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李志林:监管层理念出偏差,个股现大面积散崩

李志林:监管层理念出偏差,个股现大面积散崩

02.01李志林—忠言午评:监管层理念出偏差,个股现大面积散崩

自上周末监管层表示,反对炒高价股、概念股、热点股后,本周四天,个股,包括市盈率仅30倍左右的高成长股,都出现了大面积闪崩。周三158只股跌停,今上午又有74只股跌停。

明明美欧股市都是新经济股领涨,明明最高层两位领导昨天还在重要会议上再次强调,发展现代经济体系,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动能战略,支持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但是,A股的管理层却一味提倡市场投资传统产业、中期性产业的银行股、保险股、白酒股、家电股,国家队、公募基金都在喝酒吃药股中抱团取暖,新兴产业股遭冷落。

明明当今世界股市都是高成长股领涨股市,对新兴产业股的估值有较大的包容性,但是A股监管层的理念却只有按市盈率排队,唯市盈率,而不讲成长性。例如,银行股只有2--5%的成长性,只因估值低,就被认为其很有投资价值。而在新股发行市盈率23倍基础上,很多新兴产业的高科技股已经跌到了30倍左右的市盈率,却被斥之为“炒高价股”、“炒题材”、“炒概念”、“炒热点”,而一概加以打击、监管、特停,股价闪崩。

A股的轻视新兴产业的高科技股,让互联网大佬们十分心寒。尽管两大交易所都发出了2018年重点支持新技术、新业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在A股上市的表态,但是,光说不练,政策理念偏差根深蒂固,终于导致象小米那样的高成长公司,继续外流到香港上市。这是对监管层一再呼吁的“包容性”的绝妙讽刺!

照理,监管层就是市场的裁判员的角色,不应该上场“踢球”,对市场该买什么股,不该买什么股,甚至反对买什么股,指手划脚,说三道四,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由他们自己决定,而不该有监管层来越俎代庖。目前市场价值中枢被打乱,个股大面积闪崩,说到底,是监管层的理念发生偏差所致。

今大盘低开2点,3478点,冲高3495点后,便逐波下挫,最低3436点,午前收3442点,跌1.1%。深成指、中小板、创业板跌2.24%、2.49%、1.3%。个股涨跌比:101::1213,147:1775,几乎全军覆没。14股涨停,均为新股,74股(不包括ST股)跌停。成交量3209亿,属放量下跌。

目前,大盘已经跌破五周均线3461点,若三天内不能收回,便重返空头市场(公众号:李志林)。下方支撑只剩30天线、60天线、半年线3418点、3380点、3367点。此前11连阳、7连阳的牛气,荡然无存,市场的恐慌气氛,不亚于2015年股灾时。

消息面上:1、中国商务部:中英将在雄安建设金融科技城。2、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年内首秀成耶伦绝唱 鲍威尔2月5日宣誓就职。3、人民币中间价今日大幅上调294点 逼近6.30关口。4、中核建整体划入中核 央企重组加速“新中核”浮现。5、做高领导昨在政治局会议上发表加强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讲话,国务院也颁布这方面重要文件。6、乐视网第7个跌停,7.34元,仍有637万手封住跌停,贾跃亭10.24亿股已经爆仓。

由于市场风险厌恶,利空被人为放大,非理性杀跌成为市场典型特征,短线大盘也难立即走强,有一个震荡筑底过程,以时间换空间。我们注意到,昨今在市场杀跌中,很多业绩大幅增长股、扭亏股也成为杀跌对象,情绪宣泄与失望达到极致。我们要提醒的是:在连续大跌四天后,愈是市场非理性之时,愈要保持冷静,否则,错上加错。

操作上,轻指数、重个股,轻仓者逢低关注低位低价高成长的被错杀股投资机会,回避股价高高在上股,重仓者观望。

下午重点关注,3430点重要位置能否支撑住,五周均线3461点能否收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