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芭莎艺术家——江海滨

芭莎艺术家——江海滨

  • 江海滨,徽州人,书画感知者。斋名新安艺舫,不厌庐。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 作品曾在西泠印社国际艺术节首届楹联书法展、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书画展、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大展、加拿大中华诗书画展、第八届海峡两岸书画大展暨中国山水画展、一带一路书画展等入展,曾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国家画院国展中心、天津美院美术馆、郑州美术馆、台北国父纪念馆等处展出。作品被敦煌美术馆、银川美术馆、台湾佛光山美术馆、兰州大学、香港新闻出版社、胡适闻一多高凤翰彭德怀故居纪念馆等处收藏。入刻江阴龙川碑林、甘肃长征碑林、石家庄中华障石岩碑林、开封孝贤碑林、北京奥运纪念碑林等地。曾在《中国书画报》《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中国旅游报》《法制日报》《文汇报》《人民日报》等处刊发作品。


江海滨——其画,其人

江海滨是一个能够被观众“感知”艺术家。在他的画作面前,你不会漫不经心地走过,而完全无动于衷。

芭莎艺术家——江海滨

▲宾虹化雨

我不想在精湛的技法和系统的传承的层面来论述江海滨先生的书画作品,我试图用最简单的语言来阐明如何欣赏他的这些优秀的作品。江海滨先生是“书成而学画”,而且是真正做到了“变其体而不变其法”的人。作为一个艺术家,他能够运用各种传统及现代的技法,从自己心灵的视角去创作,然后呈现在我们的观众面前。

芭莎艺术家——江海滨

▲看浩荡千崖秋色

虽然,对艺术家作品的欣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喜好,但是,对一件真正的艺术佳作来说,所有人的感觉却是如此的相似,这样的感觉,你甚至能很容易地找到一个非常恰当的词语去形容它。而这个词语,正是艺术家本人以其出类拔萃的创作才能,运用了精湛的创作技法,倾注了全身心的感情才呈现在你的面前的。当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个艺术家所有的作品的时候,这就是他的风格。我们知道,在中国的文化中,尤其是,当能形容一个人的词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书画作品,能用来形容书画作品的词语,也同样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时候,这就是书画作品的精神面貌,也就是所谓的“人如其画,画如其人”。再通俗地说,能用好的词语形容的作品就是“雅”的;用不好的词语形容的作品就是“俗”的。因此,我认为“雅俗共赏”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或者误导观众的。在中国书画的美学范畴中,雅就是美,俗就是丑,这是两个严格对立的概念。

芭莎艺术家——江海滨

▲水边延月上岩际待云归

江海滨先生学识渊博,天赋极高,悟性极高。他的画作,文化含量厚重,看似似曾相识,在他的笔下,却焕发出了一种蓬勃的生机,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和精神面貌,因此,其作品的意象是雅的。如果此时,你的头脑中有了那么一个词语,你一定不会忘记他的,毕竟,能呈现一种雅的意象的艺术家不多。

芭莎艺术家——江海滨

▲山水多习静四通屏


浓得像故乡那屡炊烟

——读江海滨

芭莎艺术家——江海滨

▲楼观隐空青

有一种声音透过他的山水作品传来

有一种古意翻开纸本散逸出来

一些线条曲绕着是生命的线

在水墨的枝蔓上说话和记忆

一些从他眼里抽出的笔意

芭莎艺术家——江海滨

▲画先笔笔断而须以气联贯之

一些从身体经脉散淡开来的色

和着岁月和着他的故事在叙说

不知多少岁月

也不知道多少等待

在简陋的工作室里

只把自己的秘书和心事

在纸本上抱着他的流水山川

芭莎艺术家——江海滨

▲书画同化自然

朦胧的诗意撩拨着他的心弦

轻轻慢拢,小桥流水,隔岸招呼

在徽州每一平方米的情愫里

似乎有他成百上千条水墨印痕

在刻度着他永不褪色的珍藏

芭莎艺术家——江海滨

▲峰色秋还好云容晚更亲

这也许是爱的触角

这也许是缘的翩跹

笔尖的温柔里潜行着他的理想

艺术的韵脚浓淡着他的水乡

生命的魂里有他花语

芭莎艺术家——江海滨

▲却从画里看江南

一幅幅柔骨的行吟

或牵手缠绵匍匐逶迤

或一池墨香

净宗一户江姓的家传

跪拜的虔诚

芭莎艺术家——江海滨

▲绿水无弦万古琴

每一角落都有着生命在牧归

你看大地的根部

在你的夜晚擦亮了思想

你看心灵的故乡

在你的雨镂里飞出了晶莹

芭莎艺术家——江海滨

▲望中宫阙郁嵯峨

敬礼,为了心中那一口磨光的枯井

敬礼,为了那些已渐被掏空身躯的冷

笔开始的地方

你要相信他醒着起伏的形象和灵魂

墨散开的地方

你要相信它已幽香自如

芭莎艺术家——江海滨

▲微茫洞庭春

笔者简介:笔间,泉州人,系中国散文诗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协会会员、福建省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福建省生态书画院艺委会副主任、福州市作协副秘书长。现为《大艺》杂志执行主编。著有《坐在城市的楼顶》、《宽阔的风景》、《之间》、《追梦人生》、《意念》(与著名画家卢清合作)等作品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