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奧數不作為升學錄取依據了,到底還要不要報班學?

奧數不作為升學錄取依據了,到底還要不要報班學?

上海小學生到底要不要報課外班學習奧數?這個問題相信是許多家長共同的困惑。自從上海教委下發通知,嚴禁將各類競賽獲獎證書作為義務教育學校招生錄取依據,加上從去年起奧數的四大杯賽先後發表聲明官方聲明,或停辦或者更名之後,與家長、小學生們“相愛相殺”數十載的奧數杯賽終於暫時結束了,但更多家長依然為是否要讓孩子走出這個“圍城”躊躇不已。

奧數不作為升學錄取依據了,到底還要不要報班學?

週末在滬上某球場邊,一群孩子在快樂地踢球,場邊的爸爸們卻在討論是否繼續報班讀奧數的問題。

奧數不作為升學錄取依據了,到底還要不要報班學?

爸爸A:“我想讓孩子停學奧數班,覺得孩子學奧數以後,很多內容比學校超前學習了,孩子在學校裡上課時往往就不認真聽講了。”

奧數不作為升學錄取依據了,到底還要不要報班學?

爸爸B:“我覺得只要孩子願意上奧數課,就不應該隨便放棄,隨意停下來會增加孩子的畏難情緒,遇到困難就繞道走怎麼行?”

奧數不作為升學錄取依據了,到底還要不要報班學?

爸爸C:“我們是想停又不敢停,感覺是中了培訓機構的套路,當初根據入學測試進了優班(根據低到高分進行分班學習)。一旦停掉,將來又想讀的話還得重新考試。”

奧數不作為升學錄取依據了,到底還要不要報班學?

爸爸D:“主要還是報了很多興趣班在學習。感覺孩子太累了,時間不夠用。尤其是奧數班,雖然競賽叫停了,但回家後還有大量作業,老師還會時不時推薦大家去上一些視頻課,又要花去2、3個小時。”

……

……

奧數不作為升學錄取依據了,到底還要不要報班學?

上海小學生到底要不要報課外班學習奧數?其實這個問題的關鍵是拷問家長讓孩子學習奧數的初心是什麼?

如果您讓孩子學習奧數的初心是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多學一些解題思路,那就多用鼓勵的態度讓孩子去試一試,在學習過程中淺嘗即止保持平常心,這裡有一箇中肯的建議:

奧數不作為升學錄取依據了,到底還要不要報班學?

建議家長不要盲目報班,或者一味讓孩子追求學習難度更高的優班挑戰,而是要本著呵護孩子的學習興趣出發,通過試聽挑一個孩子喜歡的老師,能夠使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提升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畢竟,小學生年齡段孩子對知識、能力的吸收大多是由態度決定的。

奧數不作為升學錄取依據了,到底還要不要報班學?

反之,由於奧數班所學的題目的確有些難度,學校考試基本考不到這麼難的題目,如果孩子平日數學學習就已經很吃力,學習奧數只會讓他增加挫敗感,不建議勉強學習,畢竟奧數班學習與拓實數學基礎能力的關係不大。

奧數不作為升學錄取依據了,到底還要不要報班學?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的很多奧數學習班都有家長陪讀和不陪讀兩種選擇,如果家庭情況允許的話,建議參加有陪讀的奧數學習班,理由如下:

奧數不作為升學錄取依據了,到底還要不要報班學?

首先,一節奧數課2小時的容量,對於小學生來說知識量有點大,難免有走神或跟不上的時候,家長陪讀可以進行課後鞏固,其次,家長既然來接送了,與其在教室外玩遊戲刷微信,不如與孩子共同學習,從而體會到自家孩子的辛苦,那樣在輔導作業時也更能心平氣和的對待孩子,最後,對於離開體制教育多年的家長來說,重回課堂看到自家孩子的學習表現和態度,也會進行一定的反思與思考,從而探索更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奧數不作為升學錄取依據了,到底還要不要報班學?

當我們所處的大環境,為了減輕小學生的課業負擔做出了相應的努力時,家長是時候放下一些焦慮了,對於還要不要報班學奧數這件事,切忌從眾心理,人云亦云把孩子推上一條孩子痛苦、家長糟心的求學之路,這樣做非常不明智。孩子能夠在課外班遇到自己喜歡的老師,對奧數學得有興趣,開拓了思維,學;孩子平日學校教的數學已經很吃力了,急需穩固數學基礎知識,面對耗時心累的奧數班,棄!

奧數不作為升學錄取依據了,到底還要不要報班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