負責人張亞勤。

當無人駕駛業務收攬旗下,財務、市場等板塊都調整之後,陸奇的改革就碰到硬釘子——百度內部真正核心的業務、收入來源最多的部分不在其手中,而是由高級副總裁向海龍掌管。

過去幾年,百度內部經歷了多次調整,即便前百度“太子”李明遠被廢,向海龍也沒受到影響,相反,在百度的地位非常牢固。向海龍就像百度的大總管,牢牢把控著公司的基礎盤。

2018年3月,百度爆發了宮鬥戲傳聞,既有傳聞陸奇離職,也有傳聞向海龍離職。對於陸奇來說,如果無法掌控搜索等核心業務,也無法做到百度真正意義上的集團總裁和COO。

但向海龍在百度根基非常深厚。作為職業經理人,陸奇的處境就非常尷尬,一方面是李彥宏無法做到完全放權,另一方面,百度元老勢力非常強大,使得陸奇在百度有眾多大山搬不掉。

陸奇離職百度背後:階段性使命完成 但內部大山搬不動

陸奇

作為一個技術派的管理人,陸奇很乾練,邏輯也很清晰,但也容易得罪人。比如,傳聞的陸奇給百度定的“四象限”戰略,貼吧、地圖、糯米、錢包都成非關鍵使命,無疑得罪很多人。

一位前百度人士透露自己和陸奇開會的經歷,稱陸奇確實是會把開會材料打印出來,反覆看過後才會跟你開會。所以開會效率非常高,因為他已經把會議材料吃透,問的問題一針見血。

“Qi(注:陸奇)確實是勤奮務實的領導者,人也很謙遜,在我有限的和他幾次近距離開會的經歷來看,貌似人也挺隨和的。期望百度在Qi的帶領下成功轉型,重新騰飛。”

上述人士稱,對陸奇來說也任重而道遠,他需要李彥宏更大信任,及內部各種利益糾葛處理,百度需要更大的勇氣和決心來變革自己。

“坦白說,我認為在革新的決心和勇氣這方面,百度比騰訊/阿里要相對弱一點。”

這與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上位不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不僅讓原阿里巴巴集團CEO陸兆禧退休,連著邵曉鋒、曾鳴和王帥等一批元老退休,給張勇作為CEO足夠的空間。

對於陸奇的離開,外界都很意外。一位內部人士稱,兩週前還和陸奇開會,完全沒看出徵兆。

王海峰一路獲晉升

陸奇畢業於復旦大學,獲計算機科學學士、碩士學位,此後就讀於卡耐基梅隆大學,獲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陸奇除在學術界發表過一系列高質量研究論文,還持有40多項美國專利。

陸奇離職百度背後:階段性使命完成 但內部大山搬不動

陸奇

陸奇1998年,陸奇加入雅虎,2007年晉升為雅虎執行副總裁。2008年8月,陸奇離開雅虎,並於次年1月加盟微軟任網絡服務集團總裁,2013年任微軟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

在微軟期間,陸奇領導了包括Microsoft Office、Office365、SharePoint、Exchange、Yammer、Lync、Skype、Bing搜索、Bing應用、MSN及廣告平臺在內的多項業務。

這是大陸華人在全球科技公司總部所任職位的最高級別。因此,加盟百度前,陸奇被稱為硅谷科技圈最有權勢的華人。

陸奇加盟時,李彥宏表示,百度正經歷一場深刻變革,而陸奇的加盟是這個重大變革的關鍵一步,陸奇將和自己一起全力以赴,把百度變革為人工智能時代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科技公司。

李彥宏當時與雷帝網交流時表示,“我們在圈子裡面也有討論,對於陸奇來說,一定有非常多的選擇。我和陸奇有20年的交情,信任起到很多作用,陸奇加盟百度比想象中要順利。”

在百度的這1年多時間,陸奇也給外界留下很深印象,對於陸奇的離開,資本市場快速做出反應,百度股價大跌9.54%,原本百度市值已逼近千億美元,一下子跌掉了近百億美元。

百度宣佈陸奇職務調整同時,另一個人在百度的地位在持續上升——王海峰。

2017年吳恩達離職時,百度深度整合包括NLP、KG、IDL、Speech、Big Data等核心技術,組成百度AI技術平臺體系(AIG),王海峰為AIG總負責人,同時晉升為百度Estaff成員。

前百度研究院院長林元慶離職時,百度研究院轉由百度副總裁、AIG總負責人王海峰直接兼任院長。這是首次由百度estaff成員出任研究院院長。

陸奇離職時,王海峰又晉升為百度高級副總裁併擔任 AIG (AI技術平臺體系)總負責人。

隨著陸奇不再負責百度日常運營管理工作,百度主要業務部門負責人張亞勤、向海龍、王海峰、朱光等人又變成直接向李彥宏彙報,恢復到一年多前樣子。

陸奇離職百度背後:階段性使命完成 但內部大山搬不動

陸奇

對很多人來說,後陸奇時代百度走向何方,是否與騰訊阿里縮小差距,是否有人來接替陸奇的職務,值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