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一個漢陽鐵廠對武漢的城市發展作出了多大貢獻

眾所周知,武漢是華中地區的中心城市,那麼你知道它的歷史地位是怎麼形成的嗎?

一個漢陽鐵廠對武漢的城市發展作出了多大貢獻

武漢

武漢分為武昌、漢口、漢陽三鎮,武昌歷史上就是湖廣總督府所在地,是湖南、湖北的行政中心;漢口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開埠通商,集中了全國除上海、天津之外最多的租界。

但如果只是武昌和漢口,還不足以讓武漢成為華中的中心,真正讓這個城市駕乎津門,直逼滬上的,是漢陽鐵廠、漢陽兵工廠等大量的工業企業。

一個漢陽鐵廠對武漢的城市發展作出了多大貢獻

漢口租界中的怡和洋行舊址

1899年時,朝廷要修建盧漢鐵路,兩廣總督任上的張之洞預見到修鐵路必然消耗大量的鋼材,便提議先建一座鋼鐵廠,以生產鐵軌,於是他派人去歐洲購置高爐等鍊鐵設備,結果設備買好了,他卻調任湖廣總督,於是,鋼鐵廠的廠址便轉到了武漢。試想一下,假如張之洞晚兩年調任,可能東方芝加哥的名號就不屬於武漢,而是廣州的了。

鋼鐵廠的廠址具體落到哪裡呢?當時也是有兩個選擇的,一個是大冶,一個是漢口,大冶有鐵礦,但漢口臨近長江,有航運之便。最終張之洞把廠址選到了漢口,這個決策最終決定了漢陽的未來必將會成為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

我們知道,鋼鐵是聯動上下游最多的一個產業,一個漢陽鐵廠帶動了一系列相關企業的產生與發展,事實上漢陽鐵廠本身就是一個集團企業,它包含了造鋼軌廠、造鐵貨廠、煉生鐵廠、煉熟鐵廠等六個大廠和四個小廠。由於鐵廠設在漢陽,為了節約交通和運輸成本,後來的兵工廠也就設在了漢陽,我們現在熟知的漢陽造,就是在漢陽兵工廠生產的步槍。

一個漢陽鐵廠對武漢的城市發展作出了多大貢獻

漢陽造

由於武漢這個地方極易受到洪水的危害,為了保障鐵廠和兵工廠的安全,張之洞和他的繼任者修建了大量的防汛設施,這也保障了武漢市的安全。為了保障鐵廠的正常運營,政府還修建了大量的碼頭,疏浚了河道,完善了鐵路運輸設施,這些都促進了武漢的城市發展。

一個漢陽鐵廠對武漢的城市發展作出了多大貢獻

武漢大學

另外,這麼多企業必然產生大量的用工需求,只漢陽鐵廠一家(僅指總廠,不包含外地的分部)就有工人6000名,這些工人都來自於附近農村的農民,他們後來都演變成了武漢的市民。據統計,在1861年時,武漢三鎮城區不到20平方公里,到1911年便已達到6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也從20萬發展到80萬左右,武漢的工業規模也超過天津,成為僅次於上海的中國第二大工業中心,漢口也超過廣州和天津成為中國第二大港口,武漢因此贏得了東方芝加哥的美譽,看看,一個漢陽鐵廠對武漢的城市發展作出了多大貢獻!

一個漢陽鐵廠對武漢的城市發展作出了多大貢獻

張之洞

大家知道,近代中國的工商業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城市,漢陽工業基地的建成平衡了我國的工業佈局。當年,中國幾乎百分之百的鋼鐵都出自於漢陽鐵廠,而漢陽造也成為了中國自主製造武器的代名詞。

1938年為了抗戰需要,漢陽鐵廠遷到重慶,演變成了後來的重慶鋼鐵,雖然漢陽鐵廠離開了武漢,但它為這個城市做出的貢獻卻永遠留在武漢人民的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