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逼退美航母 視印度洋為後花園 印度痴迷航母不是沒有道理

縱觀印度的對外戰爭史,除了中印邊界戰爭被解放軍暴打外,印度打贏了自建國以來其餘的對外戰爭,而且獨霸南亞次大陸,視印度洋為後花園。可以說印度的實力並不容小視,另外印度有幾十年的航母使用史,也是我們所不能比擬的。印度痴迷航母也是不無道理的。


印度第一艘航母是1957年1月從英國購買了原“莊嚴”級航空母艦“大力神”號,並將其重新命名為“維克蘭”號,意為“超越”。在被印度買下之後,進行了現代化改造,1961年完工並命名"維克蘭特"號。“維克蘭特”號標準排水量15 700噸,滿載排水量19 500噸,艦全長213.3米,寬24.4米,飛行甲板長210米,寬39米,吃水7.3米。

逼退美航母 視印度洋為後花園 印度痴迷航母不是沒有道理

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印度的“維克蘭特”號航母帶隊封鎖巴基斯坦的海上航線並轟炸東巴沿岸港口,起了很大作用。美國當時為了支持巴基斯坦,派出“企業”號戰鬥群進入印度洋進行威懾。印度海軍在分析局勢後,由“維克蘭特”號航母領頭將艦隊航向調向“企業”號方向,擺出正面硬懟的架勢。幾小時後“企業號”編隊改編航向避開印度艦隊,最終也只在印度外海繞了個圈子。美國當然當然不會承認“企業號”是被印度人趕走的,我們也不會認為印度的二手航母真的能和美國抗衡。但“維克蘭特”號的威懾姿態確實保證了對東巴基斯坦的進攻不受美軍影響。

逼退美航母 視印度洋為後花園 印度痴迷航母不是沒有道理

所以印度的航母不是面子工程,即使是二手破爛,即使技術落伍,但它也在實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也是印度現在頂著全世界的恥笑,忍受俄羅斯的敲詐,也要繼續買二手航母,同時把千瘡百孔的國產航母項目繼續推進下去的原因。作為印度的第一艘航母,“維克蘭特”號為印度海軍培養了一大批經驗豐富的軍官及士兵,使其積累了比較豐富的航母作戰、使用和維護經驗。但由於該艦艦齡過大、艦況太差,印度海軍於1997年1月將之除役。

逼退美航母 視印度洋為後花園 印度痴迷航母不是沒有道理

印度第二艘航母是“維拉特”號(英國“人馬座”級),1986年4月,印度海軍最終以2500萬英鎊的價格買下了於1984年退役的英國“人馬座”級輕型航母“競技神”號,並將其重新命名為“維拉特”號。印度買下後對這艘1959年服役的航母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整修以延長服役期限。同時,印度海軍也將“競技神”號飛行隊的12架“海鷂”式戰鬥機收入了囊中。

在2009年,“維拉特”號迎來了自己以“競技神”號航母身份在1959年投入服役的50週年紀念。出人意料的是,由於最後一次的整修工作進行得十分出色,印度海軍已經將“維拉特”號的預期使用年限延長到了2020年,直到印度自建的“維克蘭特”級航空母艦服役後才會退役。

逼退美航母 視印度洋為後花園 印度痴迷航母不是沒有道理

印度第三首航母就是“維克拉馬蒂亞”號(蘇聯“基輔“級)。2000年俄羅斯提出將該艦免費贈送給印度,條件是印度需要支付8億美元的艦體改裝費用,10億美元的艦載機與武器系統費用。乍看起來,印度海軍只要花費18億美元就可以在2008年得到一艘武裝完整的中型航空母艦。合同簽訂後,俄羅斯開始不斷以“遇到技術困難或預料外的工程量”為由向印度索要更多資金和工程時間。2008年初,全合同報價已經由18億美元上升到34億美元,印度人對這種違背最初合同不斷漲價的行為自然十分憤怒。最終印方最終選擇了妥協,在一番談判後接受了30億的總價。

造價攀升的同時,該艦的完工時間也被不斷推遲,直到2010年6月,該艦才大體改裝完成。但在2012年9月該艦在海試中忽然發生事故,8臺鍋爐有7臺癱瘓,該艦海試遂告中止,重新返回船廠進行維修。直到2014年,該艦才正式服役。

逼退美航母 視印度洋為後花園 印度痴迷航母不是沒有道理

未來印度擁有的第四艘航母就是自產的“維克蘭”級,1999年印度議會批准了自造輕型航母"藍天衛士"號的計劃,2006年11月建造工作正式啟動。雖說是印度國產航母,但"藍天衛士"號由法國設計藍圖,搭載俄羅斯米格-29K "支點-D"艦載機,部分設計由意大利幫助完成。為紀念退役的"維克蘭特"號,印度將"藍天衛士"號重新命名為"維克蘭特"號,並於2009年2月28日舉行了龍骨安裝儀式。

"維克蘭特"號長260米,寬60米,排水量達37500噸,最高航速為28節。此航母設計有兩條飛機起飛跑道和一條降落跑道,可搭載30餘架艦載機。

逼退美航母 視印度洋為後花園 印度痴迷航母不是沒有道理

2013年8月12日,"維克蘭特"號航母首次正式下水,當時完工僅30%。2014年年底,"維克蘭特"號航母在沉寂了1年後終於有了新的進展,已經開始建造艦島設施。2015年5月28日,外形基本成型的"維克蘭特"號航母第3次下水,但不利的潮水和船塢出口處的淤泥導致了船塢大門的故障,使得出塢工作被迫延遲。導致推遲服役時間為202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