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可網上平臺一體化處理

為推動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一體化處理機制及“交通事故一體化處理平臺”順利運作,今日上午,東莞法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保險行業協會等多單位在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東莞道交一體化處理工作聯席會議。會上,上述各單位共同簽署了《東莞地區開展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改革試點的實施方案(試行)》。

方案的實施,意味著以後處理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過程中,包括責任認定、調解、鑑定、賠付試算、理賠等多項工作都能在網上平臺實現。

試點:

東莞三家基層法院成為首批試點法院

據悉,廣東省道路交通事故糾紛一體化處理網上平臺已於4月25日正式上線。該平臺的特點是,整合了人民法院、公安機關、調解組織、保險機構、鑑定機構的人力、物力資源,避免了過去單一部門的信息不對稱情況發生。

東莞的三個基層法院作為省內24家首批試點基層法院,在東莞中院的統籌下,積極與公安交警、司法鑑定、保險等有關部門溝通聯繫,線上線下實現糾紛調解前置,統一損害賠償標準、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等功能,讓“道交一體化平臺”順利在東莞運作起來,促進道交糾紛的多元化調解。

記者看到,這次同時上線的還有道交理賠計算小程序,該程序內置了統一的賠償標準,市民發生交通事故後,只需輸入相關賠償信息即可得出較為精確的損失賠償數額。

亮點一

建立信息共享機制 糾紛解決高效低成本

網上平臺究竟如何具體在道路交通糾紛處理上發揮作用?昨日,東莞市第二法院道路交通事故訴前調解的專職調解員林婉明向記者做了演示,只見系統中有當事人、調解員、鑑定機構、法院等不同的登陸端口。

林婉明用“調解員”身份登入系通過後,只要輸入當事人案件的相關信息,就可以通過統一的廣東省道路交通事故的賠償標準和證據規則,實現道路交通事故糾紛理賠、調解、裁判等各個流程標準的統一,達到類似案件無差異處理,讓糾紛解決公開公平公正。

林婉明表示,目前法院受理道路交通事故糾紛,除不適宜調解的,都會引導當事人在登記立案前在各基層法庭調解室由專業調解員先行調解。“我們去年受理了一千多宗訴前調解案件,調解率達40%以上。”

她進一步介紹稱,“我們以前做訴前調解,對於一宗道路交通糾紛案件,還要特地去調取當時交警、保險的相關資料,可以說不僅費時還費力,這個平臺從道路交通事故糾紛發生開始,法院與公安、司法、保險等機構之間工作相互銜接,實現責任認定、理賠、調解、鑑定、理賠、訴訟等所有環節信息材料的網上共享,通過所有材料網上可視化、陽光化的處理,降低糾紛解決成本,提高糾紛解決效率。”

亮點二

規範訴前鑑定程序 提高鑑定的採信率

另一方面,林婉明介紹說,在調解實踐中,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往往引發財產和人身的雙重損害,人身損害的傷殘鑑定只能通過各個鑑定機構進行鑑定確認,但當事人對單方鑑定意見的爭議較大,導致矛盾糾紛難以順利解決,有的還要申請再次鑑定。

現在, 當事人各方、各機構可以通過“道交一體化平臺”進行線上司法鑑定的申請、提交材料等操作,減少各方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東莞市第二法院民三庭副庭長張卓林介紹,“道交一體化平臺”改革試點工作方案重點規範了訴前鑑定程序,明確了鑑定機構範圍、選定方式、費用收取、委託手續及效力認定等一系列爭議問題的解決方式,從源頭上解決了鑑定意見不採信、公信力不足的問題。

文/圖: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龍成柳 通訊員 安燕玲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 吳一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