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历史上有哪些千古冤案?

神仙夫妇


1.狡兔死,走狗烹,卧薪尝胆,越王勾践,杀文种。

2.秦孝公,商鞅,一代君臣和睦,变法革新,秦国富强之根本,秦孝公死后,一代商君,五马分尸之惨烈下场。

3.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一代兵仙,用兵如神,为刘氏江山赴汤蹈火,最后死于后宫妇人之手。

4.巫蛊之祸,一代贤王死于小人之手,琅琊榜的历史原型,发生在汉武帝晚年,死了一个皇太子,死了一位皇后,牵连数万人,不可谓不是影响深远。而后汉武帝下轮台罪己诏,建思子宫,以忏悔自己的错误。

5.莫须有,岳飞岳少保,南宋一代名将,其功绩,我无需多说,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飞班师。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6.于谦,于少保,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历史上真正可以和岳少保齐名的人物,文能治国,武可定邦,举扶大厦之将倾,最后却在夺门之变,被朱祁镇以谋逆罪杀害。英宗死后,明宪宗即位,第二年,于谦平反。

7.解缙,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他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古今文化集大成者,于华夏文明而言,可谓是居功至伟。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


历史上的千古奇冤,多不胜数,有的大白于天下,那些没有被翻案的,更多的还是被一句成王败寇钉死在耻辱柱上,永世不可翻身。而那些并不能在史书上留下一二笔的万千百姓,只怕受到的冤屈,再无重见天日的可能了吧。


随手关注,祝你幸福。

以上。


木剑温不胜


冤假错案,为大家所深恶痛绝,有的冤假错案是因为刑侦技术不发达,难以辩明,古代又是疑罪从有,这算情可原吧,但是有的冤假错案却是有人为了各种利益故意为之,这种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宋代元符(宋哲宗)年间,江西宜春县县尉,派了3名下属去村里面采买鸡和猪来吃。这本来也无伤大雅,谁知道却酿成了一起惊天冤案。这3个人,一去不复返,整整40天不见人影,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不知道是逃跑了,还是被人谋害了。

3人的家属告到了郡守处,郡守又把宜春尉叫过来问。这可是不是一个小事,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原因把3个下属弄没了,宜春尉要是如实说,肯定难辞其咎。

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他撒了一个谎。说是,嗨,那3个人根本没丢,是我发现了一个贼窝,让他们去查看去了,因为要保密,所以让他们不要给家属说,这么长时间还没回来,会不会被害了。郡守一听,把他训斥了一顿,让他立马查清楚。

守责尉。尉诡曰。有盗巳得其窟穴。遣三人往伺。久而不反。是殆毙于贼乎。愿自往捕。

一个谎言需要一百个谎言去弥补,回去之后,宜春尉赶紧带人加紧寻找这3个人的下落,但是杳无音信,毫无线索。

有一天他们找人往回走,看见田里有四个农夫在耕田,宜春尉灵机一动,一个罪恶的想法冒了出来。他花了20000钱买通这四个农夫,让他们假装盗贼团伙,说到时候也不过是打上几板子。

适见四乡民耕于野。从吏持二万钱买之。使诈为盗曰。他日案成。不过受责数十耳。四人许诺。遂缚诣县。

这4人贪财,欣然允诺,他又给郡守说这4个人是江洋大盗,派3个手下去查看,结果被发现,被这几个强盗杀了。郡守大怒,最后这4人被判斩首。

这个案子堪称可怕,郡守府有一个姓黄的司理觉得这4个人,样貌朴实,不像是杀人的大盗,最后问出了实情。

黄司理汇报了郡守,郡守把他痛骂一顿,不准翻案。宜春尉是郡守的左膀右臂,加上这么大的案子必须要有个说法,但是偏偏根本就没有线索,郡守想就此结案。黄司理也没敢坚持,此案就此结案,4个无辜农民被砍了脑袋。

冤案就此酿成,这个案子其实最冤的是,失踪的3个士兵,到底去哪了,连死没死都没人知道,就找了四个“凶手”。

此事无人翻案,但是诡异的是没过多久郡守,宜春尉先后病死,就连当时质疑但是没有坚持的黄司理3年后也离奇病死。


长安西北夜读史


古代的冤案有很多,我说一个比较不常见的冤案吧,这个案子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的时候,有一个人商人出远门回家,发现妻子横尸于卧室,连头都被人残忍的割走了,只留下一个残躯。他既愤怒又害怕,连忙报官,并通知了妻子的家人。

古代的时候,破案手段落后,线索既少,又无人证,这个无头案成了一个真正的“无头案”。妻子的家人最后怀疑是这个商人和妻子吵架,失手杀人,又伪造了现场,于是便状告这个商人杀妻毁尸。
当地的郡守严刑拷打。酷刑之下,这个商人被屈打成招。承认了自己杀妻毁尸,被判了死刑,准备秋后问斩。所有人都认为这个案子是一个铁案。直到某天,郡守手下的一个从事整理案宗的时候,看到了这个案子的审理,他觉得很是怀疑。他认为这个案件有几个疑点。第一点,如果是夫妻言语失和失手杀了老婆,那么他肯定是内疚的很,又怎么会割掉老婆的头。第二点,如果是商人杀了老婆,他想要逃脱罪责,那么他可以有很多方法,可以推说病死了等等,何必留着尸体而扔掉脑袋呢?这里的道理很明显。他把自己的的疑惑告诉了郡守,郡守一听也觉得很有道理。他把这个案子交给了这个从事。
从事找了一个地方将这个商人偷偷藏了起来,重新审理,对外宣称已经杀了。另一方面把全城的办理丧葬的人全部召集起来,叫他们讲述近来给别人埋葬死人的情况,并且询问他们有没有觉得可疑的事情。有一个人说,他去一个土豪家办理丧事,都说是一个奶妈被杀,凶手跳墙跑了,但是棺材很轻,好像里面什么也没有装。从事派人挖出棺材,发现里面竟然有一个女人的头,把这个头和当初发现的无头尸体对在一起,严丝合缝,再让商人辨认,发现竟然不是自己的老婆。从事立刻将土豪和家里的人抓来审讯。原来是这个土豪偶然路过这个商人家,见到商人的妻子容貌秀美,就把她走了,又怕别人报案,就杀了自己的奶妈,将头装到棺材埋了,把她的无头尸体仍在商人家,混淆视听,再把商人的妻子藏到密室里偷偷霸占。此案至此,终于真相大白,于是土豪一家被在闹市中处以死刑。

古史新谈


周瑜,潘仁美

先说周瑜,演义中的周瑜描写成为与诸葛亮明争暗斗的人物,最终被诸葛亮气死。留下了孔明三气周公瑾,周瑜气的在马上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临死前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

但是史书上的周瑜那,按咱们现在那个标准来说妥妥的高富帅,还喜迎在东吴有超高人气的白富美小乔妹子,无论是事业爱情都是达到了巅峰。

史书记载,周瑜(175—210年),字公瑾,汉末名将,舒县(今安徽省舒城县西南)人。洛阳令周异之子,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病逝,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江左风流美丈夫”。周瑜年轻便成就大功,加上本人谦虚宽容,相貌堂堂,精熟音律。还深得主上孙策、孙权的礼遇器重,是后世不少人羡慕追思的英雄

潘仁美

这个我之前发过一次,就直接复制过来了

杨家将里面的头号“大反派”潘仁美。

小时候听评书的时候那真是气的咬牙切齿,想着怎么有这么坏的人,还不死,后来大了些,偶尔间看了些历史书才知道,杨家将的故事大多是虚构的。杨业却有其人,原来是北汉的大将,本名刘继业,后来兵败降北宋。有子杨延昭,其后有杨文广。佘太君,杨宗保,穆桂英,杨排风等都是小说虚构的,没有其人。杨家将也没那么厉害。

其实历史上并没有潘仁美这个人,他是以潘美为原型的。潘美,初事周世宗柴荣,补供奉官,高平之战后,迁西上标门副使。潘美与赵匡胤两个人交情很好,后来他拥立赵匡胤称帝建立宋朝,是宋朝的开国功勋,是个彻底的忠臣。


蔺MG


要说历史上有哪些千古冤案?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可称为千古冤案的可谓数不胜数,最为惊天地,泣鬼神的莫过于窦娥之冤。

窦娥之冤最为让人闻之动容,思之心颤的是那窦娥临死发下的三个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在刽子手刀起头落之时,窦娥的冤血直喷白旗,烈日当空瞬间飞起鹅毛大雪,雪过之后果然大旱三年。

虽然这情节系关汉卿笔下生花,但此中有深意,留待后人解。

人们观望冤案,虽有同情的心理,但也不失漠然猎奇与己无关的成份,犹如鲁迅笔下抢蘸血馒头的麻木。然而窦娥之冤最为令人惊心之处,就在警醒人们,一个冤案并非仅限个案中人受害,它的社会危害将累及众生,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必将自食其果。

单从窦娥三个毒誓应验上看,血溅白旗,喻示当朝旗幡变色,六月飞雪警谕易主变天,三年大旱,受苦者必定是对社会冤案漠然视之,无力鸣冤的大众。

有人对窦娥毒誓的应验责难窦娥,认为你冤并非民众之为,何故累及众生?

其实,以我看,关汉卿讲冤案最为深刻之处,就在并非叙述冤案本身,停留在一般文人满足读者猎奇之心,而是顾左右而言他,隐讳的告诉读者,一人冤乃天下冤,民众不可置之渡外。

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概也是这个意境。

窦娥之冤冤在官吏腐败,她在社会黑暗,冤无可诉,众生无助的背景下,唯有以毒誓以正清白,结果誓言应验,生灵涂炭 。今天,我们再议历史千古冤案,不禁叹而有幸生活在一个文明开化的时代。

纵观历史,历朝历代,谁也无力彻底避免冤案的发生,不同之处是,在那只许州官放火,不允百姓点灯的时代,民众对冤案是少有发言权的。而如今,君不见,随着社会法制的进步,民众积极参于法治,特别是律师制度,网络问政等等,从而避免和减少了许多冤案的发生。

故而我认为,纵谈历史千古冤案,其意义就在以古为镜,增强民众法制意识,以己之力,维护法纪,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发生“千古冤案”!

最后,还望题主见谅在这里没有堆沏古今闻名的什么“四大奇冤”,“十大冤案”,因为那些实在是耳熟能详,历史早有定论,今借此题所发挥,无非是曾阅罢窦娥之冤后心生感悟,由此有感而发。


友德之声


本期话题
公元前597年,晋国刚刚在邲之战中遭到了楚庄王的迎头痛击。可还没等晋军元气恢复,赤狄就在第二年秋天攻到了距离晋国都城不远的清原。险些,晋国就要被迫进行一场惨烈的首都保卫战了。赤狄为什么在这时攻击晋国,司马迁和杜预两位学者异口同声地职责晋国中军副将先縠勾结戎狄,意图叛乱。但分析先縠在赤狄攻晋前后的诸多表现,这很可能是对他的误解,先縠的死乃至全族覆灭并非是叛乱造成的。

邲之战的惨败给了晋国沉重的一击。这个在中原霸主的宝坐上稳坐了30余年的超级大国遽然跌落,谁又该为此承担责任呢?

《左传》载:

(公元前596年)冬,晋人讨邲之败与清之师,归罪于先縠而杀之,尽灭其族。君子曰:“‘恶之来也,己则取之’,其先縠之谓乎!”


——《左传·宣公十二年传》

邲之战的次年,中军副将先縠遭到了最严厉的惩罚:族诛。《左传》的作者说,这跟他在邲之战中的一系列决策失误有直接关系。

如果我们孤立地看待这个结果,似乎荀首在开战前的警告——“果遇,必败,彘子尸之,虽免而归,必有大咎”——应验了。但事实真就这么简单吗?让我们先来梳理一下邲之战结束后晋国政坛发生的一系列相关事件:

据《左传》所言,晋国败军返回国内已是公元前597年的秋天。回国之后,中军元帅荀林父主动向晋景公请求以死谢罪。这并不意外,因为早在战前,军司马韩厥就威胁过荀林父:

韩献子谓桓子曰:“彘子以偏师陷,子罪大矣。子为元师,师不用命,谁之罪也?失属、亡师,为罪已重,不如进也。事之不捷,恶有所分。与其专罪,六人同之,不犹愈乎?”
——《左传·宣公十二年传》

韩厥说,就算轻敌冒进的是先縠,但你荀林父身为元帅,统御无方,仍要承担主要领导责任。我个人的判断,战后请死很可能是荀林父迫于赵党的压力而做出的一种以退为进的自保策略,因为晋景公不会真的杀了他。一旦处死了荀林父,那赵氏一党势必更加跋扈,届时又有谁有能力、有胆量站出来制衡赵党,保障公室的安全呢?

和荀林父的委曲求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战败的始作俑者先縠没有任何自责谢罪的表示,也没有遭到任何处罚。不但没有,甚至到了当年冬天,他还获得了意外的奖赏:

晋原縠、宋华椒、卫孔达、曹人同盟于清丘,曰:“恤病,讨贰。”
——《左传·宣公十二年传》

依照以往的惯例,如果晋侯无法亲自出席诸侯会盟的话,应由中军元帅、首辅大臣代他主盟(晋公子案:晋国此前唯一一次由非中军元帅代替晋侯主盟的案例发生在公元前625年六月,司空士榖代替晋襄公主持了垂陇会盟。但士榖本是晋襄公钦点的下一任中军元帅人选,所以仍可视为让他提前熟悉首辅的工作内容)。

可公元前597年冬天的这次清丘会盟,代替晋景公主盟的不是荀林父而是先縠。这说明邲之战的失败没能对先縠构成威胁。

虽然中行氏与赵氏为首的两派在战前就剑拔弩张,各自做好了藉战败打击对方的准备,但最终较量的结果却仍是赵党占据了上风,因为荀首的警告落了空,韩厥的威胁却堪堪应验了。

代晋侯主盟,似乎意味着先縠已经逼近了中军元帅的宝座,那为什么局面在短短一年之后便急转直下,使先縠遭遇族诛呢?《左传》说,事变的转折点就是公元前596年秋天发生的这件事情:

(公元前596年)秋,赤狄伐晋,及清,先縠召之也。
——《左传·宣公十三年传》

公元前596年(也就是邲之战的次年)秋天,赤狄发动了对晋国的战争,一度逼近到晋都绛邑西南的清原。差一点儿,晋国就要准备国都保卫战了。这么危险的局面是谁造成的,《左传》说“先縠召之也”。这看似简单的五个字却着实令人费解。

杜预对此的解释是:

(先縠)邲战不得志,故召狄欲为变。
——《左传·宣公十三年》注

杜预说,先縠因为在邲之战中没能达成他的目的,所以勾结赤狄,意图叛变。无独有偶,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中记载了另一种异闻,也指责先縠里通外国,援狄攻晋:

四年(公元前596年),先縠以首计而败晋军河上,恐诛,乃奔翟,与翟谋伐晋。晋觉,乃族縠。
——《史记·晋世家》

因为有司马迁和杜预两位学者联名作保,所以历来都很少有人质疑先縠勾结赤狄、反叛晋国的可能性。但我私下以为,先縠叛乱一说可能是对《左传》“先縠召之”四字的误读。

在晋国此前的历史上从没有过援引狄人势力,颠覆晋国政权的先例。公元前655年,晋文公因骊姬之难逃亡白狄,待了整整12年也没能藉狄人之力杀回晋国。公元前621年,晋国豪门狐氏的宗主狐射姑因与赵盾争夺首辅之位失败投狄,同样没能藉狄人之力卷土从来。狄人乃是晋文公的母家,狐氏更是早年遗落在狄人中的姬姓支裔,连晋文公和狐射姑都做不到援狄为变,同狄人素无渊源的先氏家族又怎么会出此下策呢?

另外,我们不要忘了,此时赤狄诸部中的最强者——潞氏之君潞子婴儿已经与晋国公室联姻联亲,潞子婴儿的夫人就是晋景公的胞姊伯姬,狄人又怎么会突然翻脸,同意与先縠连手图晋?

再退一步说,就算先縠能够说服赤狄与自己联兵犯晋,那他想达到什么目的?想做石敬塘吗?在春秋的特定历史条件和政治氛围下,那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情。司马迁和杜预都说先縠犯了叛国罪,可是他们对犯罪动机的解释却令人生疑:

正如我在前文中所分析的那样,邲之战的战败责任是由荀林父一肩承担的,先縠并没有遭到任何处罚,他有什么理由害怕被杀?代替晋景公主持会盟,意味着先縠的政治地位在战后还有提高,这不正是他孜孜以求的吗?又怎么能说他不得志?

所以我认为《左传》的“先縠召之”这句话不能理解为先縠勾结赤狄侵犯晋国,而应该理解为赤狄攻击晋国的这番祸事是先縠招来的。是他的主动挑衅招来了狄人的猛烈报复,险些让狄兵进逼到国都绛邑的城门之下。

我之所以做出这个推断,是因为在先氏被族灭的两年后,《左传》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情:

赤狄潞氏的执政大臣丰舒发动了政变,不但杀死了晋景公的姐姐伯姬,还刺伤了狄君潞子婴儿的眼睛。晋国以此为借口,命中军元帅荀林父挥师东进,一举消灭了赤狄潞氏。胜利后,荀林父不但一洗败军之将的污名,真正树起了首辅大臣的权威,更因此获得了晋景公赏赐的“狄臣千室”,迅速壮大了家族的经济实力。从此,中行氏才真正成为了让晋国人仰视的政治豪门。

纵观晋国对外扩张的历史,每当它被楚国压制,无力争夺中原诸侯之际,晋国的兵锋就会转向周边的少数民族,通过兼并狄人的土地和人口来扩充自己的实力。这种扩张方式也就是范武子士会所说“兼弱攻昧”。荀林父消灭赤狄潞氏所获得的丰厚回报证明了主导伐狄战争对晋国各卿族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在伐楚失利之后,伐狄是晋国各卿族最有可能收获战争红利的选项。

先縠在邲之战时因立功心切,挑衅楚国,导致兵败;邲之战后他仍不汲取教训,又把进攻的矛头转向赤狄,结果招来了狄人的猛烈报复,首都险些因此受兵。《左传》说“晋人讨邲之败与清之师,归罪于先縠而杀之”,说明“邲之战”与“清之师”这两件罪状是具有某种共性的——都是先縠急功近利、轻启战端的过错,这恐怕才是先縠两罪并罚、遭到族诛的真实原因

先縠被杀的第二年即公元前595年,晋国举行了大搜礼,这意味着先氏家族灭亡后,晋国的权力高层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洗牌过程。

公元前594年,荀林父挥军消灭赤狄潞氏,中行氏的威望水涨船高。

公元前593年,士会帅师消灭赤狄甲氏及留吁、铎辰,并因此代替去世的荀林父成为新任中军元帅,范氏也跻身晋国豪门之列。

中行氏和范氏的强势崛起,使得晋国原来赵氏独大的权力格局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中行氏、范氏连同后来执政的郄氏和余威尚存的赵氏,形成了势均力敌、相互牵制的新局面。

此时各家贵族,哪怕贵为首辅之家,也不能像赵盾当国的时候那样一言九鼎,为所欲为了。

《国语·晋语五》中记载的这个小故事很能说明此时贵族交往的原则与禁忌:

范文子士燮暮退于朝。武子曰:“何暮也?”对曰:“有秦客廋辞隐伏谲诡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吾知三焉。”武子怒曰:“大夫非不能也,让父兄也。尔童子,而三掩人于朝。吾不在晋国,亡无日矣。”击之以杖,折委笄。
——《国语·晋语五》

一个秦国来的使者在朝堂上用隐语刁难晋国诸大臣。年轻的士燮退朝后得意洋洋地告诉父亲士会,旁人都不能对答,只有他解出了秦使的三句隐语。原以为自己会得到父亲的夸奖,没想到士会居然为之震怒,举起拐杖痛打士燮。一边打还一边训斥他说:“人家都不发言,那是表示谦让。你可倒好,一个后生小子居然敢连续三次抢别人的风头,哪天我要是死了,范氏非毁在你手里不可!”

现在的晋国,话事的人多起来了,说话办事儿就得更加小心了。千万千万别当那只被人瞄准的出头鸟。

但宦海浮沉、历尽沧桑的士会能保持低调,不代表别人也能。比如赵盾的两位庶弟赵同和赵括,他们就还沉浸在赵家昔日的辉煌里,端起的架子总是放不下来。就在荀林父消灭赤狄潞氏的那一年,晋景公派赵同南下王畿,向周定王报捷献俘。到了天子跟前儿,赵同仍然飞扬跋扈。

王朝卿士刘康公因此预言道:

“不及十年,原叔必有大咎。”
——《左传·宣公十五年传》

十年之内,赵同将为赵家招来一场大祸。《左传》惯用预言以启后事,刘康公说的这场大祸正是“下宫之难”。而要点燃下宫之难的导火索,还要等待一个关键人物的上台,那就是在公元前587年新被晋景公任命为中军元帅的栾书。


晋公子


崔琰就挺冤的

崔琰本来是打抱不平,在曹丕、曹植的夺嫡之争中,崔琰公开站队曹丕,扬言以死卫道,曹操就记住他了

“唯琰露板答曰:"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

接下来崔琰写信安慰杨训,就因为带了一个“耳”,被曹操借题发挥“耳可不是一个好词,‘会有变的时候’,这话也很不恭顺”,所以曹操顺手就把崔琰贬为奴隶了

后太祖为魏王,训发表称赞功伐,襃述盛德。时人或笑训希世浮伪,谓琰为失所举。琰从训取表草视之,与训书曰:"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琰本意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也。有白琰此书傲世怨谤者,太祖怒曰:"谚言'生女耳','耳'非佳语。'会当有变时',意指不逊。"於是罚琰为徒隶

这还没完,这莫名其妙地罪名让崔琰也很无语,曹操还派人探望崔琰,发现他的言谈举止一点屈服的意思都没有,于是第二个“罪名”又来了,曹操表示“你接待客人的时候眼睛瞪那么大干嘛,是不是心怀怨恨啊?”,随后崔琰被赐死。

使人视之,辞色不挠。太祖令曰:"琰虽见刑,而通宾客,门若市人,对宾客虬须直视,若有所瞋。"遂赐琰死。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就觉得崔琰真是冤的没谁了,“而琰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


秉笔春秋吕书生


提到千古奇冤,大家第一个反应估计都是窦娥冤。但是窦娥冤只存在于传说和文学作品里,历史上并无其事,真正的冤案,我给大家总结了几个,仅供观赏:
1、岳飞之死:岳少保之死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冤案,估计没有之一。而秦相爷的那句“莫须有”,也成了后世缔造冤案最为经典的注脚。

2、于谦之死:于少保和岳少保的死几乎一样,都是在立下盖世之功勋以后被残忍杀害。和岳飞不同,于谦的死是有很明白的原因的,那就是“不杀于谦,夺门无名”。可怜一代名相,最后成了几个阴谋家的牺牲品。

3、檀道济之死:作为刘宋王朝最得力的战将,檀道济本不该死,但是奄奄一息的宋文帝担心他死后檀道济作乱,竟然把他杀了。更讽刺的是,最后弄死刘义隆的,竟然是她自己的亲儿子。

4、夏言、曾铣之死:一个一心为国的宰相,一个旨在收复失地的边帅,就被嘉靖和严嵩这一对混账君臣冤杀,两颗人头之后,是蒙古人的铁骑和庚戌之变。



青言论史


檀道济。

檀氏世居京口,是北府旧将,在刘裕京口举义之后,便跟随刘裕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刘裕登基后,檀道济也以功授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

后又参与拥立宋文帝刘义隆之事,功勋卓著。但是,南朝大将又怎么和济南扯上关系了呢?

元嘉八年(431年),刘宋大将到彦之北伐失利,北魏顺势南侵。宋文帝赶紧以檀道济为都督征讨诸军事,率众北援。檀道济一路征讨,连败敌人,进军到济南历城,与敌人连战二十余日,前后交战数十次,但是因为敌人实在太多,而自己又粮尽,于是士卒忧惧,都失去斗志。檀道济想出一个计谋“唱筹量沙”,当夜就堆了几个大沙堆,将剩余的少量米散放在上面。到了早上,北魏军看到这个局面,以为檀道济还有粮食,便不敢再追赶。于是檀道济便从历城全军而反,一时间檀道济威名远著。不过,正所谓“功高震主”,檀道济就因为被宋文帝深深忌惮,“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而当时一些小人也认为檀道济是司马懿一类的人。时人或目之曰:“安知非司马仲达也。”

元嘉十二年(435年),宋文帝刘义隆久病不愈。彭城王刘义康害怕皇上一旦驾崩,檀道济将难以控制。刘义康遂矫诏,将任江州刺史的檀道济从寻阳召回建康。

檀道济入朝之后,刘义隆病情稍稍好转,就准备让檀道济回寻阳去。檀道济刚上船,刘义隆病情突然加重,刘义康便假传圣旨,逮捕了檀道济,“元嘉以来,猜阻滋结,不义不昵之心,附下罔上之事,固已暴之民听,彰于遐迩。”三月,将其满门十一人诛杀。檀道济被捕的时候,怒不可遏,他将头巾狠狠摔在地上,说:“乃坏汝万里长城!”北魏朝廷听说檀道济被杀,大喜过望:“道济死,吴子辈不足复惮!”从此就频频南犯。

檀道济死后,时人歌曰:“可怜《白浮鸠》,枉杀檀江州。”说的是檀道济死的那天,建邺地震白毛生。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刘义隆主持了第二次北伐,结果大败,“元嘉草草”。北魏太武帝跖跋焘领军回攻,一直打到长江北岸瓜步。刘义隆登上石头城北望,面露忧色,感慨地说:“若道济在岂至此。”这时檀道济已经枉死十四年了。


鱼儿读书会摆尾


我是中原一哥,来回答。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为了清白,为了没有的罪,含冤而死。

“莫须有”而死的岳飞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乃是天经地义,“莫须有”不分时代、场合,南宋灭亡亏否?

传说秦桧的后人把秦桧铁像悄悄投到西湖,整个湖水发出恶臭,人们循臭味找到秦桧像,把他重新安置在岳飞墓前。世人皆知,是秦桧害死了岳飞。

文徵明看着《满江红》中说,“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只怕中原复”。说的是高宗,只怕收复中原后,自己的皇帝做不成了,高宗这种卑鄙污浊的心理造成岳飞的死。岳飞的莫须有是高宗的心理,秦桧的忠实执行,宁愿不要江山,也要杀岳飞,可悲可叹。

于谦死于“谋逆”


国家大事,交于昏君和太监手里,国不是国,家不是家,当蒙古兵突然出现在北京城,人心惊恐,军无斗志,投降派占主流,关键时刻,兵部侍郎于谦挺身而出,一个读书人于谦,力挽狂澜。此后,于谦等拥立朱祁钰为代宗皇帝,君臣一心,革除弊政,建立新军,加强边防,国力稍振,敌寇不敢入侵。世事无常,祸生不测。本是大好局面,突然急转直下。景泰八年,发生了“夺门之变”,英宗再次继位。以“意欲迎外藩入继大统”为罪名,坐《谋逆律》,斩于谦、抄家的时候,发现于谦家“无余资”,也是莫须有,必须死吗?为了皇位丢江山吗?

袁崇焕死于“反间计”


袁崇焕这个名字,皇太极怕之,可惜偏僻有汉奸,卖国求荣,汉奸范文程,为皇太极献计,包围北京。袁崇焕率兵入援。皇太极不和袁崇焕直接交锋,用反间之计,杀了袁崇焕,这么一个简单的计谋。金兵在被俘的杨太监面前“悄悄耳语”,说今日撤兵,与袁崇焕有密约,里应外合,成就大事。崇祯深信不疑,下袁崇焕於锦衣卫狱。

千古冤案,清者自清,为了自身的清白而蒙冤而死,千古冤案,没有的罪加在你们身上,莫须有,或许有,死的不明不白,冤不冤,你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