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1200頁的書會有人讀嗎?《思想史》作者彼得·沃森:沒那麼難讀!

2018年1月,譯林出版社推出了英國思想史大家彼得·沃森(Peter Watson)的《思想史:從火到弗洛伊德》。從體積上來說,這本1200多頁的書是一本鉅著。因為書的大塊頭,有讀者把書撕成了便攜的小冊子,用零散時間讀完了它。

1200页的书会有人读吗?《思想史》作者彼得·沃森:没那么难读!

《思想史》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譯者: 胡翠娥

出版年: 2018-1

從體量上來說,彼得·沃森以煌煌百萬言講述弗洛伊德時代之前人類所有的思想成就。縱覽他之前的作品,同樣很厚的《20世紀思想史》,能看到這位英國思想史學者的學術態度:不走捷徑、拒絕簡化。彼得·沃森將目光瞄準人類從古至今的思想成就,將人類從刀耕火種到現代文明所走過的全部路程,以及向前邁進的每一個堅實腳步都一一寫出。在沃森的筆下,人類的進步因為思想的發展而變得無比清晰。讀者能夠從閱讀中領略人類知識的全貌,幫助自身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瞭解今天的人類為何會如此思考。

5月初,譯林出版社邀請彼得·沃森到中國各地舉辦講座。在總結歷史上重要的思潮的間隙,被中國讀者反覆提起的問題是:

為什麼您把書寫的這麼長?

您如何看待“知識付費”?

有沒有計劃把這本書的內容做成課程投放到網上?

“您寫了一本很長的書,但是我想告訴你我們中國人不喜歡讀很長的書,或者說我們中國人就不怎麼喜歡讀書,我們更喜歡聽有聲書,花錢上一些課程,可以在網上聽的那種,可以通過下載APP去聽的課,比如說花299元可以上一個博士生的課程,可以學人類的哲學史、思想史,我們更喜歡上這種網絡課程,可以通過聽來學習。”在北京的一場活動上,嘉賓主持、《財經》雜誌副主編蘇琦這樣向彼得·沃森提問,爾後他提出,“你有沒有想過去在網上開這種講座,搞10場講座或者100場講座,就叫做‘彼得·沃森教你瞭解西方思想史’,就會變得很有錢。”

1200页的书会有人读吗?《思想史》作者彼得·沃森:没那么难读!

彼得·沃森

這個現象很有趣,在各類“簡史”大行其道的今天,一些讀者習慣了用速讀來獲取訊息,緊跟“付費知識”的大潮。但面對知識本該有的篇幅,大家感到不適應了。

在“知識經濟”“簡史速讀”這樣的時髦面前,彼得·沃森顯示出一種舊貴族式的笨拙,他保持簡單生活,戴Swatch最基礎的指針手錶,有智能手機卻不經常帶在身上。他在早上寫作,蒐集資料、出去採訪、或者去圖書館。下午讀書,6點之後吃晚飯,出去喝酒或者去看場電影。日日如此。他說自己不聽有聲書,甚至很少看Kindle,“在英國kindle的銷量大不如從前,人們買kindle主要是讀虛構類的書籍,因為虛構類的書籍無論你處於一種什麼樣的情緒,都可以很方便地打開書進入小說的世界。但非虛構或者學術類的書籍用Kindle讀起來很不便。”他甚至對急速的互聯網時代抱有一種擔憂,“我認為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給人們帶來的問題之一就是讓人們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他建議,與其聽一本有聲書,不如到大學裡系統地聽一堂課。

並非是要對“知識經濟”全盤否認,但我們也必須看到:是這樣一位沒有緊跟時代潮流,甚或特意站在潮流之外的英國先生,為我們獻上了一套思想史鉅著。彼得·沃森在京期間,接受了青閱讀的專訪。坐在他對面,會感到不著急不焦慮是一種沉穩的思想的力量。

閱讀鉅著:

一旦你翻開我的書,你就會發現它沒有那麼難讀

青閱讀:您的《思想史:從火到弗洛伊德》中文版有1270多頁,《20世紀思想史》中文版有988頁,它們無疑是厚度上的鉅著,您希望讀者如何閱讀這兩本書?

彼得·沃森:當然,你可以把它們當作參考書。我的一個朋友在BBC主持一檔節目,他把我的書放在桌子上,每當人們有問題問他的時候,他總會回答:彼得·沃森總會有答案的。

出版商會說,對於某些科目,書籍確實越來越短了。因為我們越來越忙,花更多的時間在社交媒體上。但就像我說過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你想在某一領域提出新的思想,產生一些有創造力的成果,必須要完全掌握這個領域的知識,要系統性地瞭解這一領域裡的知識。所以在某種意義上,我的書為讀者提供了足夠的信息,使讀者所有好奇的問題都得到解答。這本書被翻譯成17或18種語言,所以長度不成問題。一旦你翻開我的書,你就會發現它沒有那麼難讀。

我已經說過很多次,如果你想讀一本更短的書,沒問題。但歷史是一個大課題,大部分歷史都是政治、經濟和軍事重疊在一起的故事,要把他們寫下來就需要比較長的篇幅。

青閱讀:您曾說,希望這是一部沒有帝王將相,略去軍事戰役、帝國征服和停戰協約的歷史。自己對“小”思想感興趣。例如,是誰、什麼時候開始把年代劃分成公元前和公元后?為什麼把圓周分成360度?加號和減號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開始運用到數學中的……您為什麼被這樣的“小”思想吸引?

彼得·沃森:我只是認為這很有趣,世界上已經有很多關於政治、軍事、國王和女王的歷史書了,我認為這個世界不需要再多一本這樣的書。政治史和思想史當然有很大重疊,但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思想史也有獨特的一面。一旦你開始研究思想史,你就會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我通常先做研究和基礎閱讀,辨識出哪些是權威學者,然後給他們寫信,和他們交流,他們會很開心。這為我的書增加了細節和溫度。在和他們談話的過程中,總會激發我各種各樣的問題,譬如,如何測量時間、人們是什麼時候把圓周定義成360度……這些可愛的問題也是歷史的另一部分,他們對人們很重要。你不會覺得他們很有趣嗎?

21世紀:

生物學的發展會帶來更多的倫理問題

青閱讀:您此前的兩部著作,從火寫到弗洛伊德,從弗洛伊德寫到20世紀末,那麼如果為21世紀寫一本思想史,可被提及的思想有哪些?您的標準是什麼?

彼得·沃森:還是有很多獨特的思想可以寫到書中的,最讓我感到好奇的是基因革命。很多哲學家都在探討這樣的話題。我推薦一位德國哲學家,尤爾根·哈貝馬斯,在他的著作《人性的未來》中,他探討了基因革命對親子關係的影響,以及父母是否可以選擇孩子的質量。我認為,思想家可能不是21世紀的引領者。在21世紀,最富有想象力的突破可能來自技術領域,基因技術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顯著的技術突破。至於環境問題……我認為它會得到有效的控制。中國在這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比美國做得好。這也是21世紀前半葉的另一件值得關注的事,伴隨著特朗普的執政,美國是否會讓渡其領導地位。

我還預測,在21世紀,我們將會戰勝死亡,我們將會戰勝癌症,而這將會帶來很深遠的社會影響。因為我們將會征服年齡。大多數人都說,我不會永遠活下去,但如果你能夠長生不老,而且生活質量很高,那誰會想要死呢?這可能不會是眼前發生的事,但會在21世紀內到來。我們要做好準備。我認為這會是一個生物學革命的時代,而非技術革命的時代。這個時代技術依然會發展,但是不會有過往那樣快速、巨大的技術發展,除了生物技術方面的突破,這是很重要的。

青閱讀:技術的發展同時也帶來新的倫理問題,這也值得思想界關注。

彼得·沃森:你說的非常好,生物學的發展會帶來更多的倫理問題。人工智能的發展,為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智能是什麼”。上週,《新科學家》雜誌上刊登了這樣一篇報道,這個非常新的研究表明,那些更快完成智力測試的人,他們的大腦中的細胞也更大。看了這篇報道,我想,智力和平等有著密切的聯繫,因為,對我們很多人來說,你能擁有的最有價值的品質,並不是所謂的善良或者是樂於助人,對吧?——而是高智商。所以,智力和平等之間的悖論會成為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我不認為這個問題能夠很快解決,它的意義會愈加凸顯。因此,倫理哲學對於21世紀而言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科。當然,還有經濟,我們基於什麼標準分配經濟和社會繁榮的成果?這些問題都需要不斷地思考。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的一個大膽的答案是,這將是一個生物學革命的世紀,而隨之帶來的倫理命題將圍繞平等、智力、種族和性別等展開。

青閱讀:近些年在全世界高校興起的#me too#女權反性侵運動,可以在未來被寫入21世紀思想史裡嗎?您認為為什麼類似的思想運動會在今天流行開來?

彼得·沃森:我要說,不僅僅是me too運動。我認為,性別不平等體現在方方面面。在英國,數據表明,BBC公司的一個男性記者比女性記者的薪水要高很多。這印證了一點,就是女性,自古至今,總是在社會中作為第二性。這是註定的嗎?是因為男性更優秀嗎?還是有其他的因素?是因為女人生育孩子嗎?是我們的經濟結構決定的呢?我認為這些因素可能都會有一些作用。我們看到,有名的女畫家不多,那是男人阻止了女性畫畫嗎?是因為經濟條件或者其他原因嗎?我不這樣看。無論如何,顯而易見的是,在21世紀,女性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將會不斷地增長,直至兩性平等的基本實現。

互聯網:

雖然也挺有意思的,但我並不那麼喜歡或說享受使用社交媒體

青閱讀:很多人都在宣稱,互聯網帶我們走進了知識爆炸的階段,在《20世紀思想史》的結尾,您寫道:“從科學角度看來,1988年會成為轉折點,互聯網和人類基因組組織控制了航向,帶來超現代化的世界。”縱觀建構在互聯網之上的21世紀,您認為互聯網給人類思想帶來了什麼?

彼得·沃森:這個要看情況,互聯網就和其他很多事一樣,你能得到的東西取決於你投入的東西。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可以從互聯網上的不同觀點中得到更多他們需要的東西。但是在很多地方,特別是對於年輕人,他們往往只是在互聯網上尋找他們認同的東西,或者同那些和他們持有相似觀點的人成為朋友。根據相同的觀點而建立友誼,這是很正常的事,但很明顯,接觸不同的觀點也同樣重要,但這在互聯網或者社交媒體時代不易做到。我認為,一個好的網站應該在提供主流觀點的同時,提供一個選項,點擊這裡,你能看到另外一個觀點。人們應該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不同觀點。很慚愧地說,互聯網對我的最大意義還在於買書——從亞馬遜上訂書比書店要快多了。我覺得這可能是通過互聯網獲取有益信息的一種方式吧,從互聯網上買點好書,而不是通過互聯網得到那些輕量化的信息。

青閱讀:您用智能手機嗎?

彼得·沃森:很少。我有一部手機,我有時候會忘了帶它,導致我的老婆不能和我時時保持聯繫,這很好(笑)。我認為這是我這個年紀的人的幸運,因為我們在沒有智能手機的時代長大。

對於今天的學生來說,如何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環境裡管理好時間是一項必須面對的挑戰。上週在英國有一份報告顯示,大多數人在一週內過度上網,導致他們最後什麼也沒做。我覺得這是年輕一代面臨的問題,我們這代人在沒有互聯網、社交媒體和智能手機的時代長大,所以我們知道沒有這些東西的生活是什麼樣子,我們知道有這樣的一種生活方式。所以我認為,比起沒有經歷過那種生活方式的年輕人,我們這一代人更能控制慾望。

青閱讀:所以您對互聯網的時代是有擔憂的?

彼得·沃森:有一種擔憂,或者說是恐懼。互聯網時代的知識是很碎片化的,你只瞭解這些碎片化的知識是完全不夠的,因為如果你想在一個領域上有所成就,你想提出新的觀點,就必須瞭解舊的觀點都有哪些。所以我覺得社交媒體的發達或者說互聯網的碎片化也不是一個藉口,雖然互聯網也挺有意思的,但我並不那麼喜歡或說享受使用社交媒體,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沉迷於社交媒體,覺得自己在網上有很多朋友,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大家沒什麼朋友。這就關係到另一個問題——我覺得它可以是我們現在的思想史博士生研究的一個很好的課題:社交網絡怎樣改變人們現在的思想。

網絡知識售賣:

學校教育中最有價值的東西,互聯網能教給你嗎

青閱讀:您在這兩部著作中都關注了“知識/思想是如何被生產出來的”這個議題,今天中國很多企業家提出了“知識經濟”的概念,很多商人認為這是經濟新的增長點:在互聯網上為知識標價,多是關於如何炒股也有講授通史類的課程,通過訂閱的方式收取課程費,之前有平臺邀請了中國頂級大學老師講課,面對極高的收益,這位老師辭去了大學的職位。對此您怎麼看?

彼得·沃森:互聯網上的一本書,那就是一本書而已,是知識的套裝。我的書也是這樣,只是信息的套裝。我對這種現象的判斷很直觀,我就用評判一本書的標準,來評判網絡課程的好壞。它寫的好嗎?它的信息準確嗎?它覆蓋了所有的內容嗎?它的寫作水準如何?作者有沒有在渲染一個特定觀點,而忽視了呈現其他能夠改變讀者想法的信息呢?我只是把它看成是一個網絡的書籍,僅此而已,沒有什麼新鮮。人們傾向於用新名詞包裝它,但真的沒什麼新鮮的,實質沒有改變,只是換了一個新的形式而已。我還是建議如果有機會大家能多到大學裡聽課。

青閱讀:在您看來,網絡知識售賣,和在學校的教育差別在哪裡?

彼得·沃森:上大學的意義在於,老師會系統地引導你瞭解一門學科,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我們還需要了解,知識在過去是如何一點一點被組織起來的,這幾乎和了解知識本身同樣重要。如果你掌握了這項技能,當你進入一個不熟悉的領域,你可以輕易發現你所不瞭解的東西,知道哪些是好的期刊、哪些是不好的期刊。互聯網能教授這項技能嗎?我想不能吧。被一個老師帶領是很重要的。我曾經的一位老師,是一個心理學家,如果我們問他一個問題,他總會說,我不知道答案,但是讓我們一起找到它吧。他會在黑板上寫下已知的情況、和我們尚未知道的事情,然後一步一步地尋找其中的聯繫。他可能也不是全知全能,但他非常擅長引導學生從已知推導到未知,這就是一個老師能展示給你的事。不僅僅是事實本身,還有它的推導過程。這就是教育當中最有價值的東西。如果你試試,你會知道我在說什麼。

青閱讀:那您認為,現在的本科教育能達到這樣的意義嗎?

彼得·沃森:我認為,我們的本科教育應該實現這樣的意義。然而,現在大學教育的一個問題是,有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但大學畢業生的整體素質卻下降了。我不確定在中國是不是這樣,但在英國和美國,有一些水平不夠的大學,錄取了很多沒那麼有天賦的學生,這些人不能順利完成他們的學業,因為他們沒有受過好的訓練,也沒有那麼強的動力要完成學業,他們也不聰明。很多機構意識到了,他們錄取的學生沒辦法完成學業,他們要不然重新考慮他們的師資,要不然就得關門了。在今天的英國,有一個很不尋常的現象,一些教學能力較弱的學校開設了學徒課程:培養電工或者木工。這些不是常規的大學課程,是因為這些大學不能提供大學的課程,或者因為很多學生畢業以後要到社會上求職。在有些情況下,做一個水管工賺得更多。我不認為這是壞事,我認為這是一個鼓舞人心的現象,但同時這也說明了,這些機構已經不能被稱為大學了。每個人都想擁有大學文憑,即使是水管工的文憑。如果這樣的課程能激勵這些人,能幫助這些人,也沒什麼不好的。但是人們會辨明這點,僱主會辨明這點。我們總是需要精英,我必須這樣說。我們剛剛探討的互聯網問題也是這樣,互聯網上有精英嗎?中國的精英在哪裡?

文| 張知依

特約翻譯| 閆漪

1200页的书会有人读吗?《思想史》作者彼得·沃森:没那么难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