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宋哲元——從殘忍殺降到走上殺敵戰場的抗戰英雄,結局卻耐人尋味

與孫殿英一樣,宋哲元在抗日之前,可以說,名聲不佳。

宋哲元——從殘忍殺降到走上殺敵戰場的抗戰英雄,結局卻耐人尋味

孫殿英無需多說,東陵盜寶給民國政府捅了不小的簍子,也不利於對溥儀的統戰工作,溥儀最後倒向日本人,難說不也有孫的一份“功勞”。而宋哲元名聲壞在鳳翔一戰,萬餘平民死於攻城戰火不說,還公開殺降,處死了3000多名戰俘。

宋哲元從清末民初就跟著馮玉祥當兵,南征北戰,為馮氏立過不少戰功,成為西北軍“五虎”之一,其人武功雖盛,行事卻太過殘忍。

1928年,宋哲元部擊退陝軍李雲龍(字虎臣,即與楊虎城二虎守西安的另一虎,不是亮劍中的那位)一部後,又向駐守鳳翔的另一部陝軍黨玉琨部發起攻擊,這黨玉琨的確不是東西,大肆縱兵盜掘陝西的秦漢古墓群,兵紀廢弛,百姓痛罵。但宋哲元攻城的時候火力太猛,動用了1500門炮,還規定每炮必須至少要發射100顆炮彈,鳳翔縣民在亂戰中死傷過萬,這在“軍閥混戰”的歷史中實屬罕見。黨玉琨被擊斃不說,辛苦盜掘的周代、秦、漢時的寶貝全部被宋哲元繳獲,後來除了部分將領留存,其餘全部換了軍火。

黨玉琨部士兵,被俘5000人,宋哲元親自主持監斬,由“大刀隊”先斬後坑,殺掉500降兵,當晚各分部又殺降3000多名,只有趙鳳林部覺得太過殘忍,私放了一千幾百名俘虜。

中原大戰後,西北軍土崩瓦解,宋哲元歸附張學良,1931年6月,宋部改組成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駐守華北,九一八後,宋哲元聯合七員將領發表全國通電,宣誓“寧為戰死鬼,不為亡國奴”。

歷史終歸給孫殿英與宋哲元留下這一段“正名之戰”的機會。

1933年2月,日本出動日軍和偽滿軍組成的10萬聯軍攻進熱河,熱河抗戰正式打響,然而張學良的嫡系東北軍卻兵敗如山倒,手下的湯玉麟、萬福麟紛紛潰逃,還有部分將領投敵,關鍵時刻,只有土匪出身的孫殿英帶領孤軍組織抵抗,通過血戰摘掉了自己頭上的恥辱帽子。

繼孫部之後,宋哲元的二十九軍很快也行動了起來,二十九軍大刀隊手中的大刀再也不是用來內戰斬首殺降,而是招呼到了日寇的腦袋上。

宋哲元——從殘忍殺降到走上殺敵戰場的抗戰英雄,結局卻耐人尋味

“大刀大刀,雪舞風飄。殺敵頭顱,壯我英豪!”

喜峰口戰役,殲滅日寇五千餘人,宋哲元的二十九軍不僅洗刷了自己的恥辱,也重重“踐踏”了所謂“皇軍的榮譽”,更是喚醒了中華民族抵抗的決心和意志。

長城抗戰結束兩年後,宋哲元被任命為“平津衛戍司令”,勢力大增,經過多次擴編,兵員達到十萬之眾,宋哲元不光北拒日本,同其他軍閥一樣,還始終提防著蔣介石的滲入。宋哲元雖然拒絕了日本人的拉攏,沒有響應日本人誘他宣佈“華北五省自治”的建議,卻火中取栗,與日本人簽訂有“中日經濟開發協定”(國府宣佈不承認),此時的日本,早已是不斷增兵,做好了開戰準備,而宋哲元雖口頭逞強,但卻並未對未來的戰爭做好真正的準備,對對手動向有明顯誤判。

宋哲元——從殘忍殺降到走上殺敵戰場的抗戰英雄,結局卻耐人尋味

七七事變爆發後,宋哲元部倉促應敵,且邊戰邊談,一直對與日本談判結束戰爭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甚至在一次談判後主動拆除北平外圍防禦工事,以示談判誠意。當日寇發起大舉總攻時,再臨時準備抗敵,卻已經來不及了,南苑之戰,佟麟閣、趙登禹雙雙殉國。在日寇限二十九軍於7月29日凌晨前從北平全部撤出士兵的最後通牒下,宋哲元屈辱的接受了通牒,準時撤出了北平。

宋哲元的這次撤退,固然保全了馮玉祥的這點家底,但卻把抗戰推向了危險的深淵,長城抗戰之功不抵過,難辭其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