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丨于右任墨跡冊,為後世小草楷模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丨于右任墨跡冊,為後世小草楷模

于右任(1879-1964)陝西三原人。原名伯循,字誘人,號騷心、髯翁、于思、太平老人、老學齋等,長髯飄飄,是其一大特徵。他是中國近代知名的書法家,且是復旦大學、上海大學等中國近現代著名高校的創辦人。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丨于右任墨跡冊,為後世小草楷模

于右任 墨跡冊,本冊前22開為于右任「第二次大戰回憶歌」,一千八百餘字,抄寫於12月10日早上。民國36年(1947)10月15日,他苦思紛擾時局,不能成寐,故倚枕寫下此詩,復於12月4日京滬夜車中續完,表達渴望和平的心情。詩後為「致隆吉尺牘」,書於37年9月17日。最後則是抄錄「第二次大戰回憶歌」的段落。全作洋洋灑灑約二千五百字,筆筆精到,使轉頓挫莫不合乎法度,點畫間隨處可見深厚功底,字體優美而富姿態,深得歷代草書精髓,足為後世小草楷模。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丨于右任墨跡冊,為後世小草楷模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丨于右任墨跡冊,為後世小草楷模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丨于右任墨跡冊,為後世小草楷模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丨于右任墨跡冊,為後世小草楷模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丨于右任墨跡冊,為後世小草楷模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丨于右任墨跡冊,為後世小草楷模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丨于右任墨跡冊,為後世小草楷模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丨于右任墨跡冊,為後世小草楷模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丨于右任墨跡冊,為後世小草楷模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丨于右任墨跡冊,為後世小草楷模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丨于右任墨跡冊,為後世小草楷模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丨于右任墨跡冊,為後世小草楷模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丨于右任墨跡冊,為後世小草楷模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丨于右任墨跡冊,為後世小草楷模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丨于右任墨跡冊,為後世小草楷模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丨于右任墨跡冊,為後世小草楷模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丨于右任墨跡冊,為後世小草楷模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丨于右任墨跡冊,為後世小草楷模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丨于右任墨跡冊,為後世小草楷模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丨于右任墨跡冊,為後世小草楷模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丨于右任墨跡冊,為後世小草楷模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丨于右任墨跡冊,為後世小草楷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