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阿卡什”中程防空導彈

印度“阿卡什”中程防空導彈

▲ 印度“阿卡什”地空導彈。

  印度“阿卡什”防空導彈,這個“拖拉”多年沒有結果的裝備,現在終於要修成正果了。2009年4月,印度宣佈軍方開始訂購其自主研發的“阿卡什”中程防空導彈,並在隨後33個月內生產交付16套,而且近期還展示了整個系統的組成,這讓幾乎已經淡忘的“阿卡什”導彈再次喚起了人們的記憶。
  “阿卡什”在印地語中是“天空”之意,是印度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的一項中程防空導彈發展計劃。它像印度其它武器發展計劃一樣,發展時間漫長,性能撲朔迷離,部署眾說紛紜。
  目前為止,印度裝備了6箇中隊。由於射程達不到15千米,已經改名為“短程防空導彈”。


“阿卡什”的發展

  上世紀70年代,印度的國土防空核心是蘇制的SA-2、SA-3、SA-6以及少量的SA-5防空導彈,它們在與鄰國巴基斯坦的衝突中多次發揮作用。
  但由於這些導彈大多為上世紀60年代末期水平,甚至有些是蘇聯50年代研製的,這與上世紀60年代末期迅速發展起來的巴基斯坦空中力量極不相稱。


  而且為擺脫對外界武器的依賴,印度軍方提出發展自己的防空導彈武器。此時恰值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蘇制的SA-6導彈發揮了重大作用,為此軍方提出以SA-6導彈為藍本,開發自主的中程防空導彈系統。


印度“阿卡什”中程防空導彈

▲ 俄羅斯軍隊的薩姆-6地空導彈,印度“阿卡什”防空導彈的藍本。

  早期摸索階段(1974~1990) “阿卡什”的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74年。這一階段由於印度毫無導彈開發經驗,又盲目自信,導致“阿卡什”與著名的“大地”、“烈火”導彈一樣毫無建樹。1985年,為了加快綜合導彈研製計劃,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專門成立了導彈研究中心,集中了全國1 000多名科學家、19個國防研究所、7所大學、7家政府機構和21個兵工廠共同攻堅。

印度“阿卡什”中程防空導彈

▲ 印度“普利特維”地地導彈。

  “阿卡什”的研製也在卡拉姆的全面主持下取得快速進展,很快“阿卡什”在1990年完成首次飛行。雖然以後的開發不盡順利,但至此印度完成了防空導彈技術的早期摸索。
  高要求下的停滯階段(1990~2003) 從1990年到1993年,印度工業部門完成了9次“阿卡什”發射試驗,均取得成功,印度也因此計劃在1993年開始少量生產“阿卡什”,1995年正式服役。但由於此時海灣戰爭剛剛結束,伊拉克裝備的蘇制SA-6導彈表現差強人意,軍方提出了更高的戰術技術指標,甚至開始將地面防空武器的目光瞄準海外。


印度“阿卡什”中程防空導彈

▲ 印度“阿卡什”防空導彈。

  為了加強“阿卡什”等自主武器的發展,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敦促政府在1994年12月制訂了《1995~2005年自主防衛10年規劃》,進一步明確了“阿卡什”和“特里舒爾”地空導彈系統各研發階段的具體任務,軍方在1996年甚至提出對幾乎定型的“阿卡什”進行改進,使其具有反戰術彈道導彈能力。

印度“阿卡什”中程防空導彈

▲ 印度“特里舒爾”防空導彈。

  由於戰術指標的更改,行將服役的“阿卡什”再次進入改進和不斷的試驗進程中。新要求下的“阿卡什”從1997年3月開始全面恢復試射,但直到2001年,進行了20餘次試射的新型號仍無法滿足軍方要求。軍方等不及了,開始從俄羅斯引進S-300和“安泰”2500反戰術彈道導彈系統。

印度“阿卡什”中程防空導彈

▲ 俄羅斯“安泰”-2500地空導彈(S-300VM2)。

  1999年科索沃戰爭後,印度發現其現役的SA-3(S-125)導彈存在反應速度慢、抗干擾能力差、有效射程近以及缺乏全天候作戰能力等弱點,積極需求俄羅斯對其現有的60套SA-3中程防空導彈進行改進。這些措施使軍方對“阿卡什”的興趣大幅度降低,使本來緊缺的“阿卡什”發展資金捉襟見肘,2003年一度有消息稱該導彈的生產計劃被取消。

印度“阿卡什”中程防空導彈

▲ 採用四聯裝的SA-3(S-125)導彈。

  起死回生後的加速發展(2003~2009) 2003年爆發的伊拉克戰爭和之後的印巴邊境衝突及反恐衝突,使印度意識到了自主防空武器的重要性。此時藉助反恐戰爭,印度在國際上與美國、以色列等國家關係得到緩和,印美於2004年簽訂了戰略伙伴(NSSP)關係協定,加強了在核領域、高科技和導彈防禦等方面的合作。
  同時,印度還積極與以色列接觸,在以色列專家的幫助下,印度國防研究機構的導彈計劃從地地導彈到中、近程防空導彈全面起死回生,甚至進行了反導導彈攔截試驗。“阿卡什”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


  改進後的“阿卡什”也被專家稱為“阿卡什”-2型,克服了動力裝置、火控雷達等核心技術難題。2004年後每年都要進行多次“阿卡什”導彈試射。
  在經過了40多次成功試驗後,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局確信導彈能夠有效攔截低空飛行的導彈、飛機以及無人機等目標。在2008年9月,印度空軍終於同意正式結束試驗,開始定型生產,首批2套“阿卡什”導彈隨後交付印度空軍,用於試驗性服役。經過初步試用,空軍最終在2009年4月宣佈,在33個月內訂購16套“阿卡什”。至此,“阿卡什”的試驗工作全部結束。

印度“阿卡什”中程防空導彈

▲ “阿卡什”的空軍型採用拖車底盤。

  但仍有消息稱,印度空軍對簽署“阿卡什”導彈(指該導彈目前投產的型號)訂單持保留態度,認為該型導彈在某些方面沒能滿足作戰性能要求。印空軍提出將“阿卡什”改進得更小、更輕、射程更遠,並且更加機動靈活。預計“阿卡什”導彈將會在今後的生產中逐批次改進,進一步提高性能。
  從目前情況來看,在未來10餘年印度陸軍估計至少會訂購1 350枚“阿卡什”,空軍則會訂購3 000枚,最終將全面替換印軍現有的SA-6地空導彈系統。
  實際上到了20世紀,印度的“阿卡什”雖然裝備了印度陸軍,但印度陸軍是根據行政命令“捏著鼻子”接收的“阿卡什”系統。


“阿卡什”的系統構成

  “阿卡什”防空導彈系統的基本作戰單位為營,每個營下轄1個營級指揮中心和4個導彈連。
  營級指揮控制中心(GCC)在整個武器系統中地位最高,其核心部分集成在一輛8×8輪式載重卡車上,連接著地面和空中的各種傳感器,指揮控制4個導彈連,在4個導彈連控制中心之間建立聯繫並扮演整個集群指揮控制決策角色。

印度“阿卡什”中程防空導彈

▲ “阿卡什”防空導彈系統示意圖。

  每個導彈連由指揮控制中心和4輛導彈發射車組成。指揮控制中心配備一輛指揮車;一輛無線電通信車,其上裝有用於數據鏈通信的大型伸縮式桅杆,通過加密無線電通信設備和通信衛星與陸軍指揮中心聯絡;一部車載“拉賈德拉”(Rajendra)相控陣雷達,用於搜索、探測、截獲、敵我識別、跟蹤和制導。整個指揮中心可同時指揮4輛發射車作戰。有報道說,“拉賈德拉”雷達可以與S-300V防空導彈配套。早在幾年前,俄羅斯便積極向印度出售S-300V。

  “阿卡什”陸軍型的導彈發射車採用改進後的BMP履帶式底盤,可以攜帶並連續發射3枚導彈,發射器可360°旋轉,射角為+6°~+60°。空軍型的發射車底盤以拖車和輪式車為主,攜帶3枚待發射狀態導彈,發射器可以360°旋轉,射角為+8°~+75°。

印度“阿卡什”中程防空導彈

▲ “阿卡什”陸軍型導彈發射車。

印度“阿卡什”中程防空導彈

▲ 少見的使用T-72坦克底盤的“阿卡什”陸軍型導彈發射車。

“阿卡什”的性能特點

  從“阿卡什”的發展可以看出,它源於蘇制的SA-6導彈,因此外觀與SA-6接近。導彈長5.78米,重700千克,可摧毀25千米外、飛行速度達600米/秒的目標。雖然“阿卡什”技術源於SA-6,但經過印度數十年的仿製與適應性改進,其性能也有顯著的自身特點。

印度“阿卡什”中程防空導彈

▲ “阿卡什”導彈夜間發射。

  彈體設計合理,但克隆印記明顯 “阿卡什”採用了SA-6的現成設計,極大地降低了導彈設計風險。導彈為細長圓柱體,尖拱型頭部,導彈中部為4片梯形全動式彈翼,尾部安裝兩對梯形尾翼。導彈藉助位於中部、呈X形配置的梯形翼調整飛行航向和俯仰角,同時尾部4個有副翼的梯形舵,用於操縱傾斜角。

印度“阿卡什”中程防空導彈

▲ 從這個角度“阿卡什”導彈,可以看到導彈的彈翼和尾翼佈置方式。

  與SA-6一樣,“阿卡什”最與眾不同的是位於彈體中部彈翼之間的4個長管狀衝壓發動機進氣管。這種設計經過了SA-6的實際使用檢驗,是衝壓噴氣火箭發動機較為合理的佈局。這種設計可以使導彈結構更加緊湊,最大可能減少彈體體積和外形尺寸,間接提高了導彈的可使用性。
  動力先進,但整體技術不過關 “阿卡什”的發動機設計模仿了SA-6,火箭第一級為固體助推器,主發動機為衝壓噴氣火箭發動機。該發動機採用高能複合固體推進劑,為精細的鎂粉金屬燃料、硝化纖維和硝化甘油,氧化劑為大氣中的氧和高酸銨。
  “阿卡什”的動力裝置得到以色列的幫助,導彈在飛行過程中能吸取氧氣助燃,從而減少了氧化劑的攜帶量,形成了其它常規導彈所不具備的大射程和彈體小的優勢。
  而且這種一體化衝壓火箭發動機體積和重量雖不大,但導彈反應時間卻較快,從探測到發射只需15秒,而且“阿卡什”可以攜帶更重的彈頭(60千克)。
  固體火箭助推器可以在4.5秒內將導彈加速到1.5馬赫,然後被拋棄掉,此後衝壓發動機再點燃,持續工作30秒,將導彈以20g的加速度加速到2.8~3.5馬赫。
  與“愛國者”導彈相比,“阿卡什”在空中飛行的30多秒全過程中一直保持加速狀態,而“愛國者”導彈只有12秒鐘的助推力時間,之後導彈就基本處於慣性飛行狀態。此外,由於改進後的“阿卡什”導彈裝有數字化控制和制導組件及非常可靠的執行系統,使其具有超強機動能力,能承受高達15g過載。


  雖然“阿卡什”採用了較為先進的動力設計,但由於印度製造工藝不高,導致整體技術質量不過關,發射試驗一再失敗,一直難以通過軍方鑑定。即使目前已經定型,軍方仍持保留態度。
  警戒距離遠,但防禦方向存在缺陷 “阿卡什”的核心是印度自行研製的“拉賈德拉”雷達,為三座標相控陣監視/火控雷達,能跟蹤64個目標並同時攔截4個。
  該雷達實際是仿製於俄羅斯S-300外銷型雷達30N6。30N6的警戒距離超過200千米,但由於印度工藝水平限制,“拉賈德拉”的探測距離要近得多。

印度“阿卡什”中程防空導彈

▲ “阿卡什”武器系統的核心“拉賈德拉”相控陣監視/火控雷達。

  該雷達使用多通道單脈衝方式實現空中監視、多目標跟蹤和多導彈制導功能,裝載在一個可升降的旋轉平臺上,多陣元天線陣列在車輛運動時摺疊平放。
  雷達包括運行在G/H波段的4 000個陣元監視天線陣列,運行在I/J波段、有1 000個陣元的火控天線陣列,一個16陣元的敵我識別器和指令發射器。
  該雷達對飛機的監視距離實際為60千米,更大距離型正在開發。陸軍還有意將“拉賈德拉”雷達用於炮兵定位。
  雖然該雷達警戒和探測距離較遠,但導彈射程只有30千米左右。印陸軍稱,陸軍之所以拒絕使用“阿卡什”導彈是由於本土產雷達存在技術問題,“阿卡什”不能跟蹤從不同方向飛臨的敵機。
  火力容量大,但導彈命中率不高 蘇聯當初設計SA-6時旨在攔截北約低空突防的大規模機群,因此“阿卡什”也具有較大的火力容量。“阿卡什”的連級指揮系統能跟蹤64個目標,雷達可同時引導12枚導彈在全自動模式下出擊。
  “阿卡什”的預製破片戰鬥部重60千克,殺傷半徑為20米,採用多普勒雷達近炸和觸發引信。“阿卡什”無論是戰鬥部質量,還是殺傷半徑都較其原型SA-6要大,這表明印度希望擴大該導彈攔截目標適用範圍。


  但“阿卡什”的命中概率一直無法滿足軍方要求。印度前總統卡拉姆在2008年2月曾透露,空軍要求使用兩枚該型導彈攔截來襲目標,確保攔截成功率達到99%;導航系統應能使彈體與攔截目標之間的距離小於35米,當第一枚導彈靠近目標爆炸後,第二枚導彈將在第一枚導彈的碎片附近炸開。由於試驗中命中率一直不穩定,無法滿足軍方要求,也導致“阿卡什”很長時間無法定型。


“阿卡什”的未來

  據印度媒體報道,“阿卡什”導彈系統的研製方已經開始研製速度更快、射程更遠的改進型“阿卡什”防空導彈系統。
  向反導型改進 印度軍方早在2004年就對“阿卡什”提出了反導要求。按印、俄長期防務合作的有關協議,俄羅斯將幫助印度把“阿卡什”防空導彈與俄羅斯S-300P防空導彈集成在一起,構成能反飛機、反機載導彈和地地彈道導彈的一體化防空武器系統。

印度“阿卡什”中程防空導彈

▲ 正在發射的俄羅斯S-300地空導彈。

  對“阿卡什”的反導改進,一是通過增加外掛助推器和改進推進劑來提高“阿卡什”導彈的速度、最大射程和作戰高度;二是對戰鬥部進行重新設計,使其能夠執行反導彈任務,以攔截速度在3馬赫以下的小型導彈;三是加裝紅外/主動雷達複合導引頭。
  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高級官員稱,在印度實施的導彈防禦“盾牌”計劃中,將使用“阿卡什”在20千米外攔截漏防的導彈目標。目前印度科研人員正在試驗將“阿卡什”系統與S-300結合起來,共同構成防空和中短程導彈防禦體系,用於巴基斯坦和中國邊境線的低到高空防禦。

印度“阿卡什”中程防空導彈

▲ “阿卡什”的導彈運輸車。

印度“阿卡什”中程防空導彈

印度“阿卡什”中程防空導彈

▲ 與“阿卡什”導彈武器系統配套使用的中央搜索雷達(上)和偵察雷達,用於武器系統的遠程搜索和警戒。

  積極對外銷售 “阿卡什”在十多年前尚處於初期試驗階段時就不斷參加各種國際航展,印度將“阿卡什”推向國際軍火市場的意圖十分明顯。長期以來,印度軍事工業一直依靠軍方支持,但軍方對印度自主武器一直持保留態度,印度科研與工業企業希望利用國際軍貿得到外來資金支持,並得到國內的認同。
  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普拉拉達曾透露,印度發展“阿卡什”的目的之一就是將這種導彈推銷到海外市場。在印度2008年國際防務展上,印度再次展出了“阿卡什”導彈。印度官員稱,這次國際防務展是展示“阿卡什”導彈、爭取國際客戶的大好機會。

印度“阿卡什”中程防空導彈

▲ 在防衛展上展出的印度“阿卡什”防空導彈。

  發展自主型中遠程防空導彈 早在“阿卡什”試驗階段,印度已經啟動了以此技術為背景的全新中程防空導彈系統計劃。印度防禦研究與發展組織在2005~2006財年的預算中已經為該項目注入了資金。
  在印度的海得拉巴市有兩個國有實驗室,分別是研究與發展實驗室(DRDL)和研究中心站(RCI),前者負責“阿卡什”系統的研製,後者負責以“阿卡什”技術為基礎的射程為100千米的新型防空系統的研製。
  新型防空系統與“阿卡什”類似,也由載有3枚地空導彈的機動發射裝置組成。印度科研人員透露,這種尚未命名的新型防空系統將配用從以色列購買的“箭魚”主動相控陣雷達系統.目前該雷達已經運抵實驗室。
  作為第一款自主的中程防空系統,“阿卡什”的服役將極大增強印度軍事工業的自信和市場化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